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期高中語文教育的文化使命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社會的急劇轉型正在導致社會關系的不斷調整,其一系列變化迅速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最終落實到具體的個人身上,影響改變著人們的價值體系及由此指導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這種以“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為主體的隱型變化是最深層次的轉型,即文化轉型。
  現代化運動自輸出西方之后,后發國家、弱勢民族的價值理念一直無奈地在外來文化與自身傳統之間掙扎,始終沒有能夠擺脫先接受物質技術現代化、后面臨文化挑戰、再建構本土文化的命運。中國社會還缺少許多東西,也許最缺少的是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文化。文化是一種解救策略,建構一種文化,讓人的靈魂得以安頓,“把人從相互敵視、相互防范中解放出來,從心靈之間永無寧日的戰爭中解放出來,從狹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羈絆中解放出來,把人從依附、盲從和定勢中解放出來,把人從習俗、傳統、群體壓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縛中解放出來”①,從而形成理想人格,這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那么,21世紀需要構建什么樣的文化和人格呢?
  中國傳統文化中建功立業的人生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群體和諧”的崇高精神,“厚德載物”“義利統一”的價值取向,這些基本精神推動和指導幾千年中國文化發展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直到今天,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依然起著推動、彌補、校正的作用。不過,傳統文化由于過度執著于實用理性而忽視了對現實的批判意識和超越精神;群體本位的價值取向主張重整體輕個體、重和諧輕競爭,弱化了自我意識;道德中心化傾向重義輕利,壓抑自己的欲望,從而否定了人的自由本性;而“天人合一”的觀念導人畏天知命,加之傳統文化本身固有的封閉求同性,使人缺乏開拓進取的創造性和接受新事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其中,尤其是對人的內在價值需求的長期漠視,致使精神空虛愈見其廣其深,人們關注的中心問題是“人應該怎樣活著”,而對于比“人應該怎樣活著”更高的一個問題“人為什么活著”缺乏深層的思考。
  在社會轉型期,我們需要的是在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所構成的坐標系中尋找出既保障個體自由又讓個體受制于其所屬整體力量的新文化方向,從而建構置身整體中并因而具有多向維度的個體。時代所需要的理想人格也正是這種具備獨立、理性、自覺、自為、自由的個性的社會主體性人格。
  普通高中教育作為促使學生從兒童走向成人的最后準備階段,在奠定基礎學力、培養公民基本素質并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獨特的價值。因此,高中階段應該把人的發展水平提高到社會發展所要求的水平上來,既促進學生的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的社會化,又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以追求人的自然性、社會性與自主性的全面和諧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培養健全的公民,培養有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人。
  長期以來,在強大的現代性的歷史語境下,我們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缺了另一半,進入一個封閉的制度化的體系之中,表現出功利主義教育的取向和唯科學主義教育的霸權,越來越遠離生命的原點,甚至完全彈出文化軸心。而語文教育總是在應試平臺上“正襟危坐”,學習目標過于工具化、實用化、政治化、教條化、理性化。機械解析并反復操練語言體式而忽視語義的深層把握,一味移植成人世界的價值觀念,而無視青少年個體的權利和人格的尊嚴,遠離學生的現實存在和可能存在。由“課本”“教室”“灌輸”“題海”構筑的封閉世界,受單一文化價值觀念和機械學習方式的支配,成為精神上的牢籠,學生的生長和生活被無情地“殖民化”,生命的獨特個性被無情地閹割,導致對人生與社會自主思考的忽視,其結果是學生“有知識無智慧,有目標無信仰,有規范無道德,有欲望無理想”(李正濤《沒有靈魂的教育》)的現代畸形人。這種教育純粹是“造神”的教育、“成材”“成器”的教育而絕不是“立人”的教育。
