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什么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以往對“語文”的理解
    一.從內含上來理解
  1.“什么是語文?平常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到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語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選用中小學課本之時。彼時同人之意,以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第138頁、第730頁,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語文”是一個整體,包括“語”(語言)和“文”(文字、文學、文化)兩個方面。(《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第153頁)
  3.“語”者,語言,“文”者,文字,“語文”就是語言和文字,這里似乎沒有什么問題。不然,第一,“文”也可以指“文學”。……其次,“語言”有廣狹兩義。狹義的“語言”指人們說的話,也就是所謂的“口語”,跟“文字”也就是“書面語”相對待。廣義的“語言”包括口語和書面語……。又其次,“文字”也有兩個意思:一、書面語;二、書面語里使用的符號……。(呂叔湘語)(《語言學資料選編》第586頁,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4.語文——①書面語言或文章;②語言和文字;③語言和文學。(《漢語大詞典》)
  5.語文——①語言和文字;②語言和文學的簡稱。(《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社1983年1月版)
  6.盡管現在對“文”已有“文字”“文章”“文學”“文化”四種解釋,且各有道理,但我們可以取“文章”為代表將四者統一起來。因為,文章既是成篇的文字,又可包括文學作品在內,還充當主要載體。把“語文”理解為“話語和文章”是簡明而概括的。(于亞中、魚浦江主編的《中學語文教育學》第22—23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 月版)
    二、從性質上來理解語文
  7.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
  8.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供試驗用)》)
      我對語文的理解
  語文教育史告訴我們,“語文”這個詞語是在教育活動中產生的,也在教育教學中用得最多,是一個教育名詞,時時處處影響著語文的教育教學。因此,要理解“語文是什么”,就要聯系具體的教育教學。
  我認為——語文就是語言和言語。
  首先,看看語言學和心理學的中外學者對語言和言語的解釋:
  1.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在他的《普通語言學教程》里把言語活動分為“語言”和“言語”兩部分。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第153頁)
  2.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符號系統。當作用于人與人關系的時候,它是表達相互反映的中介;當作用于人和客觀世界的關系的時候,它是認知事物的工具;當作用于文化的時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第153頁)
  3.“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是有基本詞匯(包括形、音、義)和語法規則所構成的復雜的符號系統,是人類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流思想的工具”。(《心理學百科全書》第910頁,浙江教育出版社)
  4.什么是語言?語言就是人們說的話。(呂叔湘的《語言和語言學》)
  5.言語是“個體借助語言材料傳遞信息,交流思想,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影響別人的過程”。(《心理學百科全書》第910頁, 浙江教育出版社)
  6.言語——“人們運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際或自己思考時的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第494頁)
  7.“言語活動包括兩個方面,即表達過程和感知與理解過程”。(《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第494頁)
  8.言語是對全民語言的個別體現,言語是個人的說話。(丁守和主編《中華文化大辭典》157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版)
  其次,從語文教育的實際狀況和需要來看看語文應該是什么。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語文教學,中小學的大綱規定:語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就是說,語文教學要教學生學習“人們說的話”——人們的口語、書面語——語言(“廣義的‘語言’包括口語和書面語……”);同時,也要教學生說話——用口頭說、用書面說——教學生“個體借助語言材料傳遞信息,交流思想,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影響別人”——言語。“言語活動包括兩個方面,即表達過程和感知與理解過程。發音器官將話說出來,在書寫時用文字將思想表達出來,這是人的言語表達過程,這一過程使用的是外部言語。當人們在聽他人談話或閱讀書面材料時,則進行著言語感知和理解的過程,這一過程的是內部言語。言語和語言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第494頁)
  所以,語文教學就是教學生學語言和教學生學言語——語文就是言語和語言
  最后,從語文的實際狀況來看以前對語文的理解的不科學性:
  1.口頭語言、書面語言是語言的兩種形式。如果“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用這個理解來指導語文教學,勢必導致語文教學重教學生學語言而輕教學生言語,勢必導致學生的語文素質不能健全地發展。
  2.文字是記錄和傳送語言的書寫符號,是言語的手段。教學生識記文字、運用文字來進行交流——言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的內容和任務。如果把語文只是理解為語言和文字,也同樣會導致語文教學重教學生學語言而輕教學生言語。
  3.文章是語言的書面化,是言語的產物。文章是一個復雜的語言系統。如果把語文理解為“話語和文章”,學習既定的“話語和文章”,仍然會導致語文教學重教學生學語言而輕教學生言語;如果把語文理解為“書面語言”和“文章”,結果會更環——導致語文教學只重教學生學書面語言而輕教學生言語。
  4.文學是藝術化的語言,是言語的藝術結晶。語文教學首先是教學生學會基本的語言、會基本言語,然后才教學生學習藝術化的語言、練習藝術化言語。如果把語文理解為“語言和文學”,在邏輯上,表在是不夠嚴密的;而且,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會導致語文教學舍本求末。
  5.文化,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語言是一個文化因素。言語是一種文化交流活動。“文化,是語言的條件,同時是它的產物”。(美國·杜威《理論的探索》)文字是文化的產物,是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的工具。文章是文化交流的產物,也是文化交流的手段。文學是文化交流的藝術手段,是文化交流的藝術結晶。如果把語文理解為‘語文’是一個整體,包括‘語’(語言)和‘文’(文字、文學、文化)兩個方面”,在邏輯上,表達同樣是不夠嚴密的。因為“廣義的‘語言’包括口語和書面語……”。
  6.語言是工具,語文不純粹是工具。如果“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那就完全混淆了“語言”和“語文”把語文當作了語言,在語文教學大綱這樣來解釋“語文”把語文當作了語言,在語文教學大綱這樣來解釋“語文”,怎能不使高中的語文“高耗低效”呢?如果“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同樣也把“語文”和“語言”混淆了。工具有明確的作用,工具的使用有明確的目的。在語文教學大綱這樣來解釋“語文”,會把語文教學簡單化,會讓語文帶上明顯的功利性,這樣對語文教學要全面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這一目的產生負面影響。
  7.“各種手勢語,只不過是由一般手勢發展而成的。不論哪一種復雜的或者不能直接了解的手勢,都是建立在一般言語習慣的基礎上的”。(美·布隆菲爾德語——丁守和主編的《中華文化大辭典》157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版)手勢語是特殊群體、特種環境的語言,也是特殊個體的言語。以前對語文的理解,不能恰當地解決手勢語等問題,導致在語文教學中不能正確地處理手勢語等問題,這樣很明顯地妨礙了學生對語言和言語的學習,妨礙了學生用語言來進行表達交流——言語。
語文學刊廣州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唐遠蘇20002000作者單位:廣東連州市教師進修高校 作者:語文學刊廣州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唐遠蘇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0:49:14

[新一篇] “表達”與“閱讀”,誰主沉浮  ——中外小學語文課程目標的比較研究

[舊一篇] “語文”的闡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