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哲學意義(注:本文于1997年10月17日收到)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一、當代發展觀念的四次演變
  所謂發展,學術界通常的解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由落后的不發達狀態向先進的發達狀態的過渡和轉化,其內容包括經濟、政治、社會、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發展。可見發展是一個動態的、全面的社會進步過程。不僅一般的發展理論強調社會的全面發展,就是現代經濟學也是從廣闊的社會發展角度,對經濟“發展”問題作“立體化”的思考;它強調經濟發展最終應以“人”為歸結點,在發展經濟時要同時考慮其縱深環境因素(文、教、政、衛、體等),而不能把單純經濟增長和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作為唯一的追求目標。這種全面性立體化的發展觀念,是經歷四個階段的演變而形成的:
    1.單純經濟增長發展觀
   傳統的發展概念是按照經濟的增長來定義的, 即以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民收入的增長為主要目標,以工業化為主要內容。 認為經濟增長是國家實力和社會財富的體現,是國民生活幸福的象征;高增長的經濟有助于社會的穩定與民主化,它是公平分配的物質前提;貧困國家通過增長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終消除貧困現象;發展的根本問題就是盡可能的提高GNP水平或增長率,于是50~60 年代的世界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熱”。
  雖然大多數國家增長業績“輝煌”,達到了聯合國規定的GNP 年度增長率6%以上的目標。但是高速增長并未消除貧困,富人更富、 窮人更窮的兩極分化更為嚴重。高增長率加劇了通貨膨脹、失業等社會矛盾;也出現了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自然矛盾,產生了“有增長而無發展”的怪現象,成了困惑人類發展的“世界難題”。其原因就在于:(1)以GNP為目標的發展需要大量資源的支持。比如只占世界人口6%的美國要消耗地球天然資源的55%才能達到這種發展水平。 而資源是有限的,發展中國家很難獲得足夠的資源以保證其持續發展的經濟能力。(2)GNP增長表示一種伴隨工業生產而帶來的社會代價和自然代價,而不是人類福利的改善。它意味著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采和生態系統的破壞,最終影響人類的生存。(3)GNP完全可以在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毫無改善的情況下上升,其增長可以掩蓋社會財富集中于少數人手中的事實,加劇兩極分化。(4 )即使這種增長達到相當高的物質消費水平,也未必能保證人民的幸福生活。因為富裕不等于幸福,也不等于平等、民主、文明。像阿拉伯產油國人均GNP遙遙領先,但在文盲率高、分配極不平等的條件下,人民是沒有幸福可言的。
    2.有限制的發展觀
  60年代末,美國的鮑爾丁提出了“宇宙飛船經濟理論”。其涵義是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是地球,它猶如太空中一艘小小的宇宙飛船,隨著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小船內的有限資源將被開發凈盡,消費后的廢物將把船艙完全污染,到那時人類社會就會崩潰。該理論發表后,科學家把過去時代的經濟稱作“牧童經濟”,意指對資源的開發無所顧忌,猶如牧童在草原上放牧一般;而把今后的發展稱作“宇宙飛船經濟”。認為“牧童經濟”是用物質轉化的數量來衡量經濟成果;“宇宙飛船經濟”是以維持生態系統的良好狀態,使資源綿延不絕并使全社會成員得到真正實惠的福利為標準。為此要求:(1 )改變“增長型經濟”,采取“儲備型經濟”;(2 )改變傳統的“消耗型經濟”代之以“生態型經濟”;(3)實行“福利量”經濟而不再偏重“生產量”經濟;(4 )以重復使用物質資源的“循環式經濟”代替傳統的“單程式經濟”。與此同時,羅馬俱樂部出版了《增長的極限》。其主要論點是社會經濟增長的五種趨勢(加速發展的工業化;人口劇增;糧食短缺和營養不良;資源枯竭;生態環境惡化)呈指數增長,由于地球的有限性,增長是有極限的。超過極限就會造成人類社會的瓦解。他們認為:經濟無限增長是不可能的;等待極限迫使增長停止又是人類難以接受的,因此只能走自我限制增長的道路。于是形成了有限制的發展觀,其要點是:(1)保持人口動態平衡;(2)保持資本擁有量的動態平衡;(3 )提高土地生產率,減少單位產品對資源的消耗。
    3.滿足基本需求的發展觀
  該發展觀已經認識到增長和發展是兩個不同范疇:增長只是物質量的擴大,而“人類的”發展并非全部建立在物質產品的基礎上,它還涉及到非物質方面的需求,如公平、自尊、穩定等等。據此,發展被定義為消除貧困、失業和收入不平等。沿著這個方向思維,就出現了所謂“基本需求戰略”。美國兩位學者對此強調指出:傳統發展的目標實質上是維護富者階層的現狀和利益,而我們的著眼點則在于滿足全體人民的需要和福利。根據這種發展觀,國際性機構把收入的平等狀況、預期壽命、識字率、解決就業能力等一些社會指標列入衡量發展的重要內容。雖然該發展觀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很多國家由于政治制度和體制方面的原因,缺乏實施這種發展戰略的內在動力。尤其到了80年代初,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調整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關系問題日見急迫,人們不得不對發展的內涵重新探索,尋求新的整合性更強的發展戰略。
