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譯文]    如今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還能嫁給近鄰,男孩子卻只能命喪沙場。

       [出典]    杜甫  《兵車行》

      注:

     1、《兵車行》 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也作“爺娘”),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2、注釋 

        1.行:本是樂府歌曲中的一種體裁。但《兵車行》是杜甫自創的新題。

  2.轔轔:車輪聲。蕭蕭:馬鳴聲。行(xíng)人:指被征出發的士兵。

  3.耶:通假字,同“爺”,父親。走:奔跑。咸陽橋:指便橋,漢武帝所建,唐代稱咸陽橋,故址在今陜西咸陽市西南。

  4.干(gān):沖。點行(háng)頻:頻繁地點名征調壯丁。

  5.過者:過路的人,這里是杜甫自稱。點行(háng):當時征兵用語,即按名冊點名征召出征。"但云"以下,全是行人的答話。

  6.或:不定指代詞,有的、有的人。防河:當時常與吐蕃發生戰爭,曾征召隴右、關中、朔方諸軍集結河西一帶防御。因其地在長安以北,所以說"北防河"。西營田:古時實行屯田制,軍隊無戰事即種田,有戰事即作戰。"西營田"也是防備吐蕃的。

  7.里正:唐制,每百戶設一里正,負責管理戶口。檢查民事、催促賦役等。右時以皂羅(黑綢)三尺裹頭,曰頭巾。新兵因為年紀小,所以需要里正給他裹頭。

  8.武皇:漢武帝劉徹。唐詩中常有以漢指唐的委婉避諱方式。這里借武皇代指唐玄宗。唐人詩歌中好以“漢”代“唐”開,下文“漢家”也是指唐王朝。邊:用武力開拓邊疆。

  9.荊杞(qǐ ):荊棘與杞柳,都是野生灌木。隴(lǒng)畝:耕地。隴,通“壟”,在耕地上培成一行的土埂,中間種植農作物。

  10.秦兵:指關中一帶的士兵。耐苦戰--能頑強苦戰。這句說關中的士兵能頑強苦戰,像雞狗一樣被趕上戰場賣命。

  11.長者:即上文的"道旁過者",即杜甫。征人敬稱他為"長者"。"役夫敢申恨":征人自言不敢訴說心中的冤屈憤恨。這是反詰語氣,表現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態。

  12.關西:當時指函谷關以西的地方。這兩句說,因為對吐蕃的戰爭還未結束,所以關西的士兵都未能罷遣還家。

  13.比鄰:近鄰。

  14.青海頭:即青海邊。這里是自漢代以來,漢族經常與西北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地方。唐初也曾在這一帶與突厥、吐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15.啾啾:象聲詞,表示一種嗚咽之聲。

 

     3、譯文:

  車輛隆隆響,戰馬蕭蕭鳴,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父母妻子兒女奔跑來相送,塵埃飛揚不見咸陽橋。攔在路上牽著士兵衣服頓腳哭,哭聲直上天空沖云霄。

  路旁經過的人問出征士兵怎么樣,出征士兵只是說按名冊征兵很頻繁。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到了四十還要去西部邊疆去種田。離開的時候里長給有的壯丁裹頭巾,他們回時已經白頭還要去守邊。邊疆無數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開拓邊疆的念頭還沒停止。您沒聽說漢家華山以東兩百州,百千村落長滿了草木。即使有健壯的婦女手拿鋤犁耕種,田土里的莊稼也長得沒有東西行列。況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夠苦戰,被驅使去作戰與雞狗沒有分別。

  盡管長輩有疑問,服役的人們怎敢伸訴怨恨?就象今年冬天,還沒有停止征調函谷關以西的士兵。縣官緊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稅,租稅從哪里出?確實知道生男孩是壞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還能夠嫁給近鄰,生下男孩死于沙場埋沒在荒草間。您沒有看見,青海的邊上,自古以來戰死士兵的白骨沒人掩埋。新鬼煩惱地怨恨舊鬼哭泣,天陰雨濕時眾鬼啾啾地喊叫。

      4、《兵車行》是歷史生活的真實記錄。

  唐玄宗天寶年間,朝廷對邊疆少數民族頻繁發動進攻。八載(749),哥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內),久攻不下,后雖僥幸取勝,但所部六萬三千人損失大半;到這年冬天,所派駐龍駒島(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軍覆沒。十載(751)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又奉命進攻南詔(主要轄境在今云南省),結果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由于這兩次戰爭中喪師巨萬,朝廷乃大舉征兵。這件事,在《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二》里有生動的記載:

