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開玉:諸葛亮為何將益州郡改名為建寧郡?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羅開玉:諸葛亮為何將益州郡改名為建寧郡?

建安郡(今福建省建甌市)  

自秦始皇設立郡縣制后,秦王朝雖將當今福建疆域劃定為閩中郡,將今福州置為冶縣,但秦王朝對閩域的郡縣鞭長莫及,并未派任官員,更無法駐扎軍隊和征收賦稅。郡縣制在當時的閩域只是虛有其名,并無實質。閩中郡于秦末自廢。  

現建甌市政府所在地的都御坪(東漢時名都尉坪,王延政在建州立都稱帝,建皇宮于此,后人改名都御坪)一帶為建甌城區三座名山之一的旗山,它是東漢末期設在建安縣的南部都尉府所在地;建甌城南覆船山下的一大片農田,在三國時期是福建疆域設立的第一座郡城(建安郡城)。  

說起建安縣、建安郡的設立,離不開朝廷在福建疆域派任的第一位命官賀齊和第一任郡守王蕃。  

賀齊,字公苗,會稽郡山陰縣人,早年為郡吏,威震山越。東漢建安元年,孫策臨郡,察賀齊為孝廉。當時正是孫策“居會稽、屠東冶”(《三國志·孫策傳》)征服閩越故地,設立“建安”、“漢興”、“南平”三縣之時,賀齊是創立這三縣的實施者。  

三縣設立的經過頗為曲折。《宋書·州郡志》載:“建安太守本閩越,秦立為閩中郡,漢武帝世,閩越反,滅之,徙其民于江淮間,虛其地,后有循(遁)逃山谷者頗(頻)出,立為冶縣,屬會稽郡。”這表明,秦立的閩中郡及其治所冶縣,在西漢時期,由于反叛漢王朝,漢武帝于公元前110年對其采取了滅遷的政策,將其臣民遷到江淮一帶屯田居住,變為虛地;此時位于福州、閩侯一帶的冶縣已不存在,但是還有不少不愿遷徙、藏匿于閩北山林深谷之中的民眾,不久又出來自立冶縣,形成了一個山越少數民族自治區域,亦稱東冶,治所就在后來立為建安縣的建甌。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鑒》稱:“山越本亦越人”,因其“依阻山險,不納王租,故曰山越”。由于西漢時期的冶縣是山越人自立的,所以,其立縣時間,史無明載,也未得到朝廷正式承認。但冶縣地域范圍大致與秦時的閩中郡相同,其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在閩北的建甌。由于是“自立”的縣,其強烈的“自治性質”,使得西漢朝廷同秦王朝一樣:政治上未派官,財政上無收稅,軍事上無駐軍。這種局面,大約持續了300余年(前110-公元196)才被打破。  

東漢末年,群雄在鎮壓黃巾軍起義中并起;孫策崛起江東,在擊敗吳中豪帥嚴伯虎之后,親自謀劃平定冶縣,兵鋒直指東冶。漢獻帝元年(196),“策引兵渡江,據會稽,屠東冶”之后,奏經朝廷批準,在閩北正式設立了建安(今建甌)、漢興(今浦城)、南平(今南平)三縣;接著,又打敗逃往閩江下游侯官(今閩侯)的會稽郡守王朗,占領侯官,并立縣。這是漢王朝第一次正式在福建地區立縣。此時,原冶縣(東冶)地就有了四個縣,其中建安縣(今建甌)是以漢獻帝年號命名的首個縣份,在四縣中地位居首。  

