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戲曲---皮影戲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唐山皮影戲
  皮影戲在我國有許多支派,最著名的當屬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也叫皮影戲,是灤南縣民間地方劇種之一,始稱灤州皮影或樂亭皮影及冀東皮影,在昌灤樂一帶也俗稱驢皮影,在東北俗稱老吠影。它是中國皮影戲的個支派,有獨特的唱腔和操縱技巧,制作影人是一種雕刻藝術。明萬歷年間,在灤州有一位不得志的生員,姓黃,名素志,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不但文才好,而且繪畫、雕刻件件精通,他出關游學奉天(沈陽),在那里教授幾個村童過活,在這悠閑的歲月里慢慢地成就了他對藝術的貢獻――創作影戲。黃素志到過北京,見識過北京的影戲,灤州鄉間也有影戲。當地有“遠看燈火照,近看像個廟,里頭人馬喊,外邊哈哈笑”的謎語。《河北省地方劇資料匯編》中就有對明萬歷年間手抄灤州影劇本《薄命圖》的介紹,可見本縣境內在明代已有影戲。黃素志游學沈陽時,把影戲帶到客地。最初用紙剪刻影人后來改用羊皮剪刻影人,這種雕刻藝術見于北宋,黃素志將這種雕刻藝術加以改進。正如顧頡剛在《灤州影戲》中寫道:“原來影戲自黃先生發明(實際上是傳播和改進)以后,傳者很盛,數十年后勢力遍及東三省,這時滿洲大勢方興。”因昌黎、灤縣、樂亭與東北三省鄰近,歷史上去關東的人多,長期以來滿族的漢化語言和生活習性日益接近,黃素志傳播改進的影戲以“灤州影戲”名,影戲因清初隨清軍駐防而廣為流傳。
  明末清初,由于統治者倡導,皮影戲興盛繁榮,傳播較快。至清朝中葉白蓮教起義,各地人民響應,清王朝統治者害怕江山不穩,預防人民聚眾鬧事,一反初時對影戲的熾熱態度,他們把嘴臉一變說影戲是用紙人紙馬興妖造反,禁止官員私養影班,禁止夜演影戲。
  清朝至民國年間的皮影戲和現在的皮影戲是一脈相傳,形成了地道的灤州影,也就是所說樂亭影、老吠影。當地群眾非常愛好影戲,積久而成風俗。民國初年,樂亭崔家聚德堂影班、張家中興堂影班、劉家慶和堂影班、史家翠蔭堂影班辦得最大最好,皮影名藝人薈萃,又培養了大批新秀,影響深遠,名滿京東。20世紀30年代,樂亭影在沈陽、長春等大城市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傳播到日本、朝鮮等國。張繩武、張占科等著名皮影世人應邀陸續在國內和國外灌制了大量唱片,使皮影戲的流域更為廣闊。
  灤州皮影戲不同于其它影戲的特點有四:一是影人用驢皮雕刻,有獨特操縱技巧;二是用灤樂鄉音唱白(樂亭口音多,灤州口音少),語言易懂;三是掐嗓唱法;四是有獨特的唱腔,如張繩武的呵腔等。

