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譯文]  這樣美妙的樂曲只應該是天上才有的,人間哪里有可能聽到幾次呢?

  [出典]  杜甫  《贈花卿》

  注:

  1、     《贈花卿》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有幾回聞?

  2、注釋:

    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將,曾平定段子璋之亂。杜甫《戲作花卿歌》“成都猛將有花卿,學語小兒知姓名”,即此花卿。卿:尊稱。

     錦城:四川省成都市。

    絲管:弦樂器,管樂器,此代音樂。

     紛紛:繁多而紛亂。此處應是“繁盛”意。

     半入江風半入云:樂聲隨江風飄散,飄到江上,飄入云層。“半入”并非各半。

     天上有:以仙樂比之。

     幾回聞:聽到幾回。意思是說人間很少聽到。

 

 

  3、譯文1:

     錦官城里的音樂聲輕柔悠揚,一半隨著江風飄去,一半飄入了云端。 這樣的樂曲只應該皇宮內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聽見幾回?

   譯文2:

   皇帝宮城的絲樂管樂歌舞一派繁華景象,那悠揚動聽的樂曲隨風蕩漾在錦江上,又冉冉地飄入藍天的云間。這優美婉麗的樂曲只應是天宮里才會有,人世間能聽到幾回。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唐玄宗天寶五年(746) ,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后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拋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嚴武死后,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后,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

  唐太宗大歷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這首絕句,字面上明白如話,但對它的主旨,歷來注家頗多異議。有人認為它只是贊美樂曲,并無弦外之音;而楊慎《升庵詩話》卻說:“花卿在蜀頗僭用天子禮樂,子美作此譏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詩人之旨。”沈德潛《說詩晬語》也說:“詩貴牽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竊,則想新曲于天上。” 楊、沈之說是較為可取的。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禮儀制度極為嚴格,即使音樂,亦有異常分明的等級界限。據《舊唐書》載,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淵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孫考訂大唐雅樂,“皇帝臨軒,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軒懸出入,奏承和;……”這些條分縷析的樂制都是當朝的成規定法,稍有違背,即是紊亂綱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曾因平叛立過功。但他居功自傲,驕恣不法,放縱士卒大掠東蜀;又目無朝廷,僭用天子音樂。杜甫贈詩予以委婉的諷刺。

     耐人尋味的是,作者并沒有對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語雙關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這儼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樂曲贊美詩。你看:

     “錦城絲管日紛紛”,錦城,即成都;絲管,指弦樂器和管樂器;紛紛,本意是既多而亂的樣子,通常是用來形容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物的,這里卻用來比狀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樂曲,這就從人的聽覺和視覺的通感上,化無形為有形,極其準確、形象地描繪出弦管那種輕悠、柔靡,雜錯而又和諧的音樂效果。“半入江風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樣的寫法:那悠揚動聽的樂曲,從花卿家的宴席上飛出,隨風蕩漾在錦江上,冉冉飄入藍天白云間。這兩句詩,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樂曲的那種“行云流水”般的美妙。兩個“半”字空靈活脫,給全詩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樂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嘆說:“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天上的仙樂,人間當然難得一聞,難得聞而竟聞,愈見其妙得出奇了。

    全詩四句,前兩句對樂曲作具體形象的描繪,是實寫;后兩句以天上的仙樂相夸,是遐想。因實而虛,虛實相生,將樂曲的美妙贊譽到了極度。

    然而這僅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長的。這可以從“天上”和“人間”兩詞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宮也;“人間”者,皇宮之外也。這是封建社會極常用的雙關語。說樂曲屬于“天上”,且加“只應”一詞限定,既然是“只應天上有”,那么,“人間”當然就不應“得聞”。不應“得聞” 而竟然“得聞“,不僅“幾回聞”,而且“日紛紛”,于是乎,作者的諷刺之旨就從這種矛盾的對立中,既含蓄婉轉又確切有力地顯現出來了。

    宋人張天覺曾論詩文的諷刺云:“諷刺則不可怒張,怒張則筋骨露矣。”(《詩人玉屑》卷九引)杜甫這首詩柔中有剛,棉里藏針,寓諷于諛,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謂作得恰到好處。正如楊倫所評:“似諛似諷,所謂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也。此等絕句,何減龍標(王昌齡)、供奉(李白)。”(《杜詩鏡銓》) 

 

 

    6、“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兩句大意是:這支曲子只應天上才有,人間哪能多次聽到呢!

