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探索經絡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一章 探索經絡

命要活得長,全靠經絡養

說到經絡學說,就要先談談《黃帝內經》。因為這本 2500 年前的古書,被從古至今的中醫奉為圭臬的寶典。它里面不僅包括了人體的生理、病理,疾病診斷、治療,防病保健,還涉及天文、地理、哲學,可以說是一部東方的“人體健康圣經”。其實,中國古代并沒有明確的分科,所有學問都是互通有無、互為一體的。中醫作為與人性命息息相關的一門學科,毫無疑問也融入了哲學、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精華。

首先,從哲學上說,中醫把人本身看做一個整體,而不是單

個的大腦、心臟、腎……,中醫認為是經絡聯系了全身,從而體現了東方哲學里常說的整體觀;中醫認為疾病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階段要用不同方法治療,這則符合現在的發展論;而中醫涉及的具體理論包括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等。

從天文上說,中醫把人與自然看成一個整體,認為自然界的任何一點變化都會影響到人的氣血運行,從而對人的身體產生各種好或壞的影響:一年之中,春夏陽氣升發,氣血浮于身體表面,秋冬陽氣內斂,氣血沉于身體之里;一月之中,每月月圓的時候,人的氣血較盛,月缺時,人的氣血較弱;一天之中,時辰不同各個經絡的氣血盛衰也不同。

從地理方面來講,居住環境會影響人的身體狀況:比如北方風沙多,所以北方人的皮膚紋理較粗糙;南方天氣潮濕多雨,所以南方人皮膚較為細膩。因此,治療同樣的病,對南方人和北方人的經絡刺激就要有很多不同,不能一概論之。

《黃帝內經》里對人體經絡的作用推崇備至,它說經絡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也

就是說,人生下來、活下去、生病、治病的關鍵都是經絡,可以

說是“決生死,治百病”。書中具體講述了每條經在人體上的循行,還講到“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也就是經絡向內歸宿于五臟六腑,向外四通八達于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總之,經絡把人體各部分都聯系起來,變成了一個奧妙無窮的活生生整體。現在我們看到的完整經絡學說,實際上就來源于《黃帝內經》時期。

作為經絡學說的第一位實踐者,黃帝自己就很注重保養身體,所以他最終活到了120多歲,而他的子孫也都是壽高百歲。其實在當時,草藥不是最常用的治病方法,按摩才是,當然那時候不叫“按摩”而稱“導引”、“按蹺”。《黃帝內經》里是這樣講的: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也就是說,當經絡不通的時候,身體的某些部位一定會有反映,而通過按摩、醪酒可以疏通經絡中的氣血,氣血通了人就好了。這應該算是最早的經絡養生了。

現在,一些打著反偽科學大旗,高呼要廢除中醫的“斗士”們聲稱,中醫之所以落后,是因為理論落后,至今還把幾千年前的老書奉為經典,中醫就是在“吃老本”,拿著祖宗留下的東西說事。《黃帝內經》就是他們緊盯不放的“把柄”。對此,我只能說他們愧為炎黃子孫,《黃帝內經》對人的看法上應天時,下應地理,內應精神情志,這比西方的時間治療學、精神療法等不知早了多少年!這種理論是落后嗎?我認為他們是不了解《黃帝內經》的歷史而直言粗出,其實《黃帝內經》不是黃帝時期的作品,而是從春秋戰國開始,后人在實踐中,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一步步完善起來的。所以它并不是“死”的,而是歷代祖先傳承下來的精華!

東漢的“方書之祖”,有著“救命活神仙”之稱的張仲景,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發展了經絡學說。他認為人所生的病是通過一條叫“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這樣的通路從體外向體內傳輸的,根據疾病所屬的經絡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療。比如最初的風寒感冒病在太陽經,要用麻黃湯來治。他的《傷寒論》也是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扁鵲一眼就能看到人的五臟六腑

明代的李時珍,大家都知道他是《本草綱目》的作者,其實他還寫過《奇經八脈考》一書,里面主要是對古代人體奇經八脈

文獻的匯集、考證。他說:“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也就是說,經絡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只有那些練了氣功的“能內視”的人方能看到。這種觀點影響至今,現在很多練氣功的人也是這樣認識經絡的。

武當山有一名練氣功的道士,曾經練到很高的境界,開了“天眼”,他跟我說,在他練功練入化境以后能看到自己經絡的循環,路線跟《黃帝內經》書里記載的一模一樣,而且身體內陰、陽經循環交接,只是兩側的方向相反。聽他這樣說,我驚嘆不已,我的個人修為沒有達到這種高度,所以沒辦法驗證他說的是真是假,現在的各種科學儀器也無法檢測。

