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從村落到都會-我的文化經驗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未命名-12.jpg

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世界各地陸續掀起了學習中文,進而認識中華文化的熱潮。作為向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大步邁進的中國,其軟硬實力毋庸置疑。可是今日中國所呈現出來的文化,并不是世界華人文化的全部。

 

自1840年,大量中國人離鄉背井至世界各地打拼。這期間有人選擇在他鄉落地生根。與當地文化溶合的同時,他們也保留故里因社會變遷而放棄的傳統,久而久之他們在相似的基礎上衍生出多元的文化特色,超越了中華文化在國界上的局限,我們因此稱包括中華文化在內,不同地方華人文化之總合為“文化中華”。

 

文化中華,以中華文化為起點但不以國境為界,不讓政治為先,視文化為根本,為認識當代各地華人社會和文化現象找到更寬廣、更具說服力的論述。

 

新躍大學、聯合早報和通商中國等合作推出“新躍文化中華講座”系列,以期洞悉“文化中華”的發展及趨勢。2015新躍文化中華講座,榮幸邀請到龍應臺主講:從村落到都會-我的文化經驗。作為華人世界中少數具從政經驗之社會評論家、作家和學者,她是探討這個課題的不二人選。

 

00.jpg

 

新加坡過去十年來的向左轉的政策,代表了政府對底層人民的照顧。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教授認為,只有當社會最底層的人民幸福時,國家才算是真正的幸福。


龍應臺昨天在新躍大學總部大禮堂發表了“從村落到都會——我的文化經驗”的專題演講。

 

她說,此次來新,她問了10多個在新加坡的朋友,這10年來感受到的最重大改變是什么。她表示,每個朋友的答案都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是新加坡向“左”轉了。

 

“我對向左轉的理解是,從以前全心全意地擁抱和相信自由經濟、認為公民要靠打拼來照顧自己,到現在政府對那些比較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底層的人,會有所照顧。”


龍應臺說,當底層人民幸福的時候,就代表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人權正義和社會福利,已經從上層一點一滴地滲透到最深底層,而這種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她認為,所有公職者都應以此為使命。

 

龍應臺也以臺灣社會為例說,臺灣過去30年來的民主歷程,便是帶動了底層社區的質變。


龍應臺于2012年至2014年間出任臺灣文化部長。她說,在任期間,她到云林的鄉村將一名已被槍決的政治犯的遺書,時隔幾十年后親手交給他的妹妹。臺灣文化部目前還在繼續將政治犯遺書一封封地交還家屬。

 

此外,臺灣政府過去15年來,也一共發出200億新臺幣(約8億6050萬新元)的冤假錯案補償金。


未命名-2.jpg

 

龍應臺說:“我們當然知道錢換不回生命,也賠不起尊嚴。但是,如果沒有民主轉型,這個最低階的道歉和遲到的正義,大概都不會發生……民主必須實踐得夠久,而且要用力得夠深,正義才可能走進社會的底層。”

 

她說:“這當中最潤物細無聲,像春雨那樣的質變,是草根社區的覺醒。”

 

她表示,在民主轉型前,臺灣人對自身文化缺乏信心,輕視方言、地方戲曲和民間信仰,擁抱的是“國家、領袖、主義,還有社會穩定”。

 

“我們完全不知道,其實沒有美好的鄉土,怎么可能有美好的國家。”

 

她說,社區意識在民間冒起后,帶來了全新的文化態度,以及公民社會的崛起。底層和鄉村人民開始尊重自己的文化藝術、學會建立更包容的社會,并且自動自發成立各種基金會,在社區里辦起藝文活動,美化環境。

 

因此,正義進入了鄉村、草根變成了主體、傳統得到了尊重,民間的力量也蘇醒了,這就是民主的真實運作。龍應臺說:“鄉村幸福了,國家才叫做幸福。”

 

龍應臺昨天在回答出席者提問時,也對新加坡作出了評價。她指出,她喜好園藝,前天到濱海灣花園參觀,卻發現花園里的植物都沒有標示華文名字。

 

“這是一件小事嗎?不是小事。這透露了很多……新加坡的成功之處,跟她使用英語作為工具非常有關系。但魚與熊掌不能得兼,你犧牲掉的是跟中文的最深層關系。”

 

龍應臺說,英文是新加坡的“理性工具語言”,但要如何同時掌握華文和方言這“最深的情感文字和語言”,才是關鍵所在。

 

她認為,新加坡建國50年,確實有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未來50年里,應深刻思考要如何真正地扎下文化的根。

 

龍應臺也強調,國家和文化的認同完全是可以分割開來的。


未命名-2.jpg

 

龍應臺曾在瑞士生活了兩年。她說,瑞士雖然有四種主要語言,但瑞士人對國家的認同感仍然非常強,例如說德語的瑞士人,他的文化、傳統和文字雖然都是德語,但他不會認為自己是德國人。

 

在龍應臺看來,國家認同感指的是對一個政治管理體系的認同,而文化則是安身立命的情感,兩者并不存在沖突。

 

“在政治認同上,我只有一本護照,叫做中華民國護照。但是在文化認同上,我只有一本護照,那本護照叫做‘我的中文’。在文化上,我的語言就是我的護照。這對我一點都不是困擾。”

 

【本文轉自聯合早報,作者林子恒,特此鳴謝。】

未命名-3.jpg

“從村落到都會——我的文化經驗”講座

 

聯合早報網與本地Mozat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過該公司研發的Rings互動直播程序在電腦與手機上為講座作網絡現場直播。

請點擊以下鏈接觀看講座完整視頻:

電腦版:http://www.zaobao.com/media/livestream/

移動版:http://project.zaobao.com/live/

龍應臺生平簡介

■  1952年2月13日出生于臺灣高雄。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  1984年,為《中國時報》撰寫《野火集》專欄,引起熱烈回響,隔年結集出版,一個月內印刷24次,印行100版,銷售20萬冊,成為1980年代影響臺灣民主發展的暢銷書。

■  1986年至1999年,旅居瑞士及德國,除在海德堡大學任教,也為歐洲報章如《法蘭克福匯報》撰寫專欄

■  1999年,受臺北市長馬英九之邀,出任首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

■  2003年2月,辭官回歸寫作

■  2003年旅居香港,先后出任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訪問教授

■  2004年,受邀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問教授

■  2005年7月,與文化人及企業家共同創設“龍應臺文化基金會”,致力于培植青年人的全球公民素養

■  2008年10月,獲香港大學禮聘出任首屆“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學者”,并于港大柏立基學院創立“龍應臺寫作室”

■  2009年8月出版《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在華文世界引起巨大反響

■  2012年,出任臺灣首任文化部長,推動文化政策、建置文化法規,致力提升臺灣文化軟實力

■  2014年12月,卸任文化部長,回歸作家身份,并担任龍應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繼續推動社會扎根教育。

龍應臺主要作品: 

著有《野火集》《寫給臺灣的信》《未完成的革命:戊戌百年紀》《百年思索》《親愛的安德烈》《龍應臺的香港筆記》《孩子你慢慢來》《龍應臺雜文精品》《這個動蕩的世界》《看世紀末向你走來》《我的不安》《美麗的權利》《人在歐洲》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目送》等作品。

01.jpg


網載 2015-10-26 21:45:49

[新一篇] 每天10件事讓你遠離抑郁

[舊一篇] 學人 余世存:我為何拒絕進入一切體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