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工藝對中國現代設計的啟示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自19世紀中葉以來,人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學習西方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能不能和該不該保留中國自己的文化?從洋務運動、“五四”運動到目前的改革開放,都沒有停止過對這一問題的討論。人們已逐漸注意到,究竟傳統中的哪些因素具有保持和發揚的價值?本文從人類造物的范圍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1.中、西自然觀及思維方式之比較
  中國人和西方人生活在地球的東、西兩個半球,在人種、自然地理、社會文化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就文化而言,除社會、政治制度的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東、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思維方式是形成中、西文化差異的主要因素。
  中國人的思維特點,是整體的辯證思維。它重綜合、歸納和感性的直覺與頓悟,強調有機的辯證統一和事物的普遍聯系,主張矛盾的和諧。反映在自然觀上,講究整體性、連續性、無形性、功能性、化生性;物我不分、天人合一,試圖尋找一種包容一切的有機聯系的復雜物質。它是在先秦的道家、儒家思想和氣論的自然觀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世界步入后工業社會的今天,它所蘊含的思想智慧又重新閃爍出迷人的光芒,顯示出它的合理內核。
  西方人的思維特點,是個體的機構思維。它重分析、演繹和理性的邏輯與判斷,強調無機的理性分解、排列與組合,主張矛盾的對立。反映在大自然觀上,講究個體性、間斷性、有形性、結構性、組合性。它是在古希臘原子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隨著自然科學的進步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人類在歷經了幾百年精確思維之后,思維和科學又朝著確定和不確定、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整體思維方向發展,中國傳統的自然觀、哲學、思維方式,由于與現代科學在世界觀方面所顯示的征兆有某種相似,因而又日益引起了現代西方科學家和哲學家的興趣”(注:李志林:《氣論與中國傳統思維》第317頁,三聯書店,1990年。)。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維方式,都不同于西方傳統的觀念,而與中國注重整體、相對、和諧的傳統思維方式更相吻合。波粒二象性理論、統一場論、中西醫結合及大爆炸宇宙論都證明中西兩種傾向的自然觀和思想方式可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實現結合(注:李志林:《氣論與中國傳統思維》第5章,三聯書店,1990年。)。世界生態環境的惡變,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對立,人與物關系的異化,也依賴一種嶄新的、“全然非歐洲性格的思維模式”(注:李約瑟語。)的介入,這就為中、西文化的互補與合流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2.民間工藝是“本元文化”,它的造物思想和原則是現代設計的有益補充
  中國的現代設計,是本世紀初特別是70年代后大規模從西方引進的,它的前身,是西方的工業設計。西方的工業設計是伴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出現而興起的,資本主義的大機器生產是工業設計的社會物質基礎;設計與制造的分工,造物與使用的分離是工業設計發展的催化劑。
  由于工業設計起源于資本主義發達的歐洲,其自然現、思維方式全然承襲了西方的模式。盡管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1834~1896)倡導的“手工藝運動”對機器化生產所帶來的非人性現象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提出了技術與勞動、勞動與審美相結合的重大課題,以及“包豪斯”運動時“藝術與技術”新統一宗旨的強調,為工業設計的振興起了促進作用,但終究沒有從哲學觀念上為其注入生機,人與物的關系始終沒有得到改善。
