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

  [譯文]  大丈夫應有遠大抱負,就像那正午的太陽,光芒照人間,令人羞恥的是一事無成,疏放輕閑。

  [出典]  北宋  蘇舜欽  《水調歌頭·滄浪亭》

  注:

  1、 《水調歌頭·滄浪亭》 蘇舜欽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2、注釋:

    滄浪亭:據《宋史·蘇舜欽傳》:蘇舜欽因為坐自盜除名。寓于吳中,在蘇州買水石做滄浪亭。此詞即為蘇舜欽謫居蘇州所作。

    淡佇:清新明凈之意。

    洞庭山:太湖中的島嶼。

    魚龍:用張衡《西京賦》“魚鱗變而為龍”的典故,比喻自己能化成魚,又能變成龍,有所作為。

    渺彌:浩渺彌漫。

    陶朱:即范蠡,為逃避勾踐迫害,變名易姓,之陶為朱公,在陶經商,大富。

    張翰:《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翰)在洛陽見秋風起,隧命駕便歸。

    汀:水邊平地。


    3、譯文:

     瀟灑脫俗的太湖岸,清新明凈的洞庭山。魚龍潛藏水底,浩渺彌漫的太湖籠罩著迷霧云煙。正想起曾經隱居在太湖的范蠡和因思念家鄉的鱸魚而棄職的張翰,那扁舟冒著傍晚的暴風雨,繞過沙汀和水灣。

    大丈夫應有遠大抱負,就像那正午的太陽,光芒照人間,令人羞恥的是一事無成,疏放輕閑。我正是年富力強,可為什么變得這么憔悴,早生的華發代替了昔日的朱顏?我打算借這寒潭垂釣,又恐怕有人猜忌,使人們不敢同我交往。我還是把船搖到蘆花深處,徹底地做個隱士,默默地坐看水面起波瀾。


   4、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歷革新,為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閑居蘇州。后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詞僅存此一首。


   5、蘇詞僅存此一首,作于被迫閑居期間。詞人壯年被斥退出官場,個人志向不得施展,內心的憤慨可想而知。詞的上片寫隱逸之樂。在湖山之間瀟灑度日,與“魚龍”為伍,追慕陶朱、張翰之為人,扁舟垂釣,載鱸歸來。自然界的風風雨雨都不置心中,它們也不可能象官場中的暴風雨那樣傷害詞人了。下片才寫出被迫過這種生活的痛苦。宋代文人士大夫皆有“先憂后樂”的濟世精神,輕易不言退隱。即使言及隱逸,或者是故作姿態,或者是出于無奈。蘇舜欽就是出于無奈。所以,過片明確表示:“丈夫志,當盛景,恥疏閑”,其真實心聲是抗拒、排斥這種生活方式。對“壯年”的追問,充滿著憤慨不平之氣,詞人其實并不“瀟灑”,并不超脫。故作“垂釣”狀,事實上則“又恐鷗鳥相猜”,這依然是詞人內心進與退矛盾的形象表露。“無語看波瀾”的結局,就是一種不甘心的表示。詞人后來再度出仕,就說明了一切。


   6、蘇舜欽也是學士,性格豪放張揚,自視很高,在政治上傾向于以范仲淹為首的改革派。后因政見不同,受排擠乃至遭誣陷,年紀不大罷劇蘇州,建了后來那個著名的滄浪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能以這樣的名字為自己的院宅命名就可以看出他的志趣與理想。一個慷慨、豪邁、積極要求改變現實的人,即使寄情山水,表露微婉古淡、含蓄深遠的意境也總是帶了憂憤和不甘。范蠡歸隱,張翰回鄉哪一個是出自心甘情愿。其實是入世不能,退隱也不寧。繼其后用《水調歌頭》詞牌的是蘇軾。他被“烏臺詩案”弄得不敢輕易作詩,而在詞中他的心情要放松許多。同樣是另一座亭子命名,他在被貶黃州的時候為友人的亭子取名“快哉亭”,并填《水調歌頭》記念。“落日繡簾卷……千里快哉風”。這清奇闊大的詞句便千古流轉,《水調歌頭》的詞作數不勝數,這個詞牌的使用頻率僅次于《浣溪沙》,佳作疊出,自從兩位蘇學士開創了這一詞牌或沉郁憂憤或曠達超邁的風格之后,大多都延用這一路數。從現存宋詞來看,在蘇軾之前創作《水調歌頭》的詞人只有三位:劉潛、尹洙、蘇舜欽。


    7、瀟灑太湖岸,淡濘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
  推開滄浪亭的經歷,明月是唯一的忠實追隨者。十個世紀的風雨,退還給時光無數浮淺的腳步和深沉的探訪。未知撐開已知的心,留下一息聲音——哭泣。哭過曼卿,蘇舜欽的情感經歷了一次悲傷的閉合,少了一位相契朋伴的他,似“死了自己的一部分”。執筆而泣的愴然,不獨為曼卿。

