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6項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4座上海市級歷史文化名鎮。
1949年以前,上海是一個紙醉金迷的地方。當時上海著名的“百樂門”舞廳享有盛名,從英文“Paramont"得來。“大世界”也是很有名的娛樂中心。很多電影院也是非常豪華。例如,大光明電影院始建于1928年,由德國杰出的建筑師烏達克(L.E.HUDEC)設計,屬市級優秀保護建筑。國泰電影院原名國泰大戲院(Cathay Theatre)。建于1930年,由鴻達洋行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外墻采用紫醬紅的泰山磚,白色嵌縫,屬典型的裝飾藝術派風格,1932年1月1日,國泰大戲院正式對外營業。當天登在《申報》上的廣告用語是:“富麗宏壯執上海電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適集現代科學化之大成”。1949年以后,更名為國泰電影院,“文化大革命”期間曾經一度改名人民電影院。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優秀歷史建筑。
1918年至1925年間,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也曾經在繁華的淮海路以南,思南路東側的香山路上的一幢歐洲鄉村式樣的小洋房居住過。現被改為孫中山故居。上海行知公園設有陶行知紀念館。虹口公園附近有魯迅紀念館。
上海擁有許多歐美式樣的老建筑,其中位于外灘的一組歐洲風格的外國銀行,商家和飯店遺留下來的建筑群一直以來就是上海的標志,例如:花旗銀行,和平飯店等。但事實上在市內還有很多一些二、三十年代遺留下來的,風格迥異的花園別墅,例如丁香花園、沙遜別墅、馬勒住宅以及現在被用作上海市少年宮的嘉道理花園等。在上海的市中心,還有當時的面積龐大的上海跑馬廳。
十里洋場南京路
南京路和淮海路是上海最繁華的街區,素有“中華商業第一街”之譽,東起外灘,西至靜安寺與延安西路交匯,全長5.5公里,兩側商廈鱗次櫛比,云集著約600多家商店。西藏路以東稱南京東路(原稱花園弄,1865年改名為南京路),以西稱南京西路(從前稱靜安寺路)。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上海被迫辟為通商口岸,后成為帝國主義公共租界。二三十年代,南京路既是帝國主義者耀武揚威的“十里洋場”,又是一條富有革命傳統的馬路,著名的“五卅慘案”就發生在南京路上。
近年來南京路發生了巨變,新的商廈群體及賓館拔地而起,大型商廈與百年老店、名店、特色商店交錯林立,互為襯托。老介福商廈、電器商城、曼克頓廣場、海倫賓館、絲綢商廈、新世界商城、華聯商廈、一百商廈、廣電大廈、輕工大廈、上海商城、錦滄文華大酒店等現代化的大型、高層建筑使南京路更加雄偉、繁榮,據統計,南京路每天客流量在170萬人次以上,連續多年蟬聯全國零售商業企業前三名的上海第一百貨商店、上海華聯商廈、上海新世界商城都在南京路。
南京路商廈群內名品薈萃、琳瑯滿目。各地的名、特、優、新產品,以及進口的名牌商品,不下數十萬種。幾家老字號特色商店的商品,尤為名聲卓著。
南京路的夜景分外迷人。火樹銀花不夜天,霓虹燈一條街是上海的一大景觀。許多海外游客稱贊說:這里的燈彩不亞于東京、香港、曼谷等任何一個鬧市地段。
走在步行街上,可別只顧購物,千萬別忘了仔細看看市百一店(原“大新公司”)、華聯商廈(原“永安公司”)、上海時裝公司(原“先施公司”)和第一食品商店(原“新新公司”)這“四大公司”,無不把南京路的過去與今天不斷迭映在眼前,傳統與現代的交織為這條百年老街增添了別樣的魅力。
走在這12 00多米的步行街上,時時體會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彩色的鋪路磚石、統一的路心售貨亭、兩邊各類時尚流行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可愛的觀光小火車,以及設計別致的城市雕塑……這些都構成了上海的現代都市風景。黃包車、香燭店、“美麗牌”香煙廣告不見了,身著旗袍、梳著盤發的上海小姐不見了,就連當年曾顯赫一時的“先施百貨”如今也完全換了樣子。現代的都市文明在這里把所有屬于過去的痕跡抹得一干二凈。