建安5年(200),孫策逝世,趁此孫氏政權中樞交替之際,自立冶縣之地域的建安等縣的當地山越人又進行了要求自立自治的反抗斗爭;接掌權力的孫權,不得不又派出猛將賀齊,對建安等地第二次用兵。山越人派出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五將領,各率萬戶人馬,在漢興(今浦城)一帶形成多梯隊、多層次的縱深布防,又派出吳五率本部六千戶人馬屯駐大潭(今建陽)防守,又派鄒臨也率本部六千戶人馬屯駐大潭南面的蓋竹,以保東冶地的政治中心建安。這時,山越兵先發制人。屯駐蓋竹、大潭的一路人馬,越過武夷山,殺向余汗(今江西余干),洪明、洪進一路則攻打漢興,來勢洶洶。賀齊認為,山越人兵多,自己兵少,在部隊到達余汗與山越軍對峙之時,便不再前進,怕深入進軍后被山越人斷了退路。于是命令丁蕃在余汗留守。丁蕃認為,自己原是與賀齊平起平坐的將領,如今成為他的部屬,受其指揮,心中不服,不肯留下。賀齊堅決執行軍法,斬首丁蕃,于是全軍上下,無不震驚,沒有不服從命令的,都同心協力,拼死力戰。賀齊部署一部份兵力留守后方,然后親率主力攻打洪明等部,連連大敗洪明等將,并臨陣斬殺洪明,迫使洪進、吳免、苑御、華當四將全部投降。賀齊又乘勝率軍打敗駐扎在蓋竹的吳五,然后,軍鋒又轉向大潭(今建陽)打敗山越軍,迫吳五、鄒臨也投降。這一仗討平東冶地(建安、漢興、大潭、蓋竹等處),共斬殺山越軍六千人,并且俘獲了山越全部名將,重新恢復了名為漢廷、實為孫吳在東冶地所立的各個縣,而且還收了一萬余山越人編入孫吳軍。賀齊最后進軍東冶地政治中心建安(今建甌),在旗山(今都御坪)設立了會稽郡南部都尉府,并出任南部都尉;且在所屬建安、漢興、南平三縣各編配士兵五千,統歸他本人指揮。建安十年(205)又轉討上饒,并分建安之桐鄉地,設立建平縣(今建陽)。  

這樣,漢廷第一次真正地在東冶(今福建)建立了五縣(建安、漢興、南平、建平、侯官),確立了政治統治,山越人民維護區域自治、獨立發展的斗爭以失敗告終。孫權于建安8年(203),終于假漢廷名義,確定了自己在東冶(今福建)的統治地位,在建安縣設立了南部都尉府,隸屬于會稽郡。這是一個軍事管制委員會性質的政權。  

賀齊是福建地區第一位朝廷命官,他對于郡縣制在東冶(福建)地區的正式確立和真正實行,有著最重要的貢獻。南部都尉府的建立,是在福建實行郡管縣政治體制的必要前提和前奏。  

由于賀齊為孫權屢建奇功。一次,他得勝回朝,孫權親自到都城外路口迎接他,特將自己乘坐的車馬給賀齊坐,并命令給他護駕的將士給賀齊開道與護衛,孫權望著儀仗隊笑著說:“人應該像賀齊這樣努力,勤勉國事,才能得到這樣的待遇”。  

王蕃,字永元,廬江人,博覽多聞,兼通術藝,當過尚書朗、騎中常侍、駙馬都尉之類官職。世人評價他為官清高。他曾代表吳國出使蜀國,蜀人對他很是稱道。  

王蕃為人正直,于吳永安3年(260),為建安郡第一任太守。王蕃的主要功績是在今天建甌水南覆船山下,建立了建安郡城,這是福建轄境的第一座省城。  

建安郡的設立,標志著福建地區從此成了一個獨立的政治行政建制,標志著“會稽郡南部都尉府”、“冶縣”、“東冶”等提法退出了歷史舞臺。  

建安郡的建立,使福建從此被正式納入了中國古代郡縣制的軌道,結束了“此前不通中國”的局面,標志著“七閩,至三國吳時,始通中國”(乾隆福州府志),即正式接受中央王朝統治。當時設立的建安郡,其地域范圍相當今福建省,在閩北轄有建安、吳興、南平、建平、東平(今松溪)、昭武(今邵武)、將樂等七縣,另轄有一縣東侯官(今閩侯),臨近海濱。這說明當時福建重心在閩北,中心在建安(今建甌)。“建安”是當時福建疆域的代稱。


2022-12-08 19:02:58

[新一篇] 詩詞歌賦

[舊一篇] 戰國史 術士依托鬼神的數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