苦悶常來參與情緒的競逐,失意成了終日沉默的坐上客。神思偶游,不外到寄存情懷的那幾處故址,然后遇到幾段相似的感喟。突然,詞里涌動不安,一向的率意立時緘默了。

年輕的亭主,似乎一直把滄浪亭當做暫時停靠的驛站,收留失意,也儲備希冀。可是,等他終于能夠離開,終點已近在咫尺,一切都來不及了。


   8、“閑愁”二字在宋詞中使用頻率很高,大都表示文人志士懷才不遇,壯志不酬的人生苦悶。且看:

  蘇舜欽《水調歌頭》:“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
  王晉卿《蝶戀花》:“忙處人多閑處少。閑處光陰,幾個人知道。”
  張元干《漁家傲》:“醉眼冷看城市鬧。煙波老。誰能認得閑煩惱。”
  辛棄疾《摸魚兒》:“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如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
  又《念奴嬌》:“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
  劉克莊《清平樂》:“除是無身方了,有身定有閑愁。”
  戴復古《木蘭慢》:“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
  此外,還有唐詩里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品讀了這許多寫“閑愁”極佳的詩詞后,我只是心中暗暗生疑問:古代那么多的士大夫文人,為什么有那么多的閑愁,如此不可排遣,如此沉重,如此之廣?

  翻閱了宋詞注釋與評說后,我才知道,原來他們大多有抱負,有才干,多有建功立業,濟世救民之大志,他們的閑賦,大都是險惡的官場,坎坷的仕途中受打擊、遭迫害的結果。不得已而賦閑,這是人生最大的苦悶與悲哀。所以,他們的“閑愁”,大都是懷才不遇之愁,壯志不酬之愁,報國無路之愁。

  是的,這些文人墨客的“閑愁”產生與來源是有深刻的社會環境與時代背景的。而我處于文明民主、和諧發展的新時代,生活于改革開放、平等自由的今天,周圍的同事關心我,領導照顧我,我是沒有理由擁有這如絲似縷的“閑愁”。而我已過而立之年,已步入人生之秋,人生之事卻十有八九不如意,只與我不合時宜的個性有密切關聯。性格孤僻,為人率真,做事散漫。

  “性格決定命運”,曾經幾度想徹底改變這不合時宜的個性,做一個積極進取的勤勉之人,一個善解人意的人,說不定我今后走的路要平坦些。可難啊,人到中年,性格已定,根深蒂固。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恐怕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窗外的雨還在纏綿地下著,看來我今天是不能出去了,這種愁緒“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此時的況味與心境,怎一個愁字了得。


    9、不管您是男是女,是老是少,登上這白帝城,看夔門拔江而起、“天欲墮,賴以柱其間”的雄偉氣勢,遙想劉備當年,南征北戰,仁義兼備,叱咤風云,成了與曹操、孫權鼎足而立,并受到這二位英雄欽敬的大英雄,“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的凌云豪氣,將油然而生,使您的心胸頓時開闊,稚氣、暮氣、嬌氣、脂粉氣,當為之一掃而空,起碼也是卻之半矣。


   10、古人云:“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何況一元復始,有多少事情等著我們去謀劃、去安排、去落實。即便是種田的農人,也知道一年之計在于春,早些了解信息,早做春耕的準備,秋后才有豐厚的回報。而身為國家公務人員、企事業單位的員工,如果還一味地沉醉在節日酒宴的觥籌交錯中,周旋于送往迎來的應酬中,奔走于探親訪友的交際中,勢必要影響工作的正常運轉,嚴重的還會誤了大事,給國家和人民造成損失。


    11、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蘇舜欽《水調歌頭 滄浪亭》
  
  世上有些事是說不破的,莫若臨水澤,靜觀一水波瀾。

  最好是在煙霧飄渺的湖邊,一葉孤舟蕩在天水一線處,望去,隱隱地只是一個點。而你只是一個人,就那么將目光送遠,一懷心事系在帆頭,尋著云后的太陽,飄去,飄去……

  這一幀畫面存在了中國水墨畫中,曾經淋漓飽滿的墨跡在歲月的風塵里變淺變淡,一如那江上煙波,聚又復散。而簡單的點線,勾綴在一方宣紙上,仿佛籠住了無限禪意,在虛靜空寥中漫出了古代士子的心境。

  泛黃的畫頁上流水依然、小橋仍在,孤舟,蓑衣,斗笠,還有你,默默地守著一紙滄桑,也守住了一份執著和堅忍。

  于是,水就是一種意象,潤濕了漢字,浸透了語法,波動在文字中,詮釋了士子的精神。拈起“清、淡、泊、瀟、灑、波、浪、渺、沙”一枚枚字,哪一個不沾水痕?哪一個不攜涼意?又有哪一個沒溢出文人雅致和士子風情?

