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他主張,官員只要不貪,到了退休的時候,不僅賜給他們很高的榮普,還給他們賜予土地、財產,讓他們名利雙收。假如這樣他們還要貪,那就只能訴諸法律,該流放的流放,該絞死的絞死,該斬首的斬首。除此,豈有他哉!
正因為如此,他主張君主應把權力下放給縣令,讓縣令來“自為”。衡量一個縣令是否稱職、是否有政績的根本條件,是老百姓能否安居樂業。對于縣令中的稱職者,應該給予獎賞,讓他把官當下去;對于那些不稱職的,應該懲罰,嚴重的甚至應斬首或處以絞刑。這樣,縣令們即使只為其私人利益考慮,也會勉勵自己做一個好官。以天下蒼生為念,任何時候都不會是無條件的。
康熙二十年(1681),顧炎武病后剛剛恢復,給在北京當官的一位朋友寫信,提出了一條可以讓千百萬人活命的建議。他認為,如果花費一定的銀兩,把農民當年的余糧收購下來,到第二年青黃不接時賣出去,既可以接濟災民,又可以杜絕高利貸盤剝者的生財之道。能夠實施的話,“則陰德萬萬于公矣”。信中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觀點: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
這句話,已說明一切。
從來是,有些話雁過無聲,有些話千古有音。
將起源館里,就能見到好幾種圖案的葉子。把麻將起源館放在藏書樓-側,也真是有意思。
到了清代初年,正是在葉子和馬吊牌的基礎上,演變出了魅力更大,也貽害無窮的麻將等賭具,而且極其迅速地蔓延開來。
顧炎武先生在他的《日知錄》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萬歷之末,太平無事,士大夫無所用心,問有相從賭博者,至天啟中,始行馬吊之戲。
而今之朝士,若江南、山東,幾于無人不為此。
顧炎武對賭博深惡痛絕。他說,禁賭得力,則國強。晉代的陶侃勒于吏職,將官員們的所有賭具全都扔到了江里,對參與賭博的官員-律嚴加懲處,成就了中興之業。唐代的宋璟是殿中侍御史,對參與賭博的官員一律罷黜,成就了開元之治。而楊國忠以擅長賭博為唐玄宗所賞識,結果成了禍害。現在的士大夫們不羨慕陶侃、宋璟,偏偏要學楊國忠,怎么可能不敗亡呢?
由此不難看出他對這種娛樂賭博活動的憂慮之心。
康熙年間,與顧炎武交往頗深的江寧巡撫湯斌,接受了顧炎武“為政者莫先于正人心,正人心莫先于正學術”的思想,明令禁止印造馬吊紙牌,給盛行的賭博風以沉重打擊。如果說,湯斌是采取了嚴厲的行政手段,顧炎武則是從理論上批判了這種曠時廢業、傷風敗俗的玩物,口誅筆伐,使之不得人心。
顧炎武志存高遠,從來都不喜歡喪志的玩物一-包括淫邪的小說、戲文之類。
晚明時期,大量的小說戲曲等通俗書籍在蘇州出版。顧炎武親眼看見許多人隨意改動古書,以“戲說”的方式取悅大眾,謀取錢財。他覺得這樣做必然會導致道德的衰落。他尖銳地指出:
“萬歷年間,有很多人喜歡改竄古書。人心之邪,風氣之變,就是
274
了近乎自虐的程度。巡撫江寧之前,康熙曾親自接見他,要求他去名象儉,并且送了他三冊書,“見書如見朕”。從政以后,他不忘皇幫的呢咐,忠心耿耿地奉行職責,不謀私利,以國事社稷為重。然而,做官從來就是高危職業。他非常敬業,卻并不懂得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巧妙結合。在錯綜復雜的世界里,光憑湯斌的一己之力,是難以扭轉乾坤的有時候恰恰相反,愈是純粹的理想,愈是會遭遇無情現實的沖撞,甚至
將看似堅韌的意志撞得支離破碎……
顧炎武雖然與湯斌有很多共同語言,都與道德淪喪的時代格格不入,但是由于身份不同,兩人所采取的方式完全不同,效果自然也不同。顧炎武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參與政治,干預社會。
他選擇的是一條艱辛的學者之路,從二十七歲起開始撰寫兩部著作,一部專論中國的地理經濟,比如農田灌溉、工礦資源、戶口、田賦、徭役等等--這就是后來刻印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另一部著重探討地理沿革--這就是后世以抄本流行的《肇域志》。
很難想象,足足花費了二十多年工夫,顧炎武才完成了《天下郡國利病書》的撰寫。為了寫好這部書,他殫精竭慮,即使長期亡命,生活難以安定時,他也隨時抓住機會,進行地理形勢的考察和研究,搜集社會經濟資料,一有時間便動手撰寫。他以無比的堅韌,堅持不懈地邁向宏大目標,很多人--包括湯斌,是難以企及的。
他明白,踏踏實實地做學問,寄希望于將來,這是一個有理智的學者的唯一選擇。除此之外,豈有他哉!
