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選擇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從傳統的發展觀向可持續發展觀轉變,標志著當代人類正在從經歷500 年之久的工業文明向著一種全新的文明轉變。縱觀人類的文明演化史,可以發現,每一個文明時代,不僅有其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而且有其覆蓋全社會的價值觀。屬于某一文明時代的價值觀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為全人類共同接受的可持續發展觀形成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系列屬于未來文明時代的新價值觀形成的過程。正確地把握和理解這些新價值觀,對于我國從時代高度正確選擇符合我國國情與時代要求的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建立在天人制衡、協調發展基礎上的生態文明觀
  在農業文明時代,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主要是人類與地球上自然生態圈的關系。在農業生產中,由于動植物的生產過程嚴格受到外在的天時和內在的遺傳基因的影響,所以人們雖可以控制植物的裁培和收獲,控制畜養動物的活動空間,卻不能控制四季變化的天時和神秘的遺傳基因。古代的農業生產活動,是一種在天時控制下的生產活動,在這樣一種特定的生存時空中,以順應天時、敬畏生命為主要內容的天人統一觀,就成了古代人類特有的自然觀。近代起,始于西方的工業化生產方式,其所需要的資源主要取自于自然界,整個生產過程都在人的控制下進行,生產周期不受制于四季循環、晝夜交替,而主要受技術進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在這樣一種特定的生產活動中,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不再是人類敬畏自然、服從自然的關系,而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關系,天人對立觀也就成了工業文明時代特有的自然觀。
  天人對立觀同天人統一觀相比,一個偉大的歷史進步,就是擺脫天對人的控制之后,發現了一個具有理性能力的、不僅能認識世界而且能夠改造世界的人類。正是人的自我價值發現和人的解放,才有了近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物質文明的迅速發展。但是,在這種天人對立觀下形成的人類中心主義,仍然是一種有缺陷的自然觀。特別是隨著工業化的迅速發展,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按幾何級數增長時,天人對立觀的弊端就日益顯露。在天人對立觀下形成的傳統倫理學,認為人類是唯一值得尊重的物種,應以自身利益作為唯一的尺度去對待其他事物。從密布全球的交通、通訊網絡到分布在這些網絡上的現代化大都市、大工廠,一切都是在“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的支配下,按照人的物質需要和展現人的價值的需要設計出來的。維持這樣高度有序化的人控系統的正常運轉,是以不斷地從自然界吸收有序物質、能量和信息,并不斷地向自然界排放無序物質、能量和信息為前提的。自然界以有序物養育了人類,人類卻不能以有序物回贈自然界。這種不平等交換已經發展到自然界所不能承受的臨界狀態。當代人類面臨生態環境惡化、資源缺短、物種銳減等危機,正是這種長期以來人類與自然界不平等交換的結果。
  針對天人對立觀日益顯露的弊端,人們對傳統的自然觀、倫理觀進行了反思。1923年法國哲學家A ·施韋茲發表《文明的哲學:文化與倫理學》,提出了尊重生命的倫理學,主張將倫理學正當行為的概念擴大到包括對自然界本身的關心,應尊重所有的生命和自然界。1933年美國生態學家A·萊奧波爾洋德發表《大地倫理學》, 提出了現代環境倫理學思想。他們提出的倫理學思想當時沒有被社會接受,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在轟轟烈烈的世界環保運動中才被重新發現。目前,在這種生態倫理觀或環境倫理觀基礎上的一種全新的文明觀正在形成,這種新的文明觀,就是生態文明觀。
  建立在人服從于天、天統治人基礎上的古代的天人統一觀,雖然有利于自然生態保護,但不利于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創造力的發揮。近代以來的天人對立觀,雖然有利于人類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但不利于自然生態的保護。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當代人類,既不能回到古代的天人統一觀中,也不可能停留在近代形成的天人對立觀上。為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21世紀人類的自然觀,只能是建立在天人平等基礎上的天人制衡、協調發展觀。一方面,自然界作為人類生存的空間或人類的家園,人類有權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獲取生存與發展所需的物質財富;另一方面,出于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人類也有義務象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大自然。人類自身的發展和對自然資源的開發,應當在不破壞自然界的平衡態和自然界的持續能力的前提下進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滿足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協調發展,才能在滿足當代人發展的同時,也為后代人留下可持續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這種旨在謀取最大限度的人與自然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天人制衡觀,對于人多地少、資源短缺的當代中國尤其重要。如果說特殊的歷史條件,曾經允許西方國家在天人對立觀下完成了西方的現代化,那么在人類走向21世紀的今天,無論國內條件還是國際條件,都沒有為我國重復這條老路留下任何余地。歷史留給當代中國走向未來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在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基礎上,走出一條既符合我國國情也符合生態文明觀要求的新文明之路。
      二、追求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觀
