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底蘊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B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5815(2001)03-0084-05
  七十年代以來,對環境危機的探討經過了從經濟、技術層面到文化、價值層面的深化,人類認識到必須重新審視人類主體在和自然界長期交往中形成的、支配人類主體行為的一系列文化觀念,可持續發展思想正是人類反思的結果,它蘊含著全新的價值底蘊。從總體來看,它包括了自然價值觀、社會價值觀和人的價值觀。
  一、自然價值觀
  (一)從科學求“真”的維度擺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人類對自然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過程,從農業文明時期的敬畏自然、工業文明時期的征服自然到現代生態文明與自然和諧共處,這需要人們從工業文明時期的二元論的、還原論的機械世界觀轉向生態文明的整體論的、有機論的生態世界觀。
  機械世界觀以牛頓的經典力學為指導思想,用機械力學來解釋一切,沉醉于作單一的簡單化模式去描繪充滿復雜性的自然界,拼命追求決定論的精確軌道,盡力排除偶然性、主動性、有機性、流動性,忽視了自然的復雜性、不確定性、反抗性。其次,以笛卡爾的二元論為指導思想,堅持人與自然的對立,認為人能有效地征服自然和統治自然,讓自然按它的自然的特性來為人類各種需要服務。再次,它堅持還原分析為根本方法,以物質的最小實體作為基礎,將事物無限可分,導致了形而上學的還原論。它忽視了事物的整體的、有機的聯系這樣一種存在。
  在這種世界觀指導下形成的“一切生產方式,都僅僅以取得勞動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時候才顯現出來的、通過逐漸的重復和積累才產生效應的較遠的結果,則完全被忽視了。”這表明,工業文明時代及其機械主義世界觀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
  與現代生態文明相適應的則是一種生態世界觀,它立足于系統科學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之上。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堅持整體的、有機的世界觀。
  首先,生態世界觀把世界看作由相互關系的復雜網絡構成的有機整體,認為人與自然共同存在于生物圈這個關系網絡之中,人類與生物之間既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包容,而不是傳統的主客二分。那種認為人類與自然界之間只有外在的相互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其次,人類的價值和意義也包含在自然整體的自組織進化過程之中。自然整體的進化是價值創造的源泉。盡管人類在自然中具有很高的價值,但是作為自然整體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的價值并不能大于自然整體的價值。因此,人類的價值應該建立在自覺維護自然整體價值和促進自然進化的基礎之上,在促進自然的完整、健康和繁榮的同時來實現自己的發展。
  這種世界觀既肯定人的主動性,更強調人對自然規律的受動性;既承認人與自然的對立,更強調二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人類作為自然整體的部分的活動要受自然整體規律的制約。
  (二)從倫理明“善”的角度承担人對自然的生態責任
  生態危機的發展,迫使人們意識到倫理學不僅包括人際倫理,還應拓展到人與自然的倫理,實現元倫理學視角的轉換,創立生態倫理學,這表達了人類為了確保自己在自然中的持續存在與發展而作出的道德努力。這出于以下幾點理由。
  首先,從主體方面看,人是地球上惟一的道德代理人,人類應當以這樣一種方式運用他那如此獨特而優越的理性和道德,使得這種利用不僅有利于人的生存,而且有助于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繁榮。再次,因為非人類生物有內在價值。怎樣理解非人類生物的內在價值?Worster在他的著名的《自然界的經濟學》(Nature's Economy)中提到,自然界是否是一種有序、一種格局,我們人類必須認識和尊重它?正是不同層次的形形色色的生命系統的網絡共同維持著地球上各種功能的運轉,保證了生命的持續繁榮。這就是自然界的和諧、穩定與秩序。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具有它們自己的內在價值。應該受到人類的尊重。再次,從主客體關系方面看,人與自然的關系之所以具有道德意義,歸根到底是因為這種關系反映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們對生態的破壞和對環境的污染,直接損害到另一些人的利益,尤其是子孫后代的利益。因此,自然道德和人際道德作為兩種道德并非彼此分離與孤立,它們在實質上同一,在內容上滲透,在功能上互補。
  人對自然的權利和義務,一方面,人有權利利用自然滿足人自身的生存需要,但這種權利必須以不改變自然界的基本秩序為限度;另一方面,人又有義務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實,保持自然規律的穩定性,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必須維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受范圍之內。這就不僅要約束自己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行為,而且必須用人的主體能動性恢復重建環境質量。