步行街上,隨處可以感受到這路的平易近人:地面是淡紅色石塊鋪成,干凈清爽,不必擔心滑倒,也不會踩到臟物;還有導盲道,讓盲人也能感受到逛街的樂趣;路中間更有各式花壇、綠化帶,花壇上還設有暗紅色大理石凳椅,走累了,隨處可坐,賞路景聞花香,還可以思量一下接著去往何處,絕對的逍遙自在。
步行街上另一大景觀——步行街觀光車同樣引人注目。車由一節節小巧玲瓏的車廂組成,車廂上畫滿了精美的圖案,每節車的圖案色彩各不相同。登上車,仿佛鉆進了玩具車里,任它帶著你逛個夠。
步行街上最多的是人,或從容信步,或匆匆疾走,或閑坐休息,或饒有興致地轉進每一家商店。街上跟人一樣多的就是各種商店了,且都是上海店家中的“大腕”:華聯商廈、第一食品商店、第一百貨、新華書店南京東路店……當然也少不了各大專賣店,“麥當勞叔叔”、“肯德基爺爺”自然不甘落后,而哈根達斯、天使冰王、必勝客也為有閑階層提供了世界各地著名的美食。
假如肯早起,那你一定要來看看六七點鐘的步行街。那時的步行街,商店均緊閉大門,清潔工在進行路面的清洗工作,可街上卻熱鬧非凡,人們有的跳著交誼舞,有的打著太極拳,有的在溜滑板,有的在打羽毛球,真是玩什么的都有,不像是一條商業街,倒像是一座公園,與白天的喧囂相比真是兩個世界。原來南京路步行街也是這般“淡妝濃抹總相宜”呢。
從河南路口開始,步行街結束,繼續向東。一直到南京東路外灘,行人似乎又從21世紀墜入一個陌生又熟悉的時空,似乎是狄更斯筆下的英倫街景,似乎是在父輩的照相簿中見過。狹窄的街道,四方高大的建筑,灰色調的圍墻和百葉窗,高高的天花板,尖尖的屋頂,每一棟樓都記載了一段曲折跌宕的故事。夕陽為它們添上一層薄霧,黃黃的街景透出一種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特有的迷離的浪漫。
外灘 上海歷史的縮影
在近現代歷史上,上海,一直是打開中國的一把鑰匙。而黃浦江畔的外灘,則是近代上海的城市名片。
作為濱水城市的上海,外灘是這座城市的門戶,相當長的時間里,很多人就是從這里進入上海,開始他們全新的人生道路。正如當時自由女神像意味著新大陸的到來,外灘以及背后的上海,對于他們,意味著一種夢想的開始。
到上海去,從外灘進入上海。了解上海,從外灘開始。
百余年來,外灘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征出現在世人面前。外灘一般是指從北京東路外白渡橋至金陵東路的黃浦江西岸道路,全長1300米。近年向北延伸至黃浦路,稱為北外灘;向南延伸至南浦大橋,稱為南外灘,全長4000米。外灘東面即黃浦江,西面為新哥特式、古典式、中西合璧式等52座風格迥異的大樓,被譽為“萬國建筑博物館”。
無論是白天夜晚,其不凡的景致永遠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游人前往。由于外灘面對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筑群。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灘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驕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將外來文明與本土文明有機揉合、創新、發展的卓越能力。
外灘是上海人最愿意講述故事的地方,來上海不到外灘,就等于沒真正的上海。過去人們管上海叫上海灘,上海人認為這個灘,指的就是外灘。外灘有各式各樣的建筑,也有數不清的人在外灘發了財。
而一百多年前,當第一船外國人來到上海時,他們看到的卻是一個很普通的漁村,當時的外灘也只是一條便于纖夫行走的小道。1842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野,這里的黃浦江岸也沒有任何防護設施,屬于黃浦江泛濫時的淤泥地帶。
1842年的夏天,參加鴉片戰爭的英國艦隊,終于開到了上海。由于《南京條約》的簽訂,從此,上海跟中國另外四個口岸,被迫開放。因當時住在上海的洋人常去這條纖夫行走的小道上散步,特意鋪上了煤渣,取名為黃浦灘路。
法國冒險家描述當年的外灘:“不計其數的污水溝和小河縱橫交錯,到處是墳墩。低矮骯臟的茅屋,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