    4.可持續的發展觀
  1992年6月,聯合國通過《里約熱內盧宣言》和《21世紀議程》,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從政治平等、消除貧困、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表達了世界各國在發展問題上的共識。“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確立,是人類文明進化的歷史性重大轉折,是人類訣別傳統發展觀進而開拓現代文明新發展觀的一個里程碑。該發展觀從總體上理解有兩個最基本的要點:(1 )強調人類在追求自身生活權利時應當堅持與自然相和諧的關系,而不應憑借技術和投資,采取耗竭資源、破壞生態等方式追求發展權利的實現。(2)當代人在追求今世發展與消費時, 應努力使自己的機會與后代人的機會相平等。不允許當代人片面自私地追求今世的發展與消費,而毫不留情地剝奪后代人本應合理享有的同等發展與消費機會。
      二、新發展觀的社會經濟內容
  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核心,新發展觀與傳統發展觀相比(在其社會經濟層面上),主要表現在:
  1.把消除貧困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前提。發展中國家面臨貧窮和生態惡化雙重壓力,貧窮是導致生態惡化的根源,生態惡化又加劇貧窮。只有努力發展經濟,才能為解決貧富懸殊和環境危機提供技術和資金,最終擺脫貧窮、愚昧和不平等。
  2.可持續發展需要有一個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必須通過制度創新建立一個合理而有效的經濟政治體制。從宏觀上說,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乃是作為發展的社會環境的主要內容。要保證可持續發展的運行,必須對傳統的、低效的經濟關系進行改革。另外,市場經濟的高效運行是建立在政治民主化以及精簡、高效、統一、廉潔的政府基礎之上的。因此,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相應的制度創新。
  3.把經濟與自然、權利與義務、主權與責任聯系起來,從而使發展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1)把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聯系起來, 在增長過程中把環境建設作為可以為發展保駕護航和創造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的資源,把環境保護作為衡量發展質量、水平和程度的客觀標準,從而使二者統一起來。(2 )人人享有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權利和負有建設和保護其生存環境的義務,使環境權利和環境義務統一起來。 (3)把上述(2)擴展到國際交往和外交事務中, 就變成國家環境資源主權與環境責任的平等統一。
  4.放棄靠增加投入、加大消耗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增加產出的傳統作法,力求更少依賴有限資源,更多與地球承載力達到有機協調,走“多節制”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如節制生育、節制軍備、節制揮霍資源的消費行為。如美國人均消費的糧食、煤炭和石油分別是非洲居民的8倍、500倍和1000倍。一個預期壽命為80歲的美國公民一生要消費2億升水,2千萬升汽油,1萬噸鋼材和1千棵樹的木材。若照此消費,地球在一代人的時間里就會流盡最后一滴血。因此,只有走“多節制”發展道路,才能健康轉入持續發展的軌道。
  5.重視文化價值,樹立全新的現代文化觀念。現實的人都是特定文化環境的產物,他們在經濟活動中不可能是純粹的經濟人。他們所具有的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及行為方式對發展的方向、內容、形式都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從而表明文化的參與和制約作用。因此,新發展觀要求人類樹立起全新的文化觀念,用以重新調整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建立新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方式。
