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五):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8)——東北易幟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10月16日

前文講過,日本方面的目的本是阻止東北內向,破壞中國統一,但是他們卻用錯了方法,反而將東北推向了國民政府一方。奉系統治東北十六七年,根深蒂固,日本人炸死張作霖后,在整個東北,聯日者便是奉系之敵。對奉系來說,日本軍閥是他們不共戴天的仇敵,所以私仇公義,奉系都只有一條路走,那就是歸順國民政府。張學良出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后,東北內向和易幟的時機就已經逐漸成熟了。

1928年7月1日,張學良致電北平國民革命軍司令部,表示出希望和平和不妨礙統一的誠意,還派專使由海道赴北平面見蔣介石,商討統一辦法。最后,雙方商定東北三省及熱河于1928年7月22日一致易幟,條件是確保張學良在東北的統治權力,任命張學良為東北政務委員會主席,熱河劃歸東北范圍。不料到7月18、19兩日,奉天日本總領事林久治郎出面強行干預,張學良迫于日本的壓力,只好暫時中止。

雖然東北暫時沒能易幟,但張學良卻已下定決心歸順南京政府,于是尚駐于關內的奉軍余部陸續出關,只有張宗昌、褚玉璞還在灤河一帶盤踞。7月15日,蔣介石下令討伐灤河一帶的張宗昌直魯軍殘部,任命白崇禧為前敵總指揮。隨后,蔣介石又傳令白崇禧,讓他將軍隊在天津一帶集結待命,等待張學良派人與張宗昌、褚玉璞商議改編之事;然而,當時直魯軍有日本暗中相助,日本還同時不斷威脅張學良,要其與南京方面對抗,因此張宗昌方面毫無停戰歸順的誠意,甚至還不斷增兵,大有襲取天津的態勢。于是,關外奉軍宣布保持中立,任由蔣介石處置時局。

在軍隊集結完成后,蔣介石當即下令向灤河掃蕩前進。至9月中旬,政府軍已經占領了唐山、開平等重城,進抵灤河西岸,直魯殘軍則已完全退到河東。這時,張學良又致電政府軍,請求暫勿渡灤河,以免誤會,并承諾將負責解除直魯殘軍之武裝,白崇禧是以停止進軍,暫駐灤河西岸。9月21日,關外奉軍向直魯殘軍發起總攻,張宗昌難以抵擋,遂向奉軍請求停戰。此時,褚玉璞已經表示愿意解除武裝并前往奉天,但張宗昌卻仍不肯屈服,不過他的部隊都已經被打散了,因此不得不化裝潛逃,最后被奉軍俘獲。至1928年9月23日,灤縣一帶的直魯殘軍完全被肅清。

這一期間,日本不斷向張學良加壓,威逼利誘,張學良雖然年輕毫無經驗,卻也不為所動。10月初,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張學良為國府委員,蔣介石也發密電給張學良,希望他能在這一年的雙十節完成易幟,無奈當時東北內部不穩,奉系舊派張作相和新派楊宇霆等都担心易幟后日本會進行武力干涉,奉軍會被南京政府吞并,失去自主地位,因此張學良也是有心無力。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正式宣布東三省及熱河易幟,通電服從南京國民政府,遵守三民主義。隨后,東北懸掛的五色旗即被南京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取代。12月30日,南京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作相、萬福麟為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官,成立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省政府,翟文選、張作相、常蔭槐、湯玉麟分別出任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省政府主席。不久,奉天省改稱遼寧省,省會奉天改稱沈陽。至此,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存在16年之久的北洋軍閥集團全部覆滅,北伐戰爭的目標全部達成。

民國百年

東北易幟雖然實現,但東北集團內部并不完全統一,特別是張學良與楊宇霆的矛盾,積漸已久。楊宇霆是奉系新派的首領,張作霖生前的智囊,特別受到倚重,所以也養成了專斷跋扈、盛氣凌人的作風,甚至連張學良這個張作霖的繼承人都不放在眼里;當初郭松齡起兵反奉,曾以“清君側”為號召,針對的就是楊宇霆。張作霖被炸死后,張學良曾到灤州與楊宇霆密談,表示愿意把奉天交給楊宇霆,但楊宇霆卻傲慢的說:我可以跟你父親做事,但不能跟你作事,我們之間看法做法都不一致。