1845年外灘被辟為英租界后,外國的洋行、銀行等相繼在此建立,至20世紀初,由于外國銀行大量進駐上海,上海不僅成為舊中國的金融中心,外灘更是稱為了國際金融資本在中國的大本營。此外,還有西方大商賈的高級俱樂部--上海總會,還有英商亞西亞火油公司大樓。不少銀行或財團在外灘大興土木,營建豪華大廈。
從延安東路外灘到北京東路外灘,銀行林立,形成了上海金融中心。各銀行為了顯示其資本的雄厚,為追求建筑外觀具有堅實雄偉的形象,采用了西方古典建筑的形式,用大塊花崗石做墻體,建造高層,有哥特式、巴洛克式、羅馬式、古典主義式、文藝復興式、中西合壁式等等。
當年作為繁華的上海金融中心,外灘附近聚集了各國頗具實力的銀行:英國匯豐銀行、德國德華銀行、日本橫濱正金銀行、俄國華俄道勝銀行、法國東方匯理、美國花旗銀行、比利時華比銀行等,使外灘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方華爾街”。
自從上海開埠以來,外灘一直是上海的高級商務區。這里的絕大部分建筑,都是為金融家服務的。眾多的銀行都希望能在外灘爭得一席之地。外灘也成為了上海的華爾街,是上海歷史的縮影。由于世界上各個國家的金融家,都把上海外灘當作遠東的金融寶地,外灘的各式各樣的房子也體現了不同國家的建筑風格,上海人把外灘作為一段歷史保留起來。
昔時有“東方華爾街”之稱的這條濱江大道,如今是上海最具“海派特色”的景點。
上海外灘觀光隧道
這條觀光隧道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無人駕駛自動控制系統,12輛四壁透明的觀光車可以不間斷地運送游客往返于浦江兩岸,以每秒3米的速度行駛,全程僅需5分鐘,每小時運送量達5000人次。 隧道的兩岸出入口由自動扶梯輸送旅客,殘疾人采用液壓電梯輸送。
外灘觀光隧道地處上海鉆石地段,浦西出入口位于外灘陳毅廣場北側,浦東出入口位于國際會議中心南側,緊挨東方明珠。隧道洞體全長646.7米,隧道內壁由高科技手段營造的各種奇異的色彩變換不停,黃色的海星,粉色的花朵,形狀各異的幾何圖案,各種充滿生機的地球生物,躍動著生命的力量,引人遐思。而穿越這一夢幻之旅的載客系統采用的是從法國引進的無人駕駛、環保型的SK車廂,銀白色、全透明的車廂視野開闊,同時車廂內6聲道高保真音響系統送出的音樂和音響效果與眼前的景觀變幻相結合,使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震撼。
地址: 中山東一路外灘300號(浦西) 濱江大道2789號(浦東)
走進上海老街
走進上海老街,您仿佛回100年前上海的繁華集市。這條豫園商業旅游區內風格獨具的,集旅游觀光、購物消費、體閑娛樂、文化展示于一體的多功能特色街,歷史上曾以廟前大街為名,匯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錢莊、金店、銀樓、酒肆、茶館、戲樓、商行,一直是連接十六鋪(小東門)和城隍廟、豫園地區的人流走廊。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觀使其擁有豐富的商業文化底蘊。
上海老街,原名方浜中路,西起河南南路,東至人民路, 全長825米,由西到東的建筑風格和業態布局展示了老上海從明清向民國直至西洋文化涌入時期的一段歷史文化的演變。全街的商業經營以傳統特色行業為主流,突出傳統民俗文化,營造海派文化氛圍。
上海老街以館驛街為界分為東西兩段,東段經過裝飾和改造,保留了清末民國初年的民居特色,老街兩側恢復了花格窗、排門板、范氏欄桿、落地搖桿門等,再配以屋頂上的飛檐翹角,花邊滴水和馬頭墻。西段的房屋外立面仿明清建筑,突出上海老城廂的民俗風情,黛瓦粉墻,紅柱飛檐,上海老街重現了童涵春、老同盛、吳良材、萬有全、裘天寶、老上海茶館、德順酒菜館、春風得意樓、西施豆腐房、丁娘子布莊、榮順館、博印堂等百年老店,同時開設丹鳳茶樓、名醫堂等富有傳統特色的商鋪。它和北側的“明星街”一起向您呈現出老上海商旅百業、市井百態的一幅“清明上河圖”。
城隍廟最具歷史感覺的馬路
一座城市,無論他有多現代化,總要有這樣一個地方,保留下些歷史的回憶。在大上海都市中,城隍廟便是這樣一個地方。城隍廟,原為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的金山神廟,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現存建筑為1926年重建。它位于市中心人民廣場的東南方,鄰近著名的外灘,淮海路和南京路等景觀。
