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譯文]   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里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黃金那么寶貴。

      [出典]     杜甫   《春望》

     注:

     1、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2、注釋:

       國破山河在:言山河依舊,而人事已非,國家殘破。春到京城,而宮苑和民宅卻荒蕪不堪,雜草叢生。國:國都,即京城長安。破:(被)沖開;攻下。這兩句有兩種解說:一說是詩人因感傷時事,牽掛親人,所以見花開而落淚(或曰淚濺于花),聞鳥鳴也感到心驚。另說是以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二說皆可通。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

   恨別:悲恨離別。

   烽火:這里指戰爭。

     連三月:是說戰爭從去年直到現在,已經兩個春天過去了。

    抵萬金:家書可值萬兩黃金,極言家信之難得。抵:值。

   搔:用手指輕抓。渾:簡直。欲:將要;就要。

  渾欲不勝簪: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上了。渾:簡直。勝:能承受。簪:一種束發的首飾。

   白頭:白發。城:指長安城。


    3、譯文1:

     國家已經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經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讓人流淚,覺得花好像也在流淚;雖然到處是春鳥和鳴,但心里由于和家人離別而憂傷,聽了鳥鳴,不僅不高興,還讓人驚心。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里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黃金那么寶貴。由于憂傷煩惱,頭上的白發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戴不了了。 

      譯文2:

     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戰火連綿,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痛苦中我的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譯文3: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 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唐玄宗天寶五年(746) ,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后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拋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嚴武死后,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后,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

  唐太宗大歷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六月叛軍攻陷長安,七月肅宗李亨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時,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肅宗,途中被安史叛軍所俘,帶到長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長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臨到滿目殘敗的京城,傷時感亂,憂國思家,寫下了這首五律名篇。

     這首五言律詩,首聯以工對的句式和概括的筆法,描寫了春望所見國都殘破荒涼的景象。一個“破”字寫出了國都的淪陷,一個“深”字表現了景象的凄涼,并且景物的描寫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詩的基調。此聯對仗工巧,“國破”對“城春”景象相反,而“國破”與“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對比反襯,翻新出奇。頷聯以擬人化的手法借物傳情、移情于景,巧妙地傳達出了春望的內心感受,手法別致而意蘊深厚。頸聯寫春望所感發的國憂家愁,上句緊扣“感時”寫國憂,下句緊承“恨別”抒家愁。“烽火連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戰亂不息的局勢,“家書抵萬金”又寫出了盼望家人音訊的急迫心情。尾聯以春望中詩人自我形象的描寫而結尾,詩人直接傳達出的是衰老的感嘆,但何嘗不是國破家愁所致?意脈不僅渾然貫通,而且增加了內心深處的愁苦與悲哀的抒寫。

    這首詩以“春”為背景,以“望”為線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寫春望之景,睹物傷懷。首聯情寓景中,頷聯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寫春望之情,憂國思家。頸聯借物言情,尾聯以人傳情。此詩結構巧妙,各聯之間注意呼應勾連,層層相因,渾然一體。詩歌以國憂家愁為情感底蘊,風格沉郁悲涼,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傳達情感意蘊,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蘊藉的效果。


    6、特別欣賞其中“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那句。詩人在安史之亂中飽受戰亂之苦,親人分離音迅皆無,那種憂國、傷時、悲已的情感和對親人的思念交織在一起,情何以堪啊!而今我和女兒雖然相隔萬里,卻大有近在咫尺之感。每天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互動,大大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上個世紀70年代,情況可是大不一樣。別說在山區,就是在大城市信息也相當閉塞,長途電話有,但相當難打。記得一次往北京打個長途,用了一個星期還是沒有打通。因為從伊春到北京要通過十幾個中繼站,而且接線都是人工操作,無論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電話都不會通。所以那時辦事都要派人去,到地了或辦完事了都要給家里打個電報報一下平安。因此那時我對《西游記》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十分地贊賞,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們中國人各個都能成為千里眼、順風耳!改革開放開放三十年這一愿望還真的實現了!!中國進入了互聯時代,偌大個地球都被稱作“地球村”!中國和世界拉近了,人和人之間親情更濃了!二女兒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日子里,每天我們都通過互聯網勾通著,一個電話,一句問候,讓我們的心暖暖的,不再孤單。
 