  人聞云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時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圖景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兵車行》這首詩,很可能就是詩人見到這樣圖景的當時或其后不久寫的。

  但詩人把這個歷史鏡頭捕捉到自己的詩中來,不過是拿它作為一出社會悲劇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圖是揭露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因此,緊接著這個序幕,就通過“行人”答問逐層深入地展示這出悲劇的內容:“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這是說丁壯們無限期地超期服役;“邊庭流血成海水”──這是千百萬戰士戰死沙場;“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這是說全國農村生產凋敝;“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這是說人民連生計都無法維持,而朝廷依舊逼索租稅。可見,這種藝術概括方式的基本點是,由點到面、由現象到本質地勾畫出安史之亂前的一個歷史時期里社會的真實狀況。讀完這首詩,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難,而且能觸摸到詩人那顆同情人民的火熱的心。

  這首詩的意義還不止于此,更為重要的是,它表現了詩人反對“開邊”戰爭的堅定立場。“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說明他認識到這種不義的戰爭是一切苦難的根源;他敢于把戰爭的責任加在最高統治者身上,這樣的勇氣是當時眾多的詩人所不具有的。詩人的這種立場是一貫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寫道:“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這正是杜詩人民性之所在。

 

     5、天寶以后,唐王朝對西北、西南少數民族的戰爭越來越頻繁。這連年不斷的大規模戰爭,不僅給邊疆少數民族帶來沉重災難,也給廣大中原地區人民帶來同樣的不幸。

  據《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六載:“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于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云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這段歷史記載,可當作這首詩的說明來讀。而這首詩則藝術地再現了這一社會現實。

  “行”是樂府歌曲的一種體裁。杜甫的《兵車行》沒有沿用古題,而是緣事而發,即事名篇,自創新題,運用樂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難生活。

  詩歌從驀然而起的客觀描述開始,以重墨鋪染的雄渾筆法,如風至潮來,在讀者眼前突兀展現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別圖:兵車隆隆,戰馬嘶鳴,一隊隊被抓來的窮苦百姓,換上了戎裝,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開往前線。征夫的爺娘妻子亂紛紛地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自己的親人,扯著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嚀邊呼號。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咸陽西北橫跨渭水的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震天的巨響在云際回蕩。“耶娘妻子走相送”,一個家庭支柱、主要勞動力被抓走了,剩下來的盡是些老弱婦幼,對一個家庭來說不啻是一個塌天大禍,怎么不扶老攜幼,奔走相送呢?一個普通“走”字,寄寓了詩人多么濃厚的感情色彩!親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屬們追奔呼號,去作那一剎那的生死離別,是何等倉促,何等悲憤!“牽衣頓足攔道哭”,一句之中連續四個動作,又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絕望的動作神態,表現得細膩入微。詩人筆下,灰塵彌漫,車馬人流,令人目眩;哭聲遍野,直沖云天,震耳欲聾!這樣的描寫,給讀者以聽覺視覺上的強烈感受,集中展現了成千上萬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令人觸目驚心!

  接著,從“道旁過者問行人”開始,詩人通過設問的方法,讓當事者,即被征發的士卒作了直接傾訴。

  “道旁過者”即過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言辭,又是詩人親耳所聞。這就增強了詩的真實感。“點行頻”,意思是頻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詩眼”。它一針見血地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萬民無辜犧牲,全國田畝荒蕪的根源。接著以一個十五歲出征,四十歲還在戍邊的“行人”作例,具體陳述“點行頻”,以示情況的真實可靠。“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武皇”,是以漢喻唐,實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膽地把矛頭直接指向了最高統治者,這是從心底迸發出來的激烈抗議,充分表達了詩人怒不可遏的悲憤之情。

  詩人寫到這里,筆鋒陡轉,開拓出另一個驚心動魄的境界。詩人用“君不聞”三字領起,以談話的口氣提醒讀者,把視線從流血成海的邊庭轉移到廣闊的內地。詩中的“漢家”,也是影射唐朝。華山以東的原田沃野千村萬落,變得人煙蕭條,田園荒廢,荊棘橫生,滿目凋殘。詩人馳騁想象,從眼前的聞見,聯想到全國的景象,從一點推及到普遍,兩相輝映,不僅擴大了詩的表現容量,也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

