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晚明變革與中國近代化 >>> | 簡體 傳統 |
有句古訓俗語叫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演義)》。意思是說,《水滸》寫的是梁山好漢造反的故事,青少年涉世未深,易于莽撞沖動,讀了怕有負面效應;《三國演義》寫的是權謀、權術、謀略,老年人飽經滄桑,世故圓滑,讀了可能會更工于心計,老謀深算,愈加偏離做人的基本準則。
我的老家居于大山深處,沒見過一套完整的“水滸”、“三國”書。書中的故事,多是從戲文及一些粗通文墨、善講故事的人口中零星得知。家鄉民風淳樸,人心向善,講故事,特別是給青少年講故事,多有選擇。例如說“三國”,那些陰損的權謀、權術情節,一般從略,包括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出奇制勝,說書人也是點到為止,相反每每強調,諸葛亮因太能算計、出招毒狠,所以短壽,當引以為訓。這種看法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歷史及“三國”原著的本意,無人計較,它只是反映了莊稼人的做人理念和審美情趣。反之,大家對美髯公關云長格外敬重,只要說到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表現關羽英雄氣概的章節,說書人會情不自禁地放開嗓門,說得眉飛色舞、慷慨激昂、吐沫星兒四濺。而說到走麥城,則霎時聲音低咽,有時甚至潸然淚下,草草收場。問其故,說書人往往會說上句文縐縐的話:關云長“義不負心,忠不顧死”,乃天下“忠義”第一人也。關羽的“忠義”,不僅受到后來歷代封建統治者的重視,在民間也很受尊崇。宋、元時期,關羽就被尊為“真君”、“武安王”,明、清時期更被封授為“大帝”,“關公”、“關帝”廟遍布城鄉朝野,享受著拔頭份兒的人間香火。
歷史上的關羽其人究竟如何,封建統治者大樹特樹關公用意何在,《三國演義》竭力美化、塑造這么個“忠義”形象對錯與否,都暫且先不去管它,而傳統文化中對“義”字的敬重,卻不能視而不見。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主張“性善論”的孟子還認為人性生來就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有“不慮而知”的“良知”。而幾千年來的沉積熔煉,“義”實際上已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一種主要元素,甚至上升至“靈魂”。這就不難理解“程嬰救孤”的故事為何經久傳誦、關公廟的香火為何旺盛不衰了。
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拜金主義的盛行,人們對“義”的崇尚也受到嚴峻挑戰。“無利不起早”、“只有永久的利益,沒有永久的朋友”、“做人要有心機,做事要有心計”等成為一些人的“至理名言”。“厚黑學”大行其道;打著“智慧人生”旗號的諸如“縱橫術”、“社交術”、“人脈術”、“操控術”、“忍耐術”之類的書籍汗牛充棟;在商界、職場及人們交往中,“三十六計”都派上了用場;我們好像進入了一個“權術”、“智謀”時代,背信棄義、兩面三刀、逢場作戲不再是“寡廉鮮恥”。就連重炒的“三國”書、影視劇等,也都順應潮流,加大了“表現計謀”的力度,加強了各色人物“謀略”的挖掘,羅貫中若地下有知,恐怕也會自愧弗如的。
北京晚報 2010-07-15 08:32:5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