  把擁的龐大的金融巨資、五光十彩的商品世界、物欲橫流的物質消耗的西方社會作為發展中國家的追趕目標,往往會使發展中國家的決策層和普通人自覺不自覺地在發展戰略上和社會政策上,陷入急功近利、見物不見人的單純追求物質增長的偏見中,誤認為只要經濟發展了就可以擁有一切。因此,一些發展中國家不惜大舉外債,迷信自由市場經濟的神力,不顧社會兩極分化、道德淪喪等問題,一味追求經濟的高速發展,其結果,為追求一時的繁榮,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對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西方社會,一方面必須看到,在西方龐大的物質商品背后,不僅存在著經過幾百年才形成的國民的高素質,而且存在一個由大批高素質的人運作的有效而完善的經濟體制。我們對西方的發展,不能只看到發達的物質文明,而看不到物質背后高素質的人。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占世界人口1/4的西方社會靠消耗著世界3/4資源建立起來的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在西方社會中既包含著需要發展中國家汲取的人類文明進步成果,也包含著導致當代人陷入困境、需要當代人反思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弊端之一就是,西方的文明社會是一個極端的物質享受社會,這種極端物質享受不僅侵蝕著人類精神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破壞著人類的自然生態。這一點,往往是發展中國家很難看到的。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也曾陷入到見物不見人的誤區之中。陷入這種誤區導致的我國決策失誤之一,就是對教育投資的不足。到目前為止,這種見物不見人、單純追求經濟的觀點在我國仍有較大市場。不論是從我國的國情出發,還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的要求出發,當代中國的發展戰略,都必須回到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上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最高追求,當代中國在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上決不能偏離這一目標。羅馬俱樂部主席奧爾利歐·佩奇在談到人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時也指出過,在最廣泛的意義上說,人的發展是人的最終目標,與其他方面的發展或目標相比,它應占絕對優先地位。針對一些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一度出現的人與物價值錯位現象,聯合國在一系列社會發展文件中也特別強調了以人為中心的思想。
  從以人為中心的觀念出發,在經濟發展中既要重視貨幣資本的積累,更要重視人力資本的培育和積累。一國的經濟發展只有建立在高素質的人的基礎上,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從以人作為社會最終目標出發,我們在構建社會模式時,不僅應考慮到全國人民的物質需要和公平的社會分配制度,還要考慮到人的全面發展是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協調發展。一個健康的社會應當是物質與精神、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只有這樣的社會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三、承認物質、環境、知識與文化多元價值的新財富觀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財富觀,這種財富觀不僅支配著人們經濟活動的目標指向,而且影響著這個時代的經濟理論和經濟發展戰略。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環境問題的沖擊和在高技術創新推動下的信息產業的迅速發展,強烈地動搖著幾百年來形成的傳統的財富觀。近代以來,支配著人們經濟活動的財富觀,是在現代商品經濟中,在對物質無限增長的追求中形成的商品價值觀。在現代商品經濟社會中,任何物質的存在只有轉化為商品的價值時,才能成為被社會承認的財富存在,所以對價值的追求就成為工業社會發展的原動力。
  但是對商品物質的追求遇到了來自環境污染、生態惡化、資源短缺的挑戰。自從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提出勞動價值論以來,人們只是把勞動或工業生產活動的產品當作具有財富意義的價值來看待,從來沒有把不通過勞動就可以使用的空氣、河流、環境等當作具有價值的東西來看待。但是,當代人類面臨的困境是,人們對商品價值過度追求的結果,使生態環境正在失去保證人類健康生存下去的價值,或者說,使自然生態出現了負價值。現代人類要獲得大自然賜于的良好生態環境,必須付出一定的價值。只是在生態環境的使用價值被破壞,人們必須付出價值才能重新獲得的情況下,環境的價值意義和財富意義才為人們所認識。當生態環境被納入現代的價值評價體系之后,以環境價值為基礎的環境經濟學也就隨之產生。
  對現代社會財富觀念的沖擊,還來自隨著高科技創新推動出現的以知識資源為基礎、以信息為主導產業的知識經濟。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現代社會的以物質價值衡量的社會財富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不論從一國的總產值看,還是從某一商品的價值看,傳統意義的物質形態的價值所占份額越來越少,而以技術形態、文化形態形成的價值所占份額越來越大。據經合組織1996年初發表的一份年度報告估計,在經合組織的主要成員國中,知識經濟所創造的產值已占其國內總產值的50%以上。現代社會中的信息產品,如微機軟件等,其90%以上由技術價值構成。即使人們消費的一般物質產品,隨著人們對商品由自然需求向審美需求的轉變,其中包含的技術價值、文化審美價值的含量也將越來越高。知識與文化的價值,在現代社會中,不僅可以同物質產品一樣用價值標準去衡量,而且還可以同物質產品一樣生產出來。知識與文化的商品化,不僅改變著整個人類的經濟形態,而且在深層上改變著整個社會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
  總之,21世紀的人類將生活在一個物質、環境、知識與文化多元價值共存的經濟社會中。以物質、環境、知識與文化多元價值論、財富觀來認識現在,設計未來,對于21世紀人類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以全新的財富觀設計我國的未來,使我國在未來以環境經濟、知識經濟、價值經濟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經濟中占有一定的份額,同樣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南京經濟學院學報15~17F10國民經濟管理朱棟梁20002000闡述了建立生態文明觀、協調發展觀和新財富觀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價值選擇。經濟可持續發展/價值選擇/生態文明觀/協調發展觀/新財富觀作者單位:湖南商學院 作者:南京經濟學院學報15~17F10國民經濟管理朱棟梁20002000闡述了建立生態文明觀、協調發展觀和新財富觀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價值選擇。經濟可持續發展/價值選擇/生態文明觀/協調發展觀/新財富觀

網載 2013-09-10 20:42:40

[新一篇] 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底蘊

[舊一篇] 臺灣現代派小說的“尋找”意向及其悲劇結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