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務總理到修道士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陸徵祥(1871-1949年),字子欣,一作子興,上海人。中國近代著名的天主教人士,也是著名的外交官。他出生于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是一位基督教新教徒,曾經在倫敦傳教會工作。 

一個被人遺忘的民國要人

最后一次被稱為閣下

  1927年10月4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圣安德修道院內,低沉緩慢的樂聲配合著搖曳閃爍的燈光,莊嚴肅穆的氣氛讓人大氣都不敢出。院長南文主教面前跪著十名虔誠的信徒,他們通過了修道院數月的生活體驗,已獲準成為本篤會的新修士。此刻,南文主教正為他們舉行“更衣禮”。

  本篤會是天主教中稱得上最古老的一支教派,它以清苦簡樸和頑固守舊聞名于世。它向來不重豪華的禮儀,但是這天,修道院卻破例接待了許多顯赫的來賓。

在一旁觀瞻的人,除了比利時天主教重要的神職人員外,還有一些中國人,他們是當時的駐比利時公使、駐法公使、駐葡萄牙公使、駐荷蘭公使的代表,以及這些外交官的眷屬們。駐瑞士公使貝爾捷也在場。這群軍政要人,尤其是外交官們來到這僻靜的修道院,是因為在這十個即將脫下凡裝俗服的人中,有一個曾長期担任要職的中國人—曾任國務總理兼外交總長,在中國外交史上參與簽訂日本強加給中國的二十一條,并與巴黎和會有著密切關系的陸徵祥。

  56歲的陸徵祥換上了黑粗布的修士服,原本單薄的軀體更顯得瘦弱。他那剃得禿禿的小腦袋、干癟的面頰和松弛的嘴角,使他顯出與年齡不符的衰老和疲憊。從一副老式無框的圓眼鏡后面,人們看到的是一對典型的中國人的小黑眼睛,那眼神里透著一種息事寧人、與世無爭的柔順。在場的中外官員們各懷著不可名狀的心情,沉默地、略帶好奇地注視著眼前的中國老人。他們中有的人或許記得1920年前的陸徵祥,那位服飾華麗、舉止典雅,帶幾分歐化味兒的外交總長,頭頂禮帽,胸前掛滿各色綬帶和耀眼的勛章;依稀的山羊胡須頗有風度地垂到頷下,唇髭別致地微微向上彎著……這一切連同那含蓄而矜持的神情如今都已蕩然無存了。

  此時,他那對喜怒不形于色的小眼睛里,似乎隱隱透露出憂愁和迷惘的悲涼。在這位修士虔誠、善靜和仿佛知命樂天的外表后面,究竟隱藏著什么秘密?南文院長于更衣禮畢后,向十名新入會的修士致辭,最后來到陸徵祥跟前,對他說:“閣下,這是您最后一次被稱為閣下了。您進入修道院,并不意味著您已經中止自己作為大使的使命。從此以后,您在我們中間就是遠東人民大家庭的正式代表了……”

  就這樣,陸徵祥沉浮于宦海十多年后,絕棄了世俗,開始了他清苦的修士生活。他以近花甲之年同12個不同國籍的青年修士一起恪守院內教規,喝涼水,啃干面包,苦苦地學習拉丁文和必修的神學。這位風云一時的外交總長竟然選擇比利時一所修道院作為自己的墓廬,外界不由得產生疑問,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父親和老師

  陸徵祥祖籍上海,父親陸誠安,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靠給英國倫敦教會當傳道員,沿街叫賣圣經、散發宗教小圖片為生。可以想見,陸徵祥自幼生活在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里。陸徵祥的母親體弱多病,在人世上只活了37年。陸徵祥七歲時,輾轉于病床八年之久的母親終于去世。實際上,他在失去母親之前便已失去母愛,因為母親在生他之前還生過一個女孩,只活了幾星期就夭折了,后來才生下陸徵祥。陸徵祥出世時,也是羸弱不堪的。母親生他后得了水腫病,痛苦呻吟,不能持家。整個家庭日趨貧困,及至母親去世。幼小的陸徵祥從未奢想過自己的身體和智力會有什么大的發展,他唯一的愛好就是擺弄父親傳道用的彩色照片。日子久了,他不但對圖片中描述的人和事發生了興趣,自己竟也會動手模仿繪制些圖片了。