  冀南皮影戲
  冀南皮影戲主要分布于邯鄲市的肥鄉縣、成安縣、磁縣、大名縣、臨漳縣、廣平縣、魏縣、永年縣、館陶縣、武安市等地,并影響到冀中、冀北以及豫北、晉東南、魯西地區。
  冀南皮影戲基本特征:一、冀南皮影戲是宋代中原皮影戲重要的嫡脈,它與河南皮影及豫北梆子腔有著重要聯系。二、冀南皮影戲造型古樸、雕繪結合,造型體制簡練,體現著我國皮影戲的早期風貌。三、冀南皮影戲劇目豐富,演唱沒有文本,完全是口傳心授,對白幽默風趣,非常口語化,表演起來通俗易懂,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四、冀南皮影戲班社與傳承依然保持傳統的習俗,基本體現原生態皮影戲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戲的藝術價值:冀南皮影屬于宋代中原影戲一支嫡脈,較多地保持著我國皮影戲的早期面貌,它相比陜西皮影、唐山皮影,在造型、劇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有著非常強烈的差異,更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冀南皮影戲造型粗獷古樸、線條簡練、雕繪結合,充分體現著古代中原影戲的造型特征、體現著我國皮影戲的早期特征。冀南皮影戲演唱沒有文本,完全是口傳心授,具有口語化、方言化的特征。
  對于冀南皮影藝術的保護和研究是對我國皮影藝術歷史、流傳和現狀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認識。對于宏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中國當代民間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將有著重要的意義。
  冀南皮影戲的瀕危狀況:今天,冀南皮影戲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其傳統的民俗文化內涵逐漸消失。目前的冀南皮影藝人年齡老化非常嚴重,大多數皮影藝人由于年事已高無法演唱,但已經后繼無人。傳統的皮影表演技藝難以得到傳承,年輕人想學習此技藝的很少,其唱腔、口傳劇目,雕制方法等,幾乎面臨到失傳的境地。

  孝義皮影戲
  紙窗皮影戲,以孝義為中心流播、輻射在周圍各縣。流傳在呂梁的孝義、汾陽、交城、交口、中陽等,晉中的平遙、介休、祁縣、太谷以及晉東南的沁源等地。它是個很古老的影戲劇種,影戲藝人過去供奉黃龍,傳說他是影戲之祖。黃龍是殷紂時人,《封神榜》上的十二門人之一,一次守城戰中,他設空城計,用紙糊城門,內懸燈晃動影人,外敵疑城中兵多將廣,懼而遁逃。后人傳謂影戲之始。這種說法原不足信。也有影戲班供奉孔子的,很多人認為:可能是文人秀才主辦的影戲班。
