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國共紛爭 08 共產黨的兩條船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08 共產黨的兩條船
  1935年秋天,王明的那份《宣言》發表之后,被鄧文儀在共產國際的文件中看到了。他是國民政府駐蘇聯武官,王明中山大學時代的老同學。帶著這個關于共產黨重大轉向的消息,他立刻回南京報告。蔣看到機會來了,提出兩項要求,試探蘇聯:①有沒有可能簽訂中蘇軍事互助協定;②有沒有可能協助中國政府實現國家統一,也就是說,解決共產黨問題。
  試探氣球發出之后,第二年一月,鄧文儀返回莫斯科,直接致信老同學,要求會面。王明的架子端得很大,只請中間人轉話:“經開會研究并取得國際同意”,決定由“相當于外交部副部長”的潘漢年出面見他。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潘漢年的故事,這位綽號“小開”,看上去文質彬彬、風流蘊籍的書生,其實是一位忠勇堅強、機智練達的共產理想主義者,最后——在七十年代末——慘死在自己為之貢獻終生的政權的監獄中。那時,他正在莫斯科,是遵義會議后,由新的中央所派遣,假裝販賣大煙土,轉道香港來到莫斯科與國際建立聯絡的。
  1936年1月,潘鄧二人在一位中人家中見了面。雙方表示了共同抗戰的愿望,并決定不提歷史舊賬。王明接著出場,鄧文儀向他進一步說明“中國需要80個師抗日,但軍隊都集中在圍剿紅軍上,怎么行”;疑心重重的王明問的是:日本宣傳“占領中國領土其實為了反蘇反共,蔣也一直巴望日蘇戰爭爆發”,對此怎么理解?還有,我們共產黨如何相信國民黨會不打我們而抗日呢?
  后世論者雖然對王明其人人品多有譏評,但他那時的猜測并非沒有道理,因為就在鄧文儀與他商談的同時,蔣介石已經直接致信蘇聯政府,要求由蘇聯向共產黨施加壓力,使朱毛紅軍服從政府,交換條件是“蘇聯即可得到國民黨政府這一真正同盟者”。就在鄧文儀發回電報說“準備與莫斯科的中共代表團一同回南京,聯絡國內的中共中央,最后進行正式談判”時,蔣的態度突然變了,原來他所做的試探有了回音,蘇聯對國共紛爭的表態是:“這是中國內政,蔣介石應按照這意思自己去同紅軍談判。”顯然不打算幫這個忙。蔣介石不僅大失所望而且頓生猜忌,剿共于是繼續緊鑼密鼓進行。我們從教科書里邊熟知的陜北英雄劉志丹就是在這時候戰死的。
  1936年8月,潘漢年回到了保安(那時候還沒有“革命圣地延安”),向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作了全盤匯報,包括與陳立夫的接觸。張少帥在那個時候有所不知的是,就在9月間他與中共在西安作初步談判、真心相信共產黨會幫他,甚至打算改信共產主義的前后,毛澤東已有“親筆信與密碼”帶到南京。而就在西安事變前一、兩個月,一紙《國共兩黨抗日救國草案》也被秘密帶到上海,通過宋慶齡、救國會,轉張沖、陳立夫,與政府進行“初步談判”。
  幸而當時因為國民黨的“條件過高”,談判沒有成功。否則背著政府與共軍有了如此秘密往來的張學良,等不到他發動西安事變,就會給拘禁起來了。


戴晴 2013-08-19 16:09:59

[新一篇] 戴晴-國共紛爭 07八一宣言出籠

[舊一篇] 戴晴-國共紛爭 09 瓦窯堡會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