  父親不忍心讓孩子終日在家一無所學,便設法讓孩子讀了幾天私塾。陸徵祥13歲時,他父親把他送進上海廣方言館,從法國教師阿爾方斯·博杜學習法文;同時也學一些中文,主要是念《四書》。陸徵祥專心學了幾年,18歲時因患了一場大病,輟學一年。21歲時,陸徵祥進北京,考入同文書館。同文書館是附設于當時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機構,請了一些外國人教授外文。陸徵祥在同文書館內,跟一個叫查爾斯·瓦布羅的教授學法國文學;中文課本則是《禮記》。這個時期的陸徵祥壓根兒沒想到由于他會外文,會使他的一生發生什么變化。他只想畢業后找個機會出國留學,學點謀生的本事回國,好在郵政、海關等需要用外文,薪金又較高的地方找個工作,養活自己和他的老父親。出于這一念頭,陸徵祥學習十分努力,法文成績在書館內始終遙遙領先。他的父親為此感到十分欣慰。

  1889年1月,陸徵祥滿22歲,他一生中的轉機到來了。當時駐俄、德、荷、奧的四國欽差許景澄,呈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調派陸徵祥到俄國圣彼得堡任四等翻譯官。陸徵祥以他的隨和、溫順得到上司的賞識,很快升至參贊。他先后在許景澄、楊儒、胡維德手下工作。許景澄的改良主義對陸徵祥起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面對正在衰亡的清王朝,許景澄教導陸徵祥說:“對正在衰亡中的制度,你絕不要加以留戀,更不要追隨它,也不要譴責它,只要克盡自己的職責,像歐洲國家卓越的政治家那樣,制定自己的行動計劃就行了。為此,盡管一方面中國的達官貴人由于你不去阿諛奉承而不悅;另一方面,歐洲社會詛咒中國人為"東亞病夫"、為低賤的人,你必須承受各種各樣的侮辱和欺凌,并保持緘默。”

  話是這么說,周游了列國后的許景澄,明顯地感到清皇室的腐朽衰敗,憂國之情仍使他萌生改良之心。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之后,清廷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被許景澄視為國恥,他諄諄教誨陸徵祥不要忘記。許景澄對陸徵祥的影響,恰如陸徵祥本人所說:“我沒有他,決不會成為外交家,以后也決不會成為修道院的修士和教士。”

  原來,許景澄出使歐洲,目睹天主教會的勢力滲透歐洲社會各階層,盡管他本人并非天主教徒,卻苦口婆心開導弟子陸徵祥說?押“歐洲的力量不在于它的武力,亦不在于它的科學,而在于它的宗教。在你的外交官生涯中,你將會有機會觀察天主教。它有各種宗派和不同的教會。你選擇其中最古老的宗派,進入它的領域并研究它的學說,實踐它的戒條,觀察它的管理方法。將來有朝一日,你結束了你的外交生涯后,你可能有機會進入這教會,成為這教會的入門弟子,遵守教會的內部生活,從而掌握其中的奧秘。當你掌握天主教的核心力量后,你要把它帶給中國……”陸徵祥的恩師把歐洲的力量理解為天主教,他鼓勵自己的弟子認真去鉆研、掌握這門宗教的精髓,他自己都不會料到,這一奇特的“宗教救國論”在陸徵祥的心靈上竟深深地扎下了根。

  1897年,許景澄奉召回國,任吏部左侍郎,后遷至內閣學士,仍然主管外交。這時,國內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許景澄、徐用儀等五大臣因進諫逆太后意,被當作內亂禍根的替罪羊而斬首。