顧炎武有一點酒量,可是他從來不貪杯。與朋友聚會,飲酒以三杯為限。他說:水為地險,酒為人險。所以《易經》中講,酒食多在坎卦,象征著重重艱險。
王弘撰是顧炎武在陜西時最好的朋友,他為人豪爽,常常與前來拜訪的人宴飲,杯觥交錯,興高采烈,唯獨顧炎武在這樣的氣氛中攢眉蹙額,似乎顯得很有心事。
王弘撰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不高興,他連連嘆息道:“咳,可
275
錯又是一天荒廢掉了!"
王弘撰接受了顧炎武的勸告,也惜時如金,埋頭于學同之中。顧炎武在出游途中,曾拜訪一戶股實之家。家道小康,幾年成人主人的言語中不無欣慰。顧炎武不以為然,他給主人寫了一封信,告誠道,你家的生活很安寧,自然不錯,只是如此一來,如馬少游般的意家之情會增多,像馬伏波那樣“馬革裹尸”的豪情會減弱。何況局限在一座城內,平時沒有豪杰之士可以交談,這樣勢必不能以志師氣,而衰弱
那人士見到后,會不會大吃一驚? 遲鈍接踵而至。我雖然學問淺陋,但胸懷磊落,絕無奴顏婢藤之態,貴
顧炎武的意思很明白:只有走出家門,到世界上去問蕩,才能培養豪杰之氣,有所作為。
他的學生潘耒,曾經把當時的讀書人分成兩類,一類叫“通儒”另一類叫“俗儒”。他說,“通儒”對于歷史中政治、經濟、學術以及民情風俗等問題,是有著精深研究的。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尋求事物的本源和演變,用以解決社會現實問題。而那些“俗儒”,對于歷史是茫然無知的,他們只知道雕琢辭章,拼湊史實,抄襲別人的作品,或者講一些虛無玄妙的話來嘩眾取寵,卻于世無補。
無疑,顧炎武是“通儒”中的佼佼者。
顧炎武很重視史學研究。他認為,所謂史學研究,就是從歷史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作為當前的借鑒。這樣的研究,與唯古是崇的復古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他歷來反對那些崇古而不知今的“蛀書蟲”。從少年時代起,他就在嗣祖蠡源公的教導下,認真閱讀邸報,搜集史錄、奏狀一類的資料,下功夫研究明朝的歷史和政事。這些,都為他后來做學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北游后,他接觸到更加廣闊的社會,與無數學者交上了朋友,共同切磋,并閱讀了大量經受了時光淘漉的好書,他對于歷史與現實的看法,就更加精準了。
顧炎武反對用神秘主義的觀點去解釋歷史。比如,《尚書》中最后篇是《秦誓》,后來有人編造說,這是由于孔夫子知道秦朝將代替周
276
朝而做出的預言。顧炎武明確指出,這樣講是不符合歷史實際。我子生活在春秋時代,當時,秦穆公稱霸西戎,還沒有成為各的的里,到了戰國時代,秦孝公采用商鞅變法,才使秦國逐漸強大起條。這候,孔夫子已經不在人世。他田使是聰慧過人的子人,又怎么能夠道死后多少年才發生的事呢?