  生態倫理學展開了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的論爭,從道德境界論的角度看,它們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補充的。它們都從各自的角度為我們保護瀕危動植物、維護生態平衡、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提供了獨特的道德根據,作為一種生存倫理,人類中心主義可視為環境道德的“底線倫理”;作為人類完善自我的一種方式,非人類中心主義可視為環境道德的“高級倫理”。前者的現實性品格可以防止后者由理想蛻化為空想,后者的理想性品格則可以提升前者的價值追求。
  (三)從情感審“美”的層次追求人與自然的生態“綠”境
  “美”綜合了真的“合規律性”與“善”的“合目的性”,因而追求審美的境界有助于克服近代以來事實與價值的分離給人類帶來的諸多全球或社會問題,從情感審“美”角度實現人與自然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融合。
  以往常見的是人與自然的認識關系,而把人的價值情感拒之于門外,實際上,自然生態美對人類的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大的影響。美的環境是培養人“善”的品德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為人類的精神生活提供自然環境和文化資源,體驗和欣賞生態美是人凈化心靈,豐滿精神品格的高深要求。它能使主、客體在生命上求得同化與融合,達到物我相親的境界,進行審美的情感交流。使人不是只從功利實用的角度對待自然。
  深層生態學認為,人們僅僅出于義務或道德而做出正確行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環境事務中,我們應主要訴諸人們的喜好而非道德,使他們做出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審美行動來。生態運動的強烈的道德教化色彩正給了公眾這樣一種虛假的印象:他們主要要求去犧牲,去展現更多的責任、更多的關懷、更多的道德。對自然的審美態度、擴大對自然事物的認同范圍、將自然看作實現自我條件的“大我”或許能夠實現道德教化所不能實現的道德目標:審美行為。眾多的生命與其生存環境所表現出來的協調關系與和諧形式,就是一種自然的生態美。生態美是以生命過程的持續流動來維持的,所以人們必須維護生態系統的和諧與穩定。使人類建立起與生命物種在共同生存的環境中相互扶持和協同進化的“親和性”關系,使主體參與到生物多樣性的繁榮及和諧的情景中去。
  人與大自然真、善、美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的,其中,真是基礎,善為真導向,美是將真與善統一起來的較高層次的要求。人類以這三方面統一的方式對待自然之時,將是人類克服生態危機的希望所在。
  二、社會價值觀
  在人與自然關系對立或緊張的背后,其實隱藏著人與人關系的緊張或對立。并且人與人的矛盾占據主導方面,從現實方面說,應當以人與社會的關系的改造推動人與自然矛盾的解決。
  (一)人類公平
  生態問題、環境問題的解決,有賴于人類社會內部利益均等問題的解決。因為這些問題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對自然的行為失范引起的,實際上是由于人們涉及環境、資源、生存空間的利益之爭。
  可持續發展公平觀強調利益平等,要求發展的權利平等,即一部分人的發展不應犧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人類平等原則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橫向”的代內平等的道德原則,二是“縱向”的代際平等的道德原則。主導方面是當代人之間的關系。當代人之間的關系影響和決定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關系。代內協調是我們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代內平等強調當代人在利用自然資源、滿足自身利益上機會均等,在謀求生存與發展上權利均等。在“只有一個地球”上,由于空間、資源、能源、環境都是有限的,因此,任何國家、任何地區的發展都不能以損害別國和其他地區的利益為代價,特別要維護后發展國家和地區的需要。其次還要求人們將代內平等原則延伸到代際,即強調對后代發展的足夠公平。
  從倫理學意義上說,解決代際公平問題的關鍵在于建立“正義的儲存原則”。當代人以及每一代人在滿足本代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同時,應當使資源和環境條件保持相對穩定,從而持續供給后代。
  實現人類利益的公平,必須從最基本的經濟層面——市場經濟的運作機制入手。市場經濟在環境資源的價值方面與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程度的矛盾沖突,因此需要對傳統市場經濟做以下改造:首先,根據二者的矛盾關系,市場強調經濟利益,而沒有顧及到環境資源的多價值性、市場外部性方面,在價值觀和政策取向上,只有在首先將可持續性規范視為既定約束條件的前提下,才談得上根據市場經濟倫理去追求代內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其次,可持續發展與市場經濟有相一致的方面,即都可以通過利益調節人們行為。如果利用價格機制使當代人在經濟活動中注意到生態系統穩定和諧、自然資源可再生利用、環境污染合理限定,那么下代人將能生活在一個好的環境中,“代際公平”將有可能解決。目前市場經濟倫理限定的范圍應該拓展,不僅包括經濟領域內的法規,還應包括與環境有關的法規,如利用市場對經濟主體的活動作限定。這些行為規范所涉及的,可以是不能污染環境,不能出售毒品,等等。個體利益的內涵又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當環境污染與自然資源耗竭損害到一部分個體利益時,這些人就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要求防止和治理污染,保護、節約和有效利用自然資源。