《銳科技》:網易丁磊早年發家史(1)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Hotmail太吸引人了!太有發展前途了!它一定可以成名!它一定可以上市。”在網易草創期,丁磊曾準備斥資10萬美元,買一套Hotmail系統,在中國建立郵箱站點,然而對方并不買賬,先說不賣,接著漫天要價,開出280萬美元的價格,此外還要加收每小時2000美元的安裝費。

碰了釘子的丁磊決定自己搞一套出來。

把自己開除

1995年我辭職到了廣州,1997年在廣州創辦網易,支撐我的信念都只不過是對互聯網未來的一種信任感而已。”丁磊稱。

丁磊197110月生,浙江寧波人。他出身于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受父親影響,丁磊四、五歲時開始喜歡擺弄電子管件、半導體之類的小玩意。上初一時,他組裝了一臺收音機。

1989年,丁磊高考選擇志愿時,原準備念計算機系,可是他父母對他說計算機對身體有輻射,他于是選擇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微波通信專業。

進入大學后,在第一個學期里,他每天按時作息,但在隨后的三年多時間里,從不去上每天的第一節課。他認為眼睛還沒睜開就去聽課效率一定不好,而且認為難道書本上的知識一定要老師教才會嗎?他后來說大學四年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思考。

在校期間,他把計算機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專業,閱讀了大量的計算機圖書。當時網絡技術方面的圖書很少,在他的印象中,TCP/IP(網絡通訊協議)方面的書甚至要請人吃飯才能借到。

大學畢業后,他回到家鄉,進入寧波市電信局工作。在這里他開始接觸互聯網,“互聯網在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它的底層是什么樣子的,也沒有一本書很系統地告訴你互聯網的整個結構和與此相關的其他東西。所以那時候,我每天去網上找,打入各種各樣的關鍵字去找,說這個代表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我把這些打印出來,放在腦袋里去組合,去攪拌。也是在那時候,洞察到互聯網中所蘊含的巨大商機”

電信局工作是一份旱澇保收、待遇不錯的工作,但他有一種無法施展抱負的束縛感。他感受到的是一種日益強烈的苦惱,他不喜歡那里論資排輩的環境和重復枯燥的工作。“工作節奏比較散漫。一張《寧波日報》就一張紙,很多期刊都是月刊,那時候的電腦也不能上網。唯一能干的事情是把交換機的事情搞搞清楚。”再這樣下去,“最多評一個先進工作者”。他覺得,對自己這種“比較有專業能力的人來說是一種悲哀”。

兩年中,丁磊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Unix和電信業務。“我幾乎天天晚上12點才離開單位,因為單位有Unix電腦。網易后來的成功和我很早就掌握了Unix精華分不開。”

電信局的工作雖然是鐵飯碗,但有著靈活制度、獎罚分明的外企似乎更加吸引年輕的丁磊,思索良久,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去南方闖一闖。”

領導告訴丁磊,不能辭職,只能除名。拖到四月份,丁磊跟領導說他第二天不來上班了,十幾天后單位出了個文件,說丁磊曠工兩個多星期,被除名了。“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但有沒有勇氣邁出這一步,將是人生成敗的一個分水嶺。”

美國甘尼特公司CEO格雷西亞·C·馬托利說過:“你要勇于放棄安逸,愿意接受新的挑戰和機遇——因為這會讓你不斷成長和拓展。”  

若干年后,丁磊在酒桌上大拍桌子:“事實當然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就算是我今天只取得十分之一的成績,也遠超過我待在那里。是男人就要想做點事情!

初到廣州,丁磊被一種強烈的新鮮感刺激著,他感覺廣州“是一個很現代很開放也很務實的國際化都市”,這個亞熱帶的城市永遠都是綠色的,看上去永遠生機勃勃。大街上跑的出租車是港式的紅色,報刊亭里擺著繁體字的《大公報》,來來往往的人們神采奕奕,腳步匆匆,說著熟練或者蹩腳的粵語。丁磊站在廣州街頭,興奮又緊張。

隨后,他進入Sybase廣州分公司,雖然只是做技術支撐工作,但美國企業的管理模式和資本運作體系對他的耳濡目染,后來將幫助他比較容易地與硅谷及華爾街接軌。

1996年,他離開了Sybase公司,進入一家做ISP業務的飛捷公司。隨后他在廣州電信局的ChinaNet上架設了一個名為“火鳥”的BBS,并聚拢了一批早期的廣州網友,“大家幾乎每三個星期出來聚一次,聊一聊BBS上發生的事情,聊一聊最近上站的哪個女孩子最漂亮,誰見過沒有?”