景區內有茶樓、餐館以及百貨商店等,經營各種日用百貨和上海風味小吃:酒釀圓子、南翔小籠包、梨膏糖、八珍湯等,城隍廟五香豆更是聞名四海。
湖心亭和九曲橋,是城隍廟的代表建筑,九曲橋更是城隍廟的精華之處。它有九個彎曲,建在湖的中心。節假日里這座橋上游人如織,寸步難行。
感受時光交錯下的海派風情
高聳入云的東方明珠,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里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燈紅酒綠時尚前衛的快節奏生活……快摩登的時代感差點使我們淡忘了上海也是座有著164年開埠歷史,醇厚文化積淀的城市。
浙江中路661號職達求職旅社人民廣場店1930年建成的老式石庫門建筑,沉淀著原汁原味老上海情調。歷史在這里凝固,若時光倒轉,端坐房間窗口的你會看到許文強挽著馮程程在路燈下的梧桐樹旁緩緩走過;穿著學生裝的阮玲玉羨慕地盯著百貨商店櫥窗里的洋裝;來參加一大的青年毛澤東無暇留戀十里洋場匆匆趕往現在的新天地開會;張愛玲也在對門靜靜倚窗深鎖眉頭聽風鳴看落葉飄零。而現在,你可以從店里出發去游覽依舊是冒險家樂園的新上海攤。5分鐘步行至十里南京路看一個新世界、7分鐘步行至七浦路與明星們老外們一起淘“Cheap Road”的A貨、8分鐘步行至人民廣場不買門票參觀上海博物館、10分鐘步行至外灘坐浦江郵輪看萬國建筑。地鐵1、2、8線和不勝枚舉的公交線路都在這交匯分流,載你開往大上海各處。
這里再也沒有孫中山揮斥方遒主歷史浮沉,但會有更多和你一樣的青年才俊前來將青春安放于此拼打出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
嘿!你也來了嗎?
上海孫中山故居
莫利愛路(后譯莫利哀路)29號(今香山路7號)。民國7年(1918年)6月26日至民國13年11月21日,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居此。孫中山逝世后,宋慶齡居至民國26年。
故居建于20世紀初,為兩層歐式樓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013平方米,建筑面積452平方米。外墻飾以灰色卵石,屋頂鋪蓋洋紅色雞心瓦。樓前正方形草坪,三面繞以冬青、香樟和玉蘭等樹木花圃。民國7年,4名加拿大華僑購贈孫中山。為籌集革命經費曾抵押予銀行,由幾名華僑贖回。
在上海繁華的淮海路以南,思南路東側的香山路上(原莫利愛路),坐落著一幢歐洲鄉村式樣的小洋房,這就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1918年至1925年間在上海的寓所。
自1894年創建興中會,孫中山先生就一直奔波于海內外策動起義、領導革命,自己卻連個固定的住所都沒有。為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旅居加拿大的華僑集資買下這棟住宅捐贈給他。這里是孫中山生活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也是他思想發展和飛躍的歷史見證地:在這里,孫中山潛心研究革命理論,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完成了《孫文學說》、《實業計劃》等重要著作;在這里,孫中山會見中國共產黨和蘇俄代表,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完成了他思想上巨大的飛躍;在這里,孫中山召開會議,著手改組國民黨,醞釀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在這里,孫中山舉行記者招待會,向國人發出和平統一祖國的號召……
1924年,孫中山應邀北上共商國是,次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宋慶齡料理完孫中山的喪事后回到上海,繼續在此居住。1937年,侵華日軍占領上海,宋慶齡接受中共方面的勸告,離開了這里。
抗戰勝利后,宋慶齡將此寓所移贈國民政府,作為孫中山的永久紀念
