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譯文]  分手容易再見面時艱難。落花流水隨春天離去,天上與人間相隔太遠。

      [出典]  李煜   《浪淘沙》

     注:

     1、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2、譯文:

   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羅織的錦被受不住五更時的冷寒。只有迷夢中忘掉自身是羈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時的娛歡。 

      獨自一人在暮色蒼茫時依靠畫欄,遙望遼闊無邊的舊日江山。離別它是容易的,再要見到它就很艱難。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 

 

    3、【注釋】
    ①此詞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等。唐人多用七言絕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為長短句。雙調,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平韻,此調又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浪淘沙漫》,是別格。  ②潺潺:形容雨聲。
   ③闌珊:衰殘。一作“將闌”。 
   ④羅衾(音親):綢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賞):一會兒,片刻。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4、李煜字重光,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最后一個國君,所以歷史上稱他為李后主。生于西元937年,逝于西元978年,年42歲。他在即位之初,就面對了北方日益強大,虎視眈眈的宋王朝,他采取了年年納貢,并降格稱臣的方法,求得了一時的茍安。后來宋朝還是發動了十萬大軍,圍攻南唐京城將近一年,最后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在他四十二歲生日那天,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李后主的儀態俊美,天資聰穎,精通音律、能詩善畫,又浪漫多情,他與大、小周后,兩位絕世美女間的愛情故事,在歷史上傳頌一時,而在文學藝術上,又是一個奇才。可惜他生在帝王世家,一生從九五之尊,淪落到成為極盡屈辱的階下囚,所歷經的大起大落、苦難無常,使得他的文學生命也峰回路轉,因而落盡繁華,更顯出動人的力量。 

    5、詞的上片,是從倒敘開始的,描寫夜半夢醒之后的光景:“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闌珊”,是衰殘之意,“春意闌珊”,就是說春天將要逝去了。“羅衾”,是綢緞的錦被。晚春的深夜,在枕上聽到珠簾外一片潺潺的雨聲。眼看著,這美好的春光又要過去了。可是在這夜半的五更天時,卻只感覺到連錦被也抵擋不住的蕭索春寒。  

   6、上闋兩句采用了倒敘的手法。夢里暫時忘卻了俘虜的身份,貪戀著片刻的歡愉。但美夢易醒,簾外潺潺春雨、陣陣春寒驚醒了美夢,使詞人重又回到了真實人生的凄涼景況中來。夢里夢外的巨大反差其實也是今昔兩種生活的對比,是作為一國之君和階下之囚的對比。寫夢中之“歡”,誰知夢中越歡,夢醒越苦;不著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見。 

   7、“簾外雨潺潺”,這雨似乎更是詞人心間下起的淚雨;“春意闌珊”,春光無限好,可是已經衰殘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難返;“羅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僅來自自然界,更來自凄涼孤冷的內心世界。李煜《菩薩蠻》詞有句:“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所寫情事與此差同,但此處表達情感更顯委婉含蓄。

   8、“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身是客,指自已被拘在汴京。一晌,一會兒。貪歡,貪戀夢中的歡樂。剛才在夢中啊!暫時忘卻了自已的苦難,仿佛還依舊是在往日的宮中哪!那兒的燈火通明,薰香繚繞、自已被雪膚花貌的嬪妃簇擁著,通宵達旦的歡樂直到天明,多么歡暢得意!悠揚的鳳簫絲竹,聲徹水云,明艷照人的周后依偎在身邊,這片刻的歡愉,好不讓人依戀哪!  

   9、“獨自暮憑欄,無限江山”,“莫”一作“暮”。“莫憑欄”是說不要憑欄,因為憑欄而望故國江山,會引起無限傷感,令人無以面對;“暮憑欄”意謂暮色蒼茫中憑欄遠眺,想起江山易主,無限往事,“暮”也暗指詞人人生之暮。兩說都可通。李商隱曾在《無題》詩中寫下“相見時難別亦難”,表達了人們普遍的情感。

   10、“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獨自晚眺著,這無盡的江山遙遠,深感到故國已是“別時容易見時難”。這其中蘊含著所有的留戀、絕望……等等的情緒,真是字字血淚,令人感慨難以自已。 

   11、降宋后被擄到汴京,告別舊都金陵是多么難舍難離,《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中“最是倉皇辭廟日”一句表達的正是這種情感。這里卻說“別時容易”,可見“容易”是為了突出一別之后再見之難;“見時難”似也包含著好景難再,韶華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就象水自長流、花自飄落,春天自要歸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結,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戀、惋惜、哀痛和滄桑。

   1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里后主以靈動的比喻,進一步把所有的悲愴和痛苦,推向了最高峰。眼前的這落花凋零的春天殘景,已經盡皆付諸東流水了。逝去的時光,永遠不可能再回來了呀,破碎的夢怎能再重圓呢?就像是天上和人間,永遠有著嚴不可破的巨大屏障啊! 

 

 

   13、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階下囚的遭遇就象一個天上、一個人間般遙不可及。“天上人間”暗指今昔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一說“天上人間”是個偏正短語,語出白居易《長恨歌》:“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意謂天上的人間,用在這里暗指自己來日無多,“天上人間”便是最后的歸宿。 

   1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獨自暮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千百年來,人們一再嘆息著,后主錯生在帝王家的遺憾,而更令人欣賞的是他的才氣,及他那氣象深沉,余意綿綿的詞作,更珍惜的是他為中華文化所留下的這些無價的寶藏。 

   15、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從這個評論我們可以說,中國歷史中流傳下來的,這些文學上的瑰寶——“詞”,正是由于后主的出現,讓她由俚俗之曲,變成了真正有血肉、有深度的的作品,也為宋詞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境界。  

     16、中國的詞是在隋唐時興起的,發展于唐朝,成熟于五代,繁榮在宋朝,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顆美麗的明珠,至今仍有千百位詞人留下了許多的佳作。如果論詞的發展,后主當為開山宗師,后面再續之以晏殊、柳永、陸游、姜夔等名家;到了蘇東坡、辛棄疾時,整個氣象又為之一變,開啟了豪放一派,宋詞發展到這樣,在歷史上真可說是不朽了!而后主在詞學上表現,又是那樣的獨特不凡,使人的心靈震撼,難以忘懷,對于后世詞的發展,更有著空前絕后的影響。  

     17、這首詞表達慘痛欲絕的國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謂“語語沉痛,字字淚珠,以歌當哭,千古哀音”。詞的格調悲壯,意境深遠,突破了花間詞派的風格。

  18、在這里“闌珊”借用了李群玉的詩“絲管闌珊歸客盡”,即衰落的意思;“別時容易見時難”改用李商隱的詩“相見時難別亦難”;“夢里不知身是客”引用李白的詩。“天上人間”語出白居易《長恨歌》:“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天上人間”是一個專屬名詞,并非天上與人間并列。李煜用在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歸宿。

   19、本詞以景起,由景到情,將夢境與現實、歡樂與愁恨交織抒敘;結尾深入一層,以自然界花落、水流、春歸比喻自身面臨的厄運。語言生動,純用白描,但卻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量。 

  20、“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后主的這半闕詞,恰如其分地寫出了我們和臺灣之間的魂牽夢縈。曾幾何時,我們天涯相隔,只在夢憶和想象里彼此琢磨。

      臺灣,你是我們曾深情向往的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夢。而今夢里的情景都不期然在身邊歷歷在目。未經歷分離就難見得重逢時的欣喜。夢里不知身是客,便認他鄉是故鄉,而今的鄉愁已經不再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們的寶島臺灣已經不再遙遠。這里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天上人間……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18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