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撰文|鄭智銀 來源|天涯雜談 國有企業應該起到公共服務的作用,而不是與民爭利,更不是官商結合,政企不分,這樣不僅要掏空國家,而且要滋生大量的腐敗。從前一輪對央企的巡視情況看,現在正在進行第二批央企巡視,沒一家干凈的。就是這種體制造成的。 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原電監會副主席邵秉仁在中外領導人、各國高級政要、全球商界領袖匯聚博鰲論壇上所作的上述發言,語驚四座,筆者似乎可以做這樣的邏輯推理:既然被巡視的央企沒一家干凈,是因為體制造成的,還沒被巡視的央企,也未必有干凈的;凡國有企業,恐怕都沒干凈的。 邵秉仁進一步闡釋,從體制上講,它沒法不產生腐敗,因為官商不分。一官一商,一個方面拿著市場化的工資,另外一方面享受著政府什么部級省部級待遇,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有企業沒有這么干的。……要么你是公務員,辦國有企業享受公務員待遇,要不然市場化聘任。而且一個企業的領導班子,兩家在管,中組部管一把手,其他副職國資委又再管,不是管亂套了嗎?這一番話,可謂振聾發聵。 國有企業腐敗,備受老百姓詬病,出自這位前部級高官之口的話,究竟可信度有多大?相關資料顯示,邵秉仁不僅有在國企多年任職的經歷,還在地方担任過要職。從1994年起就出任國家體改委領導直至退休,現今還在担任國股權投資協會會長。因此,邵所說的只是地球人都知道,卻沒機會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說的事實,絕非嘩眾取寵。 耐人尋味的是,邵秉仁隨后補充道:可能我敢于說話,他們在職不好說,這個事我一直這么認為的。邵長期在國家體改委担任要職,既然一直就這么認為,早說了,只不過是履行了一位正常的官員所應該做的事情,卻能讓國企改革少走很多彎路,于國于民豈不是功大莫焉?為什么在職反而不好說? 有媒體報道,邵認為大公無私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誰也做不到。卸任前之所以謹言慎行,可能與他的明哲保身為人處事原則有關,也許只有當講真話的風險低于其收益時,才會選擇實話實說。邵的這種想法,在體制內無疑很有代表性。 古稀之年的邵秉仁,無官一身輕,反而對官僚現象抨擊猛烈。從連續多年在兩會上高呼“打破壟斷,從根本上進行電力體制改革”,到批評政府:“本來市場能夠決定的事情,非得政府去行政審批,搞什么發審委,凡是發審委那些人‘發財委’,貓膩大了。”再到炮轟國“國資委現在到處宣傳說三中全會以后,國有企業改革方案要出臺,我想如果真是他們設計這個改革方案,完了。”,“國資委已經變成了國有企業的代言人。”等等。可謂老當益壯,激情四射。 邵秉仁的現象值得深思。現實中,官員敢于說真話大多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說真話假如可能影響自己的利益,在龐大的官僚體系里,事實上絕大多數都會選擇沉默,體制內長期培植的這種基因,到老了也無法消除,以致像邵秉仁這樣敢于直言的,在退休的官員中也不成比例。 一個不敢講真話的社會,遑論進步。筆者認為,國企改革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一個敢于講真話的官場氛圍,任何改革都是一句空話。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設計一個保證官員講真話收益高于風險的制度,比任何改革影響都更為深遠。
天涯觀察 2015-08-23 08:47:0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