地。1949年上海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這里。1961年3月4日,故居成為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現在故居內的陳設,絕大多數是孫中山和宋慶齡使用過的原件原物,并遵照宋慶齡生前回憶按二、三十年代原樣布置。樓下是客廳和餐廳,樓上是書房、臥室和小客廳,在書房和臥室前,有一間長方形的內陽臺。樓旁是汽車間。樓前是一片草坪,圍繞著冬青,香樟和玉蘭等樹木花卉。
孫中山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上海孫中山故居,作為一個重要里程碑,將永遠屹立在中國人民心中。
一條多倫路 百年上海灘——多倫路文化名人街掃描
多倫路位于魯迅公園、虹口足球場附近,原名竇樂安路。這條小街曲折幽靜,街邊的小樓風格各異,雖然只有短短500多米長,但它在近現代中國文學史上卻有著重要的地位。
一個多世紀來,上海走過了從開埠時期的沙船漁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場直至形成今日東方大都市的滄桑歷程,多倫路及其周邊地區從一個側面集中地展示了這個歷程印跡和文化縮影,真可謂“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其間魯迅、茅盾、郭沫若、葉圣陶等文學巨匠及丁玲、柔石等左聯作家的文學活動,鑄就了多倫路“現代文學重鎮”的文學地位,而名聞遐邇的公啡咖啡館(遺址)、鴻德堂,風格各異的孔(祥熙)公館、白(崇禧)公館、湯(恩伯)公館更使多倫路成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館”;從瞿秋白、陳望道、趙世炎、王造時、內山完造到景云里、中華藝大、上海藝術劇社,名人故居、海上舊里,積淀成今天多倫路上濃厚的文化氣息,使人流連忘返。
1998年多倫路改建為“文化名人街”,開發后的多倫路主要以文化景觀來帶動文化經營網點的形成。文化景觀主要是多倫路文化街沿線的具有特色的建筑風貌與文化氛圍的凸現,加之彈格路的鋪設、道路綠化、路燈等市政設施的設計點綴,展示其文化街的基本風貌。在此基礎上進行諸如“公啡咖啡館”、“內山書店”等舊有著名文化景觀的恢復重建和“世紀鐘樓”、“街心花園”、“名人雕塑廣場”等文化休閑景點的新建,尤其是引進設立近二、三十家“民間收藏館”、“博物館”、“藝術館”等,形成以文博為特色的文化街市。
交通指南:軌道交通三號線(明珠線)--虹口足球場站下,公交18、21、97、139、231、854、79、939路等。
多倫路(原名竇樂路)是上海虹口區的一條小街,但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卻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可謂“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名人濟濟造就“現代文學重鎮”
30年代,眾多我國文學巨匠的文學活動,造就了多倫路“現代文學重鎮”的歷史地位,這其中有:魯迅、郭沫若、茅盾、瞿秋白、馮雪峰、夏衍、葉圣陶、丁玲、沈尹默,此外,還有內山書店店主、魯迅先生的摯友、日本岡山人內山完造等等。當時,這些文學巨匠以多倫路為中心開展的文學活動,曾經震撼一個時代并且至今產生著深遠的歷史影響。
圍繞這一人文資源的開發,在“名人文化街”上除很好地保護性開發名人故居外,還設立了名人墻、名人茶藝館、名人展覽、名人之路、名人雕塑等一系列供人們踏訪的設施和項目。而歷史人物孔祥熙、湯恩伯、白崇禧等曾在此居住,更使這條小街形成一層深深的歷史沉淀。當雙休日,知識型為主體的游客群在這里瀏覽歷史陳跡,向子女實地述說歷史,成為一處實景的歷史展示地。
異域建筑薈萃“露天博物館”
眾多小巧宅院式建筑組成的多倫路建筑群,以它的奇幻式情調形成特色,從而被譽為建筑藝術的“露天博物館”。
在這里,位于多倫路59號的鴻德堂是1928年建造的,當時為紀念美國傳教士費啟鴻而命名。這是國內罕見的以中國式廟宇形式建造而作為基督教教堂的建筑。但見它既有我們常見的基督教教堂那高聳凌頂的氣派,又顯中國廟宇那圓柱擎萬鈞、凌頂輕飛檐的氣勢,真可謂中西合璧的完美結合。