      三、新發展觀的社會哲學意義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新發展觀的哲學意義就在于它實現了從以經濟增長為核心到以社會全面發展為宗旨的轉變。傳統發展觀實質上是一種片面的經濟增長觀,它把社會的發展僅僅看作是一種經濟現象;把經濟增長過程又片面地歸結為物質財富的增長過程;在經濟運行過程中見物不見人。這種片面發展觀導致了如下后果:(1 )經濟領域的負面效應。不斷增加投入的外延式增長激發出各種短期行為,在近期內可獲利的產業和行業迅速擴張,而對發展真正具有長遠價值的行業受到抑制,造成產業結構的畸形發展。(2)把人變為實現增長的工具和手段, 造成勞動者的畸形發展,成為馬爾庫塞描述的“單向度的人”。(3 )把人和群體都設想為只知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人”,設想為只會根據物質利益需求對價格信號作應答反應的機器,從而把文化因素從經濟主體中排除出去,造成經濟和文化的對立。(4)導致拜金主義、 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的蔓延泛濫,從而造成深刻的文化危機。而新發展觀則采取了與傳統發展觀完全不同的社會哲學觀念:
  1.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均衡。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物質前提,社會發展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經濟發展不是單純經濟增長,社會制度和社會結構的變遷以及社會福利設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經濟發展應與這些方面保持均衡協調。
  2.發展是整體、綜合的和內生的。所謂“整體綜合”發展,是將社會看作是由許多子系統構成的有機整體。其發展不是各個部分發展的簡單總和,而是各要素之間的協調運行和總體運轉的最佳化。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其它部分的發展為代價。所謂“內生的發展”是指既要運用恰當的技術創新合理地開發與利用本土資源,同時又不破壞自身的傳統與習慣。發展中國家不應照搬西方模式,重復工業化的老路,而應自力更生,尋求適合于自己的發展道路,從而實現必要的國際合作與自身自由發展之間的協調一致。
  3.強調人的因素。人是發展主體,是發展的最終目標,其它發展都是為人的發展創造條件。發展質量的高低取決于人的素質,人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現代化過程結束后的副產品,而是現代化制度與經濟發展賴以成功的先決條件。一言以蔽之,發展必須以人為中心。
  從以經濟增長為核心到以社會全面發展為宗旨這一社會哲學觀念的轉變,是社會發展對傳統發展觀的辯證揚棄,并不是對傳統發展觀的全盤否定。這種轉變的意義就在于突破了把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等同的狹隘觀念,豐富了“發展”概念的內涵,擴大了它的外延范圍。
      四、新發展觀的人學意義
  從人文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新發展觀的哲學意義就在于它實現了從以發展的客體為中心到以發展的主體為中心的轉變。傳統發展觀的重心在于GNP的增長, 這種以增長為核心的發展只是社會發展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是為人的發展所提供的物質條件或手段。這種條件或手段是發展的對象或客體,我們稱之為“以客體為中心”的發展。新發展觀認為發展是指人而不是物。人是發展的主體,在創造完美世界的同時又使自身得到完善發展;人是發展的動力,依自身需求致力于外在對象和關系的改造,推動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發展又取決于人的文化觀念和人的活動的文化方式,發展的一切活動都要受到人類主體的限制與約束。
  所謂“人的發展”是指人在各個生活階段上的發展,是個人、社會、自然之間某種和諧關系的構成,它保證人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而又不使社會或自然受到損害、掠奪或破壞。這一定義揭示了人的發展之本質和人與社會發展的關系。阿根廷的馬爾曼博士認為,人的發展即人的潛力之發揮,發揮人的潛力就是解決人生各階段的“貧困”。這種貧困既指缺乏物質條件,亦指交往、了解、興趣等方面的貧困。這些貧困構成人生內在危機,社會發展的任務就是幫助人們解決這些危機。從根本上說,發展亦是人之素質的提高或能力成長之過程,它包括:(1 )基本需求的滿足;(2)素質的提高;(3)潛力的發揮。(1 )可分物質和精神需求兩個方面,它是人全面發展的先決條件。(2)包括身體、心理、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素質,它們是人的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3)是指人認識、理解和有意識干預現實世界變遷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等。發展就是要使這些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總之,以人為中心的新發展觀把人置于發展的核心地位,是發展觀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因而成了當今世界發展哲學的主導思潮。
