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 簡體 傳統 |
你好!我是丹媽 童書作者,親子閱讀推廣人,兒童心理研究者 給孩子讀書必須明確的觀念 1、建立幼兒閱讀能力的基礎,是從耳朵不斷累積詞匯開始,而不是讓幼兒提早識字、讀書。 2、圖畫書不是讓孩子看的書,而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 3、為孩子念圖畫書,絕不是為了眼前的育兒生活,更不是為孩子將來的學校教育做準備。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而且一本圖畫書越有趣,它的內容越能深刻地留在孩子的記憶里。在成長的過程中,或是長大成人之后,他自然能理解其中的意義。 4、與其漠不關心地整天和孩子相處,不如珍惜有限的時間,讓親子間有充分的溝通。 5、幼兒教育過程中,物質并不能滿足心靈成長的需要,最重要的是盡量在孩子耳邊訴說有感情的、溫暖的、人性化的話語,因為這是現代幼兒生活中最欠缺的體驗。 6、人們經常從教育和知識層面,或是單純的情緒反應來評價圖畫書。大家不停地設法將圖畫書應用在保育與教育領域上,花了很多工夫在圖畫書的定位上,賦予它教育上的功能,希望幼兒從中了解或學到一些東西,結果因為耍弄了太多小動作,反而忘了一本圖畫書是否能讓孩子覺得快樂滿足。 為什么要為孩子讀圖畫書? 1、可以使孩子擁有豐富的詞匯。孩子學說話都是模仿大人。幼兒的語言是以父母的語言為標準產生的。如果大人詞匯貧乏,孩子當然吸收不到豐富的詞匯。 2、可以使孩子擁有豐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石。圖畫書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繪畫和藝術作品。語言能啟發新的語言,印象能發展新的印象。孩子要想專心地聽故事,就必須將看不到的故事在腦海中想象成畫面。 3、可以充實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圖畫書為媒介,幫助大人與幼兒心靈相通,才是給幼兒看圖畫書的意義所在。念圖畫書給孩子聽,可察覺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這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較難了解到的。 如何為孩子讀圖畫書: 父母親自教導+滿懷愛心+語言 圖畫書會講故事,因此只要看圖畫,就可以了解故事的內容。孩子一邊看圖,大人一邊將文字念給他聽,孩子的腦海中就會清楚地浮現出對故事的整體印象,這是使用圖畫書的最佳方式。 1、嬰兒時期:用自己的聲音(不是錄音帶、收音機、電視)唱歌、說話給他們聽。 2、孩子長大一點以后:用自己的聲音念圖畫書給他們聽。 **先靜下心來,注視孩子的臉龐,想想這本書能帶給孩子多少快樂,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沖動,設法讓孩子融入書中,獲得真正的喜悅。 **認真反復念,順著孩子的思緒,不要企圖左右他或對他說教。 **如果孩子打心里喜歡,必然會主動問問題或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應溫暖地回應他,與他溝通。 **每天至少抽出10~15分鐘為孩子讀圖畫書。 **不要設置問題來考孩子。圖畫書不是教科書,更不是問題大全,講圖畫書只管一個勁兒地講就好了,不要問東問西。問題只是為了滿足大人的需求。如果是自然地互相討論,當然最理想,但一定要做到不落痕跡。 **書中處處有細節。教孩子看圖畫書時,應從封面、封面里、扉頁、正文到封底仔細閱讀每一幅插畫,才不會漏掉重要的部分。 3、孩子再大一點:如果孩子能夠自己看,還是要經常念童話或民間故事給他聽,可以挑一些插畫多、頁數多、故事比較長的作品開始念。如果孩子還不能繼續閱讀,就繼續念圖畫書,不要心急,配合孩子的狀況循序漸進。 應注意到: 1、不同于大人,孩子幾乎只看圖畫。 2、講故事的人能決定圖畫書的最終價值。 **不論多好的圖畫書,如果講的人態度敷衍,就無法生動傳達書中的意韻。 **大人擁有較豐富的人生體驗和讀書經驗,在閱讀時能充分體會作者的心情和思想,并通過文字想象故事所描繪的世界,甚至對某些內容產生共鳴,深受感動。讀的人把自身的內涵和圖畫書結為一體,將書中的真諦和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孩子。 3、讓孩子喜歡圖畫書的捷徑,就是念的人自己先去喜歡。唯有適當而由衷的感動,才能打動聽者的心。 如何選擇圖畫書? 1、畫的可愛、顏色鮮艷美麗不是圖畫書插畫的必備要素。真正重要的是: **插畫能否充分表達故事,即形重于色。 **文字應正確說明“時、地、人、事、為何、如何”,筆調生動活潑、歷歷在目。 **文圖一致。 2、選擇有趣的圖畫書。真正能讓孩子喜歡的書,大人也會樂在其中。如果不了解孩子們喜愛的圖畫書中究竟哪里有趣,就當然無法進入孩子的世界。 3、廣受孩子歡迎的圖畫書,有不少是大人覺得很不起眼的作品,這種書甚至占了絕大多數。 4、請別人來讀,自己用耳朵聽,來確認故事好壞。如果故事中的畫面一幕幕自動浮現,孩子就會容易理解。 5、插畫應天真可愛的說法,沒有任何依據,甚至是錯誤的。 6、迪士尼改編的世界名著,大幅重塑原著人物性格,夸張不重要的部分,使原著精神完全變質,把原本可激發孩子豐富想象力的藝術創作,搞成追逐市場的廉價商品。 為7—10個月的嬰兒選擇的圖畫書 1、嬰兒啟蒙圖畫書必須正確而寫實,不要多余的背景和細部描繪,也就是表現真實事物的圖畫書,如動物圖畫書、交通工具圖畫書。 2、將嬰兒與圖畫書的關系,定位在促進親子關系和加強心靈溝通上,或是將圖畫書視為增加嬰兒語言體驗的視覺素材。 3、只要嬰兒感興趣,任何圖畫書都可以作為給嬰兒的圖畫書。但應避免粗糙、色彩強烈的插畫,或設計不佳,像玩具或布娃娃一樣扭曲變形的圖畫。 4、父母無需完全按照書上所寫的來讀,圖畫也不必依照順序一幅幅地看。親子一起看嬰兒感興趣的地方,同時說話給他們聽,對嬰兒來說或許會讓圖畫更生動。 5、借由圖畫書讓嬰兒實際體驗游戲,也可深化他們對語言和圖像的體驗。 為2歲左右的孩子選擇的圖畫書 1、該年齡段孩子個體差異大,生活環境不同,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對不同事物產生興趣。應多觀察孩子的狀況,從而選擇最適合的圖畫書。 2、選擇能巧妙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經驗的“生活類圖畫書”(如穿衣)、介紹最基礎知識的認識類圖畫書、兒歌詩歌類圖畫書或文章押韻、節奏明快、用詞生動的圖畫書。 3、不必拘泥于幼兒年齡,只要能結合孩子實際的生活體驗做適當選擇,好好念給孩子聽就夠了。 4、選的書如果孩子沒興趣,也不要勉強孩子接受,或因此感到焦躁。 5、2~4歲時,孩子會專心聆聽有趣的聲音和節奏輕快的語調,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生理上自然會被有節奏的詞句所展現的音樂性所吸引。 為3歲的孩子選擇的圖畫書 讀了一本真正的好書后,常會覺得自己與讀書前相比仿佛判若兩人。孩子在書本中體會到這樣的感動與滿足時,心靈(經驗)的廣度與深度也會跟著擴大。內心充實就是幸福,而幸福是孩子成長的泉源。為了體會這種樂趣,最好讓孩子反復閱讀同一本書。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1、只有先用積極的意志和行為去養成讀書的習慣,才能讓孩子進入書的世界。 2、愛看書的家庭,孩子自然也會親近書本。 3、大人越少干涉孩子讀書越好,因為讀書本來就是一種個人自由。父母一個勁兒地催促孩子讀書,不但毫無意義,而且有害。 4、對孩子而言,閱讀應是一種享受。3~6歲之間已經了解書的樂趣的孩子,終身都會書不離手。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 1、語言是維持人際關系的工具,人們通過交談、互通信息、表達情緒進行指導或教誨。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聆聽或解讀對方說的話,人際關系的基礎就很薄弱,在這種情況下,當然無法進行徹底有效的教育。 2、幼兒教育似乎越來越看不到成效,原因之一就是幼兒的語言詞匯貧乏。缺乏足夠的語言體驗,這種情況尤為嚴重地存在于父母與子女之間。父母是教孩子說話的主角,而且養育孩子本來就應該由父母、而不是教育家來負責。父母在家庭中先盡自己的責任,孩子才有資格和能力接受保育人員或教師等專家的指導。 3、家庭是幼兒生活的基礎,對幼兒的教育成功與否,取決于父母和幼兒在家中有沒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幼兒在家中和父母相處融洽,可以獲得豐富的語言體驗,長大以后也會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樂意傾聽別人說話。要改善家庭中的人際關系,首先應重視夫婦之間的關系。 4、家庭與幼兒園擁有共通的文化、語言和影像,對幼兒來說,是不可取代的成長助力。孩子一定要將幼兒園老師為他們念過的圖畫書帶回家,然后務必請家長念給他們聽。如此一來,孩子與家人就有了共通的體驗和語言,能相互了解。 如何看待電視? 從幼兒期開始,就要教給孩子使用工具的方法。電視不過是一個工具,對人雖然很重要,但必須依實際需要妥善使用。沒有必要時,就要收起來(關掉電視)。 (本文內容來源:《幸福的種子》)
經典圖畫書 2015-08-23 08:48:5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