顧炎武繼承并弘揚了歷代史學秉筆直書的傳統,主張據事直書,推義是規,反對徇情枉道,曲筆求全。他認為,對于那些改算史實,以來誣罔時人、揚名后世的做法,應當詳察而嚴斥之。對于當代史,雖然面對清廷高壓,他仍然威武不屈,主張據事直錄,并挺身指出時人所修明史與史實之出入。這,正是古代良史的品節與氣概。
顧炎武還認為,即便對于傳統的經學,也可以從中發現“經世致用”的學問。
提起經學研究,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這是對古代經書做煩瑣的文字考據。其實,不少思想家是以經書作為思想資料,假借對經書的注釋和解說,來發揮自己的理論觀點的。顧炎武認為,經書是記載古代典章制度和社會生活的著作,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那些宋明理學家。借用古代儒家的經典,從中攝取唯心主義的觀點,使之與佛家和道家的唯心觀點相摻和,對經書做了許多神秘的渲染。再加上封建統治者規定五經是科舉考試的必讀書,所以很多年來古代經書幾乎成了一具神圣不可侵犯的“僵尸”
但,顧炎武從研究古代典章制度的源流著眼,認為古代經書不是什么僵死的神物,而是有血有肉的“史”。比如《周易》,原本是一部卜筮的書。唐宋以后,不少人把它神秘化了,甚至說它是一部講求神仙奇方異術的書,對后人產生了很壞的影響。
那么,怎樣來正確理解《周易》呢?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寫道:
日往月來,月往日來,一日之晝夜也。寒往署來,暑往
277
寒來,一歲之晝夜也。小往大來,大往小來,一世之晝夜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則終日乾乾,與時偕行,而有以盡乎《易》之用矣。
他假借《周易》的道理,來聞明自己關于自然的進化觀點:既然自然在運行變化,人們的行動也應當同自然相適應。
在顧炎武的心中,經學已不是單純的經學本身,而已成為他用來反對唯心主義神秘觀點、闡述“經世致用”之學的一種資料。
有一天,顧炎武與幾個朋友聚在一起,談論起明朝滅亡的原因,大家都百感交集,言辭不免有些激烈。顧炎武沉痛地說:“那時候,不管是做官的,還是做學問的,都太喜歡空談。湊在一起,不是講老子莊子如何如何,就是講孔子孟子如何如何,說得天花亂墜。可是實際上呢。他們一不學有用的文韜武略,二不去弄懂歷史的興衰存亡,三不去考察當今的現實,心里是空的。結果清軍沖進來了,一點辦法也沒有,怎么能不亡國呢?”
說完,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是啊,是啊,空談亡國啊!”朋友們點頭,同意顧炎武的看法。但是也有人說:“不過也難怪,讀書人都相信王陽明,相信他的才學。他是有名的大學問家呀!"
“我最不相信的就是王陽明。”顧炎武激動地揮舞著手,“他說的'心外無物’,就是說,凡事都是心里想出來的。這是胡說八道!要知道事情的真相,除了去認真考察,還能有什么別的辦法?即便了解得很清楚,有了學問,還要用到實處。光坐在屋子里,胡思亂想,能想出什么有用的東西來呢!有些人相信王陽明那一套,我看壞就壞在這上面!"
朋友們聽了深有同感,紛紛贊嘆道:“亭林先生說得對!先生那么多文章,都是經過實地考察得來的,還糾正了過去書里的好多錯誤!"