  工業設計誕生的初衷,并沒有排斥機器和產品的人類屬性,西方現代的設計師也在探討工業設計在新的基點上如何創造更合理的人類明天的生產和生活新方式。然而,由于西方哲學的思維偏向和工業設計追求利潤為目的的價值取向,現代工業設計卻日益向絕對理性化的方向發展,陷入唯經濟論、唯物理、唯實用功能主義的泥潭。“人類的那些天賦靈性和自然品質已被從生存空間中一點一點抽去,人的情感活動和想象也在絕對抽象原則下被遏制。(注:潘魯生:《中國民間美術工藝學》,第124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2年版。)”其結果是,實用與審美隔絕,物質與精神分離,人與物的關系惡化。科學技術造就的高度物質文明成了產品和環境中人類屬性喪失的力量和前提。針對這一異化現象,遠見卓識的現代設計師們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我國工業設計的權威人士也提出了當代設計的“共生美學觀”。可他們極力貶低“手工藝”的價值,把手工造物從文化上統歸為以往統治階級腐朽的形式與技巧,沒有看到包括老莊哲學在內的中國哲學思想在傳統手工藝中的運用和民間工藝所體現出的“本元文化”的特性。因而為現代設計如何全面地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特別是從民間工藝造物思想等精神層面上兩者提供互補,人為地設下了障礙。
  民間工藝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發展的產物,它的各種創造,都可以從原始工藝品中找到雛形。原始工藝造物,更多地注重于實用目的,同時也包含了人類精神上的需求與滿足。“實際上,自原始工具、石器、玉器、制陶產生以后,人們的實用功利意識和審美產生了。在后來的發展中,二者才逐漸地發生了分化。即由本元文化向二元或多元文化發展。”(注:張道一:《造物的藝術論》,第33頁,福建美術出版社1987年版。)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分化出來之后,原來兼有物質和精神雙重性的民間工藝并沒有被分解,世世代代地延續下來,民間工藝一直保持了“本元文化”的性質,是實用與審美,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
  由于民間工藝造物是為滿足自身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的一種自發的創造活動,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要從物質文化——以實用功利為目的和精神文化——以審美為標準兩方面去思考問題。對少數民族民間工藝來說,前者較多受到生態環境和生計方式的影響,規定著各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特點;后者多受民族習俗、感情和制度的制約,并由此映射出更深層的文化內涵。
  造物的目的首先是實用,這是與人的生存密切相關的。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是起碼的物質條件。原始人用簡單的方法制造石器和骨針,用來加工物品、搏擊野獸和縫制獸皮;農耕社會的人制作各種器具,為的是田園家居。墨子說過:“食必常飽,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居必常安,然后求樂。”闡明了實用重于審美的主張。工藝造物無論是衣食住行的生活用具,還是生產勞動的工具,都具有明顯的實用功能。即使宗教、巫術的器具精神含量很重,都仍然是為了“實用”,只不過實用的對象和含義不同罷了。
  審美是造物活動不可分割的要素。人造物具有可視可觸的形象和空間位置,離不開造型、色彩等形式美要素。藝術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就沒有離開過人的造物活動,人類的第一件工具與第一件藝術品具有同一性。(注:參見鄧福星:《藝術前的藝術》,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審美意識與實用功能一樣,同時包含在一件人造物之中。所謂“悅目”,就是隱藏在器物中審美意識的一種直覺反映。土家族姑娘從十二、三歲起,就學習挑織“西蘭卡普”,為自己將來的嫁妝能在姐妹當中“顯色”,注入了全部的情感。苗家小伙子對自制的獵槍從選材、加工到裝飾,都絞盡了腦汁,想添增自己的英俊瀟灑。湘西土家族老人喜歡用竹蔸做一種“棒棒煙袋”,雖然它的實用功能很單純——抽煙,但對于竹質的松緊、竹節的疏密、竹蔸外形的平翹這些與實用無關的因素選擇很有講究,還要輔以精美的銅飾和鹿子頭皮做煙盒袋來裝飾,起到“悅目”的效果。
  民間工藝還有“怡神”的一面,在它的造物過程中關注著一種人的情感和意趣,體現了濃重的感情色彩,這就是“以物傳情”。一個出自懷春少女的香帶,不僅僅是精美的繡工、絢麗的色彩以及用于盛物,它表達了對鐘情戀人的愛慕和思念。一頂虎頭帽,也絕非僅僅是美觀和保暖,它寄托著年輕母親對小寶寶的期望之情。人們的審美觀念,雖然是通過造物活動凝固于人造物之中,但它的文化內涵卻涉及文化的深層結構,即文化心理狀態的核心層。
  西方工業設計的造物觀,雖也把實用功利放在首位,但它更注重人造物的內部結構與物品的實用性功能,把科學理性的原則絕對地物化于各種造物之中,使人性的原則逐漸隱去。隨著工業文明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完善,這種趨勢在進一步加強,以致從造物活動中分離出來,形成各個獨立的科學和體系。人機工程學的誕生就是典型的例子。人機工程學(Human Engineering),也稱人類工程學,其研究范圍是:(1)對人類肌體生理特征的研究;(2)對人類認知特征的研究;(3)對人類行為特征的研究;(4)人體適應特殊環境的能力的極限研究。(注:《人機工程學設計應用》第4頁,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3年版。)它的學科傾向由此可見一斑。我們無意貶低某一學科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只是想說明這些以西方線性的邏輯思維為基礎的思辯形式和理性的科學分類,由于缺乏宏觀上的把握和相互之間的有機聯系,帶著濃重的機械唯物論的色彩,正促使著人類的造物活動中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分野,一步步向遠離初衷的方向走去。西方重演繹、重分析及個體性、間斷性、結構性、組合性的思維方式和自然觀,是造成工業設計物質與精神、實用與審美分離的根源。