  陸徵祥那時正隨著楊儒公使,為東北三省之事同沙俄談判。噩耗傳來,陸徵祥不禁大哭失聲,他立志要繼承恩師的志愿,在外交上做番事業以御外侮。誰知第二年,清室即同入侵的八國簽訂了使國家蒙受奇恥大辱的辛丑條約。此刻,陸徵祥內心對恩師的教誨更是銘感五內,奴化思想的影響使他認為,洋大人是不能得罪的,忠厚克制方能免招殺身之禍。

  以后,在陸徵祥任外交總長時,許景澄的遺像在北京他的會客室中懸掛過,也在伯爾尼中國會館內掛過。陸徵祥任駐荷蘭公使時,甚至用自己一個月的俸祿,定制了許景澄的銀質圓形紀念章,分贈給荷蘭女王、奧匈皇帝、沙皇及一些中國知名人士。晚年,在陸徵祥當了修士后,逢先師忌日,他仍不忘撰文悼念:“嗚呼!生我者父母,助我者吾妻,教育我者,我師也……”

  1

  離奇的婚姻

  陸徵祥自1893年起,在俄國圣彼得堡度過了14個年頭,到1906年方才結束他在俄使館的生活。

  1897年,對陸徵祥來說,是個陰暗的年頭。先是許景澄被召回國,緊接著是楊儒自縊。陸徵祥作為楊儒形影不離的翻譯官,詳細記錄了每次談判交涉的經過。他自己說:“這些記錄反映了我國歷史上最悲慘、最屈辱的時代。”駐俄公使楊儒,不就是由于沙皇逼迫他同意讓出東三省的主權,清廷對此又遲遲不下明旨,楊儒悲憤交加,才走上絕路的?這對陸徵祥的打擊非同小可。他從中接受了些什么教訓呢?他沒有留下文字資料。令人奇怪的是,第二年,即1898年,他似乎很快就忘卻了悲痛,同比利時駐俄公使勒海的親戚,一位比國將軍的孫女培德·博斐熱戀起來。兩人交往了約一年,于1899年在圣彼得堡的圣卡特琳天主教堂正式結婚。

  當時使館上下,包括尚在世的陸徵祥的恩師許景澄,對陸徵祥同一個外國女子結婚無不極力反對。但陸徵祥不顧一切,違背了眾人的意愿,完全拜倒在這位體格健壯、談吐風雅的外國名門閨秀的石榴裙下。他對培德女士可謂一見傾心,不但言聽計從,且逢人便夸自己的妻子如何賢惠睿智,如何值得崇敬。他自己說:“這是我生平唯一不聽從恩師教誨的一次。”

  人們很快發現,素來謹慎謙恭的陸徵祥變了。他從信仰基督教改為皈依天主教;剪掉了長得幾乎拖到地上的辮子,激烈的行動甚至超出了維新變法的康、梁,以致他每次回國休假、辦事,都不得不重新裝上一條假辮子,去同清朝官員們廝混。

  陸徵祥對外籍夫人的鐘愛在當時上流社會幾乎盡人皆知,伉儷之情為中外人士所矚目。然而奇怪的是,丈夫自始至終諱言妻子的年齡。人們只知道,陸徵祥結婚時是28歲,卻無法推斷他那位裝束華貴、舉止優雅的外國夫人的真實年齡。年輕的陸徵祥對自己的妻子始終用情專一,絕不沾染達官貴人們常有的尋花問柳的通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身材高大、體格健壯的黃發碧眼女子日益豐滿富態起來,她雖然從未養育過一兒半女,但在干瘦矮小的陸徵祥身邊卻儼然有著母親的風度。陸徵祥從不提及妻子的出生年月,直到陸徵祥去世后,這一秘密才被他的秘書在清理遺物時發現,原來培德夫人比她的丈夫大了十八歲之多!陸徵祥的身世使他產生一種尋求依護的情感,年長的妻子在他的生活和事業上,實際都起著“母親”的作用。

