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語文教材中幾個關系的處理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在宏觀把握的指導下,對教材的微觀處理在教學實踐顯得具體而重要。我的認識和體會是,進行微觀處理,一定要從教材本身去深入研究,同時必須處理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關系:
   一、處理好總體目標與個體目標的關系
  這里所說的總體目標一是指完成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大目標,二是指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總目標,三是指初中階段“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這一中心目標。個體目標則指相對于總體目標而言的階段目標、單元目標、篇章目標等。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的,離開了總體目標,個體目標就可能偏離大方向,不準確,形不成體系;缺乏個體目標,總體目標就會被架空和割裂。因而在微觀操作上,應尤其重視個體目標,具體而言:
   1.根據新教材體系特點,以單元目標為中心。
  新教材的特點之一就是突出了單元教學,明確規定了單元目標,使之上承階段目標,下含篇章目標,成為整個教材體系與篇章語言的中心環節與紐帶。如第三冊階段目標是說明文,分解到一、二、四、五這四個單元中,分別從抓住特征、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等最基本的幾個方面體現了“著重培養說明能力”這個目標;而在第五單元的“說明順序”這個目標下,分別設三篇課文從空間、時間、邏輯三方面體現知識點,單元的教學目標非常明確。同時,由于單元教學便于比較和鑒別,有利于整體認識和消化教材,所以只有突出單元教學,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級目標。
   2.單元、篇章要顧此及彼,有機結合。
  篇章是組成單元教學的具體材料,在實現單元目標的過程中,如果不把篇章落到實處,如果對各篇課文的知識點抓不住或抓不準,單元知識就如空中樓閣,隱隱約約似有似無,勢必造成某些重要知識點的疏漏。因而,只有二者兼顧,或是先抓單元教學,然后逐篇“對號入座”,或是先逐篇抓知識要點,然后從某一角度入手,把篇章帶入單元知識中去,才能使單元知識的“線”與課文知識的“點”緊密銜接,形成知識面的楔合。
   3.根據學情,做適當調整或取舍。
  一篇課文,尤其是完整的佳作,知識含量極豐,涉及面很廣,字詞句篇、語修邏文、思想感情、觀點態度方法不一而足。這些東西,有的是學生已知的,有些是下一階段要安排的,對此,不能一應俱全面面俱到,而要注意取舍。只有舍棄了可有可無的那一部分,才能使應該在本篇中著重訓練的這一部分凸現出來,也才能切實依照單元和階段目標規定的訓練重點組織教學。
   二、處理好課文類型之間的關系
  課文類型指的是教材中的講讀、課內自讀和課外自讀三類。教讀課文需由教師引導學生細加研讀,反復揣摩,深入領會,一般每篇占用二至三課時;課內自讀課文則應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閱讀,把握課文內容;課外閱讀對學生提出了最一般的要求,并設置了程序和訓練內容,目的在于擴大閱讀面,培養自學能力。這樣就形成了三個層次,體現了由教向不需教邁進的過程,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高。對教材編寫的這一意圖,我們應有充分的認識,應根據不同類型把握住應有的“度”,既不能不管什么類型一律變為講讀,也不可把必須講讀的課文也讓學生去自讀。怎樣才能處理好三類課文呢,我認為至少應注意這幾點:
   1.必須把講讀課文作為“例子”。
  既然是“例子”,就必須充分利用它,充分發揮其典型性、典范性、引發性之功能。如第四冊四單元《理想的階梯》,從篇章結構到論證方法都很典型,內容學生也易理解,這個單元的重點是議論文的論據,體現在本篇就是運用事例作論據,而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論點的特點既代表了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方式,就從閱讀和寫作方面提供了范例。把此篇講好了,對整冊議論文的教學會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2.要立足“小課文”,放眼“大語文”。
  既要發揮課文的“例子”作用,又不能局囿于單篇教學,就文講文。而應根據現行教材的科學編排體系,考慮各種類型的不同要求和層次關系。考慮篇與篇、單元與單元、冊與冊以及學段與學段之間的有機連綴,使之成為一個循環往復的螺旋鏈。
   3.必須把培養能力放在首位,不能忽視自讀課文。
  課內自讀課文其實是最不易把握而又最能體現能力訓練的類型,它是由課內到課外培養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也是三類課型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善于處理課內自讀課文,才算真正把握了教材。以四冊四單元“《說“勤”》為例,由于有了前文《理想的階梯》,二者在論點、結構方式、論證方法幾方面均有相似之外,前者作為“例子”,后者讓學生精讀一遍,一般只需十分鐘左右,就可完成自讀任務,學起來也顯得十分輕松,真正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作用。