“是啊,我們也做學問,就不能像你這樣,行萬里路,讀萬
278
卷書……”
“不光這樣,亭林先生還開墾荒地,和當地人一起修水利、造水車,
還很會理財經商呢!"
聽了大家的夸獎,顧炎武不由笑了笑說:“我呀,不過是一介書生可我總是想,讀書也罷,做學問也罷,總該讓它有用處。寫文章也是這樣。寫出的文章對天下對百姓要是有好處,我就寫;沒有用的,我不寫。好文章多一篇就多一點好處;壞文章,瞎說一氣,對別人對自己都沒好處,多一篇就多一點害處。"
聽了他的話,大家紛紛點頭。
以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強調人的良知來自自己的內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的環境和教育,一個人只要心里懷著做圣賢的理想,并努力去實踐,就能成為對天下有意義的人了。這話并沒有錯,但是晚明的士大夫們,只是空談這種屬于道德修養的抽象原則,推崇的是反復嘮叨這種原則的王陽明《傳習錄》之類的學術著作,跟現實生活有很大的脫節,就喪失其意義了。
在顧炎武看來,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幾句話就能講清楚。如果一個學者絮絮叨叨反復嘮叨這個簡單的常識,無疑是在浪費生命。真正做學問的人,應該研究對于治理天下有實際作用的學問,例如賦稅田畝、錢幣權量、水利河漕、漕運鹽鐵、職官選舉、人才軍旅和地理方輿等等。一個學者真正的使命,是研究對治理國家、造福萬民真正有用的政治制度、經濟政策、工程管理、軍事技術。
顧炎武把明朝滅亡的原因,歸咎于宋明理學特別是王陽明心學的流禍。他以“撥亂世,反諸正”為已任,提倡窮六經之旨、急當世之務的實學,這在當時起到了轉變一代學風的作用。他說:
愚獨以為理學之名,自宋人始有之。古之所謂理學,經學也……今之所謂理學,禪學也。
(《亭林文集》卷三《與施愚山書》)
284
性的呼吁。他的愛國主義與忠臣觀念聯在了一起。
清末維新運動領袖梁啟超先生認為,中國自有文化以來,始終未嘗認為國家是人類最高團體。中國人的政治思想是以全人類為對象的,目的在于平天下。兩千年來,常被異族蹂躪,是其失也;蹂躪我者不久便被同化,是其得也。所得到的,足償所失而有余。蓋其結果,常增加“中國人”之組成分子。歐洲迄今大小數十國,而我則久成一體。由此可知,中國人因文化主義的思想脈絡,而超越了現代主權國家的觀念。同時因文化主義而使民族不斷同化或融合,使中國雖然民族眾多卻能久成一體,并且成就了崇尚文化的天下觀。
梁啟超先生將顧炎武在《日知錄》中的這段論述,歸納成了極其精練的八個字: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句名言,反映了顧炎武“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的宏大胸懷,體現了他試圖改革弊政、打擊封建地主階級中的腐朽力量的強烈愿望,猶如沉沉云帷中的一道閃電、一聲驚雷!
在梁啟超生活的時代,中華民族的首要任務,是滅亡清政權,爭取自身的解放。現代中國的締造者孫中山,把這一任務歸納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梁啟超正是借助于顧炎武的這句口號,號召全國人民起來摧毀清政權。三百多年前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累累血債,最終還是要得到清算的!