張學良出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后,楊宇霆更加驕橫。后來,張宗昌在灤州被國民革命軍擊潰,請求率殘軍退出關外。當時,因東北需休養生息,而且正醞釀易幟,加上張宗昌平素作為,奉方多不滿意,故奉方上下一致反對張宗昌入關。接著,張學良派楊宇霆率兵進攻張宗昌,因為張學良和張宗昌是拜把兄弟,所以楊宇霆出兵前特意問張學良:如果活捉了張宗昌該怎么辦?意思是,如果我楊宇霆把張宗昌捉住,你張學良又把他放了做人情,那豈不陷我于不義之地?!楊宇霆這一問,張學良也很難回答,當時恰有一位軍官在旁極力主殺,于是楊宇霆就問:是不是按他說的辦?張學良點頭答應。萬萬沒想到,在這次戰斗中,楊宇霆還真的活捉了張宗昌,而且還對他說:“漢卿叫我殺你,你趕快跑吧,關外不是你的庇護所。”,張宗昌聽了大為氣憤,逃至大連寫了一封長信痛罵張學良,張學良接到張宗昌的信才知道是楊宇霆有意挑撥。

楊宇霆雖然算是個聰明人,但在皇姑屯事件后卻一直在玩火。他不滿意張學良,輕視張學良,可又在張學良下邊任事,還常在人前人后呼張學良為阿斗。對張學良來說,他掌握東北軍政大權,內有楊宇霆以悍將長輩自居,外又要應付日本軍閥的各種壓迫,所謂“主少國疑”,他如果不“立威”,是無法站得起來的。所以在當時的情勢下,楊宇霆有取死之道,張學良也有必殺之心。

1929年初,有日本人寄贈張學良一本《日本外史》,并用紅筆把豐巨秀吉與德川家康一段史事勾出來,暗示楊宇霆是德川家康,而以張學良影射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是豐臣秀吉的家將,又是權臣)。日本人此舉并非出于對張學良的愛護,而是故意離間,希望張、楊互相爭權,互相火拼,給日本人創造機會,因楊宇霆和張學良都是反日的,都不會和日本勾結。

張學良雖有殺楊宇霆之心,但卻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傳說張學良每次受楊宇霆的氣之后,都恨不得立刻下手殺楊,可總是猶猶豫豫不敢下手,于是就打算擲大洋決定。張學良默禱說,如果三次都是“龍面”,就下手,結果三擲果然都是“龍面”。當然,這只是傳說,事實上最后促成張學良殺楊宇霆的是發生在1929年初的一件事。

1929年1月初,楊宇霆母親作壽,張學良及其元配夫人于鳳至都親往道賀。當天,楊宇霆府上群集東北顯要,張學良進入時,楊宇霆不在家,可是客廳已擠滿了人,大家對少帥的駕臨并不以為意,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張學良于是也參加了牌局。過了一會,外邊有人喊楊宇霆回來了,于是整個客廳都靜了下來,楊宇霆昂然進了客廳,大家全都起立,和對待張學良的隨便完全兩樣。對此,張學良心里當然有點不痛快,但最不痛快的是于鳳至。當晚回到帥府后,于鳳至便對張學良說:“你哪里像東北的主人?楊宇霆才是東北的真正主人,看看他那副德性,他眼睛里面還有你嗎?”。

1929年1月10日午后,楊宇霆和常蔭槐聯袂來見張學良,打算要挾設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由常蔭槐任督辦,并且還寫好了人事命令請張學良簽字,張學良稍作敷衍,推說晚飯后再決定,楊、常遂告辭回家。二人離去后,張學良即部署一切。晚飯后,楊宇霆和常蔭槐再次來到大帥府,張學良讓副官去拿哈密瓜招待,副官去而復返,稱哈密瓜在冰箱,因夫人正在洗澡,不便上樓。張學良便說:“那我自己去拿!”,于是走出老虎廳。大約一分鐘后,突然有衛隊六人持槍步入,大聲說:“奉長官命:楊宇霆、常蔭槐阻撓國家統一,立予處死,即刻執行。”,接著槍聲大作,楊宇霆和常蔭槐未及反抗即被擊斃。

楊常事件后,張學良的權力和地位更加鞏固,而且成功立威,整個東北的軍政人員對他不再有“阿斗”的看法,易幟后的東北政局日趨穩定。


三鑒齋 2010-07-20 15:00:04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五):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7)——皇姑屯事件

[舊一篇] 民國百年(五):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9)——南京政府內部的派系之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