    從女兒發過來的照片可以看到,在北方還是咋暖還寒日子里,南國已是山花爛漫綠樹成蔭了!是改革讓中國人分享了科技進步帶來的實惠。

 
   7、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的現代版:
    多年來,我跑遍美國各地和退伍軍人談話,一次又一次,我聽到了相同的請求:擴大這個計劃。找出其他國家的退役軍人所寫的書信。他們說,這些外國信件最起碼可以讓我們對熟悉的戰役和歷史事件有一個嶄新的視角。

    在我展開全球性搜尋之前,由于伊拉克戰爭的緣故,世界各地都爆發了反*美*游*行活動。我做好心理準備:在美國備受爭議的氛圍下,大概沒幾個人會愿意幫助我,我也許會空手而返。

    結果,我竟得到了驚人的回響。我所到的每一個國家,人們都竭誠款待、慷慨協助。退役軍人和我分享他們許久不曾(甚至從未)拿出來給自己家人看的信件,檔案保管員花上好幾天時間,從他們所收藏的大疊書信中仔細篩選出未曾發表過的題材,而我那些毫不倦怠的向導們也和我一起跑遍了古物店,搶救那些最后可能會被丟棄的信件。

    這些信件讓人動容。我們發掘出各地戰爭的精采記述,包括凡爾登、列寧格勒、柏林、釜山、西貢、塞拉耶佛,還有其他許許多多名字已等同於激烈戰役的城市。

     讓這些信件如此撼動人心的,不只是它們所記錄的歷史,還有它們所彰顯的共通的人性。當南北戰爭的士兵感謝他們的愛人寄來“肖像”(當時照片的稱法)時,個中的思鄉情懷也回蕩在2000年駐扎巴爾干地區的德國維和人員米卡·凱瑟信中。二次大戰時失去兒子的匈牙利母親安娜·科皮契所歷經的錐心之痛,就和美國婦女葛羅莉亞·卡達斯的絕望同樣難以承受——她的兒子爾尼于2003年在伊拉克陣亡。1945年的加利波利戰役中,名叫喬瑟夫·波特諾伊的年輕猶太士兵所表達的堅定信念,就和穆斯林土耳其部隊的信仰同樣真摯。而當我遇到仍和越南的越戰退伍軍人保持書信往來的查克·托爾許時,我聯想到的是在1914年的圣誕夜不約而同停火的英軍和德軍。如今托爾許和越南人在他們曾經對峙廝殺的國度里合作興建圖書館。

    若是抹去信上的名字、日期和地理指標,我們幾乎無法辨別筆者的國籍。他們的言語超越了國界,揭示出永恒且放諸四海皆準的深刻體認。它們反映出人類所有的情緒,在戰爭的棱鏡下變得更生動、更強烈。這些書信既是警告也是鼓舞,提醒了我們人類具有什么樣的暴力能力以及慈悲的潛力。它們也是一個灼熱的烙痕,映現出戰爭對每一個身陷其中的個體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或許最讓我訝異的是,許多書信竟然會被寫出來。有些是恐懼和寂寞的私密告白,有些則歷歷描述了戰斗的情況,而居然沒被審查人員發現。二次大戰時,一位被日軍捉去的英國戰俘克李夫頓·強森西爾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寫下一系列短箋給他的妻子。假如這些細述監獄慘*狀的信件被日軍發現,他是有可能遭到酷刑或被處死的。這些信件見證了那些直接受到戰爭影響的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希望戰爭對軍民所造成的犧牲及創傷將永遠不會被世人遺忘。

      我和阿瑪談話的數個月后,一位科威特學者給我看了一封波斯灣戰爭士兵寫給他母親的信。“我從未忘記你的臉……過去到現在這么多年來,你吃了那么多的苦。請可憐可憐我吧……如果這一切是橾在你手中,你一定會帶我離開這個煉獄。”這是在一封在一位伊拉克士兵的遺體上發現的信,是他的最后一封家書。(安德魯·卡洛Andrew Carroll)

