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面對網絡時代的生存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對教育工作者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主要是:教育與網絡的“聯姻”引發了教育工作者本能的恐慌;網絡技術的優越性和先進性使教與學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教育的“馬太效應”將把一大批教師“趕”下講臺;網絡教育的市場化傾向,加重了教師職業的競爭壓力。
面對網絡教育的這種影響,教育工作者應認真分析網絡教育的優勢和弱點,客觀判斷自己的價值所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學習技術,做網絡教育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要找準自己與網絡教育的結合點;要了解和研究本地教育的實際情況,為自己開辟廣闊的新的生存空間;要立足于教育者具有的指導和引導受教育者發展的優勢,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海南師范學院學報海口119~121G1教育學包亞寧20032003 作者:海南師范學院學報海口119~121G1教育學包亞寧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0:51:51
[新一篇]
教育學研究方法反思:知識論和學習論的視角
[舊一篇]
教育市場化的比較研究:中國和世界
相關閱讀
上帝為每一只笨鳥都準備了一個矮樹枝,看完眼淚差點掉下來!
45首繞口令:激發大腦、成就孩子的語言力的好方法!
3歲前上幼兒園的危害,還有多少爸媽不知道
試論中學地理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八法”
建立新型語文教學模式的嘗試
論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去道德化教育”
論專業學位教育的專業性
晚一年上學,影響孩子一生
推薦文章
李敖談亞投行:臺灣在美國面前什么尊嚴都沒有了
戴建業:力與美——性事漫談(摘)
吵鬧的人總是理直氣壯
給了股份,員工為啥還是不把公司當成自己的?
《周易》與《文心雕龍》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東西方早期文化的差異及其歷史影響
習慣養成,獲益終生 ——構建新課改理念下“大語文習慣養成”的體系
video
觸樂夜話 “女友點擊就送”就是一個謊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