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他們究竟是什么來意,直到離開時,都沒有說。寒冷與困倦,讓顧炎武蹙緊了眉頭,連連咳嗽。他不愿聽張云翼如此聒噪不休,很想下逐客令,好不容易才忍住了。
顧炎武心里十分郁悶,更對這種卑鄙下流的行徑感到憤慨。事后,他忍不住給張云翼寫了一封信,毫不客氣地揭穿了張云翼充任特務和鷹犬,干預人身自由的丑惡面目。
張云翼被顧炎武罵了一通,卻絲毫也不生氣。他在復信中說,他始終是顧炎武的朋友。
種種跡象告訴顧炎武,有人在監視著自己的行蹤。看來,華陰也快要待不下去了。
北游以后經磨歷劫,在漫長的游歷中,顧炎武始終堅忍前行,從來沒有想過退縮半步,作為他精神支柱的,是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如果說,最初是為了報仇雪恨,抗清復明,后來,在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過程中,在窮盡天地之靈氣、探尋古今之流變的索求中,卻漸漸衍變成為一種深刻的文化意義。
顧炎武信奉的是文化,堅守的是文化,推行的是文化。這種文化,早已超越了家仇國恨帶來的人生遺恨,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某個朝代,甚至超越了學者自身。與此同時,這種文化也以一種不可抵御的力量征服了清王朝。不是嗎,連不可一世的康熙皇帝也甘愿臣拜于漢文化的腳下!世上還有什么比這更令人欣慰的嗎?
悠悠歲月中,他已經探尋到了自己想要探尋的東西,夫復何求?何況,嗣母臨終前含著眼淚的叮囑,他永遠銘刻在心,始終不會忘記。要不要為清廷做事,無須任何回答……
顧炎武先生的晚年,以行動詮釋了“文化人格”這個概念,使之變得分外有意義。
他將人生的跋涉與文化的跋涉,融會在了一起,怎么也無法分割。生命的歷程,恰恰是一種文化的歷程。生命給文化以動力,文化又給生命以啟迪。
24 8
中國的文化資源無比豐沛。從先秦諸子、漢唐氣象,到宋明風的五千年的文脈涵養出泱泱中華。天開萬象、鬼斧神工、厚德載物、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永遠是那么爭奇斗艷、萬紫千紅,令入自不暇給。誠如梁漱溟先生所說:“歷史上與中國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倫、印度、波斯、希臘等,或已夭折,或已轉易,或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國能以其自創之文化永其獨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巋然獨存。"
個體生命的終極歸屬是什么?究竟是崇高的文化價值,還是效忠于某一個王朝或某一個權貴?這是十分沉重的題目。顧炎武認為,生死與成仁,并不能等量齊觀。有人“殺身以成仁”,也有人“死之不足以成我仁”,還有人則是“不殺身而成仁”。所以,絕不能不加選擇地“蹈仁而死”。那僅僅是“全其小節”的行為,并非“通人”的作為。他非常明白,留得有用之身,始終不渝地堅守節操,絲毫也不比輕易草率地“蹈仁而死”更容易做到。
文化價值比什么都重要。
為了證明這一點,顧炎武提出了一個非常極端的做法,不做官,甚至不讀書--當然指的是為科舉之試所讀的書。中國歷來有讀書做官的傳統,一旦讀書,就不能不想到做官,一旦做了官,就不能不改變自己的政治立場,所以他寧愿做“商賈百工技藝食力之流”。他認為,忠孝、節、義并不是死板的道德信念,任何時候,即使是身心分裂的情況下,也要強調一種心的堅守,文化的堅守。
只要有機會,他就奉勸清朝統治者,要為遺民們提供比較好的生存處境。讓一批遺民存在于政權之外,這是國家清明政治的一種象征。他舉例說,東漢時期的袁紹,接納名士來撐自己的門面,強迫經學家鄭玄到他的營中去,但鄭玄最后死在了那兒。所以,曹操在討伐袁紹的時候,有一條罪狀就是袁紹把鄭玄給逼死了。千萬不要逼人太甚,既然人家愿意當遺民,就讓他當遺民嘛。讓一批遺民存在于政權之外,表示國家的清明政治,有什么不妥?
