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果不能達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再好的形式都是對教育的不負責任,都是空談。既然課程改革的主陣地仍然是課堂教學,那么課堂教學能否改變傳統的教學體系,擯棄學科為中心,就直接影響到課改的深入,直接關系到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以及研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實現。
一、多元化教學目標的設計
落實課程目標是實施新課程的關鍵,其途徑是將課程目標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課堂教學目標,師生通過一系列教學目標的達成而最終實現課程目標。可以說,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整個課堂教學設計的靈魂,因此教學目標確定得是否合理,直接關系著整個課程目標的實現。
“重視認知領域,輕視技能領域,忽視情感領域”的傳統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已不再適應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課堂教學。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全面考慮知識目標(知道學什么)、能力目標(掌握如何學)和情感目標(如何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構建、設計出體現新課程理念和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多元化教學目標,使學生知、能、情全面發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地球的公轉”的教學目標就可以這樣來確定:
知識與技能目標:①知道:地球公轉軌道的特點、黃赤交角的構成、地球公轉的位置變化。②理解:黃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上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③掌握:地球公轉的周期、方向,公轉速度的變化,四季劃分的一般方法。④應用:演示或繪圖說明太陽直射點的周年移動和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
過程與方法目標:①學會繪畫黃赤交角的示意圖,理解太陽直射點的周年移動規律。②學會繪畫 3月21日(或9月23日)、6月22日、12月22日太陽光照示意圖,并能用所畫示意圖說明地球上各緯度地帶的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狀況。③學會使用地球儀正確演示地球的公轉規律,并能解釋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和四季的形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滲透宇宙中所有天體都是按著一定的系統有規律地運動的觀點,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宇宙觀,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激發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構建多元化教學目標時,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全面性,并不是要求每一節課都面面俱到,也不是在教學目標上搞平均主義,更不是要求每個學生平均發展,而是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對象,充分利用知識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進行課堂教學目標的科學設計,提高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學生實現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的和諧統一。
二、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
新課程標準是編寫教材的主要依據,而教材則是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獲得過程與方法、進行情感交流與價值觀培養的載體,是師生互動的“中介”和“橋梁”。但由于教材要適應各地統一的普遍性,必然要舍棄具體地區、學校和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時,不能充當教材不折不扣的被動執行者,而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剪輯”和“加工”,如變換原圖或原例、微調編排順序、聯系熱點或生活實際等等,使之更適合學生的發展。
1.調整和重組教材內容
搞好課堂教學必須立足于教材,但不應拘泥于教材,而應該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來重新組織、處理和加工好教材,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地球的運動”一節中,教材是按照“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地球自轉與時差”→“地球公轉與季節”這一順序來進行編排的,這樣的編排固然有利于將地球自轉和公轉這兩種運動的特點及其地理意義遙相呼應、聯成一體。但美中不足的是,教材將地球自轉和公轉這兩種運動的相互關系安排到“地球公轉與季節”這一部分中進行講授,事實上地球的運動是自轉和公轉兩種運動的疊加,地球上的晝夜更替、四季變化等自然現象與這兩種運動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材的編排未能及時地將地球自轉和公轉進行橫向聯系和縱向比較,容易讓學生形成一種錯覺,片面地認為晝夜更替、四季變化是由單一的某種運動引起的。有感于此,本人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在完成“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這一教學內容后,馬上引入“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的講授,并運用實物演示的方式讓學生歸納黃赤交角的存在所引起的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然后再進行“地球自轉與時差”與“地球公轉與季節”這兩部分內容的教學。經過對教材進行這樣的調整和重組,使學生對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形成了更加嚴謹、周密的學習思路和知識網絡,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2.刪減和補充教學內容
教材無疑是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最好的材料,但并不是所有的內容、所有的例證方法都是學生最熟悉或最容易接受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材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或補充,使之更加符合課堂教學的需要、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主要系統講授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識,當中涉及了許多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對于這些知識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地選擇學生熟悉的地形、氣候、河流等事實來替代課本中單純的理論描述。
例如,在提到地轉偏向力對水平運動物體方向的影響時,我以學校門前的潖江河為例進行深入剖析,并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親臨潖江河城郊河段實地觀察,目睹河流右岸陡峻、左岸稍緩的奇特景觀,從而使學生對“北半球向右偏”這一規律有了更加全面而又深刻的認識。對高中地理必修2來說,其最大的特點是采用案例分析法來指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如農業區位、工業區位和城市區位的選擇、交通運輸的布局等等,課本上的案例雖然典型,但離我們遙遠。近年來,隨著招商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我縣的工農業生產和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符合教學內容的實際事例數不勝數,如果我們能在課堂教學中見縫插針地及時引用,必定能激發學生極大的興趣,教學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喚起學生求知欲的教學方法設計
從根本上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成為廣大地理教師的共識,也是實施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教學內容,鞏固所學的地理知識”,逐步形成熟練的解題技巧,在課堂教學設計中一定要優化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特點來選擇教學方法。
1.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
新課程標準首先強調面向全體學生,因此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對課堂教學才有一種安全感和愉悅感,才敢于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當然,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不僅要看廣度,還要看深度。倘若一味追求活躍課堂氣氛,動不動就讓學生討論,很膚淺的問題也要讓許多學生發表見解,課堂上看上去熱熱鬧鬧,事實上只停留在表面,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為此,要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深度,教師必須切實做好學生的引導者:①適時設計知識或問題情景,將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推向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前臺,使學生充分體驗在自己努力下完成學習任務的樂趣;②對于那些學習基礎差、參與意識不強的學生,應熱情鼓勵,并幫助他們改正思維方式和學習策略,使他們及時走出學習和發展的困境,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③要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斷提高他們的主動參與能力。
2.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探索
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積極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教師還需把課本中由因到果的教學內容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探索和研究。例如,在講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關于“全球氣候變化”的知識時,教材是按照先介紹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然后進行成因分析,再說明其影響的順序進行編排的。我在這一節教學中打破教材這種既定的由因導果的教學思路,出示以下材料:
圖瓦盧是太平洋上面積僅為26平方千米的彈丸之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島上的居民在這里安居樂業、世代相傳。但近年來卻發現這里海平面不斷上升,島上一些低凹地區房屋差不多已跟海面持平,海水漲潮時隨時都可能淹到居民的家門口。2003年,圖瓦盧國家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敗,將要放棄自己的家園,舉國移民新西蘭。請問造成這里海平面上升、迫使該國集體移民可能有哪些原因?