而20年代建造的、坐落于35號的湯(恩伯)公館以及210號的白(崇禧)公館,均為法式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這一風格的建筑有如西方民族外露的性格那樣,充分展示建筑的結構挺拔、突出幾何形狀的構造,強調外觀表露,雕梁畫棟,氣勢恢宏。
215號廣東人李觀森1924年建造的具有西班牙建筑風格的花園別墅則以結構與單元精巧雅致,夸張頂冠,強調庭院的修飾給人以一個典型的異域印象。此外,在這里你可以找到伊斯蘭風格的建筑、石庫門客棧、上海舊里等各種建筑的蹤影。
引鳥筑巢激活文化街市
多倫路是與文化事業的蓬勃與進步聯系在一起的。除眾多文學巨匠外,從瞿秋白、趙世炎、王造時、內山完造到景云里、中華藝大、上海藝術劇社,積淀成今天多倫路上濃濃的文化氣息。本著挖掘歷史人文資源與開發現代文化產業相結合,使文化街不完全依賴政府的長期資助而生成本體的“造血”功能,在文化街的發展戰略上采取了引鳥筑巢的開發思路。如今用吸引外埠文化事業單位等方式開設了圍棋館、蘇韻閣、內山書店、西安藝術品展、大理石藝術館、日本茶藝館、水晶工藝品、陳大樸藝術館等,使眾多的文化企業落腳多倫路。
在這里,有寫生畫人像的,有當眾作畫出售的。在街市中,各類字畫懸掛于街道兩側以招徠買主,尤如一個街頭畫展。到這里來的游人不一定買畫,而懂藝術的店主也沒有商場上那種急吼吼招攬生意的市儈氣。出于真心實意的愛好與懂行,不時與觀而不購的游人交流對藝術品的見地與感受,充分表現出文化市場的商風。
如果說書畫行業多為男士操之的話,那么女紅中的頂級絕活刺繡則是閨秀們的天下了。刺繡這一女紅珍品包括了美術中對色彩的理解、構圖布局、物體透視關系等一系列的美學理念,是一種品位頗高的藝術,難怪先時的人們將其視為衡量閨秀才藝的重要方面了。多倫路上的蘇韻閣是全國首家生產蘇繡產品的國家二級企業——蘇州刺繡廠在多倫路上開設的窗口。場內的姑蘇繡女現場操作,她們現場顯現的絕活吸引得女士們久久不愿離去。
“館”中有館公私并立
多倫路除了它是一個建筑藝術的“露天博物館”外,眾多的“館”中之館足以使您對這條小街的文博容量驚嘆不已。這其中有集報館、瓷器收藏館、藏書票館、民間藏館、錢幣館、古陶瓷收藏館等等。其中錢幣展覽館隸屬于金泉錢幣文化公司,是亞洲最大的一家古錢幣公司。上起戰國時期四大貨幣體系中僅存的孤品,下至乾隆皇帝禪位時御賜的養老牌。館內展出的品種有8000多個,數量有10000多枚。其中有27.5萬元創世界拍賣天價購回的“清錢之王”。
除了以上的公立博物館外,在多倫路,由于特殊的文化底蘊的熏陶浸染形成民風,于是便形成了眾多民間博物收藏家,如189號的“文風奇石藏館”是著名奇石收藏家、離休干部陳瑞楓、周文秀夫婦在半個世紀里歷經艱難,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藏石上萬,共有100多個石種。
多倫路193號上海收藏欣賞聯誼會鐘表分會理事劉國丁先生專門收藏南京古鐘,歷時20余年,收藏有60多只不同年代不同型號的南京鐘。他收藏了時間,也收藏了歷史。
多倫路191號“藍翔藏箸館”是筷子收藏家藍翔創辦的我國獨一無二的民俗藏筷館。現珍藏古今中外筷箸980多種,總數近1600雙。已接待美、日、韓、泰、俄等國外賓。港臺同胞慕名前來參觀者更多。藍先生撰寫出版了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部箸文化專著——《筷子古今談》。
很多時候想走的更遠,離開這座喧囂的城市,走向更遠的地方,但是真下決定的時候卻發現上海這座城市對我的吸引力遠比其他地方來得深刻強烈。在中國,能稱得上文化城市的也就那么幾個,而上海在近代的文明史上則占據了濃厚的一筆,她是東西方文化的一個交匯口,而上海有其十分大氣的一面,也有極為精致的市民生活,喜歡游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扛著新買的相機到處亂拍,記錄著城市的發展步伐,感受著弄堂里小市民的生活瑣碎,覺得后者才是真正的世界,油鹽醬醋組成的成活才是貼貼切切的。。。
上海以其獨有的魅力及海派氛圍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文化名人,在上世紀的30年代,舊上海的繁華更吸引了魯迅等文人騷客來到了這文化重地,在逼仄的亭子間里寫下了一篇篇令人振奮的文章,而多倫路在文化上海中又占據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故而,游走上海之第一站也就選在了虹口區這條在早年中國文學及政治上具有強烈色彩的多倫路!