   三、處理好各種文體之間的關系
  文體是指教材編排中按表達方式分成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按文學體裁分成的小說、散文、詩歌、戲劇。處理好這些關系,除了與上面論述有共同之處外,還應注意幾點:
   1、善于抓住文體特點。
  九年義務教材的三、四冊分別確定了培養記敘、說明、議論的側重點;五、六冊也提出了“培養文學欣賞的能力”。這實際上是按文體特點來編排的,因此,教學中也就必須按這個原則,抓住文體特點實現教學目標。每種文體都有各自的知識點,如記敘文要掌握記敘的要素,理清記敘線索,把握中心思想,學習運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文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特征,理解說明方法的運用,把握說明順序的安排,體會準確、簡潔的語言特點;議論文要求掌握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理解概括、嚴密的語言特點等等。小說、戲劇、散文、詩歌屬于文學體裁,從欣賞的角度提出了不同要求。總之,教學重點、教學法則和方法要依不同文章體裁而變化,不能各類課文均套用一個模式。
   2、找出規律,舉一反三。
  指導學習一篇文章,絕不僅僅是理解該文的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通過課文向學生傳授該文成功運用的語文知識,傳授怎樣讀、寫此類文章,揭示讀、寫文章的規律,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第五冊《故宮博物院》是篇幅較長的、介紹古建筑物(群)的說明文,此類說明文教材中選編的不少,課內外均有,實際生活中對其讀寫需求也不斷增加。教學中,通過講讀,揭示出該類說明文的一般規律如空間順序為主,按作者行蹤安排內容,大量使用方位詞,說明方法主要是列數據、舉例子、摹狀貌等,說明內容包括建筑物特征、風格、規模以外,還涉及到有關人文史料,結構上一般用總分式等等,之后,學生在課外閱讀《晉祠》時便覺得比較容易把握了。
   3、把握思路,講疑解難。
  文章的寫作思路是作者構思行文的軌跡。“作者胸有路,遵路識斯真”(葉圣陶《語文教學二十韻》)。教課文必須首先循著作者的思路,然后拿出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思路”即教師處理教材的思維軌跡,其實質是考慮如何引導學生盡可能真切而深入地領會文章的“寫作思路”。教師的教學思路和作者的寫作思路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是一個側重于教,一個眷眼于寫,當然不能混為一談。在日常教學中,如果僅僅盯著文章結構,操起一把手術刀,一層一層地從頭到尾加以剖析,看似細致實在,但文章的神韻都被切割得蕩然無存了,但如果處理得好,猶如引導學生走進了作者的內心世界,把握了文章的脈絡,豈不像探囊取物般輕松愉快嗎?新大綱指出要重視文章的“思路教學”,以摒棄那種靜態肢解文章結構的“講析教學”,并在不少教材的閱讀提示中強調“理清作者的思路”,看來是十分必要的。同文體的思路,雖各有其妙,但大體的路徑是有規律可循的。葉圣陶說:“能夠引導學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老師”,從這個意義上講,老先生的話實在很深刻。
   4、變難為易,化繁為簡。
  在教學實際中,教材的分析必定有一個對難點的測定。其主要的兩個依據,一是教材本身,二是學生實際。如果在教學中遇到真正的難點,學生或是感到課文內容復雜紛繁,理不出頭緒,抓不住要點,或是感到課文中某些地方深奧難懂,就需要做化繁為簡,變難為易的工作。初二學生對《故鄉》一般均感到難點較多,但課堂上不可能一一解決,如果用通常教授小說的辦法,預習——質疑——歸納——疑點——討論——解答——小結,也可能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氣氛活躍,但也會造成頭緒紛亂,不得要領,或流于浮躁的結果。我在設計中遵循化繁為簡的原則,認真研究了閱讀提示,抓住“要注意一個‘變’字”這名話,確定以“變”作為全文的綱,通過引導學生認真研讀文中故鄉環境變化,“我”心情的變化,“我”與閏土關系的變化等幾處重要描述,讓學生領會到作者之所以描寫這些變化的用意,從而理解了整篇小說的主旨。這樣一來,兩節連堂課就輕松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伴著下課的鈴聲,師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從中我更進一步體會到: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將看似復雜的教材盡量變得簡單一些,而絕不能是偏要把本來其實簡單的東西復雜化。
   處理好教材的客觀規定性與教師的主觀創造性之間的關系。
  教材的編選排序體現它所具有的規定性,上述論述中實際已談到這個問題,這時側重談談教師在處理教材中的主觀創造性的問題。