  從“長者雖有問”起,詩人又推進一層。“長者”,是征夫對詩人的尊稱。“役夫”是士卒自稱。“縣官”指唐王朝。“長者”二句透露出統治者加給他們的精神桎梏,但是壓是壓不住的,下句就終究引發出訴苦之詞。敢怒而不敢言,而后又終于說出來,這樣一闔一開,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懼心理,表現得極為細膩逼真。這幾句寫的是眼前時事。因為“未休關西卒”,大量的壯丁才被征發。而“未休關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開邊意未已”所造成。“租稅從何出?”又與前面的“千村萬落生荊杞”相呼應。這樣前后照應,層層推進,對社會現實的揭示越來越深刻。這里忽然連用了幾個短促的五言句,不僅表達了戍卒們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現出那種傾吐苦衷的急切情態。這樣通過當事人的口述,又從抓兵、逼租兩個方面,揭露了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加給人民的雙重災難。

  詩人接著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還能嫁給近鄰,男孩子只能喪命沙場。這是發自肺腑的血淚控訴。重男輕女,是封建社會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但是由于連年戰爭,男子的大量死亡,在這一殘酷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卻一反常態,改變了這一社會心理。這個改變,反映出人們心靈上受到多么嚴重的摧殘啊!最后,詩人用哀痛的筆調,描述了長期以來存在的悲慘現實:青海邊的古戰場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陰風慘慘,鬼哭凄凄。寂冷陰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這里,凄涼低沉的色調和開頭那種人聲鼎沸的氣氛,悲慘哀怨的鬼泣和開頭那種驚天動地的人哭,形成了強烈的對照。這些都是“開邊未已”所導致的惡果。至此,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唐王朝窮兵黷武的罪惡也揭露得淋漓盡致。

  《兵車行》是杜詩名篇,為歷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在藝術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敘事之中。這篇敘事詩,無論是前一段的描寫敘述,還是后一段的代人敘言,詩人激切奔越、濃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匯在全詩的始終,詩人那種焦慮不安、憂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現在讀者面前。其次在敘述次序上參差錯落前后呼應,舒得開,收得起,變化開闔,井然有序。第一段的人哭馬嘶、塵煙滾滾的喧囂氣氛,給第二段的傾訴苦衷作了渲染鋪墊;而第二段的長篇敘言,則進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場面描寫的思想內容,前后輝映,互相補充。同時,情節的發展與句型、音韻的變換緊密結合,隨著敘述,句型、韻腳不斷變化,三、五、七言,錯雜運用,加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如開頭兩個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來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個五字句,表現“行人”那種壓抑不住的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傳神。用韻上,全詩八個韻,四平四仄,平仄相間,抑揚起伏,聲情并茂。再次,是在敘述中運用過渡句和習用詞語,如在大段代人敘言中,穿插“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和“君不見”、“君不聞”等語,不僅避免了冗長平板,還不斷提示,驚醒讀者,造成了回腸蕩氣的藝術效果。詩人還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等,這樣蟬聯而下,累累如貫珠,朗讀起來,鏗鏘和諧,優美動聽。最后,采用了通俗口語,如“耶娘妻子”、“牽衣頓足攔道哭”、“被驅不異犬與雞”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話,是杜詩中運用口語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評及此,曾這樣說:“語雜歌謠,最易感人,愈淺愈切。”這些民歌手法的運用,給詩增添了明快而親切的感染力。  (鄭慶篤)

 

      6、詩人的這篇長歌就是表現唐玄宗好戰喜功,窮兵黷武敵給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

  詩一開始,就在讀者眼前展現了一幅震人心魄的送別畫面。在這幅畫面上,兵車軋地,響聲隆隆,戰馬奔騰,昂首嘶鳴。披掛著弓箭的士卒,夾雜在車馬中,一列列地開赴邊地戰場。漫長的隊伍旁,是眾多的親人,男女老少,在紛亂地哭喊、拽拉、捶胸、頓足,跑著為士卒悲慟地送行。車馬行人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淹沒了橫跨渭水的咸陽大橋。“耶娘妻子走相送”一句,不僅寫出送別人扶老攜幼的情景,同時從爺、娘、妻、子不同身分的送行人中,也表明征夫中長幼年齡的參差不齊。“走相送”的“走”(跑的意思)字,用得出神入化,它將親人難舍難分的感情寫得細致入微。同時,在“車轔轔,馬蕭蕭”、隊伍快速行進的時候,一個“走”字,又準確地反襯出了送行者的衰弱不堪。“牽衣、頓足、攔道、哭”四個動作,更將送行者的留戀、悲愴、絕望的感情與神態完整地展現出來。