19975月,丁磊想自己創業,可是當時他沒有開展互聯網所需的資源,在電信局工作過的他想到廣州電信局擁有他所需要的東西,他隨后開始了一段被人稱為丁磊版“草船借箭”的故事。

“當丁磊拿著幾頁紙的《豐富和發展ChinaNet》的建議書來敲我的門時,我看到的是一個有技術、有理想、敢作敢為的一個年輕人。所以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為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引進他來豐富和發展ChinaNet。”時任廣州市電信局數據分局局長的張靜君這樣回憶。

當時互聯網上的中文資訊匱乏,張靜君稱1997年曾對互聯網用戶做過一個調查,調查結果讓人震驚:“96.5%的用戶一上網就跑到國外去查資料!”丁磊在廣州市電信局數據分局的二樓成立了一個網易工作室,開始在ChinaNet上免費地架設了自己的BBS業務。

在“豐富和發展ChinaNet”的同時,網易的品牌也開始樹立了起來。企業家梭羅·特魯尼加說過:“如果你能給人更好的體驗,那么你就能得到更大的增長。”

這年6月,丁磊決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去工商局注冊登記時,工作人員告訴他辦公司需要兩個人。于是丁磊向朋友借了一個身份證,辦下了公司。為了避免將來產生股權糾葛,他和朋友簽了一個協議,約定雖然公司由兩人共同注冊,但由于丁磊是惟一的出資人,因此丁擁有全部的股份。

“當我看到中國互聯網剛剛有一點點機會的時候,這個市場也開始慢慢地成熟起來,我自己掏錢創辦網易。當時我的朋友、父母沒有一個看好互聯網,他們也不相信這個公司未來會怎么樣,但是我熱愛這個行業,我想嘗試一下,一個年輕人為什么不可以嘗試呢?”丁磊說。

丁磊開始尋找在互聯網上能賺錢的商業模式,美國流行一時的Hotmail電子郵件系統吸引了他的目光。(丁磊創業網易的故事詳見姜洪軍的新書《中國互聯網商業英雄列傳》)

網易郵箱借勢而出

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沃茲曾這樣說:“一個新想法——革命性的新產品或產品功能不會被許多人所理解,因為他們看問題是用極其簡單的二分法。他們無法理解某樣東西,可能是因為他們無法想象它,或者別人已經告訴他們什么是有用的或好的,而在他們聽見的這些東西里,并不曾包括你的想法。”

世界上首個免費的電子郵件系統Hotmail就是這樣一個具有革命性的產品。

1996年, Hotmail誕生,Hotmail聯合創始人沙比爾·巴蒂亞、杰克·史密斯開始四處尋找風險投資,結果多次碰壁。

態度輕佻的投資商刁難他們:“你們兩個家伙有什么技術背景?”巴蒂亞稱他們開發過硬件。投資商便接著問:“那你們怎么搞起軟件來了?”

正經一點的投資商則問:“你們畢竟太年輕,你們有沒有管理經驗啊?”巴蒂亞回答:“沒有。我們是兩個年輕人,但我們有個偉大的創意。”

認真一點的投資商這樣問:“既然你們以免費的形式提供產品,那你們怎樣賺錢的呢?你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呢?”巴蒂亞說可以把Hotmail放到網站中,為網站帶來流量,進而轉化為商機。

巴蒂亞后來這樣告誡網上創業者:“不要在乎剛開始無法從你的消費者盈利。最終你會盈利的。如果你有很大的消費者群體,并且能夠接近他們,向他們銷售服務或廣告,那么你就能夠一直從他們身上賺錢了。”

《連線》執行主編凱文•凱利說過:“關注度流向哪里,錢就流向哪里。”最后,DFJ風險投資公司對Hotmail產生了興趣,投資30萬元來獲得了他們15%的股權。“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Hotmail開始了狂飆之路。

遠在東方的丁磊非常看好Hotmail,意圖成為其中國站點,但吃了閉門羹,他隨后想自己開發個類似的產品。

丁磊找到在BBS上認識的、當時還是華南理工大學二年級的學生陳磊華,開始研發網易的郵件系統。陳磊華稱丁磊懂的東西不少,是個系統專家,但“他是學無線電的,不善于寫程序”。丁磊說郵件系統是由他想出來的,“我雖然沒有具體寫程序,但系統的整個結構全都是我設計的。”

陳磊華一開始想要網易股份,但丁磊說他是學生,不好給股份,并稱給了股份,他可能會坐享其成,不再努力了。并不熟悉股票期權制度的陳磊華錯失了成為網易股東的大好機會。丁磊死死地把控股權,為他的網易后來避過資本市場上的無數驚濤駭浪打造了堅實的艙體。

