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皆從忙里老,誰人肯向死前休——紀念林昭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嫻靜似嬌花照水
行動似弱柳迎風

在獄中林昭在給《人民日報》的公開信中這樣寫到:青少年時代思想左傾,那畢竟是個認識問題,既然從那臭名遠揚的所謂反右運動以來,我已日益看穿了那偽善畫皮下猙獰的羅剎鬼臉,則我斷然不能容許自己墮落為甘為暴政奴才的地步。

長期以來,當然是為了更有利于維持你們的極權統治與愚民政策,也是出于嚴重的封建唯心思想和盲目的偶象崇拜雙重影響下的深刻奴性,你們把毛澤東當作披著洋袍的真命天子,竭盡一切努力在黨內外將他加以神化,運用了一切美好詞藻的總匯與正確概念的集合,把他裝扮成仿佛是獨一無二的偶像,扶植人們對他的個人迷信。

林昭在獄中寫道,誠然我們不惜犧牲,甚至不避流血,可是象這樣一種自由的生活,到底能不能以血洗的辦法,使它在血泊之中建立起來呢。
中國人的血歷來不是流得太少而是太多,即使在中國這么一片濃厚的中世紀遺址之上,政治斗爭是不是也有可能以較為文明的形式去進行,而不必訴諸流血呢。

林昭在獄中手稿 原件是血書,后經林昭用鋼筆眷抄。怎么不是血呢?陰險地利用我們的天真、幼稚、正直,利用著我們善良、單純的心,與熱烈、激昂的氣質,欲以煽動加以驅使,而當我們比較成長了一些,開始警覺到現實的荒謬、殘酷,開始要求我們應有的民主權利時,就遭到空前未有的慘毒無已的迫害、折磨和鎮壓。怎么不是血呢,我們的青春、愛情、友誼、學業、事業、抱負、理想、幸福、自由,我們之生活的一切,這人的一切,幾乎被摧殘殆盡地葬送在這污穢、罪惡,極權制度的恐怖統治之下,這怎么不是血呢。

在我們的面前擺放著的,是林昭《致人民日報》的一封信,以及其他的文章,共十四萬字,其中很多部分是經林昭眷抄的血書,這是一位警官冒著生命危險把它拿出來的,至今我們不知到他是誰,叫什么名字。

塵世幾逢開口笑,山花須插滿頭歸,舉世皆從忙里老,誰人肯向死前休。

1964年12月在獄中關押了近四年的林昭,接到了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按林昭的原話說,夫自有政治起訴以來,未有如此之妙文也,林昭接過起訴書,對它進行了3739字的評注與批判。起訴書寫到,
林昭確定了實行私人設廠的經濟路線,妄圖收羅各地右派分子,在我國實施資本主義復活。林昭注曰,正確地說,是計劃集合昔年中國大陸,民主抗暴運動的積極分子,在這古老而深厚的中世紀的遺址上,掀起強有力的,劃時代的文藝復興——人性解放運動。

林昭在一次絕食蘇醒后,咬破手指,在監獄的墻壁上寫了這樣的詩句,生命似佳樹,愛情若麗花,自由昭臨處,欣欣迎日華。生命巍然在,愛情永無休。愿殉自由死,終不甘為囚。

她說,自由是一個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體。只要還有人被奴役,生活中就不可能有真實而完滿的自由。這是在中國近50年的歷史上,這樣明確地對自由的一個建樹。除了被奴役者不得自由,即使奴役他人者也同樣不得自由,她提出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她一再反省自己是堅定而幼稚的,她反省自己幼稚的時候,她開始意識到,這青春激情是有可能被利用的危險。所以她由此提出一個命題,當我們深受暴政的奴役,我們不愿作奴隸的同時,我們自身作為反抗者,但我們不能建立新的形式的奴隸制度。這一點是非常重大的,因為我們的歷史教訓正好出在這里。

這是為你們索取的,卻又是為你們付出的,先生們人性,這就是人心啊,為什么我要懷抱著,以至于對你們懷抱著一份人性,這么一份人心呢。歸根到底,又不過是本著天父所賦予的惻隱、悲憫與良知,在接觸你們最最陰暗,最最可怕,最最血腥的權利中樞,罪惡核心的過程中,我仍然察見到,還不完全忽略你們身上偶然有機會顯露出的人性閃光,從而察見到你們的心靈深處,還多少保有未盡泯滅的人性。在那個時候,我更加悲痛地哭了。


訪談 2013-07-31 14:02:33

[新一篇] 下鄉運動的政治動機:降服紅衛兵和加強領袖權威

[舊一篇] 中國人三段論:一代人靈魂高度止步于80年代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