  同樣是一篇優美生動的課文,有的老師處理起來猶如皰丁解牛般得心應手,深入淺出,教者輕松自如,學者如坐春風,教師、學生、教材三者和諧地融為一體,互相欲罷不能。而有的教師卻只會照本宣科,依葫蘆畫瓢,教者生搬死套,聽者昏昏欲睡,課堂上無半點生氣。產生這種截然相反的效果的原因,顯然與教師自身思想文化素質、性格、氣質、思維方式有著重要的關系。
  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主觀創造性的發揮對教學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以往,由于慣性思維的作用,或者認為只要達到規定的學歷要求就是合格教師,或者認為教學就是“傳道授業解惑”。這種思維定式使得不少教師僅僅成為教學環節中的一部機器,只是在機械地運轉,既不能發揮其主導作用,更不會激發學生的智慧情緒,這不僅導致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嚴重脫節,而且一個合格教師的水準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降低。因此,只有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理論素養,從更高層次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才能使教師適應各種不同層次、不同教材、不同對象的教學行為。具體而言,教師應該具備如下素質才能在教材處理上發揮自己的主觀創造性:
  1、師德、學問兼而有之。所謂“師德”主要是指要有敬業、 愛生、為人師表的品格風范;“學問”既有知識結構方面的內容,也含思想文化修養內涵。“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個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既要有開闊的視野,又要有較強社會活動能力;既能成為學生的精神領袖,又應是知識的導師,既會教書,也要會育人;既要廣泛涉獵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化遺產,又能直接了解語文界的各種信息和多種新的教學科研成果以及教改的新動向新趨勢。
  2、揚長避短,形成獨特的風格,顯示個性魅力。應該指出的是,上面所談的當然是高層次的要求,對一般老師是難以企及的。同時,創造性功能的發揮,也并沒有固定劃一的模式,它往往與教師自身特有的個性氣質融為一體,形成百花齊放、各有千秋的局面。既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注意揚長避短,采用適于發揮自己長處的方式來處理教材。譬如有的老師反應敏捷,接受信息能力強,又善于口頭表達,課堂上可旁征博引,增加教材的信息量;課堂組織能力強、又熟悉教材和學生的老師,處理小說等情節性強的教材,搞成討論課效果或許會更佳;有的朗讀能力強,學生特別喜歡聽其范讀詩文,那么就不妨多采用以聽帶讀的方法;如果連普通話也說不標準,卻善文字表達,就可以在以寫帶讀上下足功夫。當然,施展個性,發揮主觀創造性,絕不能偏離教材規定的目標而造成教材、教法處理上的隨意性。筆者曾聽過一位同行上《與朱元思書》(高四冊),教者倒是發揮了自己有些歷史掌故的特長,一入題便生拉硬扯地搬出個朱元璋來,或許是為了彌補平時課堂教學呆板沉悶的短處吧,此公竟意猶未盡地講了足足十分鐘,然后才四平八穩地進入課文,逐字逐句翻譯,結果第一自然段的一個邏輯句未完,下課鈴聲響起,便草率收兵了,如此處理,一篇一課時應完成的自讀課,其效果可想而知。
  3、具有靈活取舍,隨機應變的能力。對教材的靈活取舍, 體現了教師因材施教的思想方法及能力素質,是教師主導作用和創造性能力趨于明朗化的具體表現。教師因具備了足夠的學識和深厚的修養,不論是對教材的處理,還是對各種不同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面對各種學情,都能左右逢源,學生則在這種靈活多變的學習活動中,輕松自如地掌握了知識并激發了創造的意識與愿望。全國特級教師寧鴻彬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根據教材特點,巧妙設計,只指導學生重點學習了前兩段,其余各段從略處理,這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因為這種對教材的靈活的取舍,有很強的針對性,學生在接受時是主動地接受,而不是相反,在這種主動接受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意識也越來越強,所以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深圳羅湖中學)*
  
  
  
社科縱橫蘭州54-56G31中學語文教學宋燕冰19971997 作者:社科縱橫蘭州54-56G31中學語文教學宋燕冰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3:35

[新一篇] 試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調控

[舊一篇] 試談高三歷史課的教學與復習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