      五、新發展觀的經濟哲學意義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新發展觀的哲學意義在于它實現了由傳統的資源經濟觀向新生產觀、新財富觀、新效率觀的轉變。傳統發展觀的一個不證前提是將自然資源視為自然再生產的結果。因而人類可以不加限制地無償索取和占有,而不必顧慮經濟活動所引起的變化及其反作用,這是導致資源濫用和生態系統惡化的認識根源。因此,新發展觀必須摒棄傳統的資源經濟觀而向新的觀念轉變。這就是:
  1.新生產觀。傳統的生產力常被定義為“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按此定義,人類采用單程式生產方式,對資源大肆采掘而不慮其承受能力,不僅將許多資源采光用盡,而且招致污染公害,造成當代環境問題。因此必須以新的觀念來看待生產力,這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新生產觀。其要點是:(1)生產系統與資源系統應保持平衡關系。 生產活動必須考慮生態效應,如資源補償和再生產能力,廢棄物的容納、消化或分解能力等。生產活動應在保持環境不會發生不可逆變化的限度內進行。(2)生產既包括物質要求的再生產, 亦包括人口的再生產和滿足人類精神文化需求的物質條件的再生產。(3 )生產與消費應組成一種還原再生的循環關系。物質產品消費后可借助工藝技術回歸于生產,使廢棄物再資源化,形成一種生態生產方式。
  2.新財富觀。傳統發展觀誤以為對自然資源攫取、占有、使用的量越多就越擁有財富。這種觀點用于個人或集團則導致社會不公;用于國家則造成不能持續發展。因此新的財富觀認為:(1 )自然資源是原生物質財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財富無不來自于自然界。人類勞動所創造的財富不過是自然資源的轉換形態而已。(2)節約即增加財富。 節約的意義是以節省的方式形成財富,以集約的形式利用財富。在生產過程中節約原料和能源,既減少污染,又增加資源的有效成分,從而增多了財富的供給。(3)科學技術可以使一些新的資源被發現, 原有的資源可以開發出新的用途,使潛在資源變為顯在財富。因此,科技是點金術,而掌握科技的人才是最可寶貴的財富。(4 )質量是財富增長的本質要素,質量的損失是資源與財富的實質性損失。以質量損失為代價的數量增長,不是真正的財富增長。
  3.新效率觀。在資源短缺的現代社會,效率是人們注視的焦點。新效率觀的要點是:(1)重視物質要素的產出效率。 新發展觀在經濟活動中引入“全要素生產率”或“綜合要素生產率”的概念,以對資源的總體效率作出合理的核算和估價,改善可體現物質要素效率的產出率、消耗率、轉化率等單項指標,借以提高資源的充分利用水平。(2 )多點位、多環節地考察物質資源的產出效率。如考察資源開發活動的相互影響和相關效率,避免局部增益而全局受損、短期增益而長期減益的現象。又如考察資源多種利用選擇的“機會效率”,避免資源因利用方向選擇錯誤而喪失其最大的使用價值。
  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從世界資源總短缺這一不可逆轉的長期趨勢出發的,也是從環境容量的有限性出發的。針對上述情況,新效率觀在提高資源的利用水平或其產出率上作文章,從而相對減少或降低資源的耗用量和占用率,這是使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根本措施。
  綜上所述,新發展觀是當代經濟發展理論的異軍突起,同時它又是在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一種新的哲學觀念和一種新的社會意識。當前我國正在走出一條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經濟發展之路。這條道路不同于西方工業化國家的顯著之點,就是在不斷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注意克服傳統增長方式所帶來的消極因素,注重經濟發展中數量增長與質量提高的有機結合。新發展觀從一種經濟、社會、環境的綜合發展出發,尋求一條協調發展的途徑,因而它對于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而言,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新疆大學學報:哲社版烏魯木齊20~23B1哲學原理卞謙19981998本文分析新發展觀形成和演變歷程,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發展和經濟活動中的哲學意義。發展觀/經濟增長/人的發展The paper gives an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growth ofthe modern view of development and makesa study of its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acitivities.作者單位:桂林市委黨校 541003 作者:新疆大學學報:哲社版烏魯木齊20~23B1哲學原理卞謙19981998本文分析新發展觀形成和演變歷程,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發展和經濟活動中的哲學意義。發展觀/經濟增長/人的發展

網載 2013-09-10 20:58:47

[新一篇] 當代十七年文學公式化、概念化的政治文化反思

[舊一篇] 當代臺灣邏輯學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