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連環畫5,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出版始末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連環畫是新中國成立后一套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作品,自50年代初問世以來,至今已經四十多個年頭了。最近,筆者走訪了部分當年參加編繪這作品的編輯和畫家,了解到當初編繪這部作品的一些情況,現把它整理成文,介紹給喜愛《三國演義》連環畫的讀者。
  上海人美社是在1955年底到1956年初決定把《三國演義》改編為連環畫出版的。在策劃、編繪這套連環畫的過程中,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在編寫文字腳本時如何進行取舍;一個是在繪畫中如何為眾多登場的人物造型。
  連環畫的主要讀者對象是工農兵和少年兒童,所以對原著中的一些章節加以刪除是必要的,如“洛陽城曹操感神”、“玉泉山關公顯圣”等等。如果不加改編地照搬這些章節,不但不能體現原著精神,也容易產生副作用。另外,對于描繪、表現曹操的回目如何取舍的問題,也值得考慮。原著帶有鮮明的尊劉貶曹的傾向性,但是,也有肯定曹操的敘述。所以,改編者既不能完全因襲原著的正統觀念,又不能脫離原著另搞一套。只能對有關曹操的章節進行取舍,凡原著否定曹操的,我們也認為應該否定的,則予以保留,認為不應該否定的,就予以刪除。總之,力求使讀者了解曹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同時,也不回避他的奸險的消極面。
  參加《三國演義》腳本改編的均為上海人美社有經驗的文字編輯,他們是王星北、田衣、吉志西、吳其柔、林林、陸士達、胡雁、良士、章程、潘勤孟等。他們歷史知識淵博,文字功底扎實,為原著改編增色不少。
  《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數百個,為了使浩大的數十冊連環畫中出現的人物能統一起來,就必須為主要人物造型。這項任務便落到了劉錫永、徐正平、陳光鎰、凌濤、盧汶五位畫家的身上。他們有著扎實的傳統繪畫功底,為了設計好人物造型,幾位畫家除了研究、參考了《歷代帝王像》、《凌煙閣功臣圖》等有關資料外,還特地研究了有關史籍對于人物年齡、身材、相貌特征的描述。有些人物,如呂布、周瑜,他們的形象在戲曲舞臺上已為人所共知,為了考慮群眾的欣賞習慣,畫家為他們造型時就吸收了舞臺形象的特征。五位畫家經過反復修改,為魏、蜀、吳三方面共設計了115個人物繡像,不可謂少。例如曹操、劉備、孔明、關羽、張飛、董卓、呂布等人物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讀者一看就知道誰是誰。
  《三國演義》連環畫共有60分冊,畫面共七千余幅,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工程。1956年開始陸續出書,至1958年已出版了二十多種。這時,理論界刮起了批判厚古簿今風。郭沫若先生發表了《為曹操翻案》的文章,這本來是很正常的學術爭鳴。可是,風一吹,草就動,于是《三國演義》連環畫的出版就不能不重新研究了。有些人貼出大字報,指責《三顧茅廬》宣揚封建統治階級知識分子治人的作用,和當時黨對知識分子改造政策唱反調;《千里走單騎》宣揚叛徒哲學;《七擒孟獲》書名就不符合黨的民族政策等等。在這種壓力下,《三國演義》連環畫其它分冊的組稿和繪制暫時停止了,畫好的也不敢發稿付印。1961年12月27日,參加這套書編寫的楊兆麟先生在《文匯報》上發表了《關于古裝連環畫的幾個問題》,對一些無中生有的詰難作了回答,似乎收到了一些與論效果。1962年,傳達了廣州會議精神,文藝界稍有松動。《三國演義》連環畫才繼續下去,一直到1964年,歷經九個年頭,出齊60冊,劃上了句號。
  《三國演義》連環畫在裝幀設計方面很具特色,四十多年過去,至今魅力末減。整套書的封面書名是請中國畫大師賀天健先生書寫。每一分冊封面都有一顆鮮紅的圖章,形狀各異,這些圖章均出自篆刻家都冰如先生之手。封面畫多請國畫家程十發、劉旦宅、劉錫永、趙宏本等人繪制。深藍的底色烘托出秀麗的畫面,書、畫、印融為一體,不僅古色古香,而且非常醒目,開系列連環畫裝幀設計的先河。
  為了保持《三國演義》繪畫風格上的統一,在1963年第二次再版時,對其中三個分冊重新繪制。其一是張大經繪的《火燒新野》,畫風過分注重裝飾性,顯得和其它分冊不協調,不得不請畫家重畫。其次是《戰長沙》、《空城計》兩冊,由于當時認為繪畫質量不盡如人意,只好請徐正平重畫。
  粉碎“四人幫”后,人們又想起了重版《三國演義》連環畫。由于余悸末除,原封不動出版60冊,實在沒有這個膽量。所以,1978年重版這套連環畫時,全套書只有48冊,刪除了認為是繪畫質量差、內容單簿的12冊。重版后,印數猛增,達一百多萬套,廣大讀者也紛紛提出要求恢復《三國演義》連環畫的原貌。隨著形勢的好轉,出版社接受了讀者意見,將原來60冊重新調整了目錄順序,或并或增或刪。如把《劉備征吳》并入《火燒連營》里,把《落鳳坡》并入《取成都》里,把《截江奪阿斗》重新納入60冊內,《傳書救劉備》一書被刪掉。重新修改再版的60分冊,合訂成32開的精裝三大本,于1989年問世,受到了讀者的喜愛,一印再印,發行總印數為所有連環畫之冠。
  《三國演義》連環畫創作、出版于四十多年前,現在看來,它在技巧上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不少作品,也并非上乘之作。然而,經過近四十年的檢驗,居然能夠經久不衰,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套連環畫的編繪者注意了連環畫的連續性較強的特點,畫面繪制吸收了民族繪畫傳統,畫面豐滿,線條清晰,圖中景物一目了然,符合我國讀者的欣賞習慣。需要提出的是,著名畫家徐正平、劉錫永、陳光鎰等繪制的那些分冊,已體現了那個時期的最高水平,已載入了新中國美術史冊。在新人輩出、新作如林的今天,請不要忘記這套《三國演義》連環畫在繪畫創作上的特色與貢獻,以及它在廣大讀者中的影響。


謎彘 2013-04-15 10:30:44

[新一篇] 三國演義連環畫4,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舊一篇] 三國演義連環畫6,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