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 簡體 傳統 |
陳萬運,又名陳遇宏,1885年9月出生在浙江慈溪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陳律甫行賈四方,常年在外奔波。
陳萬運幼年時在家鄉進私塾讀書,15歲隨父到上海謀生。先在市郊浦鎮三陽泰煙雜店當學徒,后轉入虹口嘉興路上的乾新祥煙紙店當學徒。少年陳萬運做事認真,又肯動腦筋,深得店主器重,滿師后留店當伙計。
辛亥革命夕,“實業救國”的思潮風起云涌,關心國事的陳萬運受其影響,萌發了走實業救國道路的意念。經過長期細心觀察,陳萬運終于找到了一條創業門徑。當時西方列強大肆對中國商品傾銷,日用商品更是洋貨獨步天下,單洋燭一項,1910年進口就達百萬海關兩(一海關兩等于1.114銀兩),洋燭取代了中國老式的油盞燈和土蠟燭。陳萬運發現,洋燭燭芯一直由日中桐洋行獨家經銷,盡管要價高,卻供不應求。在煙紙店工作多年的陳萬運揆情推測認為可以從這個本輕利厚、生產技術較為簡單的項目入手,步上創辦實業的征程。
1912年4月,他找到了兩個合伙人,一個是同鄉沈九成,在上海高裕興蠟燭店當學徒,另一個是陳的姑夫沈啟涌,當時也在“乾新祥煙紙店”工作。3個人傾其所有,集資450元,在四川北路橫浜橋南堍士慶路鼎興里租借5間小屋,購來10臺手搖燭芯車,開始制造洋燭燭芯。小作取名“三友實業社”,內涵3友合作,實業救國之意。產品商標定為“金星”牌。
開廠一年后,沈啟涌跳槽,拆股分手,不久陳萬運父親陳律甫入股2100元,其時資本增加至2400元。制造洋燭燭芯的關鍵技術是浸煉燭芯藥液的成分,這對于公讀過幾年私塾的陳萬運、沈九成來說,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陳萬運毫不氣餒,他通過閱讀大量化學工藝書籍,并與沈九成一起到美孚洋行化驗室請教,再結合沈九成制造中式蠟燭的經驗,經反復試驗,日夜探索,最后終于成功試制出高質量的洋燭燭芯,投入批量生產。
產品出來了,要打入日商壟斷的燭芯市場,又成了難題。為了打開局面,陳萬運和沈萬成自己走街頭,在日商洋燭行附近,擺攤點燃自制的蠟燭。行人紛紛圍觀,看到蠟燭不淌油、不彎頭、不中途熄滅,確實不比洋燭遜色。這一街頭活廣告使“金星”牌燭芯名聲大振,“三友”的燭芯以價廉質優的優勢迅速打開市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貨燭芯供應中斷,日商借此抬高售價,英美廠商不得不向“三友”訂貨。這樣,金星牌燭芯逐步將日貨燭芯擠出中國市場。“三友”的生產規模也開始擴大。1915年12月“三友改組為股份公司,資本增至3萬元,成立董事會,推舉慈溪在滬實業家史悠風為董事長,沈九成、陳萬運為董事,并兼正副經理。同年,“三友”不還在橫浜橋南面建成三層廠房一座,工人增至百余人,添置電力燭芯車16臺,燭芯球車2臺,燭芯品種發展到6種,日產量達到500~600磅,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外地一些廠商兌相向“三友”訂貨,使“三友”在國貨界初露頭角。
網載 2012-08-14 23:35:1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