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志:韓國“抗日劇”為何不多見?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簡體     傳統

“抗日劇”并非中國獨有


近年來,“抗日劇”似乎成為中國熒屏的流行語, 劇情五花八門,神劇情不時出現,遭到觀眾們的各種吐槽,甚至有網友調侃:“ 中國橫店每年殺死的鬼子可繞地球2萬圈。” 

其實抗日劇并非中國獨有,朝鮮半島曾遭日本殖民,如今在韓國也有關于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只是不常用“抗日”這個字眼來描述。這類作品相對韓國其它題材影視劇而言,數量也不多。


1.jpg

《新娘面具》劇照

韓國電視上播出的節目分幾大種類,大致可分為現代家庭、愛情劇,古裝歷史劇和綜藝節目,但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比較少見。 筆者查詢發現,韓國最近拍過的一部與抗日背景有關的連續劇,是2012年一部改編自漫畫的《新娘面具》 。 “新娘面具”在劇里是一個蒙面俠客的名字,在日本占領朝鮮半島時期,他本是帝國警察,在劇里武功高強,被塑造成一個抗日英雄的形象。雖然談歷史,但這部劇更多是一部偶像劇。

2.jpg

 《京城往事》劇照

再來看一看韓國大熒幕上的抗日電影作品,其數量比電視劇多一些。比如早些年的《京城往事》 ,采用了戲說歷史的方式,如“朝鮮哪兒有金子,都運到日本去了”的臺詞,以及日本軍人訓斥親日韓國人為“朝鮮豬”等。在這部劇里,歷史的恥辱感被輕佻的氣氛和喜劇橋段沖淡了。影片里“偽造的鉆石”也成影片對自身的隱喻。

3.jpg

《登陸之日》劇照

相比之下,2012年上映的《登陸之日》顯得更為厚重、嚴肅。該影片是一部韓美合拍戰爭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被日本軍征集作戰的朝鮮半島士兵們從關東軍對抗蘇聯,到被迫成為蘇聯士兵對抗德國,再到成為德國納粹士兵抵抗諾曼底登陸的故事。這里的主人公金俊植更代表了韓國人想象中的二戰形象,具有堅強隱忍,崇高的人

格。


4.jpg

《鳴梁海戰》劇照

去年上映的一部《鳴梁海戰》火爆整個夏季,觀眾群覆蓋了韓國各階層,該片講述了抗倭名將李舜臣,率領僅存的12艘戰船,痛擊日寇330艘戰船組成的龐大艦隊,最終創下了世界海戰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 該片算是一部基于歷史的抗日劇。

為啥韓國“抗日劇”不多?

總體而言,韓國有關抗日題材的影視劇并不太多,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歷史有關。從1910年到1945年三十多年時間里,整個朝鮮半島都淪為日本殖民地,期間雖也爆發過反抗運動,但都被血腥鎮壓。當時抗日主戰場在中國,半島的抗日活動也已發展到中國部分地區,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半島本土也就沒有那么多歷史素材,可供日后的編劇們取用。

5.jpg

資料圖片:韓國慰安婦舉行抗議

但筆者更傾向于認為,在一個影視作品以市場為導向的國度,抗日劇不多見,恐怕更多與這類劇在韓國觀眾中缺乏關注度,難以與其他作品爭搶受眾有關聯。對于韓國人而言,與其通過影視劇宣泄對日本右翼歪曲歷史、“索要”獨島主權等各種行為的不滿,還不如直接去日本駐韓國大使館來場示威活動(韓國民眾把慰安婦碑直接建到了日本大使館門前),或者發動韓國海外僑民四處給日本保守政府“添堵”——如在美國多地建慰安婦紀念碑、推動歷史問題決議案等——這樣的行動更為直接和有效。(文/蘇七 自首爾)

新浪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標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或個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轉載。


網載 2015-09-01 16:25:32

[新一篇] 納尼亞傳奇3:黎明踏浪號

[舊一篇] 納尼亞傳奇2:凱斯賓王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