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瀾 太平雜說 譯名小議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外國在太平軍造反時,就有好幾種介紹性質著作出版。一百多年來。出版的著作和發表的論文,數量相當可觀。其中,英文最多,也特別有資料價值和學術價值。就我所知,當時的一些書,大多稱之為“中國目前的叛亂”、“中國的造反者”、“中國的叛亂者”。例如,The Chinese and Their Rebellion(《中國人及其叛亂》)也有稱之為“革命”又用了“太平天國”譯音作書名的,這就是參加過太平軍活動的英國人呤唎(A.F.Lindley)的回憶錄。其書原名是Ti-ping Tien-kuok: The History of the Ti-ping Tien-kuok,Including a Narrative of the Author's Personal Adventures.直譯是:《太平天國:太平革命的歷史,包括作者親身經歷的敘述》。著者當然站在太平軍方面說話,但那Tien-kuok完全是譯音,不是英語中政治含義的天國(Kingdom,也可譯為王國、君主國),沒有將它視為一個國家。所以,冒號之后還要再寫上英語的“太平革命”。此書是少數有中譯本行世的一部。譯為《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由于著者用了“天國”英文譯音,據以回譯是可以的,而且在五十年代末,也只允許這樣譯。撇開具體的環境,如果譯為《太平軍革命親歷記》,或者,天國加上引號,會較準確。后來有些英文論著,用Taiping tianguo只是與呤唎法不同,同樣是音譯,完全不具有中文的含意。也有華裔專家,曾稱之為“太平天國”(Taiping Kingdom,絕大多數論著,幾乎一致地稱之為“太平叛亂”。例如,被公認為最重要著作之一的(The Taiping Rebellion: History and Documents),直譯是《太平叛亂:歷史與文獻》。所有用The Taiping rebellion的書、文,在英文中不至于有歧義,應當譯為“太平軍叛亂”。可是,中國的翻譯、介紹、引用,卻絕大多數不管三七二十一,譯為“太平天國”。好像當時和現在的外國人,都認為它是政治意義上的“天國”,即國家。如果說,1979年以前,在中國大陸只能如此。那么八十年代以后就應尊重原書原文的意思,不要沿用舊有的習慣才是。
  法文著作,有稱為La revolte des Taiping,也有稱為La Revolution Taiping。應當譯為“太平軍叛亂”或“太平軍革命”。德文著作也是如此。比如,《Die Taiping —— Revolution in China》,應譯為《中國的太平軍革命》;如果譯為《中國的太平天國革命》,既不合原意、不合實際,也別扭。蘇聯時代的俄文著作,大多稱它為Армия Тайпин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應該譯為太平革命軍。即使稱之為革命,也沒有視之為國家。所以,都不應譯為“太平天國”。
  視太平軍為叛亂或革命都可以作為一種觀點。當然可以各說各的,也可以討。但是,視之為國家則是不對的。上面所說的,固然是談一個譯名,根本上是談造成不準確譯名的觀念,自然也有舊習慣造成的定勢。中國關于太平軍的譯書、譯文還比較少,今后還有很多工作可做。不過,千萬不要帶著不應保留的觀念或習慣,將人家說的“太平軍叛亂”、“太平革命軍”,硬是改造成“太平天國”。那既不能說準確、科學,也不利于中文讀者作參考。
 


潘旭瀾 2011-12-18 22:00:58

[新一篇] 潘旭瀾 太平雜說 應當正名

[舊一篇] 潘旭瀾 太平雜說 走出夢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