  山西皮影戲還存在有另一個流派,那就是腕腕腔紗簾影戲。從唱腔音樂、故事腳本,到表演形式、人物造型都和陜西東路皮影類同,山西晉南和陜西渭南地區隔河相望,從氣候條件、生活方式、風土人情都有頗同,長期以來,在經濟上、文化生活上過往甚密,遠在戰國時期就結為秦晉之好。明末清初,陜西華縣、華陰縣的影戲就傳到了晉南、順山西從南到北,由運城地區(新絳縣為代表,并周圍各縣),到臨汾地區(曲沃縣為代表,并周圍各縣),再到晉中地區(以孝義為中心,并周圍各縣)。腕腕腔紗窗影戲,由于它有委婉動聽的音樂唱腔,演唱故事更符合群眾的欣賞口味,紙窗改進為紗窗,使表演有很大的突破性提高,而玲瓏剔透的人手物造型,以及大型景物的出現都使它聲譽倍增,很快在山西蔓延開來。尤其在清乾隆年間,渭南地區落第舉子李十三,創作了“十大本”,如《紫霞宮》、《火焰駒》、《春秋配》等,逐漸也在山西地區傳播開來,同時,晉南人還過黃河到陜西購置影箱,有的去學藝,陜西雕簇皮影的藝人也到晉南來開業。皮影戲在晉南遍及城鄉,蔚然成風。據新絳縣志載,明末清初新絳縣有影戲劇社十六個,活躍在民間,新絳縣北王馬村文家影戲班,子承父業百余年,譽滿晉南城鄉。1979年老藝人文徐丁又重操舊業,移值改編了《雙報恩》、《白陽河》、《火焰山》、《三打白骨精》等二十多個劇目,寓情于影,頗受群體歡迎。
  隨著皮影戲的興起,專門從事皮影戲雕刻藝術的“專業戶”也相應產生,候馬虎祁村北城李武昌家,南上官楊茂盛家就開有皮影雕刻作坊,還有流散串班售雕者,只楊茂盛一家就承攬有十多個皮影班的皮影人物的雕刻,影戲活動代代相傳,遍及城鄉,也遠播于汾、平、介、孝。
  民國初年新絳縣高鳳鳴從陜西學藝歸來,在南大街開了一個作坊,專營皮影雕刻藝術品,數十年來高鳳鳴積累了上千萬影人臉譜,創造性的繼承和發展了皮影雕刻藝術,成為當時晉南皮影雕刻藝術的代表。生前他為晉南劇團雕刻了近百套戲箱,還培養了十幾名青年藝人,謝君一是其中的姣姣者。(參考廉振華《晉南皮影》)
  碗碗腔紗窗皮影何時傳入到孝義?據"會刊"載"相傳三代之老藝人王茂珠說,明末清初是我縣最盛行之際,全縣有(影戲班)一百一十余班,不僅活躍在我省各地,同時渡過黃河到達陜西,穿過雁門關到達內蒙古……"筆者推測王茂珠所說"明末清初"約在乾隆年間,此時時處乾隆盛世,陜西、晉南影戲都有處于鼎盛時期,孝義處"最盛行之際"當在理中,可惜到嘉慶年間皮影戲遭劫難,產生了二、三十年斷代,所以產生了碗碗腔紗窗影戲清末年初傳進孝義的說法。情況是:碗碗腔紗窗影戲吸收當地皮腔、汾孝秧歌、晉劇的滋養,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孝義獨有的碗碗腔皮影戲,到清末民初形成了影戲的又一個鼎盛時期,境內有影戲班社六、七十個,同時也延伸到周圍各縣,行跡遍布三晉。 如后營馬四兒往文水徐家鎮搭吉慶班;那莊耿老旺到文水于家堡搭寶盛班;后營鈕善貢往汾陽東馬莊、孫俊英去祁縣、馬員才往太谷等等,流傳有"無孝不成班"的民謠。孝義境內一時異彩紛呈,影藝名人成出不窮;王寶棟等于竿工精熟,操技藏神;張立廣銅音鐵嗓。月驚星迷;井潤元專說閨門戲,人稱"小姐班";李付德擅長喜鬧劇,譽為"哈哈班"。此外,還有張萬年、于吉榮、宋廣德、耿富有等一批青年藝人,稱為后起之秀,操、說、唱各有千秋,名聲遠播。

