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第一大國楚國為什么不能統一中國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歷史上曾經最有條件統一中國,結果未能抓住機遇反而遭到滅國之災,最典型的莫過于楚國。

  楚雄踞長江、漢水流域,擁有發展農業的最好條件,所謂“湖廣熟,天下足”。湖北隨縣出土的編鐘,不僅可證楚國音樂不凡,還足以證明冶煉鑄造業發達。冶煉鑄造聯系著兵器,那是武裝軍隊的必要條件。今武漢東湖的大型雕塑《莊王出征》,令游人神情為之一振。正是楚莊王時期楚國國勢大到飲馬黃河,越出長江流域挺進到北方。春秋五霸有兩霸是吳和越,后來越滅吳,楚又滅越,勢力就擴展到“百越”之地,那是多么遼闊的疆域!

  武漢人仿造出一座“楚天臺”,據稱是仿楚靈王“章華臺”建造,章華臺后世稱之“天下第一臺”,是中國歷代帝王園林化離宮的先導。楚宮的故事有“楚王好細腰,宮妃多餓死”之說,這話也讓我猜想,當年楚國宮中雞鴨魚肉豐富,楚王已感覺人胖了既不美也不利于健康。今人不是也想減肥嗎?而“楚楚動人”一詞,描述的正是苗條的楚國女子身穿楚服是多么美麗動人啊!

  武漢東湖還建有“楚城”,與其相連的景觀有“楚市”。古人曾寫文章說,到楚國都城郢,清晨穿新衣上街,歸來就擠破了。這描述也許夸張,但我們還是可以想像那繁榮。

  繁榮的經濟一定會哺育出相應的文化。游三峽訪秭歸拜謁屈原祠,自然要想到《離騷》。我們讀屈原的作品和他的一生,還可以看到,屈原愛國,楚懷王卻不給他愛的機會,但懷王沒能消滅屈原的愛心。屈原的愛不僅是愛國、愛人民,他也深情地寫男女愛情,凝聚在楚辭中的愛,是非常豐富的情感。《詩經》是民間集體創作,代表共性。《離騷》是屈原獨立創作,作為更具個性的作品,體現著個體生命中極其神圣而寶貴的東西。人生可能不被理解遭受冤屈,失去許許多多,但不能失去心中的愛。愛是個人情感,卻對應著整個世界。人生若失去這種情感,世界也會黯然。《離騷》中所體現的個性,已然是對共性的升華。不管怎么說,從詩經發展到楚辭,楚辭已是華夏當時最先進的文學藝術。

  也許還有必要一說,西方對愛心的神圣性認識,可以追溯到從希伯來人耶穌的精神中汲取營養;對個性的肯定,則從古希臘的理性思維中認識到個人在浩蕩宇宙中的能力和價值。今天外國朋友來游三峽,可以體會,屈原所表現的人的個性和愛,標志著中華文明在公元前取得的重大進步。

  楚國不僅有楚辭,詩歌可入曲傳唱。宋玉曾說,有位歌手到楚國首都郢來演唱,開始唱“下里巴人”,與他和唱的有數千人;接著唱“陽阿薤露”,和唱者有數百人;最后唱“陽春白雪”,能與他和唱的就只有幾十人了。“陽春白雪”是高山流水。“下里巴人”也不是低水平,而是通俗歌曲,有數千人與那位歌手和唱,那是相當大的場面。你看,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楚國音樂在人民中多么豐富而有層次。楚國何止是有屈原呢,楚國的群眾性文化已多么燦爛。

  如此,楚國就給我們留下一個問題:楚國農業、紡織業、冶煉鑄造業,陶器、竹器、漆器等手工業,乃至商業經濟均發達,文學藝術也最為發達,何以會被在西北蠻荒之地發展起來的秦國所滅?

