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 簡體 傳統 |
1998年10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向世界各國天文臺發布了一批新小行星命名公報,其中國際編號4566號小行星,命名為“曹光彪星”。從此,曹光彪的名字進入了宇宙太空,鑲上了燦爛星辰。
曹光彪,香港永新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港龍航空公司名譽董事長,上海白玉蘭獎獲得者。
小行星的命名,是一項崇高的榮譽。只有對人類對社會有杰出貢獻的人,才有可能獲得這樣稀罕的機會。
棋盤街學生意出身
上海河南路附近的棋盤街,是過去有名的呢絨街,也是曹光彪早年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
曹光彪說:“我從小是住在店后面的。小學下午4點放學回來,我就在店堂里幫忙,如果講真正學生意,我四五歲就開始學了。所以到虛歲19歲的時候,去接替我父母管這個店,對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我的做法和他們有點不同,常常創新。棋盤街從前沒什么大減價,我首創‘大減價’三個字。后來用‘足尺加三’,就是你買十尺送你三尺。那個時候,買呢絨料作都是做長袍子,買10尺送3尺,13尺可以做長袍子了。”
靠呢絨起家的曹光彪,年輕時代就富有創新精神。上個世紀中葉,曹光彪去了香港和澳門,又在那里開創了當地的毛紡工業,并把自己的企業取名為“永新公司”。
后來,曹光彪成為了“毛紡大王”。他又嘗試到國外辦工廠,把毛紡廠辦到了印度洋上的島國毛里求斯,巧妙地利用了市場規律,大力拓展海外毛紡事業。
曹光彪說:“在國內開的毛紡廠、服裝廠也有限制,要進口配額(quota)。毛里求斯,外國政府對它優待,不需要配額。所以我們在毛里求斯20多年,從無到有,現在發展到有一萬多工人了。非但不要配額,而且像美國這樣是免稅進口的。”
曹光彪在毛里求斯的毛紡廠越辦越大,成為當地最大的工廠。由于曹光彪對毛里求斯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毛里求斯政府請他担任毛里求斯駐香港名譽領事。
補償貿易的先河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初,曹光彪經常來回于香港和內地之間做貿易。
曹光彪說:“因為我北京有一些做進出口貿易的朋友,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叫陳生中。陳生中先生是部長級的進出口總公司總經理。他請我吃飯,他的意思是叫我多推銷些國內的紡織品。我說我盡量推銷,但是國內的產品往往有缺點,和外面的要求有所不同。我和他說,能否讓我來開工廠。他笑了笑說,那倒沒聽說過,你怎么開工廠。我說,我想我能開工廠,我寫個計劃給你,再寫封信給你。他說,那好,你去寫。”
曹光彪回到澳門后,埋頭起草利用外資投向內地辦廠的計劃,這在當時是沒有人做過的事情。
曹光彪說:“我寫這個計劃,我公司里沒一個人知道,我子女也都不知道,包括我老婆也不知道,我蠻詳細地寫了這份計劃。計劃里的宗旨是國家不用拿一分錢出來。所有需要的東西,包括釘子、玻璃甚至磚頭,我都從外面運進來,機器更不要說了。我來培養廠長,訓練干部,培養工人。”
曹光彪的計劃送到了北京,有關部門很快就批準了這個大膽的計劃。
曹光彪說:“很快就批出來了,完全照你意思辦。我就提出,在離澳門近點的地方給我塊地,地面不要大。”
一家前所未有的工廠在珠海香洲摧枯拉朽,破土動工了。曹光彪敢為人先,率先吹響了在內地投資辦廠的沖鋒號,創辦了一家珠海香洲毛紡廠。
