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汗王朝的興衰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840年西遷的回鶻十五部西奔葛邏祿。當時葛邏祿已“徙居碎葉川(今中亞楚河河谷)”,“盡有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怛邏斯(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江布爾)諸城”。葛邏祿在唐代曾是回紇(鶻)“十一部落”之一;雙方有較密切的聯系。西遷的這一部分回鶻人,和葛邏祿、樣磨等突厥語民族一起,建立了黑汗王朝。
  黑汗王朝的奠基者是毗伽闕・卡迪爾汗,他在八拉沙袞(位于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托克馬克東10公里處)建立政權。他死后,長子巴茲爾仍在八拉沙袞進行統治,以獅子汗為稱號。次子奧古爾恰克駐怛羅斯。公元893年,怛羅斯城被薩曼王朝攻破。奧古爾恰克遷往喀什噶爾。他的稱號為公駝汗。巴茲爾的次子薩圖克稱布格拉汗(942―956)。《喀迷爾烏脫泰瓦力克》一書稱之為“撒吐克喀拉汗”,說他是黑汗王朝的“始祖”,崇奉伊斯蘭教。他統一黑汗王朝全境,以喀什噶爾為都城,他死后葬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圖什市境內。
  薩圖克的長子巴依塔什(木薩)繼位,稱阿爾斯蘭汗(956―971)。他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使黑汗王朝成為歷史上突厥語民族中第一個伊斯蘭國家。他向當時西域佛教中心之一的于闐國(今新疆和田市一帶)發動“圣戰”,但作戰失利。
  971年(宋開寶四年),于闐僧人吉祥送其國王的書信給宋太祖說:“破疏勒國(喀什噶爾)得舞象一”。由于在這場“圣戰”中,雙方都得到附近同教國家的支持,所以戰爭前后經過三十多年,直到11世紀初才以于闐國被黑汗王朝征服而告終。征服于闐的是玉素甫・喀迪爾汗。
  10世紀末,黑汗王朝的鄰國薩曼王朝,因為南受哥疾寧王朝(今阿富汗加茲尼)的侵略,北遭黑汗王朝襲擊,加之內亂,已經搖搖欲墜。
  999年,黑汗王朝軍攻占其首都布哈拉,薩曼王朝亡。從此,黑汗王朝占有中亞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河中地區。這時,黑汗王朝的疆域擴大為:東面包括今伊犁河流域,東南包括今新疆和田地區,西南抵今阿姆河中游北岸,西北包括昔格納黑(位于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提尤緬阿雷克北)、訛打刺(位于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土爾克斯坦南)等地,北抵今巴爾喀什湖。以八刺沙袞為首都。喀什噶爾曾是該國的第二都城。黑汗王朝分裂為東西兩個部分后,西部王朝以撒馬爾罕為中心,東部王朝仍以八拉沙袞、喀什噶爾為中心。
  在黑汗王朝征服于闐以后,《宋史》上開始出現“黑汗”一名,這是該王朝的自稱。起初作“黑韓”,它是中外史籍中最早出現的黑汗王朝的名稱,也是最早的漢譯名。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其國(于闐)黑韓王遣回鶻羅廝溫等以方物來貢”。于闐已于1001年左右被黑汗王朝占領,所以新王自稱“黑韓王”。1063年(宋嘉佑八年)八月,宋仁宗趙禎封于闐王為“歸忠保順鱗黑韓王”。這是由于來使“羅撤溫言其王乞賜此號也”,即這一包括“黑韓”名稱在內的封號是由黑汗王朝下屬的于闐王自己提出來的。黑韓即黑汗。1081年(宋元豐四年),于闐王在給宋神宗趙頊的表文中,自稱“于闐國僂有福力量知文法黑汗王”。
  在黑汗王朝時期的巨著《突厥語大辭典》(1072―1074年成書)中,作者馬赫穆德・喀什噶里(黑汗王朝貴族知識分子)將黑汗王朝稱為“可汗王朝”。稍后,在依賓愛爾阿梯兒(1160―1233)的《喀迷爾烏脫泰瓦力克》一書中,稱黑汗王朝為伊兒克諸汗或突厥斯但諸汗,即伊兒克汗朝或突厥斯但汗朝之意。在近代西方歷史著作中,才開始將黑汗王朝稱之為哈刺汗朝。“各瑞勾瑞夫教授在《俄國考古學會研究報告》(1874年第17期)中刊印有關這一朝(指伊兒克諸汗)的論文,他稱之為哈喇汗朝”。此外,我國學者王日蔚曾于1935年提出“蔥嶺西回鶻”一名,用以指黑汗王朝。
  黑汗王朝的有些汗在其稱號中冠有“桃花石”一詞,如“桃花石・布格拉汗”。《突厥語大辭典》說:桃花石是摩秦的名稱。秦本來分為三部:上秦在東,即桃花石;中秦為契丹;下秦為八兒罕,即喀什噶爾(令新疆喀什市)。1221年,長春真人丘處機在阿里馬城(今新疆霍城縣西北阿爾泰古城)聽說“桃花石”一名,他記載道:“桃花石謂漢人也。”黑汗王朝的汗王們加“桃花石”一詞于其稱號中,是為了表示他們是中國王朝之君主。伊卜拉欣・伊本・納賽爾汗甚至在其錢幣表面鑄上“東方與中國之王”的稱號。