多倫路(原名竇樂安路)是上海的一條小街,南傍四川北路商貿鬧市,北鄰魯迅公園、虹口足球場,背靠內環高架、輕軌明珠線,動靜相間一里有余。街短而窄,路曲且幽。夾街小樓,櫛比鱗次,風格各異。小街雖在地圖上難有立錐之地,但在近現代中國文化史上卻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個多世紀來,上海走過了從開埠時期的沙船漁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場直至形成今日東方大都市的滄桑歷程,多倫路及其周邊地區從一個側面集中地展示了這個歷程印跡和文化縮影,真可謂“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其間魯迅、茅盾、郭沫若、葉圣陶等文學巨匠及丁玲、柔石等左聯作家的文學活動,鑄就了多倫路“現代文學重鎮”的文學地位,而名聞遐邇的公啡咖啡館(遺址)、鴻德堂,風格各異的孔(祥熙)公館、白(崇禧)公館、湯(恩伯)公館更使多倫路成為海派建筑的 “露天博物館”;從瞿秋白、陳望道、趙世炎、王造時、內山完造到景云里、中華藝大、上海藝術劇社,名人故居、海上舊里,積淀成今天多倫路上濃厚的文化氣息,使人流連忘返
以上是“多倫路”官方介紹,相信讀過之后,你也會和我一樣對這條上海小街多一份歷史文化的厚重感,可惜整條街走下來,有些名人的故居沒有找到,這點是比較遺憾的。拍攝途中總覺在條街生活的人更多的是生活在一種歷史氛圍里,更確切的說是上世紀30年代的舊上海里。古玩店,博物館的人們悠閑自然,他們衣著未必是高價或是品牌的,但是他們仍舊矜持著那股舊上海的味道,這點是讓旁觀者的我感受較為深刻的。
在拍攝中,更讓我堅信盡管時代變化,但仍舊有那么一批人堅持著自己對于文化,時尚及歷史的理解,一位20多歲的年輕人,穿著黃色的呢絨大衣,里面是舊式的西褲及襯衫,連領帶的打法及發型也是上世紀30年代的風格,或許這就是上海話中的“克拉”,這點讓我詫異。或許有些東西在某些人心中是永不退色的。。。。
相比孔祥熙,白崇禧的故居則保留的較好,現為政府醫院,一直羨慕在這種老式房子里辦公的人們,在工作的時候也能領會到一種歷史與文化,或許真的在里面工作的人未必有如此感受,或許還嫌設施不夠完善,燈光昏暗,但是在喜歡文化的人眼中,這種不足恰恰成了吸引人之處
在這條小街上坐落著很多博物店,多半是些古玩及字畫,我也只是在門口稍作停留,自己清楚這里的東西并非是我這等的三教九流可以消費的起的,但是走在街上,遠遠看著店里擺設及店員,就仿佛把自己拉到了那個舊上海年代,或許這就是一種歷史的回憶,下面這張是家賣老上海的畫報及鐘表之類的玩藝兒,沒有細看,唯一引人注目的就是墻上一張老的周旋畫報,一下子就把人帶到了歷史中去。。。
下面就是這家店,喜歡舊風情的人可以進去陶陶貨
左聯是在多倫路的一條小分支上,工人師傅在小路上施工,機器的轟鳴聲顯然把我拉回了現實中來,本想進去參觀一下,但是覺得沒必要花錢進去,再外感受下也就可以了,里面傳來了工作人員的介紹,看來這里也和很多其他地方一樣成為了歷史文化的景點,而在之前,這可是我們的文學陣地,對那段歷史的了解不多,但是總覺得左聯應該是激進的代名詞
旅游的魅力并不止于視覺上的沖擊及新奇,更多的是一種文化上的體驗,感受不一樣的民俗風情,而真正喜歡的旅游的人并不是走訪那些名山遺跡,更多的是背個相機“走街串巷”,每到一處看看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看看特有的地方建筑,某些在現代人眼里所謂落后的,丑陋,不合時代的建筑恰恰是真正愛好旅游者所向往的,可惜上海的建設步伐太快,很多老房子都在慢慢消失,包括上海的弄堂,這個極具市民色彩的生活建筑種類也漸漸在我們的視野中,所謂的新式里弄,如新天地等處也只是徒有其表的弄堂而已,實質上也已經缺失了建筑以外的文化及地域內涵,多倫路多為私人大寓所,而眼前的這一排房子給我感覺還是很深刻的,希望看客們也能感受一番。。。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編者 2010-07-15 08: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