但我想,這就是李時珍說的“內視反觀者”吧。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透視眼,就是特異功能。據說名醫扁鵲就有透視眼,能看到人的五臟六腑,所以看病時很神很準。既然能看到人的里面透視眼當然就能看到人體內精確的經絡走行,藥物的歸經之路,這樣經絡學說、臟腑學說、陰陽五行等中醫的理論架構也就很好地建立起來了。

經絡治病是當代醫學的返璞歸真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人學中醫不是在學堂,而是在醫館或者藥堂后學的。拜師后師父首先要徒弟學的就是經絡,因為只有懂得經絡才能明白臟腑之間互相有什么關系,所以不學經絡就不知道如何用藥,如何開方,因為中藥是講究歸經的。而古代的中醫都是大儒,“醫文同源”,“醫道同源”,“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等正是對此的描述。

依據中醫“治病之要,氣內為保”的學說,按揉經絡穴位與內服藥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回歸自然是現在全球健康生活的大趨勢,雖然以前不斷有這樣那樣的藥物出現,而且還打著純天然提取物等招牌,但對我們的身體來說畢竟是外來的異物,肯定不如我們激活自身的潛能來預防和治療疾病好。這樣看來,通過經絡調動身體的自我修復功能,會不會是醫學的返璞歸真呢?“經絡敏感人”的出現,使人聯想到人類醫學有可能重新進入《內經》治病的時代,也就是以按揉經絡穴位為主流的“三十年河東”醫學時代。

劉力紅、吳清忠、費倫、陳玉琴眼中的人體經絡

在這個環境污染,充斥著抗生素、添加劑的時代,天然療法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其中經絡養生、經絡治病法受到了

無數人的追捧,很多中醫大家對人體經絡的護生作用也是倍加推

崇。在這兒我列舉一些當代名中醫對經絡的高知灼見,以此來加強人們腦海里對經絡護生的認識。

劉力紅,很多人知道他是源于《思考中醫》這本暢銷書。他是著名的中醫專家,廣西中醫學院的教授。他很重視古代經典,對中醫古籍研究很深。他認為:“經絡隧道,若非內視返觀者,是難以說出道的。”只要具備這個內視能力,經絡和穴位都是看得見的東西,就像李時珍說的“內景隧道,惟反觀者能照察之”。通過具體癥狀,可以知道是哪條經出了問題,就可以針對這條經治療。劉力紅先生是學傷寒的,所以在《思考中醫》里,每條經都有本經病的論述,而他的開方施藥也和病人的經絡聯系得非常緊密,治愈效果相當好。

吳清忠,臺灣著名人士,可以說是久病成醫的一個典范。他原在跨國公司工作,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一次意外生病讓他與中醫結下了善緣,在中醫這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感染下,他開始用計算機系統科學的方法來解釋神秘的中醫。他認為,藥物的濫用是現代人的一個失誤,“身體需要的,不是靈丹妙藥,而是一本正確的人體使用手冊”,而根據人體的經絡系統對身體進行維護就是正確的首選方式。他通過自身實驗和對家人的保健護理總結出了一套自我保健方法,主要以“敲膽經”和“按摩心包經”為主。他的這些觀點贏得了無數渴望健康之人的贊同,大家身體力行一段時間后,都驚喜地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良好變化。

費倫,復旦大學教授、知名學者,對經絡有著濃厚興趣。前幾年他愛人身體不太好,他親自為她做中醫治療,效果非常顯著。出于對中醫的信服,他開展了經絡實質以及功能性特征的實驗研究。他認為,人體經絡穴位的物質基礎是以結締組織為基礎,連帶其中的血管、神經叢和淋巴管等交織而成的,并將這項研究在1998年3月的《科學通報》上發表。

陳玉琴,也是一位由疾病走向濟世醫者之路的人。同樣是因為重病纏身,經西醫治療后大失所望,她便發憤自學經絡按摩,并治好了自己的重病和身患絕癥的丈夫。她結合自身體驗和傳統醫學的經絡精髓,并將它們施化于眾人,希望用它們為更多人解除病痛。陳玉琴認為,經絡只不過是疏通五臟六腑的通道,指壓、推拿、針灸、拔罐、刮痧都不治病,只不過是疏通經絡,經絡疏通了人體的很多病癥也就隨之減輕或者消失了,這與中醫理論中常說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是一個道理。

江湖中流傳至今的神秘經絡

提起武俠小說,自然就會聯想到一些江湖傳說中很厲害的武功,比如六脈神劍、九陰真經、九陽神功、隔空點穴什么的,幾平所有的武俠小說和武俠劇里都能看到有關穴位、經脈的描述,讓人覺得神秘莫測。而大部分人眼中的經絡穴位都是通過這些小說電視知道的,難怪很多人得知我是搞“針灸推拿”的以后,總會問我一些問題:

“武俠小說總說某某人因為一次奇遇打通了任督二脈,從此功力大增,一夜之間就成了武林高手。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就能無法無天,那到底什么是任督二脈,打通任督二脈是什么概念呢?”