  1912年,陸徵祥首次任中華民國外交總長,培德夫人被袁世凱邀請來協助接待各國使節夫人,她熟諳禮節,深得各國使節和夫人們的好感。袁世凱稱她為“女禮官長”。

  后來,陸徵祥的父親因病去世,他從此把培德夫人視作自己唯一的親人。

  外交征途如履薄冰

  1906年后,陸徵祥憑著他一口流利的法語和柔順的性情,又依仗著他那位黃發碧眼的妻子的點撥,來往穿梭于歐洲各國。他曾調任過清廷駐荷蘭的公使,先后參加過兩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當然那都毫無實際意義。所謂“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對于備受欺凌的中國,不啻是個諷刺。

  就拿1907年第二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來說,參加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由當時駐海牙的公使陸徵祥担任。奇怪的是,中國代表團名單上,僅次于陸徵祥的卻是一個外國人——前任美國國務卿約翰·漢森·福斯特。這位福斯特不僅對自己的國籍、身份仿佛一無所知,還專橫地把他的外孫,他所疼愛的19歲的杜勒斯定位中國代表團的“秘書”。陸徵祥又一次深感洋人權威的厲害。他由于長期在國外,同歐洲的上層社會交往,自然會發現外國同中國比,有許多不同處,比如,外國的君臣在宴會上可以一同喝酒、跳舞,而清朝皇帝即使在國勢艱危時,仍念念不忘“龍體尊嚴”。他不明白原因何在,但類似的這些差別,使他在政治上開始傾向“改良”。

  1896年6月,李鴻章以慶賀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為名,帶著兒子神秘地來到莫斯科,與沙俄簽訂了中俄密約。陸徵祥在圣彼得堡例行外交禮儀,對李鴻章莫斯科一行的真正內情毫不了解。他在1912年被袁世凱任命為外交總長后,在外交部的檔案中才見到這些密約的全文。

  沒過幾年,日俄關系緊張起來。陸徵祥恰在這時得知父親病重,他迫于形勢無法回國見父親最后一面。國事、家事纏身,他感到苦悶、傷感,但他還是努力在外交界活動。1906年,陸徵祥任駐荷蘭公使時,還專程去俄國謁見尼古拉二世,接受了沙皇贈賜的大授勛章。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外籍夫人的“襄助”。在培德夫人的幫助下,陸徵祥在大小列強錯綜復雜的關系中爭平衡、求生存。同樣,由于夫人的斡旋應酬,他在荷蘭同上層人物混得也不錯。夫妻倆盡一切可能講究使館的排場,并舉辦各種名目的宴會。在夫人的指點下,陸徵祥在瑞士洛加諾湖畔買下一幢別墅,以培德夫人母親的名字命名,稱之為“蓋達別墅”。

  這一期間,陸徵祥以公使身份,曾受命與荷蘭駐華公使貝拉斯在北京舉行談判,于1911年簽訂了“荷蘭領地殖民地領事條約”。接著,他又被派往俄國任公使。他攜夫人重返俄國首都,大整使館屋舍,精心布置,準備舉行一系列宴會,這是他在各種矛盾的縫隙中保存個人體面的慣用手法。一個唯唯諾諾、左右逢源的小人物因此被各國使節稱贊為“懂得外交”的中國“新式外交家”。在中國被各國垂涎虎視的時候,陸徵祥這樣的“外交家”無疑是會受到歡迎的。

  正當陸徵祥躊躇滿志,要廣交新友聯絡舊友時,中國國內的辛亥革命發展到南北議和的階段。陸徵祥在北京結識的朋友梁士詒密電囑他聯合外交使節電促溥儀退位。駐俄參贊王廣祈也力主發電。于是陸徵祥聯合駐荷蘭公使劉鏡人于1911年12月31日發電,促清帝溥儀退位。陸徵祥不知道,梁士詒同袁世凱有何等密切的關系,梁的密電實乃袁的意旨。

