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小學語文教學法》的特性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小學語文教學法》是中師的一門專業課,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能否順利地担當起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學科性質又決定了《小學語文教學法》教材不僅具有規范性、導向性,還應具有應用性。
   一、規范性
  教材的規范性,是指教材內容的選擇、形式的確定、教材的編寫與出版都得符合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標準,國外稱之為“規范媒體”。《小學語文教學法》教材也應該是“規范媒體”。它的改革與建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規范性。
  《中師語文教學大綱》是中師語文教學的指導性文獻,是編寫教材,進行教學的“小憲法”。它對“中師”語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教學目的和適當的教學要求:“能夠了解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和內容,初步了解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學習語言的特點,初步了解當地小學教育教學情況。能夠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小學語文教材和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小學語文教案,進行漢語拼音教學、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聽話說話教學,能夠指導小學語文課外活動。初步具有評析小學語文教學的能力。”大綱對小學語文教學能力的要求是我們改革和建設《小學語文教學法》教材的重要標準。應把握這些要求,考慮到中師生現有的語文基礎知識與實際水平,因綱施教。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從把握要求入手,從每周僅2課時的教學時數出發,做到“分量適度”。對原中師《小學語文教學法》教材在理論知識的結構方面實施改革,體現出自己的特色。如引進“四大塊”機制,構建以必修內容為主干,“四塊”結合的新體系。首先嚴格依據大綱精神,以知識系統和邏輯原理來設計必修知識部分的內容,充分考慮到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特點和規律,建設好教材的主干。其次,編寫選修教材內容,做為對必修內容的擴展和加深。選修內容要重在結合與務實。可采取綜合評述、專題講座的形式選編諸如《小學語文教學名家介紹》、《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與發展》、《當地小學教育語文教學的發展與對師資的要求》等內容,既體現專業性,又體現地方性,尊重各地學校因需擇教或因需自編,便于學生自學。再次,選編課外活動指導教材,緊扣小學教師職前語文教育,教學的需要和本課程理論的應用強調自主原則和科技特色,發展學生的潛力與特長,發展學生的個性。如選編音像教材,組織賞評活動;提供優秀教案進行評析活動,組織動手制做,舉辦教具展覽活動等。以往的教材缺乏這方面的指導,教師又苦于“無米下炊”,不少精力要花在補充資料的查詢、收集上。《小語教》教材如何體現就書取材,精當取材?企盼有所突破。最后,談到教育實踐教材,應注意面向小學,面向社會,分別規定訓練的要求、內容及做法,給學生的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調查提供自學資料。指導學生大膽嘗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執教能力。總之,“四大塊”教材側重點不同,總目標一致,“都是為培養能適應九年義務教育需要的小學教師打下堅實的基礎”。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是編寫小學語文教材,實施教學的指南。是檢查、評定學生成績和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體現了國家對小學語文教材和教學的基本要求。中師《小學語文教學法》教材是幫助中師生掌握小學語文教學法知識,獲得從事小學語文初步的教學能力的。因此,不能不學習研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現行教材1—2章應合并為一章,直接以“小學語文教學法”為標題,第二節“教學任務”不如改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與要求”更準確。第三節,“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要著重處理好四個關系”不如改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更慎、更明了。教材內容的各章節,都應以小學語文教學大綱進行規范,滲透大綱精神,體現教改成果。”如“漢語拼音教學”應介紹“拼讀”、“直呼”的方法……。
  教材的規范性,還應體現在政府對教材的管理與調控上,當前,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編寫、出版工作也正在經歷著歷史性的轉變。政府對教材建設也正在從全盤包攬向宏觀管理、調控轉變,許多教材出現“一綱多本”的格局。《小學語文教學法》教材也應從單一統編,指定使用向鼓勵自編、評優、推薦選用發展。引入競爭機制,一方面國家建立一支專家隊伍,由專業出版社出版代表國家級水平的教材,這是政府實現宏觀管理與調控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應鼓勵支持各地區根據本地區經濟建設的實際,自編教材,使教材編寫、出版多品種、各具特色。有關部門依綱制訂評估標準,做好教材的審核、評價工作,使教材改革與建設出現百花爭艷的大好局面。
   二、導向性
  導向,即引導方向。《小學語文教學法》是由諸多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它不僅要指導學生學習大綱,理解教材,學習教法,還要訓練技能,指導實踐,這就決定了它的導向性。《中師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小語教》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闡述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一般規律和基本的教學方法’”。這就告訴我們《小語教》教材,要在“教學的基本理論”、“一般規律和基本的教學方法”方面發揮導向功能。教材包含的內容很多,包羅萬象是不行的,好的教材應體現“刪繁就簡,突出重點”,具有“師傅引進門修練靠自身”的功能,具體發揮如下方面的導向功能。
  1、指導學生在政治思想方面健康成長,使學生接受馬列主義、愛國主義教育。進行熱愛人民的教育事業的專業思想教育。教材應穿插安排一些優秀語文教師的課堂記實或精彩教案片斷,以例示范,激勵學生,體現“教書育人”的導向作用。
  2、指導學生認真學習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了解小學語文教材和當地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況,在依“法”執教,從實際出發執教方面發揮導向作用。
  3、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點,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大問題,如“語文教學的原則”等問題有較為深刻的認識,以免在今后的教學中走彎路,使教材在基本理論和一般規律方面發揮導向作用。
  4、指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材是教學內容的具體化,是教與學的依據。內容的組織、文字的敘述、圖表的設計無不滲透著編者的思維過程,這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具有啟發、指導作用,給學生多少知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知識,怎樣去獲得能力。因此,教材要在教與學方面發揮導向作用。
  5、指導學生學習、運用基本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很多,難以窮盡,應抓住最能體現“靈活、扎實、新穎”特點的教學方法加以介紹,在教學方法的學與用上發揮導向作用。
   三、應用性
  教材的應用性又稱專業性、師范性或實用性。中師是培養小學教師的中等專業學校。《小學語文教學法》是中等師范學校語文教學的重要的專業內容,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中師教育是小學教師的職前培養,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踐,訓練學生各種能力。如自學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編寫教案的能力,語文課堂教學的能力等。中師生學習《小學語文教學法》,目的是為了運用,運用也是學習,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葉圣陶先生說:“教書好比一張旅行的路程單,你要熟識那些地方,必須親自到那些地方去旅行,不能夠單單記住一張旅行單。”形象的比喻,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學法》教材的改革與建設要立足于能力的培養。這是基于如下原因。第一,從生理與心理發展特點看,中師生是進行基本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他們已進入青年前期,思維活躍、智力發展已達高峰,有“躍躍欲試”的心理渴求。第二,從教學大綱的要求看,大綱強調“把這些理論、規律和方法運用于教學實踐”,“要以切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來培養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第三,從素質教育的要求看,提高中師生的綜合素質是時代的需要。高分低能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看來,加強能力訓練是大勢所趨。
   (責編:李曉紅)*
  
  
  
新疆教育烏魯木齊17-18G39小學各科教學李晨紅19971997 作者:新疆教育烏魯木齊17-18G39小學各科教學李晨紅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3:23

[新一篇] 試析西方教育史研究中的功能主義

[舊一篇] 試論中學歷史教師教學行為的調整策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