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均:大阪的街道為啥那么干凈?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嫉惡如仇 從善如流
楊恒均微信號:yanghengjun2013

歡迎分享轉發


老楊頭在大阪


文 | 楊恒均


來日本前,我又匆匆翻閱了書架上那本《丑陋的日本人》。這是長期生活在國外的日本人高橋敷于1970年完成的,高橋是教育家與時評家,他以國外生活的體驗作為對比,對日本的人的弱點進行了無情的揭露。這本書里對日本人臟亂差的描寫給我很深的印象,例如日本的廁所很臟,日本人亂扔垃圾,在動物園不聽指揮喂長頸鹿等等。記得1990年第一次到日本時就閱讀過這本書,可到了日本才發現那本書描寫的好像不是日本,而是我們自己的國家,以及亞洲很多發展中國家與地區。我當時看到的,已經不是高橋敷描寫的1970年的日本。


我并不懷疑高橋所寫的事實,只是想知道,日本人的“素質”是如何在短期內提高的。是經濟的快速發展?還是民主制度的作用?又或者是全民的反思最終引來了改變?正視這些問題,可能會幫助我們認識到國民性,制度、環境與“素質”的關系。如果我們能夠回答為什么日本人能夠那么快去掉臟亂差的丑行陋習,我們也許能夠找到自己問題的辦法。


值得一提的是,寫《丑陋的日本人》的高橋敷當時因為這本書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圍攻,但日本的很多陋習卻從那時開始得到糾正。有意思的是,離它不遠的中國臺灣在1985年出版了柏楊模仿這本書而寫的《丑陋的中國人》,臺灣社會風氣也大抵從那時開始好起來。其實除了文化根子上的一些說法外,我認為柏楊這本書,更多的是針對臺灣的中國人而寫的,應該叫《丑陋的臺灣中國人》。


1994年韓國樸泰赫著的《丑陋的韓國人》出版,顯然也受到了《丑陋的日本人》的影響。這三本“丑陋”系列依次在亞洲三個民主正在轉型、社會風氣逐漸好轉、民眾素質大幅提高的亞洲國家(地區)出版,耐人尋味。也許,我們期待一部《丑陋的大陸中國人》?


用上了“大陸”兩字,顯然會有一些朋友不高興。記得柏楊在書中曾經提到,中國人,無論到了哪里,總還是“丑陋的中國人”,改不掉身上的惡習。我認為這話有失偏頗,有些本性難移,但大多陋習卻可以隨環境與制度而改變。


這次來日本的第一站是大阪,由于旅行社沒有安排下午的行程,我們一行到大阪市區逛街,大家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里的街道真的很干凈。逛街結束后,我們一起同三位生活在大阪的中國女網友吃飯。三位網友雖都是初次見面,但并不陌生,一位大學老師兼作家,我以前看過她的一些作品;一位是專欄作家與博客作者唐辛子女士,我認為她寫的東西很有看頭。還有一位是網名“雀巢咖啡”的網友,我們有很多共同語言。


由于旅途勞頓,我們一位同行團友在吃飯后感到不適,來到街道上被風一吹,當場吐了一地。我看到才來日本兩年的“雀巢咖啡”站到嘔吐物旁,示意經過的行人繞道而行。另外兩位女士則向兩邊的商店跑去。


這時接我們的車來了,為了盡快帶身體不適的團友回酒店休息,我們匆匆同三位大阪女士說再見。當車離開的時候,我看到從旁邊商店買來了清潔工具的兩位女士同“雀巢咖啡”一起蹲在地上清潔嘔吐物。由于“工具”(衛生紙與水等)不順手,她們看上去幾乎是在赤手做清潔。


在印象中,我生活過的美國、澳洲也沒有達到這個境界,頂多找一個明顯的標志放那里,提醒經過行人小心,等待清潔工來處理。可在這里,竟然有人隨時隨地清潔自己人留下的嘔吐物。我現在才明白,為什么看不到清潔工的大阪的街道會如此干凈。


讓人感動的是此刻在那里清洗嘔吐物的是三位生活在日本的華人女士,其中一位才來這里兩年。她們三位本來都是很好看很優雅的女士,但車子離開時我匆忙間用手機拍下的這張模糊的照片,是最美的。


我的大阪、奈良、京都與東京之旅就這樣開始了,當我結束的時候,我會找到更多的答案?還是會生出更多的疑問?


楊恒均 2012-5-16 大阪

我們的車離開時,她們三位還在埋頭清理。



楊恒均原創作品,歡迎分享轉發

微信公號轉載務必注明“轉自楊恒均微信公號yanghengjun2013”




楊恒均 2015-08-23 08:49:35

[新一篇] 我在地鐵里拍到了黃藥師

[舊一篇] 楊恒均:日本在文化與制度上給我的啟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