  果然,陸徵祥第二天就收到了袁世凱以內閣總理身份發回的電文,電文表彰陸徵祥“趨重共和”,“擬請留中,毋庸降旨”。陸徵祥受寵若驚,驅帝運動更加積極,過了不到一個月,又發了第二份促電。這份促電得到駐意、日、德、英、奧等國使節們的響應,他們紛紛發電敦促溥儀退位。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任命王寵惠為臨時政府外交總長。兩個月后,清帝溥儀接受禮遇終于退位,袁世凱一舉奪得總統寶座。他以唐紹儀為國務總理組閣,唐任陸徵祥為外交總長。陸當時還在國外,接電后復文,表示自己精力、才力皆不足以應付時艱,堅辭不就。國內再三來電,聲稱陸是早已贊成共和之人,不任職于理不合。陸徵祥與夫人商議后,動身啟程,回國就職了。

  陸徵祥就職后,一切比照法國、比利時的外交機構行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巴黎的外交官制服禮儀為楷模,對他主管的外交部人員的服裝款式和脫帽行禮都來了個改革。然后他又搜集了許多資料,打算對外交行政也做一番改革變動。比如對選用人員、經費開支、工作制度等等,他都有過一些規劃,應當說,他心里確曾希望前進一步。他努力使古老的中國至少在外交事務上“現代化”——歐化一些,但他的嘗試僅限于細枝末節,在關鍵的、重大的問題上,他不僅無法按一般國際慣例行事,反而還得做出妥協讓步。就拿外國駐中國的使節來說,他們的使館集中于東交民巷,一切事務由他們自己管理,遇有利害關系就集會聯合商量對策,形成北京城里的“國中之國”,中國政府無權過問。一個外交總長在他們眼里更算不了什么,陸徵祥是無法按一般外交慣例召見他們的。他只好沿襲辛丑條約的規定,移樽就教,讓外交部的秘書走訪、聯絡各外國使節。這一劣習,一直延續到國民黨政府的末日。

  當時的中國,國內政治派別多如牛毛。自1912至1919年,當權人物如走馬燈似的來回調換。先是唐紹儀辭職,袁世凱令陸徵祥繼任總理。哪曉得這位只會開宴會、點菜單的外交總長對此毫無經驗,事先連發言稿也未準備就匆匆去出席議會。他一看數百名鬧哄哄的議員就嚇呆了,既提不出施政方針,又講不清閣員名單,文不對題、語無倫次地胡說了一氣,全場大嘩。結果,袁世凱命他提出的那些候選人全遭否決。他狼狽不堪,當即辭職。趙秉鈞起而代之當了總理,梁如浩任外交總長,陸徵祥暫時被安置在總統府內當“顧問”。

  梁如浩好景不長,上任一個月就辭職,陸徵祥重又上任當他的外交總長。這時沙俄外交大臣企圖利用同陸的舊關系,吞并外蒙古。陸的妥協遭到國會反對,他不得不再次辭職。外交總長一職由孫寶琦就任。由于國外各種勢力的牽制和影響,國內政治變幻莫測,政治舞臺上各式人物來回更替。然而不管怎么換,萬變不離其宗,仍然擺脫不了中國受外國列強欺侮的局面。

  陸徵祥在如此復雜的政治漩渦中,以不變應萬變,那就是,竭盡一切可能不卷入其中。他高舉“超然主義”的旗幟,標榜自己無黨無派,說穿了,就是哪派也不敢得罪。他不過是一個腐朽無能的北洋政府的外交工具而已。(上)(來源:海內與海外) 


陸徵祥(子欣) 2010-08-11 18:53:13

[新一篇] 為元首清廉不阿至情至性

[舊一篇] 孫中山的啟蒙者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