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顧準對當代人的震撼力,在我看來,首先來自他個人的思想轉變,來自他對理想(主義)在認識上的巨大變化。顧準的轉變正是從迷戀導致政治專制的高調理想烏托邦到認同多元理想的自由民主的轉變;在公共政治領域,從理想主義、浪漫主義到經驗主義、現實主義的轉變;在道德方面,從意圖倫理到責任倫理的轉變。他是一個真正的先覺者,因為幾乎每個像他那樣的知識分子都篤信過橫跨公私兩個領域的大目標、大理想,而他卻從高調理想主義之友變成了高調理想主義之敵。
在不平等的時代,擁有理想是統治者的特權,服從這一理想是臣民們不可推卸的義務,因為在這個社會中只允許存在這一個理想。平等的時代首先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人格上的平等、價值上的平等、權利上的平等,進而是追求信仰和理想的權利上的平等。在平等的時代,理想是可以由所有人共享的平等權利。壓制追求理想的平等權利導致人與人的不平等,其中的一些人的理想及其生命價值必定要倍受踐踏。以強勢意識形態和國家為支撐的崇高理想總是把屬于個人的與其不同的理想定為異端。所以,一個排斥其他理想的單一高調理想,絕對不是崇高的理想、文明的理想。
理想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正確定位與公私兩個領域的分離是聯系在一起的。在這個世界中存在著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一個是公共領域,一個是私人領域。追求理想既然是個人的權利,就理所當然地屬于私人事務,屬于個人自主自治的領域。單一的理想只能是少數統治者的理想,并且常常是用公共權力乃至暴力支撐的理想。當單一的理想取代個人的理想的時候,便造成公共權力對私人事務的無端干預。當由個人自治的領域的完整性難以維持時,個人的人格完整也就難以把守了。
顧準證明:單一的高調理想只能是錯誤的、行不通的、教條的理想,成為如他所說的那種“政治專制主義”的護身符,因而也是注定要破產的理想。這樣留下的將是理想的全面真空,因為其它理想早就被清掃得無影無蹤了。在理想多樣化的時代,一支理想花朵枯萎了,還會有其它的理想花朵生機勃勃。欣欣向榮,而決不至于留下一片理想的空白。
任何現代的政體都是沒有自身獨有的理想的。即使是自由、平等,首先也是個人的理想,而非國家的理想。相反。有理想的國家倒比較落后,例如中世紀的政教合一國家都一直有著天國般的理想,實踐中卻不得不訴諸宗教裁判所、火刑柱這類毀滅個人理想、自由、幸福的野蠻工具。沒有自身理想的、政治上中立的國家,才是一個現代國家;一個沒有自身理想的政體才是一個先進的政體。
顧準之所以對高調的理想主義持徹底否定的態度,還因為這樣的理想主義常常過于強調集體的作用,無視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因為它為了一個終極的理想要求全體的服從,全體的犧牲。
把握好理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定位,分清公與私各自的畛域,做高調理想之敵、個人理想之友也正是顧準先生留給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寶貴的精神遺產。
劉軍寧 2013-08-19 10:24:0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