249
在另一方面,他也勸導明朝的遺民以及遺民的后代,必須堅守自己
道民的立場。
在漫長的跋涉中,顧炎武憂憤而犀利的目光越過了天崩地裂、動蕩紛爭的當今。他在蒼茫的歷史時空中苦苦追尋,追尋“不可絕于天地間”的一線歷史之脈、文化之脈。這種卓爾不群的追尋,讓顧炎武的晚年孤峭、悲涼、沉重,卻也讓他的生命意義顯現出凝重、高潔、永恒的光彩,足可以“垂示后來者”。
任何一個偉大的靈魂,只有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才能獲得重生,并且在重生中升華。
顧炎武的一生證實了這一點。
257
粉等等過程中,由于獲取白銀的難易程度有差異,白銀對于官密、商員、衣的利害關系也各不相同,所以是絕對不可采用簡單劃一的政策的。當初王安石發明了以錢代役的“免役法”,司馬光馬上起面抗訴。湖山西窮民寧服力役。明代實施白銀政策,統一征銀,強調了白銀在財政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在東南沿海地區推行是可以的,如果在西北或山東的窮鄉僻壤推行,不是重蹈了王安石不知權變的覆轍嗎?白花花的銀子,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神通廣大。
顧類武對于西北地區征收白銀賦役,始終耿于懷,直至臨終,仍
然內心不安。
在社會經濟生活的考察中,顧炎武清醒地意識到,追求財富,是人的一種天性,無法壓抑。正因為每一個人都追求其合理的私人利益,社會經濟發展才會有最直接的動力。
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顧炎武多次記載了吳中地區工商興盛的景象。那里的許多老百姓不喜歡購置田產,而是熱衷于經商。街上商鋪林立,令人眼花繚亂。譬如洞庭東山,居住的人口很稠密,人們習慣于以經商為業。那些居住在太湖邊的老百姓,雖然歷來以耕田、捕魚為主,但是空閑時也不忘記做一些小買賣,無論男女,都擅長織布、織席、采石、造器。甚至連退休了的宰相、學界領袖,也都放下身架,隨波逐流,參與某些商業行為。比如說,嘉靖年間任首輔的松江人徐階,就在家中開辦紡織廠,招收了許多女工。
東南沿海的商人,也具有西歐商人那種明知航海危險也要冒死以往的精神。在顧炎武的筆下,“海濱之民,惟利是視,走死地如鶩,往往至島外區脫之地曰臺灣者,與紅毛番為市……官府即知之而不能禁,禁之而不能絕。”
那些出海通番的商船,原本缺乏航海經驗,難以戰勝險風惡浪,在漫長的海路上,十條船中往往會損失兩三條。后來,他們依據一本《航海經注》,可以預知海島的方位,預測夜間應該行多少水路,估量水的深淺,某處海面的礁石必須提防,某些日子海上氣候變幻無常,用什么
258
辦法避免。往來船只便可以安然無恙,經商盈利自然不在話下,在顧炎武故鄉昆山,元末明初出了一位富可敵國的沈萬三,我是出海通番取得巨大成功的商人。他在周莊鎮南湖邊墾荒,躬耕勞作,有了立業的根本,隨即又得到了蘇州陸氏饋贈的巨資,領時如虎添翼。由于治財有方,又有出色的經濟管理才能,沈萬三在開群田宅的同時,把“東走滬瀆,南通浙境”,水路交通發達的周莊鎮,作為商品貿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東江(急水港)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北接鴻家港的便利、將江蘇、浙江和安徽一帶的絲綢、瓷器、糧食和手工藝品等運往海外,又將海外的珠寶、象牙、犀角、香料和藥材運到中國,很快戲使自己成為“資巨萬萬,田產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在明朝定都南京時,他甚至捐建了南京城墻的三分之一。他的富庶,竟然連明太祖朱元璋都感到眼紅。后來,他利令智昏,試圖拿出銀子替朱元璋犒賞三軍,冒犯了皇上,被發配充軍云南,便成為必然。
昆山還有一位豪富顧阿瑛,既是繼承家業、“走番”通商的生意人,也是典型的文化人,喜歡賦詩會文、宴飲賞曲。他輕財結客,家富而豪俠不羈。在陽澄湖畔修筑別墅區,邀集當時的許多文人前來舉辦派對--“玉山雅集”,為昆曲的前身昆山腔的萌發,做出過一份可貴的努力。也許他難以稱得上“富可敵國”,然而從文化的層面看,他對于財富的理解比沈萬三更勝一籌。
