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育需要魯迅  ——談魯迅作品的語文價值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2006年是魯迅誕辰125周年,也是他謝世70年。我想到,作為一位充滿智慧的思想者,魯迅以那種非凡的洞察力和精深的思考,一定預見到身后的眾說紛紜,只是他不愿或是不屑發出預言而已。他的思想連同他的智慧穿越了時代,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他甚至連今后的命運是“關在牢里還要寫”都預見到了①。他生前飽受攻擊,對身后將遭受的非議也無所畏懼。然而,70年過去,魯迅仍然活在我們的世紀,魯迅作品仍然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作為現時代的一份精神遺產,它博大、沉重,燃燒般的富于刺激,使人因深刻而受傷,痛楚,覺醒,甘于帶著流血的腳踵奮力前行”②。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經典作家,英國有莎士比亞,西班牙有塞萬提斯,法國有巴爾扎克和雨果,俄羅斯有普希金和托爾斯泰,他們的作品往往成為民族精神的資源,一個時代的思想文化發展,都有可能從這里找到發展的依據,并以他們的作品為精神高地。而作為民族文化經典的作品,也一定是民族語文最寶貴的資源。從這個意義而言,21世紀的語文教育仍然需要魯迅。
  語文教育需要魯迅
  對中學語文教科書收入魯迅作品,近10年陸續有過一些懷疑的觀點,作為學術研究或教學爭鳴,是正常現象。有同行指出,中學教材收入魯迅作品過多,幾乎每冊都有,認為這是過于抬高魯迅。其實在中學階段6年的語文教科書中,魯迅的作品(包括小說、散文和雜文)一共也只有十多篇,根據目前使用的高初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作大略計算,約占學習材料總量的4%左右(高中選修部分除外)。對魯迅這樣一位文化巨擘而言,以這個數目遠不足以了解他的創作大略,更不用說了解他的全部思想。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算高的比例,也遭到較多的反對。究其原因:一是社會仍然沒有認識到魯迅作品的思想價值和文化價值,存在著許多誤解;二是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沒有得到根本的提高,在教學中沒能充分地利用魯迅作品的語文價值。
  說“過多”,針對的也許不過是教科書的編寫技術,而隨意貶損魯迅作品的價值,則顯得不負責。這是價值觀的不同。近年拒絕魯迅的理由可謂五花八門:一會兒嘲笑他的“不寬容”,一會兒暗示他拿過政府的大洋,一會兒起勁地說朱安的命運,一會兒又埋怨他被政治力量利用了……就連在魯迅去世30年后的“文革”中他的作品沒有遭禁,也涉及對魯迅本人品行的判斷。總之,一些同行對魯迅作品始終缺乏深入研究的意識,在判斷和評價上受簡單思維控制,往往帶有情緒化傾向,缺乏比較客觀的態度。比如,早兩年有教師莫名沉痛地說“我們再也不上當了”,認為教魯迅作品多年,是誤入歧路,現在發現應當學習胡適,于是宣言“告別魯迅”。我對此感到奇怪,明明是自己缺乏獨立思考意識,人云亦云,讀了魯迅的作品,這難道也要魯迅來負責?再說,是不是魯迅和胡適完全不能并存,非得在二人之間抬一人、壓一人?