曹光彪說:“原料是我們從境外運進來的,產品百分之一百運到境外去。所以國內出工人,當中有筆利潤,生產過程中有利潤。利潤逐步還給我們,用利潤來償還我們的投資。后來就變成補償貿易了。”
曹光彪是先驅者,開創了補償貿易的先河。改革開放的春風,迅速吹遍祖國大地,許多地方都出現了引進外資采用補償貿易來辦廠的形式。可是,有人跟不上形勢,唱起了反調。
曹光彪說:“珠海香洲毛紡廠一開出來,外地有的廠長想不通了,寫了篇文章,在《浙江日報》上發表:《資本家又來剝削了》,講我們不好。我知道這事以后,自己就寫了篇文章,不用我名頭出面。用曹其真和我一個伙計名頭出面,寫給了《人民日報》。《人民日報》完全照登。我批評這個地方報紙不對,批評他們說法不對,批評廠里弄得一塌糊涂,乘此機會都講一講。海外的人來辦工廠是經過政府批準的,我們剝削不剝削不管,總之使國家工業化快點,大概是這個意思。”
創辦港龍航空
改革開發的新浪潮,迅速沖垮了不合時勢的舊觀念。曹光彪的新做法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曹光彪一直想做新鮮的事情,他經常坐飛機去世界各地。有人建議他辦航空公司,打破洋人當時對香港航空權的壟斷。
曹光彪說:“回去之后,就一門心思想怎么可以搞航空公司,這樣開始的。因為航空公司要登記等手續比較麻煩。香港比較容易,香港原來有條例規定的,隨便誰都可以辦航空公司的。我去申請,香港就批給我,可以辦航空公司了。”
辦航空公司要讓飛機飛起來,并沒有想象那樣容易。曹光彪也碰到許多困難。
曹光彪說:“經過好幾年的斗爭,現在可以講,這是真正的斗爭,不是做生意,還要和英國人斗。英國人通過一條法律,說一條航線只準一家航空公司飛,那我們等于沒有航線了。國內不開放,我們就沒航線了。國內一開放,要民航局同意。”
曹光彪最艱苦時,一連十多天忙得沒法洗澡。他百折不撓,日夜奔波,爭取航線。在他和同仁的努力爭取下,港龍航空的第一架飛機終于飛出了第一個航班。
曹光彪說:“人家笑我說:這個航空公司天上有飛機,地下就沒飛機了,因為港龍航空起初只有一架飛機。飛到廈門,廈門很歡迎。到上海,上海非常熱烈,很多人來歡迎。”
曹光彪說:“不賺鈔票的,越是不賺鈔票越是要攻關,攻到它賺鈔票為止。企業的成功失敗就是鈔票,港龍蝕本蝕了好幾年了,我們沒有投降過。”
曹光彪是見困難不低頭的人,越是風險越敢上。
港龍航空度過了困難期,現在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航線遍及國內14個城市和東南亞8個終點站。
曹光彪說:“永久的港龍航空榮譽董事長,就是我的待遇。待遇也沒什么待遇,工資也沒什么的。只是我每次坐飛機都不要錢的,總是頭等艙,頭一個位子。”
888元美金的樓面價
曹光彪積極參與上海的經濟建設,最先關注的是南京路上的永新廣場項目。
曹光彪說:“最早我看中的是,我當初覺得國際飯店已經舊了,金門飯店也舊了。我希望大點的一塊地。那他給我這一塊地。我想第一塊地,我總得拿下來的。我說我不還價,價錢開出來是999元美金。他一看我真的不還價,他自己到區里去商量。商量后,他和我說,我給你便宜點吧:888元美金一平方米。”
在商場,不討價還價是一件希奇的事情。曹光彪的兒子曹其東領悟了父親的偉岸大度,父親是一門心思在老家成就一個事業。
曹其東說:“當時就出來了888元美金一平方米的樓面價的價格,這個價格成交后,我們當初覺得沒什么,但在當時上海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一個是成交那么快。第二在這個南京路黃金地塊成交了一個樓宇,888元美金在相當一段時間里,成了上海舊城改造土地的一個價格指標。”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上海當時房地產市場紅火起來的催化劑。
曹光彪說:“隔了一個星期簽合同。簽合同當天,我說這888元美金就是買這塊地的。另外,我捐100萬美金指定給小學校,叫曹光彪小學。現在聽說這個學校是上海最好的學校之一。這個學校派出去競賽的學生,數學頭腦比賽得過許多次第一,也得過第二、第三。他們每年出去比賽的費用都是我們送給他們的。”