  復州皮影戲
  皮影,又名“燈影”。遼寧皮影最盛行、最普及的時期是民國年間,全省大部分縣城均有皮影戲。其中岫巖、蓋縣、康平、海城、凌源、朝陽等縣更為普遍。每個影班一般由7-9人組成,他們都是農民出身的半農半藝者。演出劇目的內容大都是神話及歷史故事,經常上演的有《楊家將》、《大隋唐》、《封神榜》、《群仙陣》等四五十個劇目。經常演出連臺本戲,最長能演半個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皮影戲的藝術水平有很大提高,首先是搜集整理舊影卷,剔除封建糟粕,取其民主性精華;其次是將原用油燈照影,改為電燈照影。到80年代,各縣農村仍有皮影戲演出,但演出已漸漸減少。

  海寧皮影戲
  海寧皮影戲始于南宋,清朝末期最為盛行。到本世紀80年代,有近八百年歷史。據皮影戲藝人述: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不久,即有北方皮影藝人到臨安戲場(當時稱為瓦舍)演出影戲。海寧地近都城,皮影戲很快在境內傳播。先是達官貴人、上層人士在壽慶、喜期、喪吊、宴會時請藝人演皮影戲。清光緒年間,朝廷下令禁止在閥門演出,皮影戲一度衰落,藝人大多轉務農業。他們在鄉間傳統節日和民間婚喪喜事中演出,逐漸為鄉閭喜愛,又趨繁榮。蠶戶為求蠶花二十四分(求祈豐收之意),養蠶前由獨家或幾家合起來請皮影戲班演出,通宵達旦。演畢,由戲班揭銀幕(桃花紙)貼上蠶匾,以示吉慶,再由蠶戶給戲班桃花紙換上銀幕,此謂蠶花戲習俗。皮影戲流入民間后,成為發展過程中的鼎盛時期。清末民初,全縣有11個戲班,近百名藝人,分布在斜橋、鹽官、郭店、石井、慶云、長安、辛江、周王廟等地。
  解放后,傳統習俗改變,皮影戲又轉入業余活動。1954年,全縣僅存四個業余性班團。1956年6月,浙江省成立木偶皮影藝術團。海寧的皮影戲以周王廟魏伯榮的劇團為基礎,吸收其他班團藝人成立皮影隊,常在外地為外賓和兒童演出。1958年改為浙江皮影劇團,下放到海寧縣管理。50年代,皮影戲的劇目以神話、童話為主,景片照明廢棄油燈改用電光,銀幕也得到擴大。文化大革命中,皮影戲停演。1980年,恢復皮影劇團,但操作人員不齊備,又后繼乏人,業務也不景氣。1982年停止演出。
  海寧皮影戲有聲腔、皮人臉譜造型、劇目三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是聲腔古老。南宋初,皮影戲剛傳人海寧時,唱腔比較簡單,后來受昆腔和江南絲竹影響,形成海寧皮影戲自己的曲調。有三個系統:一是亂彈,高亢激越,一般用于開臺戲和武打戲,用板胡、二胡伴奏為主,其主腔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龍、叫王龍等;二是高腔,幽美姻雅,一般用于抒情敘述的正本戲,用笛子、二胡伴奏,其聲腔有長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樓、十八板、當頭君官等;三是曲牌,包括鑼鼓,用于特定環境的專用樂曲,有艷陽天、太極陰阻、祥云萬道、倒地煞等。整個音樂曲牌曲調近百種,現在僅保留了四十余種。
  其次是皮人臉譜造型頗具特色。其臉譜既接近于京劇,又不同于京劇。它按忠、奸、賢、義的不同性格,喜怒哀樂的不同表情來加以夸張、塑造。為了符合劇情發展,適應操作上的藝術需要,有時候同一個人物要換幾次頭面。
  另外是劇目豐富,大戲小戲、文戲武戲,有近三百個劇目。好多劇目是其它劇種沒有的,如《聚寶盆》、《后玉婿蜒》等。由于皮影戲劇目系老師父口傳,一般藝人只能演二三十個熱門戲,故劇目失傳較多。現已搜集到的劇目243個,其中正本戲78個,開臺折子戲(大多為武打戲)165個。

  江漢平原皮影戲
  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指流行在我省潛江、天門、沔陽(今仙桃市)、監利、洪湖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征的皮影戲。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唱腔以歌腔、漁鼓腔為主。歌腔皮影中的“雞鳴腔”,源于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出自舊時藝人的乞討唱曲,調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江漢平原皮影制作精細、造型生動、唱腔優美,富有古樸的楚文化風格,深受歷代人民群眾喜愛。

