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日常生活世界  ——《現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述評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自在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傳統文化的根基或寓所,人自身的現代化就是傳統文化的轉型,而傳統文化的轉型落到實處即為日常生活的批判與重建,即公式:人自身的現代化=文化的轉型=日常生活的批判與重建。在當今中國等不發達國家,人自身的現代化作為現代化總體進程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層面被提了出來,它與社會經濟政治層面上的現代化具有同等重要意義。尤其在當今中國,它更具有關于現代化成敗與否的意義。走出日常生活世界,完成人自身的現代化,這是當今中國完成現代化進程的必由之路。衣俊卿教授所著《現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現代化的文化透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為我們提供了以上思路。
  日常生活批判在我國哲學界尚屬理論空白,國際上現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又大多散見于哲學、人類學、文化學、民俗學等文獻中,而列菲伏爾、A·赫勒等人相對系統的研究又同我們的范疇體系、理解框架、文化歷史背景等相差較大。作者的這部專著在汲取現代哲學、文化學、人類學、民俗學等學科成果的基礎上構筑了一個非常完整的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論框架。作者不僅僅限于在理論上提出問題,即在中國等不發達國家如何完成現代化,也給予了切實可行的實踐上的回答,即走出日常生活世界,完成人自身的現代化。該書內容豐富、氣勢宏大、資料翔實、科學性強,體現了作者近幾年在日常生活批判領域所作的首創之作。由于篇幅所限,在這里僅作如下介紹:
  (一)該書完整地展示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兩大構件:日常生活理論范式和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作者通過內涵與外延、時間與空間、結構與圖式的界定,通過對日常生活的內在結構與基本圖式的深入探討,為我們從理論上構筑了日常生活的范式:“日常生活是以個人的家庭,天然共同體等直接環境為基本寓所,旨在維持個體生存和再生產的日常消費活動、日常交往活動和日常觀念活動的總稱,它是以傳統習俗、經驗、常識等經驗主義為基本活動圖式、以生存本能、血緣關系、天然情感等自然主義關系為立根基礎,以家庭、道德、家教為自發的調控者和組織者,以重復性思維和重復性實踐為本質的存在方式的自在的類本質對象化領域。”
  日常生活的批判與重建體現了作者更為獨創性的一面。作者通過對日常生活作文化學、歷史學與價值學的闡釋,為我們進行中國現代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變革提出了迫切呼吁和切實可行的辦法。
  首先,作者認為現代化代表著人類社會由傳統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深刻的文化轉型,其核心是人自身的現代化即人的存在方式或行為模式的根本轉變。因此,人自身現代化實質是文化轉型,即由自在文化向自覺文化的深刻轉型,而文化轉型落到實處則是傳統日常生活的批判與重建。因此人自身的現代化表現為走出日常生活世界的過程。
  其次,作者分析了傳統日常生活的正面作用(是個體生存和人類存在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礎)和負面作用(因其本身所固有的惰性和保守性也對個體發展和人類進化具有消極和阻礙作用)。論述了日常生活變革的真正含義,即日常生活變革的宗旨絕非根本超越或徹底拋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變革的深層內蘊是使傳統日常生活主體走出封閉的日常生活世界,在開放的和創造性的非日常生活空間中成為自由自覺的非日常主體。
  第三,作者剖析了本質上是一個巨大日常生活世界的中國具有如下特點:在農業文明條件下,絕大多數人終生作為純粹的日常生活主體,被閉鎖在封閉的和自在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不發達的非日常社會結構也是按照日常的自然主義和經驗主義原則組織運作的;中國傳統自覺文化對自在文化的認同與強化導致了自在文化對人的行為模式的專制統治,使人很難從自在自發的日常生存態進入到自由自覺的非日常生存態;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傳統日常生活結構與圖式不但自身十分強大與沉重,而且具有蠶食或侵獨自覺的精神活動和社會活動領域的傾向。