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產品的豐富,公眾的消費偏好逐步發生變化,包括環境質量在內的生活質量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個體享有良好環境的權利則被視為基本人權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市場經濟倫理的內涵應該突出強調人及人類社會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用性和匱乏性,以此賦予這些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更加可貴的經濟價值;“外部不經濟問題內部化”不失為一種現實的選擇,也就是要將環境成本納入到經濟行為當中來調節資源配置,其實質就是強化和擴大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和生態使用中的基礎性作用,使人類社會獲得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自然基礎和社會機制,包括創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市場機制,創建科教興國的強化機制,創建促進發展與保護環境相統一的效益協調機制,創建節約利用資源的價格機制,創造具有科學結構體系的宏觀調控機制,運用制度的力量及其作用機制對各種現行的社會經濟關系進行全面調整。另外,還要發揮“看得見的手”的作用,用行政強制手段加以干預,走“經濟發展靠市場,環保靠政府”的路子。
  (二)全球合作
  工業化、信息化、數字化把整個地球變成了一個村子。任何一個地區的環境被破壞,都會對整個國際經濟和人類帶來損害。因此,人類應該將整個世界看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關聯的整體系統,對未來發展采取一種“著眼全盤”的觀念,在行動上要謀求目標一致、步調一致、相互協調。羅馬俱樂部代表人貝恰在《未來一百年》中指出,全人類只有一個未來,人類應該擯棄文化、語言、觀點、政治見解和宗教見解上的差別,史無前例地團結在一起。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真正樹立起“類主體”的觀念。
  針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沖突,環境的惡化,人類中心主義的文化觀念受到了批判。這里批判的與其說是“類中心主義”,不如說是個人中心主義、民族中心主義。人類囿于歷史的局限性,還沒有真正從“類主體”的角度來把握整體人類的利益。當今經濟全球化浪潮,既造成了全球范圍的生態問題,又迫切要求人們樹立全球整體觀。實踐主體上,只有沖破階級、國家和民族的狹隘眼界,把“個人”和“人們”變成了“人類”,強調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全人類無論種族、國度、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地球村”的公民,都應該担負起保護和潔凈地球的責任。考慮到整個人類可持續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一種可持續發展意義上的國際層面環境倫理觀。
  (三)科技道義
  人作用于自然的手段是科學技術,生態危機、環境污染等人與自然的矛盾,從根本上說,是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的同時,人類利用科學技術作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發的,是科學與價值分離的結果。所以要合理利用科學技術,把資源、人口、環境與科學技術整合到一個新的目標框架之中。
  具體說來,科學技術的運用既要實現物質價值,也要實現精神價值;要以人的價值統攝物的價值;以人類的整體利益與長遠利益來統攝局部利益與眼前利益;科學技術的應用要有助于克服其負面效應,解決生態危機問題。人類的警醒與反思將促使人類將科技之劍重點伸向保護環境型和節約資源型的經濟發展和科學研究領域。這樣,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就會從根本上消除人口對資源與環境的壓力,消除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永續利用資源之間的矛盾,產生長遠的綜合效益。可持續發展中利用科學技術必須從機械研究方法走向生態世界觀研究的新范式,新的范式要求把科學研究的對象當成具有復雜性的整體來研究,當成由相互作用關系網絡的整體來研究。“生態世界觀讓我們認識到,我們首要的錯誤是假設我們能夠把某些要素從整體中抽取出來,并可在這種分離的狀態下認識它們的真相。”這是現代科學應該引以為戒的。
  三、人的價值觀
  發展的目的問題是發展哲學、價值哲學日益關注的一個問題,對于發展目的的認識,經過了“經濟發展觀”、“社會發展觀”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觀。
  (一)全面發展視野
  馬克思把人的發展概括為由低級向高級演進的三個歷史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的階段。馬克思所設想的未來人的理想狀態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目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的和實現的前提條件。