      花卿名花敬定,本是武將。杜甫在這里盛贊他家樂曲之美。“只應天上有”是贊美這樂曲像仙樂一樣神妙動聽;既是仙樂,人間當然難得一聞,所以聽到后世得特別難能可貴。有些評論家認為,這兩句詩有弦外之音,是寓諷于贊。他們指出,杜甫在這里是含蓄地諷刺花敬定冒用天子的音樂,超越了本分。現在引用這兩句詩,只取贊美之意。

 

 

    7、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一陣莫名的悸動從耳際傳到心間,攪亂了他方才如水靜默的心境。

   馬兒剎住腳步,一動不動地佇立著。

   四周的鳥兒也瞬間停止了鳴唱。

   空氣凝固。時間停滯。

   天地間只剩下一個隱約飄來的聲音。

   這,這是……

    那是一縷縹緲遼遠的歌聲,像是在云端深處無意墜落的仙樂,純凈悠揚,不染纖塵,歌唱著凡人讀不懂的幽寂與孤獨,滌蕩著沾染塵埃的靈魂。仿佛清冷的暗夜里,圣潔的雪山上綻開一朵晶瑩的白蓮,彌漫幽香的花瓣悠悠地飄揚,一直飄到被洗禮得透明的心底,灑下一路雋永的馨香。又如銀月的清輝,在夜幕中揮舞著朦朧的羽翼,輕靈而飄逸,浸入安恬的夢中。那輕柔如羽、優美如詩的歌聲,訴說著不屬于凡世的動人之美,縱使用最精致唯美的語言去描述,也是望塵莫及。因為,那是天籟之聲。

   天籟。能唱進靈魂深處的聲音。

 

 

   7、春秋時期,齊好樂,國富民強,名列春秋五霸之一。孔子周游列國,至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楚漢相爭,垓下一役,張良一曲楚歌,瓦解了江東軍的頑強斗志,勝過十萬精兵。

  這就是音樂的感召力。

  三國爭雄,司馬懿兵臨街亭,諸葛亮撫琴城頭,一曲《十面埋伏》,驚退十萬魏兵。

  這就是音樂的魔力。

  音樂,七大藝術之靈魂。從最原始的古典音樂,到最現代的流行音樂,無一不彰顯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田間勞作,我們離不開音樂;謳歌美好生活,我們離不開音樂;抒發情懷,我們離不開音樂;雞啼犬吠,是音樂;蟲唧鳥鳴,是音樂;風雨雷電,是音樂……流行樂、古典樂、鄉村樂、搖滾樂、爵士樂……返璞歸真,才是音樂的最高境界。

 

 

   8、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春江花月夜,本是中國唐代詩人張若虛僅存的一首名詩,描繪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詞句優美,被稱為是“孤篇蓋全唐”的杰作,聞一多稱之為:“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該詩曾被中國當代著名音樂家彭修文改編為民族管弦樂曲,并因此廣為流傳。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獨奏曲,名《夕陽簫鼓》(又名《夕陽簫歌》,亦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約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解放后,又經多人整理改編,更臻完善,深為國內外聽眾珍愛。

   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全曲就象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

    第一段“江樓鐘鼓”描繪出夕陽映江面,熏風拂漣漪的景色。然后,樂隊齊奏出優美如歌的主題,樂句間同音相連,委婉平靜;大鼓輕聲滾奏,意境深遠。第二、三段,表現了“月上東山”和“風回曲水”的意境。 接著如見江風習習,花草搖曳,水中倒影,層迭恍惚。進入第五段“水深云際”,那種“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壯闊景色油然而生。樂隊齊奏,速度加快,猶如白帆點點,遙聞漁歌,由遠而近,逐歌四起的畫面。第七段,琵琶用掃輪彈奏,恰似漁舟破水,掀起波濤拍岸的動態。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歸舟”,表現歸舟破水,浪花飛濺,櫓聲“欸乃”,由遠而近的意境。歸舟遠去,萬籟皆寂,春江顯得更加寧靜。全曲在悠揚徐緩的旋律中結束,使人回味無窮。

 

 

    9、每天在忙忙碌碌中度過人生,做著一些自己不想做卻又不能不做的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磨滅了童年時的純真和一些天真卻又遠大的理想,所以采取鴕鳥政策,不去面對,羞于面對,不敢回憶自己的童年趣事,怕招來滿眼的淚水,快樂的童年,真的離我遠去了嗎?以致我都快忘了,忘了那段美麗的時光,童年,是一首優美動人的樂章,每個快樂的片斷是這首優美樂章的音符,在無線譜上快樂的上下跳躍著,向你訴說著你的童年趣事,抓不住的童年趣事。這首樂章經常在夢里聽到,醒來時卻寂靜一片。

