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周末:
讓我們最后回到一個被問過千百遍的問題上,讀書到底為了什么?
許紀霖:
我先來講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我參加學校組織的旅游,我的習慣是凡是小時以上的旅程,必定要備一本書。于是我就坐在大巴上讀書。
有一位教授坐在我旁邊,看了我半天,說:“你已經功成名就了,還看什么書啊?”他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中國人讀書是有功利性的,在他看來,書是敲門磚,一旦功成名就,書就沒有用了,就不必再讀書了。
對于讀書是為了什么,很多人的看法是片面的。他們把讀書理解為是為了競爭、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才需要具備的某種素質,把讀書看作一種競爭的能力。
但實際上,讀書在我看來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活法。人不是因為有用沒用才去讀書,因為某一個功利的目標而去讀書,比如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或者是讓自己成為有文化的人,這些目標當然也不錯,但尚未抵達讀書真正的境界。
因為,真正的讀書人并不為什么而讀,讀書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在書中獲得了一種內在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