該材料一呈現,學生就活躍起來,最后經過仔細分析和積極討論,學生找出了海平面上升的根源在于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從而引起海水上漲,而人類活動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又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雖然最終得出的結論與課本一樣,但教學過程和效果卻大不相同,前者是簡單的接受性學習,當教師由原因分析得出每一種結果,學生都會順理成章地認為“那是當然”。而后者則帶有一種發現學習的特點,通過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一個“可能有哪些原因”給予了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而學生得出的每一個結果最終得到了課本的證實,其情感體驗就與前者截然不同。
3.重視演示操作,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這部分內容在教材中所占的篇幅雖然不多,但直射點的位置直接關系到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的教學,而實際上學生光憑教材中給出的那兩段課文和插圖,常常無法理解,許多學生常問起:“地球是怎樣一邊自轉一邊公轉的?太陽直射點又是怎樣隨之而移動的?”于是,本人就在課堂中做以下的模擬演示:以講臺面代表黃道平面,在其中央放置一電燈泡代表太陽,取一地球儀代表地球,將地球儀上赤道的某一點正對講臺中心的燈泡,然后手持地球儀按照自轉方向緊貼講臺邊框水平地慢慢滾動并逆時針繞講臺一周,在演示過程中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地球儀滾動(即地球自轉)的同時繞講臺一周(即地球公轉),地球儀緊貼講臺邊且正對電燈泡(即太陽直射點)發生變化。同學們懷著好奇而興奮的心情觀看整個演示過程,當他們看到地球儀繞講臺滾動時地球儀上緊貼講臺邊且正對電燈泡的點在不斷變化,心中的疑問和困惑也不知不覺減少了。
四、多角度思維訓練的設計
1.轉換角度設計訓練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常見天氣系統”一節中有這樣一個知識點: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與快行冷鋒活動有一定的關系。該知識點經常被練習冊與教師設計成選擇題,題干為: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與哪種因素有關?在許多鋒面的選項中,答案當然是:快行冷鋒。如此標準答案顯然引導學生對課本知識產生誤解,結論是只要是暴雨就是快行冷鋒活動造成的。如果該題設計成問答題,題干變為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那么學生首先想到課本中提到的快行冷鋒,此外還可能分析出夏季由于熱力對流運動強烈可能產生的對流雨、受臺風影響產生的臺風雨及受地形影響產生的地形雨等等。其實嚴格地講,暴雨與快行冷鋒是“有一定關系”而不是“一定有關系”,所以類似知識的課堂訓練不宜設計成填空題或選擇題。換一個角度來設問,不僅使學生的思路大為開闊,而且知識的邏輯性、科學性將會更加嚴密。
2.一題多問設計訓練
如在學習完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運動”一節內容后,可以設計以下與地球運動相關的聯想題:①假如地球不自轉,地球上哪些現象將發生變化?②假如地球自轉方向相反,地球上哪些現象將發生變化?③假如黃赤交角不存在(為零),地球上哪些現象將發生變化?④假如黃赤交角變大(或變小),地球上哪些現象將發生變化?這里的每一個小問題都有充分想象的空間,如:假如地球不自轉,地球上不僅是晝夜交替的周期延長(由一天變為一年),還可能由于溫度的變化危及生命的生存;假如黃赤交角不存在,其結果不僅是沒有了四季的變化,還可能使三圈環流不復存在,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也隨之而變化等等。
從某種角度來講,人文地理中多角度思維訓練設計更為重要。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關于工業、農業、交通區位的選擇中,可以提供幾套方案讓學生找出每個方案的優點與不足,還可以引導學生分析現實中生產的區位因素,也許有的學生從工業區位因素分析中看到某個企業的區位選擇很不合理,想不明白為什么要布置在那里,通過進一步討論,還會考慮到建設費用、政府的影響、就業問題、個人偏好等人為因素。有些問題不一定要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體現了地理學科綜合性的特點,體現了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要求。
3.貼近生活設計訓練
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課堂訓練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因此,課堂訓練的問題設計還應具有開放性,富有真實生活氣息。如讓學生設計一個假期旅游計劃,要求在規定的日期內完成多個旅游景點的游玩,以節省經費和路途時間為前提選擇交通工具,且根據各景區的氣候特征準備衣物和必備品。也可讓學生不依賴向導,僅利用城市交通圖游覽陌生的城市和景區;還可以讓學生分析如何根據交通圖選擇出行路線和交通工具?如何根據旅游景區圖選擇游覽路線?如何根據地圖比例尺估算兩城市間的距離等等?這樣,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實實在在地感受地理學科的用途,自覺地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地理教學滬17~19,11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李石永20072007
李石永,廣東省佛岡縣第一中學。
作者:地理教學滬17~19,11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李石永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