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民國老課本 商務印書館出版《新國文》教科書 教育乃千秋之大業,民國辦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鑒和學習。 比如說教育法規。中華民國成立后,孫中山立即強調在中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初小、師范、高等師范免收學費。”免費上師范就成了當時很多家境貧窮的學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徑,毛澤東就是在湖南師范學校畢業的。1946年國民政府制定了《教育憲法》,定位準確,要求明細,茲列舉幾條:“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國家應注重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并推行社會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之文化水平。”等等。 比如說教育經費。《教育憲法》規定:“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央辦理或補助之。”“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于其預算總額25%,在市、縣不得少于其預算總額35%,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業內人士可以對照60年前的這個標準算今天的賬,看看有沒有差距。 比如說教師待遇。1927年公布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規定,大學教員的月薪,教授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講師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與國民政府部長基本持平。在20世紀30年代初,大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月薪分別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約為15元。20世紀40年代的《教育憲法》規定:“國家應保障教育、科學、藝術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國民經濟之進展,隨時提高其待遇。”資料顯示,當時普通警察一個月2塊銀洋,縣長一個月20塊銀洋,而國小老師一個月可以拿到40塊銀洋,民國時期小學教師的地位和待遇要遠遠超過縣長。民國時期對教師待遇的重視和投入讓今人望塵莫及,汗顏不已。 比如說教育理念。民國以來,中學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開中學校長張伯苓。張伯苓是個教育救國的偉大實踐者,他給南開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惟其允公,才能高瞻遠矚,正己求人。”張伯苓常說,學生“不單是要從書本上得到學問,并且還要有課外活動,從這里得來的知識學問,比書本上好得多”。在他的倡導下,南開中學的社團如雨后春筍般成立,為“教育立人”創造了載體,如敬業樂群會、美術研究會、攝影研究會、文學會、京劇社、新劇團、校風出版社、武術社等。值得一提的是南開的劇團尤其有名,因此有“話劇的搖籃”之美譽。曹禺、黃宗江等人都是從南開走上話劇道路的。 比如說教材。民國教科書的編纂有兩個特點,一是它的民間性,民間在編纂教科書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只報教育部審核即可;二是它的編纂者都是具有現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適、舒新城、郭秉文、朱經農、黎錦暉、廖世承等,由他們來商定給小學生編課本,自然也就體現了民國教育的基本理念。 比如說多樣化的教育格局。當時的中國是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并存,形成了一個參差多態而又富有彈性的“差序格局”。南開中學就是私立學校。私立學校跟公立學校比起來有靈活自由的優點,當時的文化環境足以讓私立學校生存并且發展,社會上對于私立學校也沒有偏見,這一方面得益于其時的文化生態,同時也得益于民國教育家的胸襟。 比如說不惜代價辦教育。抗戰前全國有4億人,當時的西部只有1.8億人,抗戰爆發后大后方涌入了5千萬人口,而當時西部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全國的30%,民生工業只占5%,卻要養活50%以上的人口。在抗戰最艱難的時刻,當時的國民政府卻真正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據著名學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聯大上學時,大學生不僅免學雜費,而且還免每天的午餐費,如果學生上學仍然有困難還可以申請助學救濟金,且助學救濟金在大學畢業后可以不還。同時,抗戰客觀上為我國的西部教育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使西部諸省在基礎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國民政府教育部于1937年底開始在四川、河南、貴州、陜西、湖南、甘肅、江西、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22所國立中學及3所國立華僑中學,先后培養教育了10萬“戰區流亡學生”。中國共產黨的許多杰出人才就是這些國立中學培養出來的,比如:國務院前總理朱镕基、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當代著名經濟學家董輔礽、著名詩人賀敬之、國防科工委主任上將丁衡高等。抗日戰爭結束后,這些國立中學于1946年逐步復原,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譜寫了一個殘酷戰爭期間中國教育的傳奇。 有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到目前為止,共有8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有5位(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崔琦等)生于我國民國時期的二三十年代,接受的是民國時期的教育。而自建國以來,新中國培養的學生中只有高行健一人,而且還是文學獎,自然科學獎一個也沒有,當代教育是不是應該反思? 向民國教育學習是犯了“左”傾錯誤嗎?竊以為,非也!敢于承認一切優秀的精神遺產,不僅代表著“政治正確”,更代表著大胸襟與大氣度,是成熟與自信的表現。當年的民國教育是一種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樸的民初之風和波瀾壯闊的“五四”之風,又有賴于一大批民國學人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畢一日之力可以抵達,當代教育任重而道遠。 本文摘自《教師博覽》2008年第1期 圖片來源:網絡
綜合 2022-01-09 18:58:2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