  楚國不是生產力不行,也不是文化藝術不行,而是經濟、文化都發展后,統治者的政治建設未能隨之發展進步,未能滿足生產者的要求而遭至滅亡。

  楚國更大的悲傷,恐怕還在于它不是沒有出現過改革。早于商鞅在秦變法的前二十五年,吳起就受楚悼王重用主持變法,變法的措施就是商鞅后來在秦施行的“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可惜變法僅一年,悼王死,吳起被貴族射殺,變法夭折。

  悼王去世半個世紀后,懷王即位,此時有屈原。屈原有什么革新主張嗎?他作為詩人的形象太飽滿了,以至后人常忽略了他的政治主張。但司馬遷作《屈原列傳》還是指出,《離騷》稱道了齊桓公。齊桓公曾用管仲搞過春秋時最早的改革,齊因此成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主。《離騷》還稱道了湯、武革命。這都能讓我們窺見屈原的改革政見。屈原不僅是詩人,他是楚國的“左徒”,是國家一個高級官員,他有如此豐沛的學問和藝術造詣,且如此重視人的個性和創造性才華,豈不難得!可惜,楚終于被秦滅亡了。楚國的悲傷是其他被滅亡的國家無法相比的啊!你聽,“痛楚”、“酸楚”、“凄楚”,描述的正是楚亡后楚人深長的痛苦和悲傷。

  悲劇的力量總是最打動人的,也是這巨大的感傷和對國家的熱愛,造就了屈原和《離騷》。為了記住這巨大的不幸,這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人倫大愛,千秋以來中國人為一個人立個節日每年都紀念他,這個人就是屈原。千古以來沒有任何一位帝王被人民這樣紀念。

  然而,如果把亡楚的責任都推給楚王,恐怕也是不公道的。雖然悼王支持變法遂有楚國變法,懷王未能理解屈原以至付出巨大代價,但關系一個國家能否適時變法的力量并不取決于君王一人,在楚國反對變法的分明有一個舊貴族階層。

  人為什么會悲傷?那一定是曾經美好的東西淪喪。這“舊貴族”的先人,原也是相當積極進取的啊!楚國的先人可追溯到熊繹,西周前期周成王封楚子熊繹居丹陽,丹陽在三峽西陵峽深處,為最早的楚國都。所謂“上控巴蜀,下應荊襄,當水陸之要沖”,這是說楚國位置險要,但這樣的地方若不向外發展,楚就會被封閉在峽谷。楚國的先人胼手胝足、拓土開疆,戰國時兼并了上游的夔國,向下游發展使楚國都城出現在荊州,整個三峽地區就通稱“楚”。當楚國發展到江漢平原就地處華夏中心,這使楚國最有條件汲取東西南北之長,但也容易四面受敵。楚先人匯集四鄰之長,警惕危險,把國家發展到最雄強。但后人在繁榮中滋生出優越感,滋長了自高自大。這自高自大不把四鄰放在眼里并不只是統治者的缺點。今天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也需要警惕我們自身存在的毛病。

  楚國的優勢確實曾經很多,以至楚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果然,始皇建立的秦朝是被楚霸王項羽所滅。可是,項羽又被秦漢之地的劉邦所滅。為什么?你看,自高自大,不把劉邦放在眼里,這些缺點在生長于楚的項羽身上也體現得多么明顯。

  秦憑什么擊敗楚?無疑要追溯到“商鞅變法”。可是,這“變法”并不是商鞅的發明。商鞅的智慧從哪里來?

  春秋時齊國發生的改革可以追溯到西周末開始用鐵。鐵耕促進了井田外“私田”的開發。春秋“井田制”不是私有制,也不是公有制,是國有制。管仲搞“相地而率征”,即按土地征稅。承認了私田,就在井田制以外別開了一條新路。

  管仲此舉的意義有多大?

  人類最早用鐵的是小亞細亞卡帕多細亞的一個古國赫梯,位于今土耳其克澤爾河流域,早于公元前十四世紀用鐵,赫梯因此經濟發展,軍事也強大,并有楔形文字,還產生了《赫梯法典》,但這部法典是在生產力進步后用來竭力固守奴隸制的。戰爭起源于剩余勞動產品,這時的赫梯因經濟發展處于容易遭到周邊蠻族攻掠的環境,一旦遭到入侵,又因國內生產者的利益受到奴隸制壓制而難以形成上下一致的有力抵抗。赫梯在公元前十三世紀末和十二世紀初被“海上民族”從小亞西海岸侵入,又遭到來自北面的游牧民族襲擊,終于滅亡。