  多年以來,受社會政治因素制約,特別是受極左思潮的影響,在教科書編寫中,的確存在誤讀魯迅、曲解魯迅的現象(這個責任自然不能由教師來負,甚至也難以由教科書編者去負,這是時代特色、歷史誤會);而由于缺乏政治經驗,一些教師在教學中誤把強加在魯迅身上的東西當作了魯迅的思想,在遭受人生挫折后,對魯迅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誤解;這種精神的失落往往又走向虛無,于是不但精神受到損害,從語文學習的角度考慮,也失去了重要的學習資源。
  從魯迅作品面世的年月起,就存在著對魯迅的誤讀,這是因為魯迅的思想對專制文化社會總是不合時宜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即使是在魯迅被捧上九霄的極左年月,魯迅也是被玷污被損害的,那些對魯迅故意的曲解又有哪一點不是對他的褻瀆?可以說,他對專制文化的洞察和他不妥協的叛逆思想只會讓一切與人民為敵的人感到恐懼。正因為魯迅無可取代的思想文化地位,專制主義者才企圖利用他的作品打壓異見者;換個角度看,他的作品能夠沖破羅網,在極端年代,也使廣大渴望自由思想的青年得到一份可以利用的精神資源。我們這一代就有許多人能在文革中認真地讀魯迅,用魯迅的思想觀察那個年代的魑魅魍魎,讓思想穿透時代的黑暗,沖破瞞和騙的專制羅網,并能在以后的歲月中保持冷靜的獨立的思考。因而可以這樣說:問題不在于“要不要讀魯迅”,而在于“如何讀魯迅”。
  有些同行認為中學生讀不懂魯迅,中學教材不宜選魯迅作品,甚至有教師認為魯迅的一些作品對中學生精神成長產生誤導,集中的意見,是認為魯迅作品“難懂”。當然,原因因人而異,值得注意的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可能恰恰是因為我們沒能走近魯迅,我們可能仰著頭看他,沒能把他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對待,這才會使一些同行認為他的作品“深奧”“難度大”(也因為中國人長期以來習慣于跪著讀書,所以他們讀出的是另一個魯迅)。而編者和教師不恰當地讓教科書中的魯迅作品負載過多的政治意義,也必然在教學中忽略其作為語文教材的真正價值。同時由于時代政治因素,中學教科書也曾選擇過一些不宜作為語文教材的魯迅作品(如《論“費厄潑賴”應當緩行》《“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文學與出汗》等),造成了一些教師的困惑。
  不能低估魯迅作品的思想價值
  魯迅以自己作品特有的思想豐富了時代精神內涵,20世紀的中國文壇如果沒有魯迅,也許將黯然失色。試想,講授20世紀的中國語文,有沒有可能繞開魯迅?列舉20世紀對中西文化都十分熟悉并能有批判眼光的作家,又有誰能像魯迅那樣視野開闊、博大精深?因而,無論從語文要求還是從人文高度因素考慮,就目前語文教科書編寫的要求及社會政治環境而言,選擇魯迅作品是各方面都能接受的。
  課改以來,在討論什么是素質教育,如何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問題上,有一點是不存在爭議的,即語文教育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關注社會,關注人生,能積極地思考大問題,是課改的重要任務。深刻的思想性,敏銳的洞察力,體現在魯迅作品中的這些特征,最有利于發展中學生思維能力,是最優秀的語文教育文本。魯迅作品的人文教育價值是無可取代的。
  只要專制主義文化還存在,像《狂人日記》這樣思想火種般的作品的教學價值就永遠不能低估;學生真正讀懂專制制度的“吃人”,可能需要十幾年幾十年乃至一輩子,但是從青年時代起就懂得關注人的命運,則是讀書做人的要義。今天,我們未必需要每個人都像魯迅那樣,點燃自由平等的火把照徹前路,像魯迅那樣做勇猛的前行者,做不妥協的戰士,但是對自由平等的向往,應當是青年一代的精神追求。
  至今沒有一部文學作品能像《阿Q正傳》那樣深刻地“畫出這樣沉默的國民的魂靈來”。在魯迅之前,沒有一部作品能具體地剖析國民性弱點;在他之后,沒有一部類似作品能在深刻性上超過《阿Q正傳》。毋庸置疑,魯迅對落后的國民性的批判產生的巨大影響,還將延續幾個世紀甚至更遠。到目前為止,在引導人民認識國民性方面,沒有人能像他那樣全面深刻,沒有人像他那樣誠摯,也沒有人能具有他那樣懷有巨大的悲憫之心。馮雪峰曾說,魯迅在寫到阿Q“他又睡著了”時內心一定是非常悲痛的。青年們如果能讀懂魯迅的內心世界,他們還會輕浮地唱“何不游戲人生”嗎?