    年華似水,往事如云,于是清夜夢回,難再成眠時,就只能久久地沉浸在童年的回憶中。那些甜蜜的、難忘的、充滿童趣的回憶——

    童年是和小伙伴一起烤紅薯的香味,是在小河里打水仗時快樂的尖叫,是玩騎馬打仗時的笑聲,是被果園里那條大惡狗追逐時的驚恐,是掏鳥蛋時鳥媽媽抗議的叫聲,是在教師門框上放一瓶墨水等待老師的得意,是把小毛毛蟲當蠶帶回家時的無知,是捉蝌蚪觀察它幾時長腿時的好奇,是上完自然課后回家種一盆大蒜觀察時的期盼,是把家里所有牙膏拿擠掉拿牙膏皮去換零錢時的速度,是思想品德課后問媽媽要一毛錢去交給老師時的快樂,是和哥哥搶菜吃時的饞相,是……一切快樂的回憶。

     童年,是一首優美的旋律,不過現在已經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了!

 

 

    10、觀云最好的季節非夏日莫屬。這是由于夏季雨水多,地面濕度大,隨著高度的上升水氣遇冷凝成的水珠或冰晶較其他季節多,云的形態變化更加豐富奇特。從地面向空中望去,不同種類的云,有的如輕柔的棉絮,一團團,一簇簇,雪白晶瑩,星羅棋布;有的如輕舟蕩漾,在天空中靜靜地隨風漂泊。轉瞬間,棉絮會變為崇山峻嶺,輕舟幻化成駿馬奔騰,如海市蜃樓般令觀云者唏噓感嘆,稱奇不已。

     一天中最美的云出現在黃昏時分。舉目西望,晚霞映襯下的云,會被嵌上金色的暈,有的如絲,如弦,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畫卷;有的似瓊樓玉宇矗立天庭,傲視人間。當萬道霞光穿云四射,云便成了播撒光芒的使者,江河披金,山巒染色,云蒸霞蔚,蔚為壯觀。看得人如癡如醉,遐想連連。

     然而,觀云的絕佳地點,不是在地面,而是在空中。地面仰望只能看到云的形態,空中觀云看到的卻是云的形神兼備。飛機的巡航高度在八千米至一萬米之間,這個高度剛好處于美麗的云層上面,云的各種神情姿態便一覽無余,盡收眼底。從舷窗向外望去,你會看到云海中山川的秀美、平原的廣闊、湖海的浩渺、江河的澎湃。還能見到姿態各異,酷似珍禽猛獸的云,它們如雄獅、如猛虎、如銀駝、如碩鼠、如狡兔、如蛟龍。此等天上人間的美妙景象,宛若一場氣勢恢宏的交響樂章,時而舒緩,時而激昂,真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

 

 

   11、 突然,曲笛聲悠揚。昆曲靈感的融入,可謂是整場秀的最大亮點。”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穿越了六百余年的茫茫歲月,帶來了最初的夢幻、深情和飄逸,優雅地停留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聆聽到內心深處美到極致的那一聲驚嘆。

    東方的古典美溫柔清麗、莊重含蓄,如中國的水墨繪畫藝術,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清冽的空氣般清新宜人;又如源于江南的昆曲藝術,細膩優雅、流麗悠遠,自古就是文人雅趣的典范。而西方的古典藝術,如浪漫含蓄的古希臘文化,追求莊嚴、和諧、精致而爽朗;如歐式宮廷的巴洛克藝術,打破理性的寧靜,激情而富有動感,自由奔放而又纖細、輕巧、華麗。

 

 

   12、茶有千萬種,女人有千姿百態,女人如茶,茶如女人,女人好比紅茶,越品越有味道。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語言。而每一個女人也有自己的獨特情懷。

    品味女人就好比品味好茶,濃有濃情,淡有淡意,只要水溫合適,她都會由每個角落發出淡淡的幽香。聰慧也罷,平凡也罷,每個女人都會將自己的千般情思,萬種柔情留于世間,如茶葉在茶湯中起起落落,葉舒葉展,不疾不徐,而喜怒哀樂就隨裊裊茶香慢慢蒸發……

    女人這杯茶,也許不是一遍就能夠品透的,需要用心細細的感悟與體味。茶水一樣的女人有著茶一樣清新悠遠的美。聞茶識女人,茶解女人心。每一種茶我們都能品出不同階層的女人。不同年齡的女人,不同品性的女人,不同的心境的女人有著不一樣的茶香,茶味……

    好女人如茶,“靈秀染就一身綠,沸騰滾成一縷香”!茶可行道,亦可雅志。生活離不開茶,世界也離不開女人。

    女人如茶,男人似水。無論她是什么茶,都需要水來展現。

    當好茶遇到好水,便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如果不幸遇到一泡溫吞水,足以將好茶糟蹋的面目全非,心如死灰。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0:50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