  首先,可持續發展的價值目標是為了人多方面的需要,《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位”,可持續性包括生態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社會可持續性,而這三方面最終都是為了人的存在這個目標。因此要在物質生產發展的基礎上使社會成員享受各種權益,在體力、身心、精神、道德和個性等方面全面發展。其次,可持續發展需要以人的素質的提高為條件。與其他方面的發展或目標相比,應該把提高人的文明素質放在絕對優先的地位。人是發展的主體和動力,因此要促進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進而實現社會文明,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保持自然生態平衡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礎。
  我國的西部開發中,一些現代化的設施、企業等物質形態的東西是不可少的,但一切都應以人為本。要改變過去單純看GDP的發展方式,把增加人民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態指標作為重要指標。要把生態建設作為推動整個經濟發展的中心。
  個人的全面發展不只具有個體的意義,“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它的實際內容是人類能力的發展成為目的本身,就是人不再屈從于任何外在目的,人成了人本身的主人。人能夠自己給自己做主,這是人的自由的最高體現。依據我們的時代精神和時代的呼喚,要走向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當前還需改變我們關于社會發展的一些不適當觀念。
  (二)合理消費取向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模式息息相關,因為消費不加節制,對自然無節制索取狀態就不可能改變,自然保護就會成為一句空話。人們需要根據適度消費、質的消費(文化、藝術、精神的享受)和生態消費來確定幸福。
  適度消費是考慮到環境承載能力、生態維護規律,兼顧生產力狀況、與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因此,應徹底摒棄西方“消費主義”對我國廣大公眾幸福生活象征和目標模式的社會意識的引導和影響,適度消費還要加強增益型消費及優化居民的消費結構。
  要增加精神型消費,是指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高涵養一類的文化型、科技型的消費,這對提高個體素質十分重要。精神性消費對創造性的追求是人最高層次的追求和享受,它能無限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而克制物質的欲望,使人在物質豐富的同時,有一個安放精神的家園。
  生態消費是人們消費的新領域,生態需要不僅是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和發展需要。優美的生態環境,能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然而,正如貝爾在《后工業社會來臨》中指出的:“清潔的空氣和水越來越成為稀缺的物品”,這是人們采取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帶來的后果。所以經濟行為亟待研究人們的生態需要和生態消費,發展生態產業和綠色產品。
  (三)理性生態人格
  通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人從自身的舊觀念、舊思想、舊的知識結構和舊的思維方式中解放出來。將塑造一種新的人類行為模式,它可以稱之為“理性生態人”。這種“理性生態人”是對傳統的“經濟人”模式的批判揚棄。
  一個理性生態人具有雙重素質。第一,他能對一切與環境有關的事物做出符合生態學的評價;第二,他會有充分的道德、智慧和知識制定符合生態學的策略。
  理性生態人的行為規則:首先,要有人與自然和諧的伙伴意識,不使生物多樣性滅絕,不使自然資源消耗超過它的可再生能力,第二,綜合效益原則。與傳統的經濟人概念中的單純經濟效益原則相對立的,同是要注意到生態效益。考慮到人們的生態需要和生態消費方式。三,公平與正義原則,即與傳統的經濟人概念中的“利己”原則相對立。在“理性生態人”看來,公平與正義不僅要使權利享有者承担起與其權利相應的社會責任,而且應承担起這一權利所影響的自然界的責任。
  “理性生態人”是我們人格塑造的合理模式,如果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能以理性生態人的思維來處理國際性與全球性的與環境有關的問題,那么世界和平與世界可持續發展將不只是一種期望,而會是一個事實。
  收稿日期:2001-04-10
《西安政治學院學報》84~88B1哲學原理張巧俊/李德周20012001可持續發展蘊含著全新的價值觀,在自然價值觀方面,不僅應該從科學求真的維度擺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還應當拓展倫理視野,承担生態責任及恢復人與大自然的情感。在社會價值觀方面,人類應當有人類公平、全球合作、科技道義等意識。在人的價值觀方面,人需要有全面發展的視野、合理的消費取向,到最后塑造理性的生態人格。可持續發展/價值觀張巧俊(1973-),女,西安政治學院研究生; 西安政治學院 研究生隊 李德周,西安政治學院副教授。 西安政治學院 哲學教研室,陜西 西安 710068 作者:《西安政治學院學報》84~88B1哲學原理張巧俊/李德周20012001可持續發展蘊含著全新的價值觀,在自然價值觀方面,不僅應該從科學求真的維度擺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還應當拓展倫理視野,承担生態責任及恢復人與大自然的情感。在社會價值觀方面,人類應當有人類公平、全球合作、科技道義等意識。在人的價值觀方面,人需要有全面發展的視野、合理的消費取向,到最后塑造理性的生態人格。可持續發展/價值觀

網載 2013-09-10 20:42:40

[新一篇] 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定位

[舊一篇] 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選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