  為了建構新世紀理想人格,語文教育必須找回失缺的另一半。新課程將語文定性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體,它以落滿文化足跡的經典作品為血脈而成為多元文化的載體并且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教育體現著教育的本源。因此,語文教育決不能僅僅徘徊于“知識門庭”,理應沿著“工具”“人文”的曲徑通往“幽處”。那么,“曲徑”在哪里?透視《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我們會發現,“文化”因素滲透在課程的各個環節。“文化”已經成為語文新課程的生命因子支撐著新課程的生成與生長。同時,新課程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建構主義學習觀來看,學習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知名教育學者肖川先生認為,教育的真義在于價值引導與自主建構的統一,他主張“教育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并切入學生的經驗系統,要著眼于學生成長的內在動機喚醒”②。因此,基于文化建構的語文教育,必須引領學生穿越燈紅酒綠的功利殿堂,繞道應試教育的“清規戒律”。這樣,學生會在“閑庭信步”中,在“最近發展區”里,在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之間,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人類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使多元文化共同參與,以引起對生活和人生等本體問題的理解、感悟、體驗,并在交往和實踐中反省個體現實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去建構具有個人獨特的社會主體性人格。尤其需要澄清的是,不要總是担心學生的“免疫力”差而回避尖銳的社會矛盾、敏感的價值話題,企圖在一個“裝修”“凈化”了的“庭院”中美化凈化學生,那種冠冕堂皇的包裝只能導致教育的膚淺與虛空。中外文學作品尤其經典作品“背后拖著它們經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或只是多種語言和風格習慣)時留下的足跡”③,它們的“后花園”里種植著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積淀著個體或集體的無意識。它們表現思想,也表現情感;表現意識,也表現潛意識。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其主題是多種意義的融合,內涵豐富而活躍。但長期以來,我們對文本的解讀總是擱淺于文化之外,并遠離學生的生活地質層,習慣于追求靜態的單一的中心思想,重復著千篇一律的公式和套話,非常教條化的從作品中生拉硬拽出幾根筋骨,非常圖表化功利化的預設、描繪、解釋一些與政治、道德甚至與政策有關的道理或知識。解讀劉蘭芝、杜十娘、祥林嫂,總是反復的認識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束縛與摧殘,而無視人物個性意識的張揚與沉淪,更覺察不到那些遠古無意識是怎么的左右著進入21世紀的所謂“現代中國人”;解讀菲利普夫婦、瑪蒂爾德,總是反復地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而全然不顧作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內心深處的痛苦、困惑、無奈與抗爭;而對于周樸園,我們的視點往往只聚焦在作為資本家其虛偽與殘忍的主頁,而忽視作為一個人其心靈的角落尚殘存的那點人性鏈接;對于屈原及其《離騷》,我們也總是在“愛國”這一固定版面上政治化功利化地翻版著這般“主義”那般“情感”,卻看不到社會、集體對個人權利的粗暴干涉與失去自由的靈魂的痛苦掙扎,看不到儒家文化價值體系之外的以死來捍衛“鷙鳥不群”的獨立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而絕不向整個社會意志屈服的生命個體,也看不到盛行數千年以嫉妒與媚態為特征的世俗文化心理是怎樣的活著而不讓別人活。這樣的解讀,重創了文本的精神元氣,使文本失去文化的豐盈,成為邏輯推理的刻板尺度。我們應當提醒學生,理解作品不是單純地去尋找作品固有的標準意義或作者放進作品的意義,更不是他人強加于作品的意義。文學鑒賞的過程就是那種滾動奔涌的富有沖擊力的體驗流動的過程。我們要引導學生盡量避開二手書目、評論和其他解釋,聚焦第一手文本的背后,走進文本的“后花園”,將靈魂裸露出來,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動中毫無顧忌的自由的對話,要“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罵”(魯迅《忽然想到》),當然,也可以像朱自清先生漫步于月下荷塘一樣,擺脫“白天”的煩惱,在朦朧月色里在縷縷荷香中默默享受“獨處”的“妙處”,用自己的經驗、情感、眼光和生活走向將此在與彼在兩個世界的融合,引發靈魂的內在震蕩和劇烈的感情沖擊,從而使生命價值信念得以蘇醒,使震顫的心靈連帶著整個生命超越種種狹隘的存在形態,走向詩意的棲居。同時,以造就的新的思維秩序和感知方式觀照世界,獲得一種新的認識與評價世界人生意義的標準。
  總之,身處社會轉型期的中華民族急切期盼著能夠涌現出更多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新人。高中語文教育憑借自身豐厚的文化特質和強有力的實踐性理應建構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文化,從而承担“立人”這一神圣的文化使命。
  注釋:
  ①②肖川.教育的視界[M].岳麓書社,2003:102,112.
  ③意·卡爾維諾.文學的作用[M].Har-court Brace Jovanorich出版社,1986:16.
教育實踐與研究石家莊22~23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郭金廷20072007
郭金廷,德州躍華學校。山東 德州 253034
作者:教育實踐與研究石家莊22~23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郭金廷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2:41

[新一篇] 磨礪萬能的鑰匙   ——對語文教學“契合點”的思考

[舊一篇] 科學有序 高效低耗  ——談高中課改中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