  民間工藝是造物的活動。所謂物,一是指自然形態的物體,一是指經人加工過的物品。民間工藝造物觀強調人與物的同構效應,把造物的概念視為一種從自然到人工的過程和結果,它取材于自然物,技藝的實施也以不違背自然法則為準則,始終與自然保持親和。(注:潘魯生:《中國民間美術工藝學》,第43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2年版。)因而把自然作為最高的法則,認為人與自然是和諧的共生關系,而不是對抗,人們利用自然的程度,以不破壞自然為前提。工業設計唯實用的功能主義原則,使自身和自然脫離甚遠,一味追求生產的社會化和產品的獨立性,置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不顧,導致造物對自然的掠奪和蠶食,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無論是民間工藝造物,還是現代設計造物,人與物的關系是首要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人是決定和促進造物的主觀因素,是造物的能動的主體,物體作為人類勞動的對象,處于客體的位置;人造物同時又是勞動的結果,是被文化了的對象,是人類文化造就的產物。這里必然涉及人與文化的關系問題。人類文化,是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活動創造的結果。人決定了文化,并規定著文化的性質。文化一旦產生,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它作為一個存在物,與人同處在一對矛盾的統一體中。文化又具有相對獨立的一面,有自己的發展和動作規律,當人由于時代的進步發生變化時,業已形成的文化就出現了滯后的狀態,這就使文化從適應變為不適應,并限制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此時的文化發生了異化,矛盾的統一破裂。人相對文化來說,人是目的,文化是工具,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讓人淪為文化的奴隸。工業設計造就的物的異化,實質上就是一種文化的異化,必須按照人的現實生存對它不相適應的部分加以改造和揚棄。對此,中國古代哲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為我們提供了借鑒。
  “天人合一”,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及西漢儒道兩家對立的時代。它把“天”作為宇宙的根本或自然的總體,把“人”作為人本身或社會總體來思考。同時亦把“天”與“人”作為對立統一的整體來考察,認為人和天就如同一個圓環上任何相對的兩點,它們由于循環運動而彼此過渡,互為因果。因而造成“天人合一”、主客相融的結果。“人”在這里已不是一個與世界分離的抽象的認識主體,而是處在天地自然之間參與宇宙生命運動的本體。(注:參見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第1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現于民間工藝造物,著重反映在它的整體意識方面。民間建筑營造的風水觀念,以中國傳統哲學、天文學和地理學為中樞,采用羅盤進行擇地基、定形制,將“天人合一”的理念轉換為氣、理、形、數間的類比關系,依此來判斷天、地、人的關系并進而依之來確定營造的結構布局。(注:參見西宇:《中國民間營造結構與造型論》,載《美術史論》1992年第1期。)民間婚嫁吉日的選擇(黃道吉日),對嫁妝、用具以及室內外環境大規模的紅色應用,就是一種整體的觀念色彩的運籌。
  民間工藝造物的整體意識,還表現在重總體、重聯系和重運動的造物過程中。民間石匠對石料的處理,采取以大取小,以方取圓,以粗取平的原則,始終從總體上進行把握。木工畫直線,依據在角尺上切取的一點為基準作水平運動,雖不曾理性地為線下一個“線是點移動的軌跡”的幾何定義,但它的的確確是把這個點置于運動之中來處理的。土家族民間木匠在計算圓周弧度時的方法更令人叫絕:由于一個圓桶是由一些不定數目的“瓦子”構成的一個360度的圓周,且這些瓦子的寬窄(弧長)是一個變量,按初等數學的方法,要想事先求出每塊瓦子的弧度幾乎是不可能的。可圓桶的制造者采用了一種“靠尺”作為瓦子的量角器,只要在靠尺上標明圓桶半徑的刻度,便可在動態的操作中精確地把每塊瓦子刨成需要的弧度,方法簡便明了。這其中就應用了動態求圓和整體關聯的處理手法。