  陸豐皮影戲
  在海陸豐地區,皮影戲的地位很高,演出時,皮影班的鼓沒有開,大戲班不敢開,所以大戲班往往要請皮影班早點開鼓。陸豐皮影供奉田元帥(或稱“田老爺”)為戲神。藝人傳說,皮影是唐朝來的,李世民登基時,有一個苗元帥(是十八翰林之一)創建梨園子弟,以梨葉弄影,治好了國母的病,此后就誕生了皮影戲。苗元帥后來被斬了頭,“苗”字去了草頭就是“田”,所以皮影班藝人供奉田元帥。另一個傳說是:唐玄宗時,他手下的大將雷萬春兒時,母親生病,雷萬春以梨葉弄影娛母,使母親恢復健康,此后唐玄宗命令在長安上演皮影戲。后來雷元帥因違犯軍令被斬了頭,“雷”字去了“雨”頭就是“田”,所以后來以田元帥為戲神。這兩個傳說大同小異,大概同出一源,后因多年口耳相傳產生分歧。
  陸豐皮影每到一個新地方演出,有“洗釵”之類的“凈場”習俗和開場戲《搬仙》的演出。“凈場”時,所有觀眾都必須暫時退出觀看場地,由演出的主持人桀雞、燃放爆竹,藝人在后臺大鑼大鼓等以示驅邪,之后才允許觀眾入場。《搬仙》是開臺例戲,演出“跳加官”、“跳三仙”(福、祿、壽)之類的吉祥戲,本來以正字表演,現在改為念白字。《搬仙》之后,要由一個名為“大頭坎”的角色,念一段順口溜。“大頭坎”頭顱奇大,前額突出,后腦拖一條發辮、著馬褂,作紳士狀。順口溜以當地鄉約鄉規為內容,語多詼諧,表演滑稽。這一特殊節目未見于其它劇種,當是陸豐皮影藝人的創造。這一節目在后來的演出中往往被省略。 華縣皮影戲
  皮影是用家畜皮刻制的人物影像,借助燈光投影屏幕表演的一種戲曲,通常叫燈影或皮影戲。據歷史學家顧頡剛考證,皮影的發祥地在陜西。
  陜西民間有一個傳說,似乎說明了皮影的來歷。據說西漢時,文帝劉恒的幼兒由一位宮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鬧不止,聰明的宮女便用梧桐樹葉剪成人形,借著透進紗窗的陽光,一面用手舞動梧桐葉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馬上轉哭為笑。
  皮影的原型是用紙剪的,后來才改成用皮刻制。據宋朝《夢梁錄》等書記載:“京師初以素紙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皮影在漢代已經出現,到了宋代已相當流行,京師常見、“設帳張燈”上演“影人戲”。到了元代,蒙古軍隊中有皮影班子隨軍,一直傳到中亞國家。
  華縣皮影制作精細,玲瓏剔透,深受民間喜愛。其制作過程是:牛皮或驢皮經浸泡后,刮鏟成半透明狀,再打磨、摹畫、雕刻、著色、熨平、綴合。華縣皮影造型以人物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人物高約1尺,大頭突額,色彩艷麗,圖案精細。人物的頸、肩、腰、膝、肘等十處有輪盤牽線,活動自如。通常以五官反映人物的性格,如以平肩和皺眉區分陽剛和陰委,丑角多用圓嘴、吊眉和沖天鼻,形象夸張詼諧。
  舊日,華縣城鄉有數十個皮影班子,一個班子5人,小車一推,背簍一背,隨時可外出演出,逢上廟會、結婚、祝壽、小孩滿月,一盞明燈,兩張方桌,幾塊木板就可搭臺表演,演出時,操縱提線的人稱“簽手”,在屏幕后表演打、跳、翻、跑各種角色。唱腔多為碗碗腔。伴奏的樂手司掌琴、弦、鈸、鼓等樂器。5人一班配合默契,演得有聲有色。
  農閑時,華縣皮影經常流動演出,在電影沒有普及的年代,是一種民間喜聞樂見的戲曲節目。1949年起華縣光明皮影社曾長期在西安演出。1975年華縣皮影進京上演博得好評。1986年上海電影制片廠為華縣皮影攝制紀錄片《皮影輕騎隊》。
  近年來由于現代視聽媒介的普及,皮影戲演出的機會少了。皮影作為一種工藝美術品也為人所愛,一些外國游客尤喜收藏。德國皮革博物館和日本民俗博物館都有華縣皮影陳列。