  同樣,魯迅在寫夏瑜因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而被紅眼阿義毆打、而被茶客當作瘋子時,內心可能是極度悲涼的。讀懂這悲涼,就讀懂了夏瑜,也就讀懂了作為啟蒙者的魯迅的心靈世界。魯迅的作品滲透了悲憫情懷:底層人民牛馬豬狗一樣的生活,不覺醒的人們的愚昧可憐,讀書人被扭曲的靈魂,社會的冷漠病態……這些,全都通過形象故事去感染讀者,或是作出深刻的剖析傳達給讀者。更為可貴的是,作為思想家的魯迅的非凡的預見性,沒有誰能像他那樣持久地作思想的探索,剖析中國社會的病因、剖析中國專制文化的種種表現,而他的探索和發現,在當今仍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魯迅的作品,一直是尋求真理的青年的精神食糧。在魯迅生前,他的作品已經成為青年讀者的精神支柱,魯迅去世后,他的作品仍然對青年有巨大的吸引力。無論哪個年代,富有責任感的青年都把魯迅著作作為重要的精神資源,從中汲取營養。青年完全能接受魯迅,問題在于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讀魯迅,用什么樣的態度去認識魯迅。同時,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也注意到,魯迅身上,具有多種可以成為青年楷模的品德,他勇于解剖自己,他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他不諱言自身的缺陷與痛苦,在當今之世,在我們的教育中,這樣的榜樣并不多見。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諸多因素的影響,青少年教育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其中最突出的表現為青少年缺乏社會責任感,缺乏獨立精神,不懂得關注社會關注民生,無視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所造成的社會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隱患,“明天,誰來建設這個國家”的疑惑已不再是杞人憂天。因而,我國基礎教育迫切需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學習魯迅的作品,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良好品格的有效途徑。
  魯迅作品的語文價值
  有關魯迅作品的語文價值,業內已有許多精辟的專論,這里沒有必要做過多的重復。
  魯迅是20世紀最了不起的語言大師,他運用母語創作,而他的創作也豐富和發展了母語。由于他的經歷,也由于他的智慧,他在寫作中總能靈活自如地調動一切有利于表達的語言元素。可以作為佐證的,是收入中學教材的十幾篇作品,雖然經過幾十年的教學磨礪,教師仍然在教學中對其語言能有新的感悟,不斷地發現他語言運用上的創新。
  由于特有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獨特的表達個性,魯迅作品中一些語句雋永精深,要把握其思想內涵絕非一日之功,讀者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理解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逐步了解作品的思想意義和價值,并從中獲取語文素養,這正是學生學習中國語文的必由之路。比如,《野草》是中國散文的精華,應當說,80年來,很少有散文集的思想成就和文學成就能超過《野草》,其中許多語句也成為現代漢語教學的經典,所抒發的情感非常豐富,文本也適合于誦讀,培養語感。學生在中學階段閱讀這種經典作品,熟記其中典型的表達和修辭方法,受到啟迪,進而舉一反三,必將受益終生。從初中到高中,《阿長和〈山海經〉》《故鄉》《社戲》《孔乙己》《祝福》《藥》《阿Q正傳》等膾炙人口的篇章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也是難以取代的。
  經典作品常讀常新,經典作品是一個時代人文與語文的最高成就,這類作品不能指望以朝夕之功讀通讀懂,只能期望不斷地閱讀、不斷地有所發現。如果青少年對魯迅作品能一覽無余,能做出“標準答案”,以為這就是魯迅,這就是作品的全部,那魯迅也就不成其為偉大作家,他的作品也不可能是經典。我們在幼年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被告知魯迅通過回憶表達對舊式教育的不滿(多年來,初中語文教材幾乎一直堅持這種觀點)。然而按一般規律,人漸入老境,回望童年,很少會有不可排解的怨忿,完全能以豁達的態度解讀人生,有誰還會對小時挨過的板子睚眥必報?特別是對魯迅這樣一位終生讀書寫作的思想者。即使以我們教師的經驗,也不應當誤讀:且不說百草園,就連三味書屋的氛圍,也比當下的中小學教育有情調,更不用說還可以用紙蒙著描畫《山海經》,回家不用做那么多的作業了。魯迅作品的多義性足夠我們用一生去反復體會,而我們過去的教學失誤也往往就在于我們要給魯迅作品以惟一的“標準說法”和“標準答案”。隨著對魯迅研究的深入,也因為對閱讀經典作品的宣傳,對魯迅作品的重新解讀將有可能成為推動閱讀、進一步發展語文教育的重要課題。
  作為白話文的倡導者之一,魯迅躬行實踐,致力于推行普及,在創作中擺脫文言文的羈絆,讓白話文逐漸走向成熟。魯迅的作品,特別是他的雜文,語言凝練簡潔,富有內涵,極具創造精神。在他寫作的那個年代,像他那樣敢于并善于沖破語言束縛的人并不多,讀魯迅的作品,經常會為他的語言智慧而開懷。他的雜文中那些奇異的語言組合,往往產生荒誕之美、奇峻之美,這對青少年學習使用祖國語言,是極好的啟發。同時,魯迅雜文高超的諷刺藝術開拓并豐富了中國現代雜文。
  讀魯迅教魯迅,也有利于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我們把這句話說得簡單一些:讀一些需要動動腦筋的書可能才是專業進修的正途,所以不妨多讀一些魯迅的書。
  注釋:
  ①《魯迅雜感選集》,何凝(秋白)編,貴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頁。
  ②《魯迅的最后十年》,林賢治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頁。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西安8~10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王棟生20072007
王棟生,江蘇南京師大附中。
作者: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西安8~10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王棟生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49:36

[新一篇] 中學語文教師繼續教育芻議

[舊一篇] 中學語文素質教育中幾種基本能力的訓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