中國的對外政策長久是閉塞的。到了元代,朝廷開始推行“諸蕃列國,誠能來朝,朕將寵禮之,其往來互市,各從所欲”的寬松政策。這大大刺激了對外經濟的發展。門戶開放后,“海舟巨艦每至吳淞江、青龍江取道,直抵平江城(今蘇州)東葑門灣泊”。蘇州和昆山等地,很快出現了“外夷珍貨棋置,戶滿萬寶”的情景。
明初,朝廷實施海禁,出海通番的商舟有所寥落。但明代中葉以后,隨著資本主義的萌發,海外經商又逐漸形成規模。““輸中華之產,馳異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
與海外貿易相配套的,還有手工業的迅速發展和壯大。
259
明朝剛剛建立政權,就在太倉黃渡鎮(今屬上海嘉定區)設立了市舶司--這相當于現在的海關,后來又在浙江、廣東、福建相繼設立了市舶司。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顧炎武記載了明末沿海居民和西洋商人貿易往來的情況。他絲毫也不隱瞞開放海禁的主張,明確指出,海上貿易和沿海百姓的生計是息息相關的;對于因為海禁而造成的危害。他也做出了深刻的揭示。
他很清楚地告訴人們這樣的道理:
“國外的貨物,很多是中國所需要的,洋人一定要賣,國人一定會買。因此,即使朝廷下了和日本絕交的命令,但還是保留了浙江、福建、廣東三地的市舶司,以了解海外的情況,流通貨物,征收稅款。”正是因為清楚地認識明代中葉以來中國社會商品經濟發展的大趨勢,顧炎武提出了“為天子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為”的自由經濟思想。與他同時代的黃宗羲認為,早期的統治者,都是好的統治者,能夠為了整個國家而壓制自己的私利。顧炎武卻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他說,統治者其實是更關心他們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人民的利益。他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承認這個現實,利用每個人的私利觀念,使“一人”(皇帝)的行為,能夠公正到對所有人都有利。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顧炎武敦促統治者從當地人中選拔縣令,而不是遵循“回避制”--根據原有的規則,官員不得在其家鄉任職。顧炎武認為,不應該試圖讓官員疏遠他所管轄的人民,而是應該采取相反的政策,只有這樣才會產生更好的結果。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官員最能成就民眾之“私”呢?當然是首推本鄉本土人士,地方經濟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地方官員家族、親友、鄉鄰的切身利益。他們牽制著官員的作為,這就避免來自外地的“流官”只對上司負責、不為老百姓利益著想的官僚主義。
有公而無私,只是后人的美言,并非先圣的至訓。顧炎武認為,只有讓人民“自為”,而不是讓那些口稱“為天子為百姓”的官員來“程督”
260
百姓們如何作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勤勞致富的積極性,促進經濟繁榮發展。
顧炎武完全放棄了循宋明理學“公”的老路去尋找理想國。他根本不在乎人性的私,也不擔心天下人利益的沖突。相反,他認為應該承認“私”的現實存在,只要大家的私都能循既定的制度派上用場,不浪費,不壓抑,天下就治平了。
從這些觀點,我們完全可以看出,顧炎武絕對不是一個死捧著書本的呆子。他經過商、理過財、管過家,經歷過很多磨難,嘗過不少教訓,對人性的局限性有著通透的理解。而且,他還頗具幽默感。這顯然都是尋常的學者望塵莫及的。
他曾經舉過一個治家的例子,宋代有一位姓張的老人,家里是九世同堂。宋高宗曾經問他,這么一大家子人,你是怎么做到和諧相處的?老人并不說話,一口氣寫了上百個“忍”字。他的含意是以隱忍求和諧。顧炎武卻不以為然。他評價說,管理一個家庭,應當遵循一定的綱紀法度,才可以永久保持安定。假如兒媳婦與小姑子鬧矛盾,奴仆放縱胡鬧,而身為一家之長,卻只是隱忍而已,這樣做,九代同堂的大家庭,恐怕是連一天都過不太平的!