華陰老腔

  阿宮腔
  阿宮腔,也稱北路秦腔。因唱腔具有翻該遏低的藝術特點,亦稱遏宮腔。流行于禮泉、富平、興平、咸陽、涇陽、三原、乾縣、高陵、耀縣、銅川、臨潼等地。
  阿宮腔原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臺,在常腔、表演、音樂伴奏以及舞臺美術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藝術特色。據老藝人段天煥回憶,清嘉慶、道光年間,阿宮腔已由禮泉傳播到渭北一帶,演出的劇目有《范睢相秦》、《玉瓶贈金》、《祥麟鏡》、《四賢冊》等。與原秦腔唱調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藝術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調”,藝人們稱為“遏工”。至清同治、光緒年間,又相繼出現許多皮影班社及名藝人,演出劇目主要有《滾龍床》、《紅拆書》、《鐵冠圖》、《艘孤》、《清河橋》等。
  阿宮腔的特點是嫻雅婉轉,鋼勁有力,纏綿激昂,拖腔帶有“噫咽”之音,并以假嗓翻高唱出。
  1940年前后,由于國民黨政府黑暗腐敗,加之連年遭災,阿宮腔戲班相繼解散,僅有段天煥一個戲班艱難地掙扎到解放。
  新中國成立后,富平縣人民政府為搶救阿宮腔劇種,組織以段天煥為首的老藝人成立民樂皮影戲社,積極進行演出活動。1958年又將富平縣三團改為富平縣阿宮劇團,創作、改編、演出《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玉瓶贈金》、《女巡按》、《錦香亭》、《王魁負義》、《四賢冊》、《白蛇傳》、《翰墨緣》、《金鱗記》等傳統戲及《雞毛信》、《雷鋒》、《紅石鐘聲》、《八一風暴》、《三姑娘》、《兩家親》等現代戲。并于1961年赴京進行匯報演出,受到戲劇專家及觀眾的歡迎和喜愛。
  阿宮腔的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已經挖掘整理的傳統劇目有六百余本。劇目的唱詞淺顯樸實、生活氣息濃厚。取材于歷史的劇目,大都為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昏庸腐敗、荒淫無恥、殘忍兇暴以及批判賣國求榮、表彰民族氣節的戲,如《七箭書》、《重耳走國》等;取材民間故事的劇目,多為反映倫理道德、男女愛情、抨擊忘恩負義與頌揚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的清官戲,如《西廂記》、《金鱗記》、《王魁負義》、《女巡按》等;取材現實生活的劇目,大都是抨擊惡勢力和惡少劣婦的諷刺喜劇,如《三婆娘頂嘴》、《屎巴牛招親》、《打鍋》、《抹牌》等。
  阿宮腔角色行當生、旦、凈、丑俱全;表演基本沿襲了秦腔程式,并采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動作,顯得獨特別致。同時,在表演上有塌城、劍出鞘、踢打等武打特技。
  阿宮腔屬板式變化體音樂。聲腔分歡音與苦音。歡音表達明朗、輕快的情緒,苦因表達悲傷、凄楚、懷念、憤慨的情感。其唱腔保持了阿宮腔腔調,惟凈角揉入眉戶某些曲調;旦角又吸收了碗碗腔行腔技巧,突出阿宮細膩、婉轉、剛柔并濟的特點。唱腔板路有[二六]、[慢板]、[二倒板]、[箭板]、[一疊腔]、[三不齊]和單句送等;常用的曲牌有[一起清雪]、[遷仙客]、[春宴開]、[點絳唇]等。伴奏樂器以板胡替代原二股弦領奏,增加了音響效果;武場面以梆子擊節,配以鼓板、牙子、小鑼、繞鈸、大號等。
  阿宮腔自搬上舞臺后,先后培養出黨碧俠、權立民、傅新考、劉寶琴、李珍珠、趙云俠、周正中、雷天民及送彩萍、暴建玲、李玉玲、劉立萍、王會利、康小利、楊小莉、郭民榮、馮碧茹、傅全冬等優秀青年演員。

  弦板腔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陜西咸陽、乾縣、禮縣、禮泉、興平、寶雞、鳳翔等地以及甘肅東部地區。據說清代嘉慶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間流傳。唱腔有“慢板”、“緊板”、“滾板”、“氣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劇目有500多本,現已整理出350本,武戲較文戲多,除“三國”、“列國”等連臺本戲外,也有《碧玉簪》一類才子佳人戲。

文章出處:中華五千年網 (www.zh5000.com)

網載 2013-09-10 20:54:58

[新一篇] 中華戲曲---昆曲

[舊一篇] 中華戲曲---繁峙秧歌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