  主張西方現代設計的理論家們,往往以民間工藝落后的生產方式和農耕社會的經濟背景來否定它合理成份的繼續存在,沒有注意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是以一種“關系”相對存在的。時代進步了,生產力發展了,這種相互關系并沒有改變。工業社會的大機器和后工業社會的電子計算機,是人類社會進入較高階段的生產力的代表,它是人類勞動的物化,是比手工操作更先進的工具,跟農耕社會人類使用刀、斧等工具在本質上是同一的。民間工藝與跟它相應的自然、社會的和諧關系,可作為社會更高階段的現代設計的一種參照,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我們沒有理由因為文化的異化造成人機關系的緊張而無所適從,更沒有理由對產生這種異化的西方哲學思想體系過份渲染甚至推波助瀾,而對本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妄自菲薄。社會進步了,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未變。中國哲學的人與物的關系、中國民間工藝造物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未來社會的現代設計中,依然發揮著它積極的作用,這是任何一個現代設計師不可否認的現實。
      3.建立中國的現代設計體系,不能脫離本土文化的基礎
  前已述及,文化的立體結構包括三個層面,即外層——物,中間層——心物結合,核心層——心。這三個層面彼此相關,形成一個系統,構成了民族文化的有機體。“文化的物質層是最活躍的因素,它變動不居,交流方便;理論、制度層是最權威的因素,規定著文化整體的性質;心理的層面最為保守,是文化成為類型的靈魂”。(注:《文化學詞典》第197頁,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8年版。)
  受現代物理學耗散結構理論的影響,文化學的耗散結構論認為:文化體系存在和變遷的過程是開放性的,有它自己的耗散結構,它不停地與別的文化系統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流,不斷地吸進新的文化特質,又不斷地耗散舊文化特質。正是這種吐故訥新,文化既不斷發展,又維持了一種特殊的有序穩定結構,為自身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注:《文化學詞典》第198頁,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8年版。)當兩個不同的文化系統進行耗散交流時,首先是外在的物的層面,其次是理論、制度等中間層,最后才是心理的核心層。假如一個文化系統呈封閉狀態,就有可能走向衰亡。
  民間工藝和現代設計都是造物的文化,雖然它們產生的時代、經濟文化背景和思想哲學基礎有很大的差別,但它們在整個民族文化系統中作為生產力的物質文化屬性沒有改變,二者沒有質的區別。建立中國的現代設計體系,不能脫離中國文化的有機系統去營造沒有根基的空中樓閣。死抱傳統,形成封閉的文化層,不能與外界的異質文化進行能量和信息交換,最終將導致文明的衰落;一味西化,失去了賴以支撐的文化根基,文化系統失去了有序的平衡,把人置于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最終將導致民族文化甚至肌體的崩潰。
  然而,設計文化還表現出積極的一面。一方面,已有的社會經濟、自然環境規范著人們的思想、行為,形成某種既定的傳統,遏制著設計文化的發展和更替;另一方面,設計文化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有目的的“第二自然”的改造,又可改變人們的某些意識和傳統觀念,促進造物文化(物的層面)乃至民族更深層的文化(心物結合和心的層面)的向前發展。這就是工藝造物和現代設計于整個民族文化的積極意義。
  中國的現代設計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割不斷跟中層、核心層的聯系,文化特質的耗散不是機械的分裂與組合,必然與整個文化系統發生作用。因此,中國的現代設計不是西方現代設計的翻版,不是“舊瓶裝新酒”,也不是“中國的裝飾+西方的結構”的簡單拼揍。它處于民族整體文化不可分割的物質文化層,是一種既有高品位的中國文化內涵,又符合世界設計潮流的嶄新樣式,是中、西設計(造物)文化整合的產物。
  人類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用自己的勞動積累所創造的,工藝文化是一定的社會歷史階段的產物。各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它們具有相對的文化價值,各民族的文化在價值上沒有“落后”與“進步”的差別。然而,文化畢竟是不斷發展的,工藝文化也將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展和變異。人們研究少數民族工藝文化,目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用于今天和未來的社會,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這也是少數民族民間工藝的現實意義之所在。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京41~45J7造型藝術研究田少煦19991999田少煦 作者單位:深圳大學環境設計系 郵編:518060 作者: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京41~45J7造型藝術研究田少煦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0:43:21

[新一篇] 民間和現代都市文化——兼論張愛玲現象

[舊一篇] 沈從文與現代小說的文體變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