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從盧梭到羅伯斯庇爾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盧梭首先繼承了中世紀救贖傳統,并努力把這一傳統傳遞給近代社會。正是在這一點上,他與堅持世俗理性的啟蒙運動發生根本性的分歧。盧梭是一個顛覆性的二傳手。他傳出的是一個爆炸性的烈球。他的顛覆對象并不是彼岸天國,那一天國已隨上帝遠去。他要顛覆的對象,是此岸文明結構——從世俗生活一直到政治王國。他的理論包裝是歷史復古主義的悲觀色彩,其內里的填料卻是一種可燃可爆的道德理想主義:重建道德共同體,重建世俗社會。政治結構、文明規范。在這個意義上說,盧梭理論是一種早產的解構主義,社會政治上的解構主義。因此,它一旦落地引爆,就不僅僅是一場英美式的政治革命。它要把政治革命延伸為社會革命,把社會革命延伸為道德革命,把一次革命引申為不斷革命、繼續革命、再生性革命。用羅伯斯庇爾的話來說,那一場革命不僅僅是一場國內戰爭,也是一場國際戰爭,更兼一場宗教戰爭。

朱學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復旦大學史學博士、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現為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社會思想史,目前從事的課題有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與漸進變革思潮等。編著有:《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從盧梭到羅伯斯比爾》、《風聲·雨聲·讀書聲》、《書齋里的革命》、《中國與歐洲文化交流志》、《思想史上的失蹤者》、《被批評與被遺忘的》、《熱烈與冷靜——林毓生學術論述集》等。

在中國思想界,朱學勤先生被視為自由主義代表人物。 近年來,多次出訪歐美、港臺,先后作為訪問學者在臺灣省“中央研究院”、美國哈佛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學術研究,并應邀赴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迪金森學院作學術講演,赴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參加國際學術討論會并作大會主題發言。


引言 從神學政治論到政治神學論
第一章 思想的人口:原罪與贖罪
一、日內瓦的道德王國
二、 一顆“教士”心
三、笛卡兒之路一一“另外一個導師”
四、伏爾泰――被攻擊的“進步”史觀
五、歷史負數下的異化
六、異化的外在層面――文化之異化
七、異化的內在層面一一感性之遮蔽
八、復古與顛覆的背反
第二章 至善論的政治哲學:自由之浮現
一、至善論――柏拉圖的方向
二、至善論與法國啟蒙學派
三、至善論與英國政治學說
四、至善論與分權說和代議制
五、至善論與自由
第三章 道德理想國的發生邏輯:自由之沉沒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國的人口
二、“公意”克服“眾意”――自由的失落
三、“公意”克服“眾意”――政黨政治的撲滅
四、社會契約――一個失落社會自治、國家制度的
道德契約
五、第三者統治與第四種法律――內心統治法
六、從道德理想走向政治神學――一個“暗含
‘魔心’的教士”
七、道德與國家相聯――政治哲學與政治學錯位・
第四章 至善論的社會思想:民粹主義
一、民粹主義的始祖
二、民粹主義的社會觀
三、民粹主義的婦女觀
四、民粹主義的文化觀――拒絕劇場
五、民粹主義的盛大節日――廣場狂歡
第五章 盧梭復活:從論壇到神壇
一、盧梭之死一一控訴者被控訴
二、盧梭復活――一大革命前的精神氛圍
三、盧梭升溫――大革命的道德理想
四、盧梭信徒――羅伯斯庇爾
五、盧梭熱究因何在――啟蒙運動的教訓
第六章 1789―1792:盧梭思想從背景走向前臺
一、革命初期的憲政觀念――冉森主義與盧梭
思想合流
二、“法蘭西制憲之父”――西耶士轉述盧梭教義
―“公意”鉗制下的憲法辯論
四、代議制度――“劇場”里的風雨飄搖
五、主權在民――“廣場”上的山呼海嘯
第七章 從雅備賓派到雅各賓專政:道德理想國的
實踐歷程
一、道德法庭――統治合法性的轉移
二、道德救贖――重組市民社會
三、語言磁化――革命之道德魔力
四、道德越位――羅伯斯庇爾悲劇之發生
五、內外禁錮――輿論劃一與道德對抗
第八章 從霜月到熱月:道德理想國盛極而亡
一、霜月批判――百科全書派雪上加霜
二、風月肅殺――雅各賓內部的道德災變
三、花月法令――最高主宰開設道德宗教
四、牧月嗜血――最后一次道德狂歡
五、熱月顛覆――顛覆者被顛覆
六、尾聲.
第九章 后論
一、先驗與經驗共創歷史
二、解構與建構平等對話
三、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相互界定
四、政治神學論的消亡
參考文獻
索引
附錄 陽光與閃電


朱學勤 2013-08-20 15:21:27

[新一篇] 諸神的傳說 后記 附錄:古希臘神話中主要神祗一覽表

[舊一篇]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引言 從神學政治論到政治神學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