作為一種思想的表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顯得極其簡練而明快。事實上,這句口號的內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與不同時期社會的首要需求相關聯。無論是顧炎武生活的時代,梁啟超生活的時代,還是我們今天的時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本質上具有一個共同的內涵,這就是民生--民主。
在中國,有誰不知道顧炎武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89
晚年的顧炎武,也時常回憶自己的青年時代:"弟少年時,不過從諸文士之后,為雕蟲篆刻之技。及乎年齒漸大,聞見益增,始知后海先河,為山覆簣,而炳燭之光,桑榆之效,亦已晚矣。”他對青年時期那段混混沌沌“從諸文士之后”的經歷,十分后悔。那時候幼稚、沖動。盲從,做了一些無謂的事情。現在想來那些雕蟲篆刻之技實在是不值得一談,但耗費了的時光、失去了的東西已很難重新補回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發對自己苛刻起來:“年過五十,乃知'不學禮無以立”之旨,方欲討論,而多歷憂患,又迫衰晚……遂于此經未有所得”,“年逾六十,迄無所成,如何如何”。生前,他對一生的著述做過嚴謹的篩選。以詩歌為例,存世的四百多首詩歌,被人稱為“無一酬應語”。
事實上,那些“酬應語”早就被顧炎武全部刪除了,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在這樣的空白中,我們卻看到了一個學者晚年時追求完美的靈魂。
顧炎武的一生,仿佛總在做“今是而昨非”的揚棄。這,不僅僅是一個生命個體的獨善其身、自我完善,而是充分體現了在歷史大變局下,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在對待民族存亡、儒家文化以及忠義氣節等重大問題上的文化精神。他堅守著這種文化精神,在堅守中艱辛地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個人的坎坷經歷,使得這種文化精神彌漫著博大的人格化的情懷,在他的著述中繚繞不散……
試問,蕓蕓眾生中,能有幾人可以接近顧炎武的境界?
三百多年間,歷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已今非昔比,然而,歷史的精神卻始終如一:
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是的,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僅僅憑借顧炎武留下的詩文著述,以及他的同時代人或后人的記載,來忖度這位思想家的內心世界,顯然是無法詳盡的。許多史學家以“高風亮節”“寥天一鶴”等詞句,
293
下坡韓村韓宣的宜園。
就在十月間,他得到了遠方傳來的消息,清軍勢如破竹地攻入了云南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服毒自殺,吳三桂的家產被清軍抄沒,不再抱任何希望的陳圓圓雙手合十,縱身跳進了蓮花池。整個昆明城遭受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對于康熙皇帝來說,從此政權得以穩固,能長長地舒一口氣了。但,堅持了數十年的抗清斗爭完全失敗,卻令顧炎武感到無限的失望。
一時間,內心的悲涼無處訴說,只能寄托在詩句里。很多天以后,他的精神狀態才漸漸平穩。
身在南臨澮水的宜園,遙望曲沃十景之一的絳山冰巖,顧炎武告訴自己,時至如今,唯一能做的事,只是把全部的心思收攏,"著書陳治本,庶以回蒼穹”。
在這里,顧炎武潛心治學,終于完成了以畢生精力編撰的代表作(日知錄》。這部思想學術價值極高的皇皇巨著,以經義、治道、博聞為脈絡,共計三十二卷,一千零二十條,包含著十分精湛的歷史考據成果和引古籌今、經世致用的重要思想。
顧炎武在宜園夜以繼日、嘔心瀝血地工作。
撰寫之余,他或漫步吟誦于曲沃古城的城基,或眺望晶瑩發亮的絳山冰巖,撫今追昔,寄托自己內心的憂患憤懣之情。宜園秀美的景色,也使他消除案牘勞形的疲倦,重又獲得旺盛的寫作激情。
在宜園白石樓,顧炎武還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興高采烈地為嗣子衍生議婚。他打算娶靳家的女兒為媳。縣令熊儐等四位朋友聞訊后,十分樂意地做了證婚人。這一番連續幾天的熱鬧,讓顧炎武全然忘卻了自己病懨懨的身體。
到了年底,李因篤由于大雪阻攔,不能親自前往曲沃,特意托兒子帶來了五首詩和一床棉被,致以真摯的問候。
這一切,都讓顧炎武感受到無限的暖意。他寫了一首長長的《酬李子德二十四韻》,作為給李因篤的回禮。詩中說:
308
個多世紀。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初九,顧炎武先生在山西曲沃逝世。三月份,由嗣子顧衍生、從弟顧巖和侄子洪慎扶柩回到故鄉昆山千墩鎮,安葬在顧氏祖塋。如何搜集整理顧炎武文集,使之傳諸后世,很快提上了議事日程。
顧氏后裔特意委請朱柏廬為之作序。
作為儒者的朱柏廬,十分敬仰顧炎武在清代學術史和思想史上的素高地位,讓自己作序,卻覺得有些不敢當。他說,顧炎武先生一生游歷幾乎遍及天下。所結交的杰出人物也幾乎遍及天下,哪兒輪得上我來作序?但是顧氏后裔不肯改變,堅持要請他擔綱,他無法拒絕。接受這個任務后,他又讀了文集,越讀越感嘆:“先生之學贍也,先生之文偉矣!"
