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俞可平:“文明學院”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我們承認文明的價值,從而倡導文明行為,那么我們就有責任阻止所有的野蠻行為和反智行為,國家和社會應當共同担負起保護和教化文明的責任。

文明的教化

作者 | 俞可平

人類的進步集中體現在文明的演進,因此人類的歷史首先是文明的歷史。人類只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文明,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并推進文明的進步。文明是人類的普遍價值,也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之一。對于整個人類而言,文明發展和演進的動力,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不僅一言難盡,而且還有不少未解之謎。對于人類的個體而言,文明的素質是習得和養成的,是社會教化的結果。如果把初生的嬰兒放入狼群,那么嬰兒便會成為“狼孩”。

一方面,無論從個體還是整體的角度看,人類的文明始終在不可阻擋地向前進步,人類日益享受著自己創造的文明的甜蜜成果。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也無奈地看到,族群之間的殘殺、國家之間的戰爭、恐怖主義的肆虐在世界范圍內依然此起彼落。對于人類的個體而言,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反文明行為更是屢見不鮮,從野蠻殘暴、欺男霸女、弱肉強食、專橫跋扈、造謠誣陷、背信棄義、爾虞我詐,到男盜女娼、坑蒙拐騙、巧取豪奪、賣身投靠、惡言粗語、瞞上欺下、投機鉆營、恃強凌弱、顛倒黑白等,不一而足。于是,有人感嘆“世風日下”,有人驚呼“社會潰敗”。

弘揚文明是人類共同的責任。我們承認文明的價值,從而倡導文明行為,那么我們就有責任阻止所有的野蠻行為和反智行為,國家和社會應當共同担負起保護和教化文明的責任。政府的主要責任在于用制度的形式,將人類文明的成果固定下來,并且用制度構筑起保護人類文明的屏障。民主和法治既是現代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成果,也是迄今保護人類文明最重要的制度保障。知識界的主要責任是傳承和教化文明,培育公民的文明意識和文明行為。


學校是教化公民文明行為的最重要場所之一。學校的課程設置直接關系國民的文明素質。荷蘭著名的文化學者羅布·里曼(RobRiemen)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動議:如果在每個大學開設一個文明學院,我們應當開設哪些課題,培養學生哪些素質?他邀請了世界各國的若干學者,圍繞這個問題談談各自的看法。這個問題令人感興趣,而且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

按照我的設想,如果在中國的任何一所大學開辦一個文明學院,需要開列的核心課程將包括以下內容:

文明史。人類認識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自己過去所走過的路,文明史應當是文明學院的基礎課。文明史課程,不僅包括自己民族的文明史,而且要包括世界各個主要文明的演進史。人類的許多沖突源于文明的沖突,而文明的沖突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相互的不了解和不尊重。西方人不了解東方文明,而東方人則不了解西方文明。文明史的重要內容,應當是介紹其他民族的偉大文明,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從而對其他文明更加尊重和包容。

哲學。哲學是智慧的學問,它教人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和人類自己。哲學幫助人們如何揭示復雜現象背后的本質,使人變得聰明;哲學教人思考問題的方法,改變人的思維方式;哲學開闊人的視野,幫助人們認識到眾多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總之,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它是人們更加全面和深刻認識世界和社會的鑰匙。一個具有哲學思維的人,對人類的命運會有更深切的體會,通常會更加樂觀和豁達。

宗教。宗教不僅僅是人類的信仰,也是人類文明的成果。若沒有宗教,人類的文明便是不可想象的。不理解和包容人類的不同宗教,文明之間的沖突就不可避免。人類迄今的眾多沖突源于宗教,反之,人類的和平愿景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賴于宗教。一方面,宗教給人的心靈提供安逸的場所,使人變得寬容和慈愛;另一方面,宗教也給人以特殊的精神體驗,可以使人變得極端和瘋狂。宗教課程應當培養學生的神圣、誠信、慈悲和寬容精神,幫助人們避免陷于極端和瘋狂的宗教情緒。

科學。科學與宗教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對孿生兄弟,它們常常相互爭吵,但卻不可分離。從物質的角度看,人類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對自然環境更強的控制能力,從而持續改善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而人類這種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首先取決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學習科學不僅可以增進人類自身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人類自身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奇妙關系。


文學。文學是人類自己對社會現實和自然世界的反映和想象,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如果說科學是從物質層面上反映人類對外在世界的控制能力和想象能力,那么文學則是對此的精神層面的反映。對人類來說,每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都是不可或缺的:小說、詩歌、散文、劇本、童話、傳奇、寓言......世界上的每一種文明,都必然會有自己獨特的文學作品。因此,文學課程必須包括其他文明的文學作品。學習文學作品,既是幫助學生加深對人類文明的理解,也是幫助他們增強想象力和創造力。人類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互聯網在開闊人類視野的同時,也在遏制人類的想象力。我們需要強化詩歌等經典文學的教學,再次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藝術。藝術體現了人類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它滿足人類更高的精神需求。藝術融合了人類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力,是人類文明的符號性標識。每個時代和每種文化的藝術作品,都是人類文明的抽象,典型地反映著文明的進程。藝術教學不僅幫助學生認識人類文明的多樣性,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像音樂、舞蹈、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不僅承載著每個民族的文明精華,而且也是人類通向幸福快樂的便捷途徑。藝術教學可以使學生變得更加幸福快樂。

在“文明學院”,我最想培養的學生素質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自由和公正的核心價值;誠信和責任的美德;以及健康生活的技能。

自由與公正。自由對每個人來說是最珍貴的價值,失去自由生命便沒有意義。自由首先是思想和精神的自由,不受他人控制;其次是行為的自由,免于恐懼,不受非法侵害。一方面要教育學生,自由是每個人的第一追求;但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始終記住,自己的自由不得妨礙他人的正當自由。公正是社會生活的最高價值,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都必須捍衛公正的價值,致力于消除一切不公正的制度,并且在公正的原則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誠信和責任。中國有句古訓: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立。誠信是人類首要的美德,沒有誠信的人是人類的異類,沒有誠信的政府是人類的敵人。只有誠信,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社會;也只有誠信,人類的社會生活才會變得美好。責任是人類秩序的紐帶,每個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自己所在的社群負責。責任是克服自私的關鍵,人一旦擁有社會責任感,就會產生奉獻精神。反之,沒有責任心的人終究會變得自私。

無論在哪種文明體系下,每個人都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一個人的幸福快樂需要具備諸多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生活技能,特別是健康生活的技能。人的生活技能在不同時代會有很大的差別,在現今的網絡化時代,最重要的生活技能包括健康的體質、健全的心理、謀生的手段和網絡技術。

本文選自《同舟共進》2015年第3期,轉載請注明來源。


騰訊思享會 2015-08-23 08:46:54

[新一篇] 從泥沼中掙扎出來的一代母親

[舊一篇] 【推薦】林毅夫:霧霾不是經濟發展過快造成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