  第二段從“道傍過者問行人”直至結尾,敘述行人的答話。詩人讓行人自己申述一生悲慘的經歷,以突出詩的“非戰”思想,而不加詩人的一語一評,頗似客觀描述的“春秋”筆法。
  這一段共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自“道傍過者問行人”至“被驅不異犬與雞”,寫征夫在邊庭冒著流血死亡的危險去參戰,家中只有婦女耕作,以致田園荒蕪、民生凋蔽。這層開始,詩人以“道傍過者”的身分向征夫中的一個“行人”詢問,探究造成這凄慘送別場面的原因。行人回答問題時,首句就是“點行頻”,這三個字一針見血地點出造成禍害的根源,可謂全詩的“詩眼”。接下去就具體敘述“點行頻”的情況:從十五歲就去“防河”,到四十歲仍要去軍隊里“營田”;去的時候是里正給“裹頭”的小孩子,回來時已白發蒼蒼了還要被拉去“戍邊”。如此不幸的一生是何人一手造成的呢?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原來是唐王朝最高統治者為開拓疆土,不惜用人民“成海水”的鮮血頻繁地發動侵略戰爭。控訴之矛直指皇帝唐玄宗。

  在唐詩中,借漢武帝以指唐玄宗的例子是很多的。詩人在這首詩里如此大膽地指控,使我們看到一位胸懷正義的偉大詩人,對不顧人民死活的統治者是何等地激憤!接著詩人用“君不聞”三字領起,又將人們的視野從“行人”及“邊庭”的“微觀”世界引向“山東二百州”的“千村萬落”這一“宏觀”世界—— 華山以東的廣大地區,人煙蕭條,田園荒蕪,見不著男勞力,即使有一些婦女在把犁耕種,也難改變“禾生隴畝無東西”的局面。更何況關中秦地一帶的人素來以英勇善戰著稱,被征調的就更加頻繁。在統治者眼里,這些人連雞犬都不如,這一層是由“點”到“面”、由“微觀”到“宏觀”地揭示出“點行頻”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第二層自“長者雖有問”至“生男埋沒隨百草”,寫役夫長年在外征戰不息,家中卻還遭官府催租之苦。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是反問句,以往人民是不敢申訴心中的怨恨的,但是現在憤怒的火焰終于噴涌而出:“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且如”二字,意思是且舉一例,以見其余。這幾句是說:就拿今年冬天來說吧,在函谷關以西征調關中兵,丁壯都去戍邊,無人耕田,可是官府還要強索租稅,那么租稅又從什么地方來呢?這也是一句反問,但它卻象一柄利刃,一下子就擊中了統治者那無人耕作而還要繳納租稅的荒謬邏輯。征夫的兩次反問都是含蓄的,但后一次更顯得柔中有剛,義正辭嚴,體現出他們的恨之切,怨之重。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然而,無休無止的戰爭卻把人們早已被扭曲的思想再來個彎上加彎,這就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兵役的繁重及其罪惡。

  第三層從“君不見青海頭”到篇末,進一步通過描寫戰場的悲慘景象來詛咒拓邊戰爭。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也是“行人”對這次出征的前景形象化的預測。通過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對“山東”大地的縱覽和對家庭瀕臨破敗的預感的描述之后,“行人”的感情象決堤的河水,滔滔的恨浪奔騰洶涌,一發而不可收。“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的戰爭必敗。“行人”

  這撕肝裂肺、令人戰栗的“瞻望辭”,是對統治階級窮兵黷武戰爭的憤怒詛咒。詩歌結尾這令人心驚膽寒、毛骨悚然的恐怖場面與開頭人聲鼎沸的畫面相對照,則更顯示出“耶娘妻子走相送”這生離死別場面的悲慘。

  《兵車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如同一頁“詩史”。說它是“史”,因為它具有“春秋”史家紀事的客觀性、真實性。特別是“耶娘妻子走相送”與“哭聲直上干云霄”兩句與《資治通鑒》中“于是行走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記敘的巧合,則更見出其“史”的價值。此外,從“道傍過者”與“ 行人”的談吐中也可見杜甫“史筆”的嚴肅性。

  “ 道傍過者”是詩人,但他的動作只有一“問”,且連問的內容都只字未提,這就更使詩的思想主題具有了客觀性。至于“行人”的回話中的“邊庭流血成海水”,也與史書中“士卒死者六萬人”,“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之記載相合。

  《兵車行》的另一顯著特點就是寓情于敘事中。

  這首詩無論是第一段的場景描寫,還是第二段的答話記述,都充盈著詩人“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洗兵馬》)的憂心如焚的“非戰”思想感情。