     8、在我看來,書信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一在于手寫,一在于距離。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說的是在距離的渴盼中終于收到信的心情。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說的是在距離的渴盼中始終收不到信的心情。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說的是寫出的信,在時間的距離中方可到達的哀嘆。

  唯恐

  說不盡,臨行又拆封。說的是寫出的信,裝不盡心頭的思念和掛牽。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說的是收到的信,難以言說的心情。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說的是寫出的信,卻無處投寄的悲嘆。

  信在這一切中顯得如此的彌足珍貴,無論是戰爭,還是出外經商或讀書,其原因都在于距離。在人分兩地的迢迢距離中,信讓人的心渴望相通;讓生命祈求平安;讓歲月變得可觸摸。

  信,在距離中便有了生命。

  信的魅力就在于真實。

  只有在信中才會有毫無顧忌、赤裸裸的思想與情感的表白。真實,使得信和寫信人一樣通體透明。哪怕它隔著厚厚的信封,對于寫信人和收信人來說,它像面對真實的人、透明的心一樣。

  如果信真的也算是一種文體的話,是比其他任何文體都要更為真實,那是一種赤裸裸的真實。而需要自己用筆來手寫,也是信的必備要素之一。很難想象一封寫給自己家人或情人的信,不是自己寫的,而是請別人寫,如今用伊妹兒來發信,其實和請別人來代寫沒什么兩樣。那些借用電腦中現成短信粘貼上的信件,更像是你嘴里吐出再從他嘴里吐出如同嚼爛的口香糖,縱然有那么一點甜味,卻已經絕對不真情實意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敢于把信拿出來給人看的,魯迅和許廣平的《兩地書》出版,是要勇氣的。

  也沒有必要把自己的信拿給別人看,魯迅畢竟只有一位。對于我們凡人,信只要能安慰我們自己的心就夠了,就像雨只滴落在我們自家的房檐,它便濕潤了我們自己心田的一角。

  一個一輩子沒有親手寫過一封信的人,或一個一輩子沒有收到過別人親筆寫給自己一封信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人生。

  因此,即使如今電腦非常發達,點擊幾下鍵盤就可以輕松地發出一封信,但是,還是要珍惜手寫的家信,給自己的親人親手寫一封平安的信。家書抵萬金,家書抵萬金呀,僅僅從電腦里發出的信,還能夠抵得上萬金嗎?


   9、古往今來,征夫遠足,游子浪跡,同胞異處,骨肉分離,家是不同的夢里同樣的主題。見字如面,家書成為傳遞親情的使者。杜甫詩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寥寥幾字,成為千百年來人們對家書的經典評說。然而,隨著現代通信方式的變化,寫家書的人越來越少,傳統家書正悄然淡出人們的視線,家書所構建的原始親情家園也正遭遇技術的強勢沖擊。

    方寸家書,收千年煙云,藏萬里風雨。心隨筆走,筆隨心游,無論是名人顯貴,還是販夫走卒,一封家書就是一段歷史,既是對民間真情的見證記錄,也是對時代風云的縮影留存。

    我國家書歷史源遠流長,大概從文字產生以后,家書就出現了。迄今發現的古代最早的兩封家書是戰國末期的木簡。從漢代開始,隨著文學發展和紙張的出現,家書應用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留下不少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如曹操的《戒子植》、孫權的《讓孫皎書》、諸葛亮的《誡子書》、陶淵明的《與子儼等疏》、駱賓王的《與情親書》、司馬光的《訓儉示康》、文天祥的《獄中家書》等。明清兩代是古代家書發展的高峰時期,許多文人學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書,其中鄭板橋、紀曉嵐、林則徐等人的家書流傳甚廣。