這樣的治家觀念,不僅僅領先于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到了今天,也能夠給我們頗多的啟迪。依此類推,管理行政機關或企業,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
三
明代官員張瀚所著的《松窗夢語》卷六,記載了他們家以機杼起家的過程:
殷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為業。成化末年值水災,時祖
263
他認為,不僅當代之君不得侵犯和剝奪人民的私有財產,即使是被前代之君所剝奪的私有財產,也要無條件地歸還給老百姓。
他客觀地評說了宋代史事,總結了宋朝滅亡的教訓,認為宋朝之所以滅亡的原因很多,最初卻是從對民間工商業者實行橫征暴斂開始的。明王朝看起來是亡于崇禎,實際上是亡于萬歷。萬歷皇帝最大的弊政。就是實行了橫征暴斂的稅收政策。
二是整頓市場經濟秩序,主張行政權力退出市場競爭。
顧炎武主張嚴厲打擊與民爭利的“官倒”,禁止官員及其親屬經商及利,促使行政權力從市場競爭中退出去。他主張食鹽的自由貿易,力主撤銷設置“鹽吏”的“掩耳盜鐘之政”。
他認為,商品的流通有其因“地利之便”的自然規律,不是國法所能禁止得了的;改變由國家壟斷食鹽貿易的局面,不僅僅有利于國計民生,而且有利于澄清吏治。要保證貿易的公平,使交易的雙方都能“各得其所”,就必須制定一整套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法律。
三是主張無地域限制的自由貿易,包括開放海禁,允許民間商人出海開展對外貿易活動。
顧炎武主張的自由貿易,不僅指食鹽,而且包括糧食、棉麻、茶葉及其他生活必需品,貿易不受任何地域的限制。
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顧炎武引證了傅元初《請開洋禁疏》等大量文獻,說明閉關鎖國是笨拙的,只有開放海禁,允許民間開展對外貿易,才能解決東南沿海人民的生計問題,以及沿海官員勾結“倭寇”“因緣為奸利”的問題。
不僅提出對策,他還身體力行。
不是嗎,當顧炎武離開家鄉,作為一個游子在北方顛沛流離時,為了生活,他曾經表現出非凡的經商才能。經商,既是他謀生度日的途徑,也是籌集復興經費的手段。經商的實踐,為他編撰《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積累了難得的經驗。
清順治八年(1651),來到淮安,與老友、抗清志士萬壽祺
264
見面。這時候的顧炎武,浪跡江湖,一身短裝,正以賣布為生,已經完
全不是當年文人學士的瀟灑模樣了。
萬壽祺看見他,感到很意外,不無感慨地說:"先生有管理天下的才能,如今隱沒在市場之中,是不是在此初試牛刀呢?"
顧炎武知道他有所擔憂,不以為然地笑著回答:“作為一個學者,能夠做一點生意,對經濟活動有親身體驗,肯定是有好處的。
萬壽祺只能表示理解。
清康熙五年(1666),顧炎武利用清朝獎勵墾荒的政策,來到山西代州、與友人李因篤、傅山等二十幾個人一起,籌集資金,嘗試以“殷份合作制”的形式,在雁門關之北、五臺山之東開墾荒地。他們的艱苦創業獲得了不小的成功,所獲得的盈利,除了供應日常開支,還積蓄一部分錢,留作日后活動經費。
這,就是他參與經濟活動的最典型的例子。
參與經濟活動,賺錢只是淺層次的目標,更重要的是他堅信了自己的“經世致用”。任何完美的理論,一旦束之高閣,又有何益?為當今所用,為后世所重,才值得驕傲。
在中國,民本思想由來已久,傳承不絕。最基本的含意就是國以民為本,君以民為本,政以民為本。顧炎武把民本思想發揮到極致,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口號。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他認為當務之急在于探索“國家治亂之源,生民根本之計”。
如何發展商品經濟,有技術層面的問題,更有許多觀念上的問題亟待解決。
明代末年,中國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尚處于資本原始積累的階段。毋庸諱言,商品經濟的發展,一開始就具有兩重性,對此,顧炎武有深刻的認識。他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引《歙縣風土論》,將明朝嘉靖前后看作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記敘了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所帶來的社會風氣的變化。
從明代初年到弘治年間,整個社會非常有秩序,呈現出田園詩一般
266
在《肇城志》中,顧炎武引用了王士性《廣志繹》卷四的有關論還指出:
游觀雖非樸俗,然西湖業已為游地,則細民所藉為利,日不止千金。有司時禁之,固以易俗,但漁者、舟者、戲者市者、酤者,咸失其本業,反不便于此輩也。
在顧炎武看來,杭州旅游業的發展,對經濟的繁榮和市民生計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作用。從事與旅游相關的商業活動,是杭州市民的“本業”。可是官府卻以整頓風俗為名來破壞市民的生計,這樣做,必然陽礙商品經濟的發展。
