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楊凝式《神仙起居法》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楊凝式(873-954年) 
  字景度,號虛白,陜西華陰人。唐末為秘書郎,五代時官至太子少師,也稱“楊太師”。他曾佯瘋自晦,所以“楊瘋子”便成了他的雅號。他能吟詩,多雜詼諧,尤善于書札。楊凝式的字多寫在墻上,筆法縱逸遒放。黃庭堅至洛陽遍觀僧院壁間墨跡,他說:“楊少師書,無一字不造微入妙,當與吳生畫為洛中二絕。”又說:“有晉以來,難得脫然都無風塵氣似“二王”者,惟顏魯公,楊少師仿佛大令爾;魯公書今人隨俗多尊尚之,少師書口稱善而腹非也。欲深曉楊氏書,當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牝牡乃得之。”此后,書壇以“顏楊”并稱。

 

  楊凝式留下的墨跡已不多,著名的是《韭花帖》。楊凝式變晉,唐楷行書勻密成法,黃庭堅有詩指出:“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瘋子,下筆便到烏絲欄。”后人以為善評。楊凝式的行草書也奔放奇逸,有《盧鴻草堂圖跋》,氣勢雄渾,極似顏真卿《祭侄文稿》。狂草《神仙起居法》縱橫恣肆,《海岳書評》說其“如橫風斜雨,落紙云煙,淋漓快目”。他有一首《題懷素酒狂帖后》詩,可視為他自己書法創作的經驗總結:“十年揮素學臨池,始識王公學衛非。草圣未須因酒發,筆端應解化龍飛。”(《全唐詩》卷七一五)

  他的書風直接影響北宋書壇,是由唐入宋的一大樞紐。

神仙起居法帖:
  小草書。麻紙本。《宣和書譜》說楊氏“尤工顫草”,此帖草法,可窺一 斑。《神仙起居法帖》在草書中,還時時夾入一些行書,后人稱其為“雨 夾雪”。此法始于顏真卿稿書,而楊凝式能融會貫通,使人望之無跡可尋, 幾入化境。黃山谷曾評此帖為“散僧入圣”,米芾則稱其“天真縱逸”。 初看似粗頭亂服,其實在用筆上輕重、緩急,結體上縱橫取勢都十分講究, 并于一氣貫注之中,顯示出其控制韻律節奏的高超技藝。

 

 《神仙起居法》卷,五代,楊凝式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21.2cm。草書8行,共85字。

    《神仙起居法》是楊凝式書寫的古代醫學上一種健身的按摩方法,文體近似口訣。

    釋文:

    “神仙起居法。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乾祐元年冬殘臘暮,華陽焦上人尊師處傳,楊凝式(下一草押)。”

    后紙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張孝思題記及無名氏行書釋文5行。卷前右下角有明項元汴“摩”字編號。

    卷前后及隔水上鈐有宋“紹興”、“內府書印”,明楊士奇、陳淳、項元汴,清張孝思、陳定、清內府等鑑藏印。

    此卷最早為宋高宗內府之物,后入賈似道手中,至明代曾經“江陰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編》),《清河書畫舫》又稱“郡人王氏所藏”,明代為項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時進入內府。

    書法由唐到宋,楊凝式是一轉折人物,蘇軾評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此幅小行草書是楊凝式七十六歲時的作品,似隨意點畫,不假思索,用墨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書字的結勢于攲側險勁中求平正,且行間字距頗疏,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上,以險中求正的特點創立新風格,盡得天真爛漫之趣。此書是楊凝式行草書傳世作品的代表作,對宋代書法影響較大。

    明朱存理《鐵網珊瑚》、都穆《寓意編》、張丑《清河書畫舫》,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顧復《平生壯觀》、吳升《大觀錄》、清內府《石渠寶笈·三編》、胡敬《西清札記》等書有著錄。  撰稿人:李艷霞


楊凝式 2012-03-09 23:10:10

[新一篇]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厚黑學

[舊一篇]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