  類似的悲劇,中外都曾一再重演。古埃及、古巴比倫經濟與文化藝術都相當發達,結果都被經濟落后于他們的蠻族攻滅。中國用鐵出現在公元前七世紀,比赫梯晚了七個世紀,但齊的改革出現了變革奴隸制的因素,此后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家們進行了持續的變法,終于使中國成為人類最早實現了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變遷的國家。可見,當生產力進步引起經濟文化顯著發展后,政治制度及時革新跟進,對一個國家的發展進步多么重要。

  所以,在我看來,齊國的變革不只是“中國意義”,而是人類從奴隸制時代向封建制時代變遷的發端。進入戰國,魏文侯用李悝厲行改革,李悝作《法經》列《盜法》為開篇,這表明伴隨著私有財產的增多盜賊也增多。李悝用國法來保護民間私有財產,成為法家始祖。魏文侯還用吳起為將。文侯去世,吳起受同僚誣陷被撤職,離魏奔楚,于是有了吳起在楚的改革。

  吳起死后二十五年,商鞅才從魏入秦。對秦國來說,商鞅完全是外國人。此時秦國生產力與政治制度都落后,從統治者、士大夫到老百姓,頭腦中都還沒有產生出商鞅帶到秦國來的革新思想。秦孝公的英明,在于他相信商鞅帶來的變法舉措就是曾經使魏和楚強大的法寶,于是下決心用這個外國人推行變法。

  商鞅由此轟轟烈烈地“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與此相呼應的舉措包括:以“軍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祿制”,按殺敵人數來賞爵和土地。這辦法在商鞅去世后仍被繼承下來,極大地調動了作戰的積極性。秦國被六國稱為虎狼之國,秦兵作戰總在得勝時將敵人的頭顱割下來系掛在腰間,并繼續沖鋒。那頭顱實在是他們不能丟棄的,用今天的話說,那是他們的計件工資,他們要用那頭顱去分領土地。

  從前蘇東坡的弟弟蘇轍作《六國論》說,六國的諸侯們憑著五倍的土地,十倍的民眾,發憤向西攻秦,最后竟不能免于滅亡,為什么呢?他認為六國不能團結一致,卻貪圖邊界上的寸尺之利,背盟棄約,以至被秦國鉆了空子,豈不令人悲傷嗎?

  其實,這不是六國之間能不能團結的問題,當六國沒有實現像秦國那么徹底的土地私有制,人民就難以同統治者團結一致。在人類的進步史上,沒有私田就沒有私人。建立起承認私田的制度,奴隸就在自己的生產資料上成為土地的主人。這個過程并不容易,即使在秦國,商鞅變法十數年后還被車裂,可見奴隸主貴族勢力不小。誰最肯捍衛土地私有制?肯定是地主。呂不韋在秦王尚未親政時就推行“納粟拜爵”,通過讓地主納糧買爵的方式來組建維護土地私有制度的上層建筑隊伍。如此,從商鞅變法解放生產力到呂不韋組建與新的經濟基礎相適應的上層建筑,可以說秦統一中國的“墾荒”和“種植”都已完成,秦始皇的英明是他堅定地繼承了前輩的革新,并發展到一個更加充分的新時期。

  這時,秦國最銳利的并不是它的軍隊,而是它的政治制度。在秦的制度下,六國的土地已不是它的戰爭對象,而是它可以利用的巨大資源。六國的奴隸也會加入到秦軍中去作戰,以便立功分土地。如此還有誰能擋得住呢?隨著戰爭的勝利推進,秦將六國尚存的“井田”也化為私田。秦滅六國非以武力勝,實在是以政治經濟制度勝。春秋戰國近五百五十年,生生滅滅多少事,似乎就做一件事,把井田制徹底轉變為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國大一統的時代就到來了。

  楚國的失敗是從變法夭折開始的,秦的崛起則告訴我們,一個落后的國家,可以通過革舊制解放生產力獲得經濟發展,并通過堅持不懈的深化改革后來居上!


網載 2013-09-10 20:56:12

[新一篇] 戰國時期的主要戰役

[舊一篇] 掃清了秦統一六國的道路--長平之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