   山是靜的,水是動的。水似佳人,輕揮衣袖就會撩起你心底的漣漪;水如壯士,拔劍清嘯也會激響你腑內的濤聲。所以意興遄飛時,你在水邊,攬起水的腰身,偎在水的耳畔,吟著清麗的詩;悵然若失時,你亦在水側,相對無語,水的影化作眸子里一滴淚,映出心底的悲哀。水是你的情人,你就這樣和他或她纏綿,性情中多了一份宛轉多了一份清越。在水一方,隔著一片蘆葦叢,猶見你飄飛的衣袂;大江東去,浪卷白云,一葉帆載著你向天涯。 


  水波可以不興,而風生便會水起。水是自然的精靈,在天地間散著魅惑,勾引著你沉在她的濕潤清涼里。她回眸一笑,纖腰一搖,就是西湖;她坦開襟懷,放步行吟,就是長江;她濁浪排空,奔騰而下,就是黃河。水嬌嗔,水撒瘋,水放蕩,水的一肌一容、千姿百態給你想象,給你生命的理由,給你閱盡滄桑的寥廓心境……
  你因此常立在水邊,無語看波瀾。也許波蕩于胸,世事不平如水下沙礫硌磨著心底的脆弱,縱是汪洋也難湮沒那一懷的憤懣和委屈,你眼里淌下的淚是一行行濕漉漉的語言,說著傷悲,講著愁苦,而水應著你的心律,漫向岸拍打著石頭,一潮潮浪濤也像是一句句話語,撫慰著你,勸解著你,你從聆聽中感受到滄海一粟的無奈,也頓悟了海納百川的宏闊。
  文人和水揉在一起,氣質中就有了水的透澈和清逸,滌盡了塵俗的凡庸和瑣屑,羽扇綸巾,別樣風致,畫眉深淺,另種嫵媚。水的浸潤,讓文人的心靈變得鮮活生動,一顰一笑,抬手拾足,都有了一種優雅和不俗。水漾在詩詞文賦間,波動著光影,也泛著靈氣,如鏡水面,天光云影共徘徊,文人的性情和心機就這樣浸入水中,潤出無限遐思。
  畢竟紙上風波,只有真山水才更能襯出你的心境。于是,你愛在水邊徜徉,釣一江寒雪,飲一懷清風,孤獨地享受著一份寂寞。此時,你與風語,你和水聊,你的愁苦得到了水的應和。你躲開人群,就是因為那里沒有你需要的理解,惟有在此,你的情緒得到了釋放,你的郁悶得到了緩解。你默然無語,心的流和水的流一起涌動,無言的空間如江似海闊遠而渺邈,你廓清了塵囂,心內一片靜穆,還有什么能擾起你心中的風波呢?

  水是生命的依伴,水也是一生的歸宿。屈子懷沙,老舍投湖,當身體最后和水融為一體,所有的夢都幻成水上的一抹虹,理想沉入水底,而人格卻終于得到了凈化和升華,這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就像上帝說的塵歸塵土歸土,一生和水相廝相磨的文人最終和水擁抱于一處,也算是一種完美吧,盡管這種完成是痛苦而慘淡的,但仍然凄美又悲壯,似一道流星在黑夜里劃出的弧線,如一葉紅楓從枝頭飄落的軌跡,以一種犧牲和一種自絕來固守精神圣殿,是文人不隨時流的姿態,也是文人不取人辱的品格,它需要的是一種勇氣,也需要的是對自己理想追求的一種執著。

  水興波瀾,對此,你可以長嘯,亦可以無語,選擇怎樣的方式是你的自由。長嘯見英雄氣概,無語更顯智慧的從容。一種深沉凝固于胸,也許只有沉默才是最優雅最成熟的表達。面對水,絮語和聒噪是多余的,萬言不值一杯水,任水波蕩于心間,你會吸收到水中涵蘊的許多哲理,那時的你會變得豐富而又激情洋溢。

   無語,看一水波瀾,恰若拈花微笑,閱盡滄桑,攬住風流,握滿蘊藉,參破禪機……


    12、晉江,歷史璀璨,精神富藏。

  幾年來的思索源于此,曾經榮光的歷史,留給后人們的是沉溺其間的驕傲,甚至可以理解為保守、自滿、溫吞、內斂?還是歷練之后的銳利與包容、堅韌與創新?或者二者共有?

    一種不屈的態度已經蔓延在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晉江敢闖的精神大討論就勢而起,在這個過程中,晉江的個性,必將會重塑。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1:54

[新一篇]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舊一篇]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