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組織編寫的語文教材,關注各地學校語文教學的“共性”,能夠保證學生的語文素質達到一個基本的、統一的水平,能夠保證各地教學質量的基本平衡,但不能照顧到地區之間的差異性和學校教育情境的多樣性,從而也就不具備很強的適應性。對我們偏遠的農村中學來說,有兩點比較突出,其一是教材內容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實在太遠了,有些內容如果照本宣科,無異于紙上談兵;其二是需要較大經濟投入的課程資源方面明顯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合理地開發和利用鄉土語文課程資源,融進課堂教學,以優化國家課程的結構,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就具有積極的意義。
第一,把鄉土課程資源作為語文教材的延伸和補充,引入課堂教學,縮短教材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距離,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而親切,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可以說不少課文,只要我們深入鉆研,細心把玩,總能與鄉土課程資源掛上鉤的。比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時,那文中敘寫的“祝福”的情景與我們本地傳統的過年民俗何其相似。我們這里不叫“祝福”,叫“三十夜謝年”。同樣“殺雞、宰鵝”,還買魚買肉,豬頭要整個的,“用心細細的洗”,煮熟之后,用大碗大盆盛起來,恭敬地陳列在正屋堂前的供桌上,橫七豎八地插些筷子在這些祭品上。供桌朝向前門門口的一方,點上明煌煌兩支蠟燭,蠟燭中間一炷香,香煙裊裊;其他三方一溜排開9只精致的小碗,圍成一個半圓,斟上酒,恭請祖宗們來享用,“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拜的人一般也只限于男人。拜完之后也是放爆竹。經過講解,學生對文中“祝福”的情景,就有了似曾相識之感,加深了對小說中人文意蘊的理解。在教學《〈指南錄〉后序》時,我結合作者生平介紹,簡要點出文天祥出兵抗元是在接了謝太后的“勤王”諭旨后,捐資募兵直指臨安的。《臨海縣志》載:謝太后,名道清,臨海市區人,南宋理宗皇后,度宗時,尊為皇太后,咸淳十年(1274年),恭帝即位后,又尊為太皇太后,垂簾聽政。現在臨海城關尚有一條街,名“洗菜橋”,據說即是她入宮前的洗菜之所。正因為臨海是謝太后的故鄉,抗元熱情特別高漲,有利于組織義兵,無怪乎文天祥“輾轉四明天臺”,來臺州籌商抗元大計。故《辭海》仍稱南宋謝太后為“天臺人”。對此文,教師以濃濃的鄉情喚起了學生的閱讀熱情,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第二,把鄉土課程資源引入作文教學,使之成為學生寫作活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資源,以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寫作能力我校地處大雷山脈和括蒼山脈之間,近旁的永安溪安閑流淌,蜿蜒東去。這里山川奇偉,林莽蒼翠,風光旖旎,景色迷人,物產豐富,生態完好,集中了“奇、野、險、幽、秀”的特色。我校西去,即是大雷山口,一條土路與山溪并行,彎彎曲曲,蠕入深山。俯視澗底,常有飛瀑流瀉,凈如白練;時見一泓清泉,明澈見底,遠視如大小不一的塊塊碧玉,以一帶溪水串邊。石級旁,小溪兩岸,春天時杜鵑花吐艷如火,漫山遍野;秋天時野山楂暗紅透綠,密密叢叢。抬眼望,兩山松篁交翠,古木參天。松林深綠如墨,郁郁蒼蒼;竹海微風鼓浪,青翠欲滴。有時奇峰突起,絕壁千仞,chán@①巖高聳入云;有時坡緩川平,綠草如茵,繁花爭奇斗妍。野生動物有狐貍、松鼠、黃鼬、石犴、青麂、雉雞、紅鸛、大雁、伯勞等150余種,繁衍生息在深山密林中,稀有名木有鐵樹、塔松、青楓、甜櫧、紫楠等50余種,間雜分布于峰巒深壑間,盛產黃蓮、丹參、黃杞、百合、茯苓等,飲譽中外。大雷山主峰,海拔1229.4米,與括蒼山主峰遙遙相對,山頂坦蕩如砥,野牛橫臥。天氣晴朗時觀日出,堪稱一絕。許多學生曾在這里觀看我國新世紀的第一縷曙光。自然之美是無限的,非寥寥數語所能盡述;且每一座奇峰危崖,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每一處佳境勝地,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隱含有豐富的人文積淀。帶領學生盡情游覽明凈的山水,不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且一洗胸中的世俗塵懷,使靈魂凈化。
大雷山東麓,是一大片接一大片的果樹林,只見一處處有改革開放特色的村落,散布于繁茂濃綠的果樹林中。這里盛產楊梅、蜜橘、枇杷、黃桃、雪梨等,一年四季,常常花果飄香;尤其是上游村的東魁楊梅,遐邇聞名,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引得外地游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
我曾給歷屆學生擬過《大雷游記》《漫話大雷山》《大雷秋色》《輕云紉岫》《深山泉石》等文題,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對大雷山或概寫、或細描、或說古、或論今,記敘、描寫、抒情、說明,各顯神通,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從中體會到寫作成功的愉悅,多篇學生的美文佳作刊登在《作文之窗》《中學生作文》等刊物上,其中,以《路,在大雷山腳下延伸》《東魁楊梅暢想》為題的學生演講,曾分別獲市中學生演講比賽一等獎。
第三,開發鄉土課程資源,為研究性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支撐 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去發現、分析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豐富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使每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我們農村中學,需要經濟力支持的課程資源雖然不足,而鄉土課程資源卻具有很大優勢,這為語文研究性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基礎。根據這一特點,我們的研究性學習,既注重過程,也重視結果。語文單科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可以有“方言語音”“方言詞匯”“諺語”“歌謠”“民間故事”等等的調查和研究。如果善于發掘,指導得法,有時也會有令人驚喜的意外收獲。如通過對方言語音的研究,學生發現:我們當地方言里一些詞匯的讀音跟日語里相同詞匯的讀音相差無幾。譬如“一”“二”這兩個詞的讀音,我們方言和日語都讀成帶點入聲的“ye”“ni”。這一發現很有價值:能為我們學習日語和地區性中日友好往來提供一個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很可能為唐代古音韻的研究,提供可靠而翔實的資料,因為日語的體系,跟唐代漢語的傳入有很大關系。