  最后,作者指出了中國傳統日常生活變革與重建的內涵與途徑:通過“二位一體”的文化啟蒙和現代教育事業,用科學技術理性和人本精神重塑中國人,使中國人由傳統走向現代,由自在自發走向自由自覺;注重社會運行體制的民主化,理性化和法制化進程,建構起非日常活動領域中的超日常的社會運行機制,以遏止日常生活結構和圖式對非日常活動領域的侵獨,為自由自覺的非日常主體的生成提供適宜的條件;通過價值的重新評估和深刻的社會重組使普通民眾積極地接受新的適合于現代工業文明的非日常價值觀念,擁抱工業文明條件下自由自覺的、積極進取的生存方式。
  誠如作者所言,我們這些生活在當今時代的中國人,正處于傳統農業文明和現代工業文明兩個時代之間的裂谷中,正處于傳統和現代的夾縫中,我們注定要承受大變革時代心靈震動所帶來的痛苦與煎熬,命定要承受渴望自由與逃避自由的心理沖突,告別昨日封閉的但卻熟悉的日常生活世界,投身于富有創造性但卻充滿競爭與不確定性的陌生的新世界;丟棄已經習以為常的自在自發的生存方式,擁抱自由自覺的創造性的生存方式——這會給我們帶來自由、自覺、創造,帶來一片新天地,但會使我們感到焦慮、恐懼,甚至走向異化。但我們別無選擇,如果不愿成為新世紀中國現代化社會的局外人,那么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從生存方式上經歷一次脫胎換骨式的痛苦嬗變。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宿命,正如嬰兒不能因為光亮和聲音的壓迫而永遠安臥在母親的體內,也正如孩子不能因為征途的坎坷和外面世界的陌生而永遠留在家中、留在父母的膝前。
  (二)該書在結構上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采用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和每章又各自獨立的分類學研究方法,不論是通讀全書,還是各取所需都會給人以很大啟迪。如作者在對日常生活作出一般界定和深層本質規定后,又從分類學角度分別闡釋了三種基本的日常生活類型:日常消費活動、日常交往活動和日常思維活動,為我們建立起完整的日常生活理論范式。在材料的安排上,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民俗學、文化學、人類學、歷史哲學、發展哲學等內容,可讀性極強,為作者所要論述的內容增添了可考證的依據和美文學色彩。如引用的弗雷澤的《金枝》、列維—斯特勞斯的《野性的思維》、藍德曼的《哲學人類學》、A·赫勒的《日常生活》、帕斯卡爾的《思想錄》、茨威格的《昨日世界》、李松濤的《無盡滄桑》等等、等等。該書雖然作為作者目前正在構筑的現代哲學人類學的一種前期工作,但語言通暢易懂、絕不晦澀。作者在分析論證過程中,思路清晰、概念明確、結構嚴密、言之有物、論之有據、水到渠成,絕無雕琢、牽強附會之感。作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整體上為我們建構了日常生活批判這一重要哲學理論領域,是一部操作性極強的、具有開拓與首創意識的貼近社會現實的鼎力之作。
  誠然,作為首創,如作者所言,由于沒有現成的具有權威性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模式可供鑒借,粗糙與不完善之處肯定在所難免。然而,也誠如作者所言:日常生活批判和以此為基礎所進行的現代哲學人類學研究可以把對人的形而上學的理性反思和現實的文化歷史探討結合起來,把對世界文化歷史進程的思考同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理論構想結合起來,既能使哲學走出純思辯的理念王國,回歸生活世界,又不致于使哲學消解于簡單的政治注解和瑣碎的實證研究之中,這或許是哲學研究的一種可能的和有希望的新視野。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哲學研究生)
                       [責任編輯:張正明]
  
  
  
學術交流哈爾濱163-164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馬俊平19951995 作者:學術交流哈爾濱163-164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馬俊平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0:44:13

[新一篇] 走出后現代哲學的語言迷宮

[舊一篇] 超越現代性何以可能  ——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哲學的理論反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