后來,陳磊華離開網易,自己創辦了公司。他回憶說:“丁磊在商業上很利害,眼光很遠大,很早就看到賣服務比賣技術好,而且,他商業操作能力很強,后來的發展都是按照他的設計發展的,但這些不能用在員工身上,我承認,從頭到尾,丁磊都沒有騙我們,只能說,他比我們看得遠。”

產品開發完成后,丁磊向網易當時棲身的廣州市電信局數據分局申請開通免費郵箱服務的時候,卻碰了釘子,對方不容許網易獨立經營免費郵箱業務。

丁磊很焦急,他帶著這項產品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四處尋求合作,“這個項目什么時候可以賺錢?”對方問。丁磊老老實實地回答:“我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賺錢,但我知道這個項目很有前途。”這樣的回答不能打動對方,他無功而返。

“行之有效的創新,一開始可能并不起眼。”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這樣說過。

而正在這時,美國《商業周刊》刊發了Hotmail的創業故事,在雜志封面,Hotmail的總裁拿著一個滅火器在電腦面前稱:“我要滅火,因為我的系統太火爆了。”文章刊發不久,微軟就以3.5億美元收購了Hotmail。巴蒂亞說:“我一直相信總有一天Hotmail會取得成功的。真正令我感到震驚的是,從開始創業的僅僅20個月的時間里,這一切就發生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從創業到高價出售,這種事情不是經常發生的。”消息傳到國內,廣州市電信局的領導找到丁磊,稱準備買一套網易免費郵箱系統。

丁磊的創業資金即將消耗殆盡,此時的他尚未接觸到風險投資金,而且,“我也不愿意負債經營,因為互聯網風險很大,是否能成功,我也不敢肯定。”

1998124日,廣州市電信局下屬的飛華電信工程有限公司以119萬元從丁磊手中購買了這套系統,不過飛華提出要同時附送163.net域名,丁磊想了想,“這一送,我也知道里面的價值含量有多少。廣州電信建163.net,連硬件投資只用了100多萬元,其中的硬件和數據庫系統占整個投入的75%,我們稅后利潤很少,但網易的發展需要資金注入,不得不為之。”

后來,飛華以5000萬元把163.net賣給了新飛網,新飛網又以3.7億港幣將其轉賣給了Tom.com

丁磊雖然心痛,但無可奈何。好在163.net一炮打響,他此前接觸的客戶們,如263、國中網、990371、浙江金華188等網站紛紛上門求購這套系統。

10萬美金一套。”丁磊說。

“不可能吧,中國的軟件哪有像你這樣賣的?10萬人民幣還差不多。”對方回應。

“網易做的這個系統不比美國人做得差。”丁磊一口咬定。由于當時在中國還沒有與丁磊進行競爭的產品,大家也就只好掏錢買了。

“平沙漫漫馬悠悠。”到19986月,網易賣出10套產品郵件系統。與此同時,網易那個提供個人主頁服務的網站的瀏覽量與日劇增,這年7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網友推薦的優秀中文網站排行榜,網易名列前矛。

聽到這個消息,丁磊不敢信這是真的,“因為我們一直把自己看成是搞技術的,是靠開發軟件維持公司運行的公司,不是做內容的站點。”他開始琢磨怎么利用好這個網站。

在這一時期,時為金山公司總經理的雷軍看上網易,準備收購它,“免費郵箱不用說了,它的排行榜也設計很好,個人主頁類似于美國Geocities,當時Geocities剛上市,后來,以40億美元賣給了雅虎。”他力邀丁磊去珠海會面,在求伯君的辦公室里,雷軍提出想以1000萬元收購網易,丁磊笑而不答。(未完待續,丁磊創業網易的故事詳見姜洪軍的新書《中國互聯網商業英雄列傳》)

《銳科技》姜洪軍,百度百家作家,著有《中國互聯網商業英雄列傳》、《極客:改變世界的創新基因》、《雷軍: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微軟王朝危機》、《谷歌風云》、《喬布斯和他的對手們》等8本紙質圖書;以及在百度閱讀出品的電子書《對話CEO》、《他們改變了喬布斯》、《硅谷狂人:埃里森》、《喬布斯前傳》、《聯想別傳》、《iPhone秘史》、《iPad的前世今生》、《敗局鑒》,主編有《互聯網思維@轉型》、《互聯網思維:電商新力量》、《 制造業CIO訪談錄》、《金融業CIO訪談錄》、《房地產和建筑業CIO訪談錄》、《名人@大家》、《銳科技》等百度閱讀出品的電子圖書。聯系郵箱:dajiang5199@163.com



傳奇 2015-08-23 08:42:59

[新一篇] Google主席Eric Schmidt:不用害怕未來的人工智能

[舊一篇] 你知道什么是孤獨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