跨學科的研究性學習,范圍就更廣闊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英雄故事、民間傳說、飲食文化、民居文化、婚喪習俗、宗教信仰、生態環境以及禮儀、禁忌、節日、藝術等等,研究課題應該說是應有盡有。如對民居的調查和研究,從舊居老屋與新樓房共存的比例,可以看出農村的變化發展速度;從座座新樓房的間隔、朝向,飲水設施,以及廁所、雞塒、豬圈、牛欄的位置、形式、質地,可以看出現階段農村的文明程度;哪些適合人類居住,符合文明習慣,利于保護環境;哪些存在缺陷,不科學,甚至具有濃厚的迷信色彩。又如我鎮礦藏豐富,象坎村的瑩石礦和上官村的珍珠巖礦,都是遠近聞名的,結合地理課、化學課和思想政治課,調查礦藏的儲量,測試瑩石礦中氟化鈣的含量,探討近年來礦產品滯銷的原因,以及研究如何加工礦產品,制成半成品或成品銷售的辦法,學生都有很高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效果很好。又如在我們山區,結合生物學科,調查高山森林中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發現珍稀動植物的種類、數量,開發山區,保護生態環境,對學生來說,都有很強的吸引力。
第四,以鄉土課程資源,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與美好的品格情操,使學生樹立起健康的人生觀 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是語文學科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而美的現實感知又往往是進行審美活動的基礎。據《宋史·文天祥傳》記載:“(文天祥)自為童子時,見鄉學宮所祠鄉先生歐陽修、楊邦義、胡銓像,皆謚忠節,欣然慕之曰:‘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可見,鄉賢懿范,對后輩學子具有一種特殊的催人奮進的激勵力量。我校僻處山村,但也有令人艷羨的先賢先哲。朱洗(1900-1962),原名朱玉文,中國著名生物學家,臨海市白水洋鎮店前村人,與我校相距約4公里。出身農家,童年從事農作,勤學不殆。1920年夏,赴法國勤工儉學,考入巴黎蒙伯利埃大學,師事著名胚胎學家馬德榮教授,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回國后,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寒假回臨海探親,目睹闊別十三年后的家鄉依然十分落后,他決心辦學以啟迪民智,培養人才。1938年,建成設有小學、初中、農校三位一體的“琳山初級農業職業學校”(即現在“琳山職業技術學校”的前身),以“且工且讀,心手并勞,革除陋俗”為辦學宗旨,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國家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解放后,朱洗應聘到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工作,并任研究所所長,致力于動物卵球成熟、受精和人工單性生殖的基礎理論研究。50年代,他選用癩蛤蟆進行“蛙卵人工單性生殖”實驗,培養出世界上第一批“沒有外祖父的癩蛤蟆”;并進行蓖麻蠶引種馴化實驗,培育出新蠶種,獲國家科技成果三等獎,曾與朱德同志合影留念。朱洗一生著作甚豐,計有《現代生物叢書》等專著6種,《怎樣飼養蓖麻蠶》等科普讀物19種,《動物學》等名著翻譯4種,共約450萬字。現在,上海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立有朱洗銅像,家鄉“琳山職業技術學校”有“朱洗紀念館”。帶領學生參觀朱洗故里、“琳山職業技術學校”及“朱洗紀念館”,簡介朱洗的生平事跡、勤學精神和高潔人格,特別是他在教育和學術方面的成就和影響,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一次良好的人生觀教育。
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鄉土課程資源本身是豐富多彩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隨時留意,逐漸加以積累,做好挖掘、整理和篩選工作,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不是牽強附會,隨意湊合。這樣,才會產生良好的效應,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讒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347~353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張月標20042004本文為奧地利著名作家恩斯特·凱恩的作品。文章描述了一對情侶分別時的情景,文中對男主人公的心理刻畫描寫尤為出色。讀者可在閱讀過程中細細品味文中的兩位主人公對待愛情與聚散的不同態度。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研究項目(02JAZJD88001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濮嵐瀾張增元 河北沙河市實驗LOSS AND GAIN張月標 浙江臨海市白水洋中學,317000 作者: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347~353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張月標20042004本文為奧地利著名作家恩斯特·凱恩的作品。文章描述了一對情侶分別時的情景,文中對男主人公的心理刻畫描寫尤為出色。讀者可在閱讀過程中細細品味文中的兩位主人公對待愛情與聚散的不同態度。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研究項目(02JAZJD88001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濮嵐瀾
網載 2013-09-10 20: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