      有人說,這是一個機器轟鳴的時代,也行將可能成為一個“遺失手稿的時代”,可資統計的數據有:去年全國手機短信發送量為2100多億條,目前日發送量近6億條。幾千萬人拇指翻飛,短信頻傳,其間有多少人能想起用筆寫封家信呢?曾經尋常的家書,而今成為被征集的文物,被挽救的對象,這是享受技術迅捷所承担的代價,還是傳統親情文化現今遭遇的無奈?對于眼下正進行的轟轟烈烈的搶救民間家書項目而言,征集、整理、出版、保存……這些環節相對容易,或許憑借組委會以及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們共同努力終究可完成,而對于搶救民間文化遺產、研究家書文化等最終訴求而言,需要付出的精力與耐力乃至毅力,卻是沒有限度的。若干年后,當人們只能在博物館里瞻仰那一張張歲月留痕的傳統家書時,心靈是否還能穿越千年浮華與滄桑,直抵彌漫泥土清香的親情家園?(李紅艷/文)


    10、家書,尤其對于戰亂中人、他鄉異客、天涯游子,對于漂泊無歸的身心、漂流無依的靈魂,飄蕩滄桑的人生,確實是無價之寶、彌足珍貴。

  千里共圓缺。烽火連天的年月,流離失所,天各一方,生活多舛,前途未卜,一封封家書往來穿梭,卻能織補精神上的破損。

  家書,在戰火中顛簸,在崎嶇的小路上流落,幾經蹉跎,像一片飽經滄桑的秋葉,帶著對大地的依戀和倦倦的疲憊,終于飄零到親人的手中。

  所以,家書是最具真情實感、最有人情百味,最貼己知心、最坦誠直言,是最私房的交流、是最隱秘的溝通。

  所以,家書中有無數的安慰、寬慰、撫慰;有不斷的提醒、勸誡、鼓勵;有長對少的成長、成熟、成才、成人的無窮期盼,有小對老的健康、長壽、順昌、安寧的無邊祝福。

  所以,家書里是說不盡的相思、相念、相親、相愛,有道不完的關注、關心、關懷、關愛。

  所以,家書里有“柳毅傳書”、“鴻雁傳書”的感人故事;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嘆息;有“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涼;還有那“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仁慈君子的悲天憫地!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只要提及“家書”二字,便會油然而生一份心底的溫暖和親切。除了寄托詩人思念家人的情懷,也會讓你真正體驗那“寄去鴻書,寄去一片冰心玉壺,寄去一次月滿西樓”的心情。

  書信,古稱尺牘、尺素、書札、書牘、簡札等。而家書則是集文學、美學、書法、禮儀、郵政、包裝等文化于一體的綜合載體。


    11、信是人類傳遞信息與感情的工具,特別在交通閉塞的古代,收到親人的信是件多么高興的事。所以,杜甫才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感受。信又是最能抒發人的情感的一種載體,在所有的文字中,日記和書信是最能體現人的真心實感的,它不需要任何掩飾,不計較任何功利,特別是寫給親人和朋友的信。每當我讀到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時,時隔兩千多年,還為信中那沉痛的情感打動,司馬遷被漢武帝施以宮刑,一個大男人一下被廢了,那種痛不欲生的感覺,那種生不如死的折磨,向誰傾訴呢?對當權者,對同事,對父母,對妻子兒女,無法開口,只有好朋友才能分担他的痛苦與憂慮。司馬遷活下去的動力是什么,學古代有志之士,“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乞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就是上述榜樣才支撐他活下去,寫史記,藏之名山,傳之后世,沒有書信,我們能讀到這樣撼人靈魂的文章嗎?


    12、 在通訊條件遠未開發的古代,一封書信的價值是非常貴重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的一個詩句,就足可以看出一封家書在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和意義。信,滿載著深情厚誼,使遠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如同面聚,因而顯得特別珍貴。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并非是真魚腹中藏了什么書信,古代傳書,因為沒有紙品,故而用絹來寫,然后,夾在兩片魚形的“扎”中,封好,傳送。“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書。”潔白的尺余絲絹上,一行行墨香落下,將自己的心事與鯉魚狀的尺素一并打結,寄給遠方思念的人,那是一種多么美好的情趣啊。

  “長江不見魚雁書,為遣相思夢入秦” 里復雜糾結的情感呢,“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詢問,“今朝偶見同袍友,卻喜家書寄八行”的喜悅,“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的勸阻, “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的醉書,“云中誰寄錦書來”的愁思;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的迫切,“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山水再遠,卻遠不過“一張紙箋,一尺素絹”的情感,這一封家書承載了人們思親的多少情感啊!

