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靜制動,以弱勝強的不朽典范---齊魯長勺之戰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長勺之戰,發生于周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齊魯兩個諸侯國之間進行的一場車陣會戰,也是我國歷史上后發制人,以弱勝強的一個著名戰例。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起,我國歷史進入了諸侯兼并、大國爭霸的春秋時代。齊國和魯國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諸侯國,又互相毗鄰,在當時的動蕩局面下,不免發生各種矛盾,而矛盾沖突的激化,又勢必造成兩國間兵戎相見的結果,長勺之戰正是這一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當時的魯國據有今山東西南部地區,都城曲阜(今山東曲阜),它較多地保留了宗周社會的禮樂傳統,在春秋諸國中居于二等地位,疆域和國力較之齊國,均處于相對的劣勢。至于齊國,則是姜太公呂望的封地,轄有今山東東北部地區的廣大地域,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那里土地肥沃,又富漁鹽之利,太公立國后,推行“因其俗,簡其禮”、“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舉賢而上功”、“修道法”、禮法并用等一系列正確政策,因而經濟發達,實力雄厚,自西周至春秋,一直成為東方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國。長勺之戰就是在這種齊強魯弱的背景下爆發的。


  公元前686年冬,齊國宮廷內部發生了一場動亂。齊襄公的堂弟公孫無知殺死襄公,自立為君。幾個月后,齊臣雍廩又殺死了公孫無知,這樣,齊國的君位便空置了起來。當時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和其兄公子糾都想乘機回國繼承君位,于是就發生了一場君位爭奪斗爭。結果,是公子小白捷足先登,率先入國搶占了君位,他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桓公。而公子糾則時運不佳,在這場權力爭奪中丟掉了自己的性命,其重要謀臣管仲也被羅致到齊桓公的手下,后來成為齊桓公霸業的重要奠基者。


  魯國在這場齊國內部斗爭中,是站在公子糾一邊的,并曾經公開出兵支持公子糾回國爭奪君位。但結果是乾時一戰,損兵折將,大敗而歸。魯國的所作所為,導致齊魯之間矛盾的進一步激化,齊桓公本人對此更是耿耿于懷,不肯善罷甘休,這終于釀成了長勺之戰的爆發。


  公元前684年春,齊桓公在鞏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實力強大,不顧管仲的諫阻,決定興師伐魯,以報復魯國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糾復國的宿怨,企圖一舉征服魯國,向外擴張齊國的勢力。當時魯國執政的是魯莊公,他聞報齊軍大舉來攻,決定動員全國的力量,同齊軍一決勝負。


  就在魯莊公準備發兵應戰之時,魯國有一位名叫曹劌的人認為當政者庸碌無能,未能遠謀。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國家遭受齊國軍隊的蹂躪,因而入見莊公,要求參與戰事。曹劌詢問莊公依靠什么同齊國作戰。魯莊公說,對于衣物食品之類的東西,總是要分賜給臣下,不敢獨自享用。曹劌指出,這樣做不過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國,民眾是不會出力作戰的。魯莊公又說,自己對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從不敢虛報,很守信用。但曹劌認為,對神守點小信,未必能感動神明,神也是不會降福的。魯莊公想了一下又補充道,自己對待民間的大小獄訟,雖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準情度理地予以處理。曹劌這時才說,這倒是盡到了君主的責任,為老百姓辦了好事,具備了同齊國決一勝負的基本條件了。為此,他請求隨同魯莊公奔赴戰場,魯莊公允諾了他的這一請求,讓他和自己同乘一車前往長勺。


  魯軍根據齊強魯弱的客觀形勢,在長勺(今山東曲阜北,一說萊蕪東北)迎擊來犯的齊車。兩軍都擺開了決戰的態勢,待布陣完畢后,魯莊公準備傳令擂鼓出擊齊軍,希望能夠先發制人。曹劌見狀趕忙加以勸止,建議莊公堅守陣地,以逸待勞,伺機破敵,魯莊公接受了曹劌的這一建議,暫時按兵不動。齊軍方面求勝心切,憑恃強大的兵力優勢,主動向魯軍發起猛烈的進攻。但它接連三次的出擊都在魯軍的嚴密防御之下遭到了挫敗,未能達到先發制人的作戰目的,反而造成自己戰力衰落,斗志沮喪。曹劌見時機已到,建議莊公果斷進行反擊。莊公聽從他的意見,傳令魯軍全線出擊。魯軍于是憑借高昂的士氣,一鼓作氣,迅猛英勇地沖向敵人,沖垮齊軍的車陣,大敗齊軍。莊公見到齊軍敗退,急欲下令發起追擊,又被曹劌所勸阻。曹劌下車仔細察看,發現齊軍的車轍的痕跡紊亂;又登車遠望,望到齊軍的旗幟東倒西歪,判明了齊軍確是敗潰,這才建議魯莊公實施追擊。莊公于是下令追擊齊軍,進一步重創齊軍,將其趕出了魯國國境,魯軍至此取得了長勺之戰的最終勝利。


  戰爭結束后,魯莊公向曹劌詢問是役取勝的原委。曹劌回答說:“用兵打仗所憑恃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沖鋒時,士氣最為旺盛;第二次擊鼓沖鋒,士氣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擊鼓沖鋒,士氣便完全消失了。齊軍三通鼓罷,士氣已完全喪盡,而相反我軍士氣卻正十分旺盛,這時實施反擊,自然就能夠一舉打敗齊軍”。接著曹劌又說明未立即發起追擊的原因:齊國畢竟是實力強大的國家,不可等閑視之,而要謹防其佯敗設伏,以避免己方不應有的失利。后來看到他們的車轍紊亂,望見他們的旌旗歪斜,這才大膽地建議實施戰場追擊。一番話說得魯莊公心悅誠服,點頭稱是。


  從曹劌戰前決策、戰場指揮和戰后分析的諸多言行里,我們可以看到魯軍取得長勺之戰的勝利乃有其必然性。魯國統治者在戰前進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準備,為展開軍事行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作戰中,魯莊公又能虛心聽取曹劌的正確作戰指揮意見,遵循后發制人、敵疲我打、持重相敵的積極防御、適時反擊的方針,正確地選擇戰場,正確地把握反攻和追擊的時機,從而牢牢地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贏得戰役的重大勝利。可見,長勺之戰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它卻正確地反映了弱軍對強軍作戰的基本規律和原則。因此,一直為歷代兵家所稱道。


  長勺之戰是齊桓公爭霸斗爭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魯齊長期斗爭中魯國的一次罕見的勝利。它對齊桓公調整完善自己的爭霸戰略方針具有一定的影響。


網載 2013-09-10 20:55:19

[新一篇] 以財物換取和平---澶淵之盟

[舊一篇] 會昌滅佛背后詭異的道教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