  第一段敘眼前之事中的“牽衣頓足攔道哭”,把四個動作的措置組合就很富于感情色彩。“一切景語皆情語”。正因為詩人與送行隊伍中的人民感情相通,所以他才能繪出感情真切的場景,為第二段渲染氣氛,提供可信的背景。第二段盡管是“行人”的敘述,但也飽含著詩人的激情。象“行人但云點行頻”、“武皇開邊意未已”等句,抨擊時弊的膽識就很卓絕,而這個“膽”中又包含了詩人“匡時濟世”的熾烈情感。

  在語言上《兵車行》的句式有三言的、五言的、七言的,而且往往錯雜運用,表現出詩人劇烈起伏的胸波和鼓、鈸、鐃、磐眾樂齊鳴的氣勢,讓讀者在句式錯落變化中體味出詩人憂、悲、憤、愴等感情的劇烈變化。用韻上,全詩所用八韻,不僅增加了抑揚頓挫的節奏感,而且也收到了聲情并茂的效果,讀后給人以波瀾起伏,迭宕有致的感受。“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等等頂針句子的運用,使句子回環往復,上下蟬聯,造成音節上的鏗鏘和諧,感情上的一氣連貫。

  此外,語意上的前后照應也是這首詩較突出的一個特點。如前有“道傍過者問行人”一語的存在,后才有“長者雖有問”、“君不聞”、“君不見”等語的出現;前有“開邊意未已”的原因,后才有“未休關西卒”的結果;前有“千村萬落生荊杞”的事實,后才有“租稅從何出”的反問;前有“邊庭流血成海水”的慘狀,后才有“新鬼煩冤舊鬼哭”的凄涼。這些都是上下關聯,前后照應,給人以更深地思味。

 

       7、“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這兩句寫社會心理的變化。在封建社會里,人們重男輕女,生男則喜,生女則悲;可是現在不同了,反以生男為“惡”,生女為“好”。這種變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負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實造成的,反映了人們心靈受傷害之深。這兩句主賓分明:上句是自我寬慰之辭,為“賓”;下句是哀嘆之辭,為“主”。以自我寬慰烘托哀嘆,更顯出哀嘆之深。這樣的心理變化也是對統治者窮兵黷武政策的有力控訴。

        封建社會,哪怕現在有些地方,重男輕女的現象還很嚴重,男尊女卑,就是現在找工作,男性似乎有一定的優勢,但杜甫一反常態,是戰爭改變了人平時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8、夸張可以用來為描寫增添色彩,使之鮮明生動,有時兩種作用兼而有之。如李白的詩里說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事實上,決不會有三千丈的白發。但人們在生活里承認它不會有,而在藝術欣賞中卻理解它的存在,夸張之妙就在這里。如前所述,作為語言藝術的夸張,既不能信口開河,又不能不擴大,因此,常常是大處合理,小處不能死摳。如杜甫《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如果從語言夸張的角度理解,無疑是滿腔悲憤的傾瀉,是對當時社會黑暗的血淚控訴。反之,如果照字面摳,“生男埋沒隨百草”,男的都死光了,那么生女要“嫁比鄰”,豈能行?說起來像是笑話,其實在創作和欣賞之中卻常常可以碰到。

 

       9、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
兒子是養老送終的依靠,現在都戰死了,自然還不如生女孩子好,嫁在近處總算還有個可指望的。對農民來說,還有什么比這更悲慘的呢?

     10、天涯何處無芳草?

    大丈夫何患無妻?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雖說還不到埋沒于百草之中的境地,但埋沒于光棍中,怕比百草中更讓人痛苦。男女比例失調。有的地區一個國家的人加起來還沒我們國家的光棍兒多。

    現在生個男的反而成了賠錢貨,沒有房子沒女人愿意和你結婚,沒有收入沒女人和你結婚,沒有上進心沒女人和你結婚,拿不出結婚的禮錢沒女人和你結婚……讓女人心情挑花了眼。

    以后,各大情色場所中,女人才是客戶,男人是服務者;網上流傳的色情照片都是男人的裸像;男人開始傍女款,當二爺三爺;男人愛哭得多了……很多曾經把女人陷入不利境地的現象將被男人取代。

    所以現在還是覺得生男好的父母,快懸崖勒馬,想想咋才能個女兒出來。(開玩笑)當然,大家要作好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準備,各種形式和性質的犯罪案將大大增多,而歸結其一切原因,都無外乎因為缺少女人。女人成為將來社會犯罪的第一大動因,哪里有女人哪里就是地位與權力、財富與榮耀的象征,或者說,女人會成為那個社會的象征。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17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