  品讀家書,家書是一種最純粹的心聲,里面飽含了親人們彼此之間的互相思念和牽掛,而長輩寄給晚輩的一封家書,更是他們用豐富的生活閱歷、滄桑歷盡的人生經驗、偉岸正直的道德人格寫給子孫的箴言;一封好的家書就是一篇生動的文字,它以對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豐富的教益、真情和文化內涵,引領著、影響著后人的方向。


    1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封家書宛如一部唐朝史書,凄厲清揚、扣人心弦。一千年以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一個女人捧著數百封家書,感喟流涕:我是全北京最富有的人了,那是文學大師沈從文的妻子張兆和。時光飛速地流逝,新世紀的鐘聲早以敲響,信息時代的人們走進了零距離的地球村落,那封從遙遠的世紀跚跚而來的家書,成了二十世紀最美麗的回憶…… 

    讀魯迅給許廣平的信,可以發現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對黑暗勢力的抗爭是何等沉著和堅韌;讀聞一多留美期間的家書,你會感到落后國家的公民在異國所受到的輕蔑,并由此迸發出的愛國激情,以及盼望祖國早日新生強大的熱切愿望。
 
  讀巴金、肖珊及沈從文、張兆和家書,你會明白命運是如何將崇敬和愛慕連在一起,讓有情人飽經歲月風雨、人世滄桑而相濡以沫、相敬如賓的深深摯愛。讀傅雷家書,你會感到一位偉大而平凡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關切,舐犢情深,“你會貼近那顆蓄滿著大愛的心”。
 
  人們喜愛家書,因為家書自身的史料價值,乃至于文學欣賞價值,歷經時代風雨的淘洗、愈加顯示出思想的光芒和誘人的魅力。
 
  也因為人們愛家,人們相信家是與外界社會絕然不同的,他可以充滿愛、關懷及了解,成為“一個人養精蓄銳的場所”(薩提爾語)。
 
  而家書為家編織著經久不衰的感情紐帶。
 
  更因為家書為家填充著更為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了家以生命力,甚至為我們留下一個更有意味的語詞——家庭文化。在大學里教授哲學的孫國平老師對《曾國藩家書》是情有獨鐘:“教子之道”是曾國藩的得意之作。他不但培養出曾紀澤這樣的外交家及算學家曾紀鴻,孫兒輩又有詩歌被譽為“湘中第一家”的曾廣鈞,曾孫輩有著名的教育家曾寶蓀。所以,從清末到民國,從富家到貧民,從官僚士大夫到普通民眾,把曾氏家訓奉為至寶,也就不足為怪了。人們也讀懂了曾氏一家步入晚清中國最著名家族之林的真正緣由。而擺在讀者面前的《傅雷家書》,也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之子傅聰潛心八年,由一名年輕音樂學子成長為一位蜚聲樂壇的演奏大家。這一點,對于在人大讀博士的蔡雯女士來說,感觸尤為深刻:當年正是在父母的嚴厲教導下,她和兩個弟弟后來都讀了博士。那時讀家里的來信與讀《傅雷家書》所留下的印象,至今難忘。
 
  也曾有人對美國數十位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作了一次調查,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百分之八十的科學家背后都有一個更為深厚的家庭文化作為支撐。也許正是這樣的起點,注定了他們一身的輝煌。
 
  這又不能不讓人想起影響中國千余年的《顏氏家訓》、《朱氏家訓》。一部部家書走出了家門,便成了一種文化、一種養料,她不僅滋潤了一個家庭的成長,亦為后人留下了一座座“潔白的紀念碑”。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59



評論集


1 楼 2020/7/10 上午 05:10:55 | 我們
十二

2 楼 2020/7/10 上午 05:10:51 | 我們
十二

3 楼 2020/7/10 上午 05:10:50 | 我們
十二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