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倫理思想的主題及其展開 一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黃宗羲》倫理思想的主題及其展開 黃敦兵

我想借用佛教語言表達一點個人的期盼,希望他在日后的工作與生活中繼續于德業兩方面精進不已,由阿羅漢境界再升至菩薩境界,并進而獲不退轉智。是為序。——吳根友

黃、孫、李三人,海人三大名儒,兒童走卒熟悉之。

東南遺逸之冠。治學,師從蕺山先生劉宗周。

半生濱十死,兩火際一年。

平生流離顛沛,為孤子,為遺臣,始終一節,一飯不忘君父,晚年名德巋然,翹車所不能致,遂為前代之完人。

君臣之間,本來也是一種互助師友關系。

天下為主,君為客。

法應為天下萬民而立,不應為一姓而立。

人生之初都是自私自利的,力圖把個人私利同社會公利統一起來,因而提出了天下之利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

與王陽明主在道德修身之事不同,強調經世應務,批評玄學清談誤國。

重定天下之賦,工商皆本。

他最擔憂的是斯民憔悴,與圣學墜地,這是晚年放棄夷夏大防的種族主義立場,認同清廷統治的合法的原因,不像船山那樣東躲西藏,不必似亭林秘密串聯,堂而皇之在寧波講學,重開證人書院。

在自己的畫像上,總結:初錮之為黨人,繼指之為游俠,終廁之于儒林,其為人也,蓋三變而至今,豈其時為之耶?抑夫人之有遐心?

東林遺孤、復社中堅。明清鼎革,毀家抒難,組織世忠營抗清,追隨流亡政權與海上。

滿清定鼎,朝不座,宴不與的遺民處世原則。

以萬民起見的新民本思想。

我剛在世界上知覺到自己存在的時候,就發現已經置身于暴風雨中。——約翰洛克

亡國何代無?此恨真無窮!——《宋六陵》黃宗羲

李贄: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個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輕議。以秦漢史評的方式間接地折射了明清亂亡的史實。

顧炎武:天崩地坼之日,乾坤或幾乎息之秋。神州蕩覆,宗社丘墟。

流亡東瀛的朱舜水:即如崇禎末年,縉紳罪惡貫盈,百姓痛入骨髓,莫不有時日曷,及汝皆亡之心。故流賊至而內外響應,逆虜入而迎刃破竹,惑其邪說流言,

竟有前途倒戈之勢;一旦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耳。

馮夢龍:甲申之變,天崩地裂,悲憤莫喻,不忍紀亦不忍不紀。

崇禎十七年,三月,闖王李自成揮師進京,五月,清軍入據北京。呂留良聞知,悲痛欲絕,哭聲震天,有人安慰:莊生何太自苦!正色道:今日天崩地坼,神人共憤,君何出此言也。

王夫人認為是海徒山移,黃宗羲則以陸沉魚爛形容社會的破弊不堪。

方今時勢,如御漏舟行江湖中,風波正爭,舵師揖手,兢兢業業,協心共濟,猶冀免溺,稍泄玩必無幸矣,況可袖手而詬誶乎!廟堂隱憂,無大于此。而余更有慮者,在軍政之未立。

陳子龍,南明弘光朝言官,認為小人成群,予私念時事必不可為,海內無智愚,皆在顛覆不遠矣。

顧炎武:惟人生之聚散,家道之盛衰,與國運之存亡,有冥冥者主之矣。所不克者,大勢已去,公固無如之何耳。天下勢而已矣。

蓋國亡非吾所致,事勢使然。

表彰一木血指的救亡之舉,孫嘉績一樣,為一線之機而血誠奮起,救亡圖存的精神,可以長留天壤,構成殘明孤憤的一道亮麗風景。

1645年,清兵渡江,郡邑望風迎附,然數百年故國,一旦忽焉。當是時,人心恇擾未定,但觀望未敢先發。孫倉卒不暇較量,于空然無恃之中,創為即墨之守。

黃鐘孤管,遂移氣運,東浙因之立國一年。大廈已傾,一木血指。豪壯之舉。亦關國脈。有益于興亡之數。知其不可而為之。

真正救亡以存文化正統、以續政治正脈。

清兵渡過長江天塹,溲牢各邑,所過毀突,翻城放劫,居人潰徒離處,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衣。兵燹之害,于斯為烈。

慘淡湖光亦自妍。坐上已多遷謫意,游情不似太平年。雪泥鴻爪知無定,相對那能不黯然。

感喟于人物憔悴,耆舊凋零,一切不如昔日,因念辛巳去今年四十年耳,耆舊凋零,海內之藝苑、方伎,一切不如昔日,不徒傳影為然也。喪亂之后,藏書之家,多不能守。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昔陳宜中走占城,中國之人,望占城師從海外至,以復其國。悲夫!堂堂中國,不能自保,而乞貸蠻夷,如齊之存衛,秦之存楚,寧有其事乎?

黃宗羲所交遺民中,著書而不以示人的還有定海人謝泰臻,時禋嘗著書一卷,秘不示人,說持此以遇圣主,伊、呂事業不難致也。愿為異代賢明君主的帝王師。

痛忘形骸,遂然棄世忘身。留書幾上,兒曹無庸覓我,以從我志。家人跡之于天童山,趺坐灌莽中已翦發為頭陀。蹤跡不定。雪夜赤腳走數十里,偃臥冰上。聲瑯瑯應山谷,采鳥喙生啖之,如是四五年。明亡而心死。像元人杜本《谷音》人物皇甫東生,

東生性豪蕩,乘小舟,掛布帆,載琴樽、書籍、釣具,往來江湖,終至于發憤痛器,蹈海而亡。


黃敦兵 2022-12-08 19:01:00

[新一篇] 《南明史》五

[舊一篇] 《黃宗羲》倫理思想的主題及其展開 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