  1008年,黑汗王朝軍在巴里黑(今阿富汗巴爾赫)附近,被哥疾寧王朝軍打敗,中止了向阿姆河以南擴張的軍事行動,并引起黑汗王朝內部產生派系,即以薩圖克汗長子木薩之子阿里為第一代的阿里系和以薩圖克汗幼子蘇萊曼之子哈桑為首的哈桑系。阿里系為西支,其中心在訛跡邗(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烏支根)、撒麻耳干(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撒馬爾罕)。哈桑系為東支,仍以八拉沙袞、喀什噶爾為中心。
  1041年,在東支哈桑系、西支阿里系的基礎上,黑汗王朝終于正式分裂成東、西兩個王朝,二者之間以忽章河(今錫爾河中游)為界。阿里系的阿里甫特勤在訛跡邪自立為桃花石汗(1041―1052)。他死后,其弟貝里特勤繼位,稱校花石・布格拉汗(1052―1068),遷都撒麻耳干。
  西部的黑汗王朝在1089年被突厥塞爾柱王朝攻破都城,成為塞爾柱的附庸。1141年九月,西遼在撒麻耳干北面的卡特萬大會戰中獲勝,塞爾柱王朝的勢力退出阿姆河以北地區,西部黑汗王朝轉為西遼的附庸。
  1212年,花拉子模攻占撒麻耳干,西黑汗王朝最后滅亡。
  1134年初,西遼占領東黑汗王朝的七河地區,將喀什噶爾與和闐一帶留給東黑汗王朝,并使之成為附庸。王朝的伊卜拉欣汗被取消汗號,降為伊利克一伊・土庫曼。1211年,東黑汗王朝最后的一位君主被殺,王朝亡。東黑汗王朝統治地區的回鶻人民是現代維吾爾族的先人。西黑汗王朝境內的突厥語諸族,后來逐漸融合于中亞烏茲別克人中。
  西遷前的回鶻人以游牧為生,在黑汗王朝時期,許多回鶻人進入今塔木里盆地和中亞河中地區的綠洲,逐漸轉變為農民,經濟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早先,回鶻人主要信仰摩尼教,并受薩滿教影響;喀什噶爾與和闐一帶的人民則信仰佛教。在黑汗王朝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推動下,王朝統治下的人民基本上都改信了伊斯蘭教。
  黑汗王朝時期,回鶻人和其它突厥語民族的人民大量遷入喀什噶爾、和闐一帶以及河中地區,使這些地方的民族結構發生變化,并出現新的民族融合。在語言使用方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維吾爾語逐漸成為今新疆西部和南部的主要語言,而突厥語則在中亞(塔吉克斯坦除外)成為廣泛通用的語言。這許多變化,促進了黑汗王朝文化的發展,其標志為以下幾部巨著的出現。
  《福樂智慧》。這是一部13290行的長詩,作者為八拉沙袞人優素甫・哈斯・哈吉甫。全詩用回鶻語寫作,成書于1069年。著名作家老舍認為,“它不僅是維吾爾族的寶貴遺產”,同樣也是構成祖國文化歷史的寶貴財富。這部長詩不但是優秀的文學著作,并且深含哲理,是研究黑汗王朝時期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和風俗習慣的寶貴資料。此書漢文譯本已由民族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發行。
  《突厥語大辭典》。這是一部黑汗王朝時期用阿拉伯語注釋突厥語的詞書。作者為喀什噶爾人馬赫穆德・喀什噶里。全書收詞7000余條。于1072―1074年寫成。這本書內容豐富,注釋詳細,舉例生動,涉及黑汗王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和自然環境等諸多方面。它是世界上第二部突厥語詞典。現存的唯一抄本系于1266年抄自原書。我國的維吾爾文譯本已于1981年起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分卷出版。
  《真理入門》是一部勸誡性長詩。包括抄本的跋詩在內,共五百多行。作者阿赫馬德是黑汗王朝的一位盲詩人,他在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使用回鶻語創作此詩。詩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黑汗王朝末期衰落和動亂的情況。現存最早的手抄本為1444年的回鶻文寫本。該書已由魏萃一譯成漢文,由新疆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
  除上述幾本名著外,黑汗王朝時期還有一些重要著作問世。總之,這一時期是維吾爾族歷史上文化豐收的季節之一。

網載 2013-09-10 20:57:30

[新一篇] 黃禍論盛行,成全了李鴻章華麗的抬棺出訪

[舊一篇] 黔東南地區的儺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