“哪個穴位是笑穴,哭穴?點哪個穴位能讓人說不出話,動彈不了?”

“練功到至境之際,是不是真能讓百會冒煙?丹田在什么地方?”

如此等等。

其實經脈、穴位都是中醫眼里疾病與人身體的傳導器,因為中國的氣功、武術,比如易經筋、太極拳,都跟經穴有關,所以金庸、古龍們就發揮他們的想象,把武功寫得出神入化,經絡也就成了很玄的東西。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江湖上流傳已久的“神功”的真面目吧。《易筋經》大家都知道,《笑傲江湖》里說它是少林寺絕不外傳的絕技,其實它的真面目就是強身健體、鍛煉身體柔韌性的功法,與現在流行的瑜伽有點相似。太極拳的神話色彩淡點,因為好些老年人晨練就打太極,但是沒見誰練完之后能飛檐走壁。至于六脈神劍,那是來源于經絡里手三陰經和手三陽經的“井”穴,并

且用這六個穴名來命名。“并”穴不過就是手指尖、腳趾尖的穴位,是一條經里氣血運行的始發站。

至于任督二脈,是人身體內的兩條重要經脈。督脈在身體的后正中線,就是沿著脊梁骨從下向上走;任脈在身體前正中線,也就是肚臍眼所在的上下直線。前后這兩條經脈是氣血的循環通路,又叫“小周天”,練氣功時很講究這個。所以武俠小說里會夸張地說某人一旦打通了任督二脈,武功就會日進千里。

小說雖然有夸張的成分,但也反映了經絡的重要性。其實說穿了,氣通則機能順暢,氣堵則百毒囤積,經絡通了,雖然不能讓你功力大增,但也能使你身體大健。

小說中的有些大俠、神醫還能運氣療傷、柳枝接骨、秘方去毒、點穴治病,其實這些也都不是空穴來風。“柳枝接骨”在名醫傅青主的《金針度世》里還真有記載。人骨頭斷了,把柳枝剝了皮整成骨頭的形狀,中間打通像骨腔似的,放在兩段斷了的骨頭中間,在木棒的兩端和骨頭的兩個切面都涂上熱的生雞血,再把“石青散”撒在肌肉上,把肌肉縫好,然后敷上接血膏,用木板固定,慢慢的這截柳枝就會被鈣化,成為骨骼。至于金瘡藥,《金匱要略》里就有記載,大多是止血生肌的中藥。至于點穴,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有一個專訪,說咱們國家的一位點穴大師與一位散打高手比武,結果散打高手被一穴點中,一下就趴下了,后來點穴大師給他揉了揉穴位,一會兒就緩過來了。

武俠傳說、江湖風雨給中醫、經絡披上了神秘的面紗,我們揭開后就能發現其中那些很實用、很重要的經絡與穴位。在中醫的眼里,大多數人都會有經絡堵塞的現象,經絡不通,氣血就流不動了,“不通則痛”,這時就會出現各種疼痛和其他不適感。好比路上塞車了,被堵的人就會急躁、鳴笛,到處亂哄哄的。有些人老是頭痛、腰腿痛、肩頸痛或者老覺得身體的某個地方發酸、

發麻等等,讓中醫給扎扎針或者做做按摩之后很快就能好,就是因為中醫通過刺激穴位或者沿著經絡按揉恢復了經絡的暢通,使人身體的氣血能正常地流通,從而各種癥狀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或者減弱,達到了“通則不痛”的目的。

經絡就是我們的隨身御醫

雖然現在的醫學技術很發達,但我們也不可能把醫生24小時都帶在身邊,身體不舒服了醫生也不能馬上就為你手到病除,況且現在這個時代,還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去趟醫院,一套檢查下來,幾百塊錢沒了,再開點藥,又進去幾百,更別說大病降臨的時候全家感覺天都要垮下來的情景了。所以我們有必要掌握一些運用經絡、穴位來自我保健和預防疾病的方法,這樣也就等于有了個隨身攜帶的“保健醫生”,既方便又省時省錢。

除了治一些經絡不通引起的疾病,刺激經絡和穴位還能治“未病”,也就是養生保健。在你身體將要發病或者剛剛發病,還沒有引起你注意時,往往可以從穴位和經脈上反映出來一些初期癥狀。這時刺激經絡,身體的各種自我調整系統就能夠被激發,激活后就能自我恢復平衡。

什么是健康?健康就是人身體的每個部分都能夠正常地工作,像親人一樣在生活中呵護相依。在如此的團結和平衡下,身體怎么會不健康快樂呢?


2022-12-08 18:55:45

[新一篇] 序 經絡是人體的金礦

[舊一篇] 第二章 解密偉大的經絡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