慷慨的曹光彪,向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杉達大學等國內教學結構捐贈了數億元巨款。曹其樂說:“我父親自小因為家境比較清貧,沒機會讀書,所以他在自己事業有所成就后,一直希望在教育中能夠圓自己一個夢。”
一樓兩制的嘗試
曹光彪說:“永新,我自己想出來的。因為,永新,去配的英文要合得拢的,英文里要有這個詞:Novel,也是這個意思。中文里叫永新,永遠要新的,創造新的事情。”
出新意,辦新事,是曹光彪的主旋律。曹光彪看好彩電市場,投資了上海永新彩管,成為當年上海的一號工程。
曹光彪又接下了上海淮海路上的二百永新改建任務。
曹光彪說:“因為開門市店,12層太大了。這幢樓下面也不行,上面不造上去,市政府意思要造上去,那么只有這個辦法了,就是下面作為我們和他合資的,上面寫字樓的房子我們批租。等于一半是批租的,一半是合資的。”
一樓兩制,也是曹光彪的創新之舉。二百永新獲得了良好的效益。
曹光彪說:“開業以后,和上海其他傳統的百貨商店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經營的(服裝)品種有大幅度的縮減。我們這里全部經營以服裝為主的百貨商店,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這個經營思想是新的。當時大賣場還沒出來,百貨商店,什么叫百貨,百貨就是要包容萬象,樣樣都要賣。”
曹光彪不停腳步,還是想做新的事情。
永遠創新的意思
上海要進行舊區改造,曹其東受父親曹光彪之托,來參加徐匯區的房產招商會。
曹其東說:“我受我父親的指令,飛到上海。就在當時的大千美食城,去參加他們的招商會,在這個招商會上推出了四個地塊,有文字介紹和圖片。當時因為我并沒有這方面經驗,造民用住宅,從來沒做過,既然區政府這樣看得起我們,要求我們參加。我父親就給我一個主意,你就去做一塊地。我就說,我是比較保守的,要從各方面考慮。我對區政府說了一個意思,我們就做一個項目,但是最小的項目給我。”
在上海房產低谷時,曹其東選擇的最小地塊,建起了永新花園,嘗到了甜頭。接著,曹其東要做永新花園的二期、三期,把房產的盤子做大。
曹光彪說:“開心的時候就是我解決困難了。困難沒解決的時候,我也沒不開心,但總要動腦筋如何解決這個困難。當我解決了,這個困難被我克服了,覺得做人十分開心。我相信,任何人要做什么事情不可能完全沒困難,除非你不做事情。”
曹光彪非常關心時事政治,每天都要看電視讀報紙,,對經濟大勢作出判斷。
曹光彪說:“永新,意思就是永遠創新。我現在八十幾歲了,仍舊在找新的事情做。老的事情做過了,人家接手去做了,我也不去多問了。明天,我和德國人簽個項目,這是全世界光學最好的一家公司叫蔡司。蔡司,我想上海稍微有點年紀的人也都知道,全世界都知道的。我的目的是把他們引進來,甚至于我主動提出對他們講,你們來做大股東,我做小股東,只要你們肯來。因為他們來,我的目的完全不是因為將來分錢,投資我們先來,錢我們投下去。你覺得這個好的,你技術拿出來,在中國做好了,我把55%(股份)讓給你。但是你一定要把技術拿出來。他們也同意了,因為他們風險少了,風險實在是我們的。”
曹光彪曾經担任國務院港事顧問,為繁榮香港出謀劃策。
曹光彪說:“我現在仍舊在做新的事情,現在已經做好的事情,也不是忘了,而是當作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做的事情,多少都帶一些高科技。”
曹光彪正是這樣一個永遠創新,永不停留的人,就像天上的星星永遠在軌道上運行。
馮喬 2012-08-14 23:43:5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