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譯文]  只有那南風是以前認識的老朋友了,他偷偷地推開了我的門又打開了我的書。

  [出典]  北宋  劉攽  《新晴》

  注:

  1、 《新晴》劉攽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2、注釋:

   青苔:小綠苔,生長在背陰潮濕的地方。

   晝夢:白天睡覺作夢,這里意白天睡覺。

   余:以后。

   偷:使人不知不覺。

 

 

  3、譯文1:

     下過雨后天轉晴了。滿地長出了茸茸的青苔;白天睡了一覺,醒來之后還是綠樹在同我作伴。只有我的老朋友南風怕我寂寞吧!又偷偷地打開門和窗戶來翻看我的書了。

    譯文2:

     綠綠的苔蘚長滿了地面,

     雨后初晴,一切都那么明艷

     樹木青翠,四下里無人靜悄悄

     這樣的天氣里我美美地睡了一個午覺

     從夢中醒來,伸個懶腰

     這種感覺___________真好!

 

     南風是我的老朋友,

     它不請自來

     常把我的門窗偷偷打開

      你瞧,

     又在翻動我的書稿

     估計是把那優美的詩句尋找……

 

 

   4、劉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學家,劉敞之弟。字貢夫,一作貢父、贛父,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說江西樟樹人。慶歷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一生潛心史學,治學嚴謹。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鑒》,充任副主編,負責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

   劉攽學識淵博,與兄劉敞齊名。歐陽修稱其“辭學優贍”、“記問該博”。蘇軾在草擬劉斂任中書舍人的制書中稱贊他“能讀墳典丘索之書,習知漢魏晉唐之故”。劉攽著作極為豐富,除了《資治通鑒》外,自己獨立完成的著作還有100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學著作有《東漢刊誤》4卷、《漢宮儀》3卷、《經史新義》7卷,《五代春秋》15卷、《內傳國語》20卷等多種。劉攽也是宋朝的著名詩人和文章大家。他的詩歌風格較為生動,與歐陽修的風格有相似之處。

    劉攽與王汾兩人同在館閣供職,都喜歡耍笑。一天,劉攽去拜訪王汾,告訴他:皇上已改賜章服與你,特來道賀。皇帝賜章服表示一種殊榮,可能相當于現在的國家級勞模吧(一笑)。王汾很驚訝:沒接到詔命呀!劉攽說:今早剛聽到的消息,不信你去問問。王汾那個高興啊,趕忙派人去打聽,圣旨確實是圣旨,只是內容如下:“諸王墳得用紅泥涂之。”意思是說,諸位王爺的墳墓可以用紅泥抹一下。王汾與“王墳”諧音,故也,將王汾忽悠了一吧。劉攽著《中山詩話》,也多記載此類趣事。

 

 

   5、 李白《春思》詩說:“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帷”,這里說南風是我的老朋友,是反用其意。唐人薛能《老圃堂》詩道:“昨日春風欺不在,就床吹落讀殘書”,一本正經地埋怨春風吹落他正在閱讀的書,這里的構思與薛詩相近,但稱南風為老朋友,說它招呼不打一聲,推門而入又翻書,比薛詩更見機趣活潑。

    第一句正好和王安石“茅檐長掃靜無苔”相反,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青苔滿地”,比起劉禹錫“苔痕上階綠”來,這“苔”要多得多。同樣描寫幽靜的境界,無苔,有苔,多苔之差是巨大的,王安石用無苔以表現“凈”,劉禹錫用上階綠之苔寫獨處陋室之“靜”,這首詩滿地之苔則因久雨初晴,其中差異不能不辨,這是提高鑒賞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二句寫午夢醒來之后,雖然只見到“一樹碧無情”,但寧靜恬適的心境卻是非常好。經過長時間雨洗之后,樹更是綠油油的,多么令人愜意!諸葛亮高臥隆中,一覺醒來,不是還高吟:“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嗎?想到這,詩人會心地笑了。

  這首詩的妙處在于后兩句。詩人把南風寫成是一個十分詼諧而又善于戲謔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開了門,闖了進來,還裝作愛讀書的樣子,正不停地翻著書。詩人為讀者種了一株詩苑“惹笑樹”,令人讀后忍俊不禁,發出爽朗的笑聲。其實,這樣寫并非詩人首創,發明權當屬唐人,薛能的《老圃堂》有“昨日春風欺不在,就床吹落讀殘書”,李白的《春思》有“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詩人融薛、李詩句于一爐,經過錘煉鍛造,又添上絕妙的“偷”字,表達效果遠遠超過了原作。這絕不是“偷”,而是創新。

  而詩人在《致齋太常寺以杖畫地成》中又用這一意境,寫了:“杖藤為筆沙為紙,閑理庭前試草書。無奈春風猶制肘,等閑撩亂入衣裾。”可見,詩人對這一意境和這一手法是情有獨鐘。但相比較而言,還是“偷開門戶又翻書”來得更自然親切,也更有趣些。

 

    6、北京的四合院,無論"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深宅大院,還是"蒼茫古木連窮巷"的胡同人家,門戶永遠都是緊緊關閉著的。1949年從上海到北京,對這個現象很覺新鮮,后來才明白,這就是四合院人家的風格。其實,讀宋人詩,如蘇軾"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如王安石"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如劉"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如李清照"枕上詩篇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至少在宋代,家家戶戶并不都是"雨打梨花深閉門"的。
  
  所以,中國人要不從心靈里走出這種緊閉著的四合院,要想有大發展,大成就,恐怕也難。直到今天,這種"四合院心態",還影響著中國人的心理健康。

 

 

   7、“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清朝戴名世的名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或化于此吧,可惜戴名世因了此佳句,被雍正爺滿門抄斬,全然沒了劉攽閑適之心情。

 

 

   8、在雨后初晴,也是賞龜的好節點。

    這時雨剛停黃緣三三兩兩露出腦袋,街上小區行人不多,這時候頗有一種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感覺,這種大自然的幽靜是身外之意境。有龜友在安徽村莊里寫“最愛黃緣”一文時就體會到“山澗松下”“松風明月”、“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覺。這種“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的室外桃圓式場景是令人神往不已。但是現代人早已沒有了那種福緣。這時的黃緣讓我找回了一種淡泊,它不是平淡,平淡不是真感覺。“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富貴非我事,歸于白鷗盟”,這樣的體會在這時候清爽雨后積水里嬉戲的黃緣身上找到了。

 

 

   9、有人向李敖請教,他是如何看書的,李敖答:“風翻哪頁看哪頁”。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17

[新一篇]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舊一篇]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