朱柏廬的《顧亭林先生集序》,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所有序文中寫得最早的一篇。鄉賢所作,尤為珍貴。序文未滿千言,卻字字珠璣,十分精練,開篇,就是一連串氣勢恢宏的排比句:“天以五行生萬物,地以五岳奠萬方,圣人以五經教萬世,其功同也。
接下來的文字,愈加淋漓酣暢:
以經綸天造、恢張帝路、衽席民生之學,而履天圮地裂、國破家傾、流離奔走、靡有寧字之遇,然其遇固時數之奇窮,其學則極古今之大備,蓋遇不足挫其所學,學適以愜其所遇……
在一個改朝換代,天崩地坼的年代,顧炎武遭遇了國破家傾的災難,在顛沛流離,四處奔走的環境里,任何挫折都不能改變他的堅定意志。“沉浸乎百籍,貫穿乎百代,則所為千百卷者,亦何篇何章非《詩》《書》《易》《禮》《春秋》之意趣洋溢于筆墨之間。
朱柏廬談及顧炎武的學術聲望,是“軌轍之至,賢豪歸之,學士師
309
之,罔不擔整負笈,風醉景附而網羅之"。不知有多少人景仰他,而心甘情愿地師從他。提起顧炎武的學術地位,更是“秦漢以來,如先生之文者有矣,未有能如先生之學者也:然茍未有能如先生之學,則雖謂未有能如先生之文可也”。
朱柏廬斷定,自秦漢以來,或許有人能寫出與之相比的文章,可是找不出能跟顧炎武媲美的學養。
朱柏廬畢生從事教育,是一個嚴謹的理學家。他的著作不算很多,有些文字難免摻雜不合時宜的迂腐氣,然而總體給人的印象,是堅持道德操守,崇尚光明磊落。這也正是他的《治家格言》能流傳至今的緣由。對于顧炎武的評價,不僅作為同鄉,更作為同道,朱柏廬在字里行間傾注了巨大的熱忱,文字顯得分外雄勁;
先生之學,后世茍有能用之者,雖以之經綸天造、恢張帝略、衽席民生,而翼五經以達天地之用,何多讓焉?何多讓焉!
像顧炎武先生這樣的學問,假若后世的人們能拿過來,無論是為實踐帝王的宏圖大略,還是為百姓的饑飽冷暖,都可通貫五經,達天地之用。有什么可謙讓的?有什么可謙讓的呢?!
結尾處,與開篇相呼應,又連用了兩個“何多讓焉”,充滿激情、氣韻生動的筆力,層層渲染,步步推進,將朱柏廬對一代大儒顧炎武的由衷贊美,毫無保留地抒發了出來,卻令人感到恰如其分,一點也不見夸張。從這樣的評價中,我們所看到的,已遠遠不止兩位先賢的理解與友誼。
九年前,與顧炎武并稱為“歸奇顧怪”的歸莊,已經逝世。十六年后,朱柏廬也悄然離開了這個世界。
2022-12-08 19:02:2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