顧炎武認為,經濟的發展必須以尊重自然規律、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為前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并不是由于自然界的專遷,而是由于許多人為的因素所造成的:
河政之壞也,起于并水之民貪水退之利,而占佃河旁汗澤之地,不才之吏因而籍之于官,然后水無所容,而橫決為害。
他以五代、宋、金三史的史料記載說明,山東梁山水泊本有方圓八百里的水面,到了明末清初,卻只剩下方圓十里的面積了。縮小得這么快,可以想見黃河流域自然生態破壞的嚴重性,然而這種破壞恰恰都是人與水爭地所造成的。
南宋時期的昆山人、曾任禮部尚書的衛涇,對于長江下游的自然災害,也持有相同的觀點。衛涇認為,水患的實質,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侵占了行水通道。南宋初年,東南豪強圍湖造田,“三十年間,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蕩者,今皆田也。……圍田之害深矣。……圍田一修,修筑塍岸,水所由出入之路,頓時隔絕,稍覺早干,則占據上游,獨擅
267
酒熱之利,民田無從取水。水溢、則服流爽決,復以民田為壑”這些違反自然規律的舉動,在毫無節制的私心作用下,造成很多災害。水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人患”。
顧炎武在《日知錄·治地》中也說:
古先王之治地也,無棄地亮無不進地,田間之涂九軌。有殺道矣。遣山澤之分,秋水多得有所休息,有余水矣。是以功易立而難壞,年計不足,而世計有余。后之人,一以急邊之心為之。商鞅決裂阡陌,而中原之騷蕩然。宋政和以后。圍湖占江,而東南之水利亦塞。于是十年之中,荒恒六七,而較其所得,反不及前人……
對于土地,古人大多取綜合利用的觀點,將山林水體作為一個整體性的自然保護骨架,在適宜于生產的土地上進行墾殖,使土地不致荒蕪,地盡其用。在用地的比例上,也要根據地區的不同加以認真對待,該休息的,讓它休息。糧食的生產,千萬不能“以急迫之心為之”,只盯著幾片耕地不放松。保持耕地的總量固然十分重要,更為重要的,是要從一個整體的角度來綜合安排山林、草灌、耕地、城邑、水體,使系統整體達成功能上的協調。
要有長遠的眼光,不可因一時之小利而忘萬年之大計。這,正是為了保護自然生態,探尋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發展商品經濟,當然不能不言財言利。顧炎武在《日知錄》卷十二中說:“古之人君,未嘗諱言財也。……民得其利,則財源通而有益于官;官專其利,則財源塞而必損于民。”
他認為,關鍵不在于是否言財言利,而在于利民還是損民,在于“民得其利”還是“官專其利”。他說,自萬歷中期以來,由于“為人上者”只圖求利,以致造成了“民生愈貧,國計亦愈窘”的局面。由此,他主張實行“藏富于民”的政策,地方的富裕也就是國家的富裕,國家
268
不必與地方爭利。希望能逐漸轉變庶民困窘的境遇,到達“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
與許多學者不同,顧炎武把人之有私,看作一種完全合乎情理的現象,并且認為“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
顧炎武認為,照顧家庭,關心子女,是人之常情。人不可能沒有一點私心,往往是事關切身利害了,就會努力去做。因此,政府與其包辦百姓的事情,還不如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讓他們為爭取自己的權益、滿足自己的愿望、實現自我的價值而盡力拼搏。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政府所要做的,就是聚集這股力量,引導這股力量,將國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結合起來,這樣,在民眾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也維護了國家利益。這,在歷史中已經得到無數次的證明。因此,追求個人的權益,只要得到合理的引導,也可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他說:
故天下之私,天子之公也。
人類有生之初,都是自私的。他們不會考慮和謀求共同體的公共利益,這種對自身利益的追求,也是自然的。超出了一己的利害,而以天下的利害為利害,這種行為,只有個別偉大的君王才能做到。堯、舜、禹他們都曾為此而進行了艱難的選擇。顧炎武設定了天子的“無私”與大眾的“有私”之間的統一。也許,實現這種設想的關鍵,還在于天子與他的子民們建立互相信賴的關系。
顧炎武不相信官員們“為天子為百姓”的那些高言宏論。他認為官員們也和老百姓一樣,只有讓他們有利可圖,才會實心實意地致力于發展地方經濟。任何政治的高談闊論、道德的豪言壯語對官員們都不管用,應該把滿足他們對名利的要求與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結合起來。比如,首先給足他們俸祿,以此養廉。給足了俸祿還不行,應該給他們名,讓名與利掛鉤。
2022-12-08 19:02:1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